分享

关于​学术交流中演讲,大师不肯告诉你的3个秘密

 阿里山图书馆 2019-08-12
前一阵John去Anna所在的大学,针对自己的神经科学研究做了一个学术演讲。在演讲中John谈到了一些 Anna(社会行为研究者)并不太了解的东西,比如拗口的神经解剖名词——“腹外侧前额叶皮层”。但这并不影响Anna完全沉浸在John的演讲中ーー她没有开小差刷自己的朋友圈。

原因是John倾心解释了他真正想弄明白的问题:为什么青少年的学习方式与成年人不同。John采用了一种能和听众产生共鸣的语言方式传达其研究内容,这让Anna对John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John的科研做得不错,但他如何保证自己在以后的学术演讲中不发生差错,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并让观众理解自己的观点呢?
保罗 · 格赖斯,是20世纪英国颇具影响力的语言哲学家,关于有效沟通,他提出了的四条准则这有助于我们领会高效(学术)交流的内涵

他认为,沟通需要:

(1)恰到好处地传达尽可能多的、必要的信息;

(2)要真实靠谱,只分享有证据支持的信息; 

(3)分享与待讨论话题相关的信息; 

(4)尽可能清晰、简洁、有条理,避免晦涩和模棱两可的语言。

这些准则的意义不限于谈话,还能指导我们在沟通中如何有效地交流信息,无论是5分钟的“闪电式谈话”、15分钟的会议谈话,还是45分钟的座谈会或工作谈话。
如果采纳如下3个切实可行的建议,将能大幅度提高学术演讲能力。

建议一: 定位演讲焦点



有效演讲的第一步是弄清楚核心信息。

换句话说,听众在听完你的演讲之后会记住什么他们以前不知道的东西?

人们能同时记住多少信息是有限度的,所以不要把过多的想法笼统放在一起。渴求听众记住过多的内容,反而会让他们感到迷茫(一脸懵逼)。

本图来源:pexels

主要的关注点取决于你的听众(target audience)。
所以仔细考虑下谁会听你的演讲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是应邀去演讲,就需要问问邀请你的人: “通常谁会来听演讲?只有部门成员,还是有来自大学研究人员?主要是教师和研究生,还是本科生?是否邀请普通大众参加?
这样,对目标听众有个大致的定位,我们就能知道并提供最能吸引听众的主要话题和要点。
比如说,如果你的研究方向是积极情绪(喜悦、好奇等),并主要探究人们(在错误的时间)体验过于强烈时,这些情绪是如何变得异常的?
这样的研究,有具体的临床意义,因为这能拓宽对有关精神疾病的理论认知ー例如抑郁症或躁郁症,以及如何对人的情绪进行有效干预管理。因此,如果心理学系邀请你做演讲,你可以仔细讲讲心理学相关的背景和理论。但如果你给临床医生和医护人员做学术演讲,你应该重点讲述你研究的真正临床意义,比如如何改善病人的日常生活。

建议二: 细节准确靠谱



一旦确定了大致演讲的主题,接下来就需要让细节更加精确了,因为这能有利于你的听众能理解你报告的核心观点。正如格赖斯所建议的: 细节要恰到好处。
再次强调,这归根结底取决于你要和谁交流,因为观众的知识背景迥异,所感兴趣的细节也有所不同。
如果你的听众多为专家,他们渴望听到你研究的确切细节ー比如,你如何提出研究问题,以及如何分析并得到结论。但如果你的听众是普通大众,这样情况下方法细节就不重要了,提供过多细节可能会让受众感到厌烦,反而对你不感冒,去刷自己的朋友圈了。

本图来源:pexels

所以,重点是确定观众可能需要了解的信息和他们的兴趣点,然后摒弃无足轻重、过于牵强附会的东西。
当然这需要花时间。相比于聚焦重点,把相关的、必要的核心内容呈现出来,大而无当笼统的讲述自然更加容易。但须知让人耳目一新,令人难忘的演讲,大量的时间投入是必须的。 

建议三: 清晰明快呈现



格赖斯的最后一条箴言建议演讲者尽可能清晰地表达信息。
这个建议主要针说什么(what)和如何说(how)ー这离不开大量练习。当我们准备幻灯片的时候也要记住这一点。
优雅的幻灯片,应具备最少的语言和清晰的视觉效果,这能突出我们的主要想法。 避免幻灯片上呈现杂乱无章的内容。道理很简单——如果观众试图费力去解读你凌乱的幻灯片内容,他们就会无暇听你具体的讲解内容。 

本图来源:pexels

因此,确保你的幻灯片可读性强ーー不要超过三到四个要点,避免使用完整的句子,并尽可能吸引眼球的视觉效果。但注意,不要用特殊效果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幻灯片转场让观众难以接受。
对于幻灯片,少就是多(less is more)。 
在幻灯片和演讲中,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术语。如果是和同行人交流,专门的语言和或缩写词能有效传达意思就可。但对普通大众,就需要适当解释行话,或用每个人都能理解的词语代替行话、术语。这些词汇传达的信息相同,但更容易让人理解。
最后,在展示学术工作时要诚实,得预先承认局限性。如果发现有趣的演讲结果,你得知道它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如果有人问到你确实不知道如何回答的问题,那就承认你不了解,而不是答非所问,说些不相干的解释。须知,交流学术工作的不足和知识的局限性是专业性的体现,这并不是坏事,反而有助于建立学术口碑。
演讲仍然是科学家们分享研究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无论是在会议上、访问其他研究机构,还是在公开讲座上。当别人抽出时间来听我们学术研究时,我们需要对得起他们的时间——通过高效的沟通,传达有效的信息和研究成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