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周北齐陈朝三足鼎立,陈宣帝为何要攻北齐而不是北周?

 地图帝 2020-07-02

太建北伐,是南朝陈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同时也改变了南北朝历史的格局。首先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情况。公元534年,强大的北魏分裂为权臣高欢控制的东魏,权臣宇文泰控制的西魏,同时南方还有梁武帝萧衍控制的梁朝。

东魏占据黄河以东、淮河以北地区,西魏占据黄河以西、秦岭以北地区。梁朝则占据整个南方,也就是淮河——秦岭以南,和南宋的北线差不多,但要比南宋大。毕竟梁朝还控制着南宋没有控制过的云南和交趾(越南北部)。

公元547年,84岁的梁武帝萧衍不顾群臣反对,接纳东魏叛将侯景。侯景是个灾星,南下之后,就爆发了对南朝来说灾难性的侯景之乱。公元549年,老糊涂的梁武帝饿死台城,南方局势迅速崩溃。在各方的努力下,虽然扑灭了侯景之乱,但南朝的疆域则大大缩水。

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被公元550年取代东魏的北齐占据。西魏则趁梁朝之乱,占据了肥沃的四川盆地和南中。公元555年,西魏军在梁朝宗室萧詧的配合下,攻克当时的梁朝国都江陵,杀梁元帝萧绎。

梁朝大乱,北方二强趁机吃进大量地盘,其中西魏占的便宜最大。西魏最盛时,还占领了长江南岸的湘州(今湖南)。公元557年,梁朝大将陈霸先废掉梁敬帝萧方智称帝时,地方非常的小。陈朝之初,北不过长江,西不过湘州,有些类似三国东吴在没有夺取荆州的控制范围。

好在陈朝出了一个英武的陈文帝陈蒨(陈霸先之侄,与韩子高断袖爱情故事的男主角)。陈蒨善用兵,即位后,于陈天嘉二年(公元561年)夺回湘州。收复湘州对陈朝来说堪称救命,湘州土地肥沃,又有丰富的战争资源。陈朝拿下湘州,还能将湘州作为岭南与江东的战略屏障。

但是陈朝始终有一个巨大的心病:北齐势力就在长江以北。陈朝的国都是江苏南京,位于长江南岸。北齐兵在江北,随时都有可能渡江。再说,北齐兵不是没渡过长江,公元556年,北齐兵就杀到长江南岸,在芜湖、马鞍山一带给南京的残梁朝廷构成了致命威胁。幸亏陈霸先是军事天才,大败齐军,才拯救了岌岌可危的江南局势。可北齐兵在江北,就如同美国驻重兵于乌克兰,这是俄罗斯绝对不能接受的,陈朝也如此。

可陈蒨命短,在位七年,天康元年(公元566年)驾崩,太子陈伯宗即位。公元568年,小皇帝的位子就被其强悍的叔叔、安成王陈顼取代,也就是陈宣帝。不久,陈顼把兄长陈蒨托付给自己的侄子陈伯宗杀掉了,年仅19岁。

陈宣帝得位不正,要堵住别人的嘴,最好开疆扩土,宋太宗赵光义就是如此。北方有北周和北齐,伐谁?这其实是一个不用考虑的问题,只能是北齐。

北周有雄武的周武帝宇文邕控制(除掉权臣、堂兄宇文护),北周君臣上下一心,兵强马壮。以陈朝相对弱的实力伐周,是几乎没有胜算的。北齐则不同,到了北齐后主高纬这一代,北齐出现了明显的败象。高纬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在他的折腾下,杀柱石级大将斛律光,把周武帝宇文扈兴奋到大赦天下。北齐的国力已不如北周,对陈朝来说,伐周不如伐齐。

更何况,北齐就在长江以北,与陈朝国都南京只隔一条大江,实在太不安全。所以陈宣帝必然要伐齐的,先不考虑灭齐,至少也要夺回淮南。自古定都南京者,其防御战略都是守江必先守淮。没有淮河防线,长江防线根本守不住。比如五代十国的南唐,就是被后周夺走淮南地区,导致长江无险可守,最终被北宋灭掉。

淮南地区有三座对南朝来说非常重要的军事重镇。淮河南岸是寿阳(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淮河与长江之间是合肥,长江以北是广陵(江苏省扬州市)。陈朝如果能收复淮南,布兵于此三重镇,至少南京是可以高枕无忧了。

再者,陈宣帝看出:北周已取得对北齐的战略优势,或许用不了几年,北周就将灭齐。北周灭齐后,下一步肯定是要大举进攻陈朝。如果周兵陈兵于江北的瓜步、广陵,南京还有何安全可言?所以陈宣帝要抢先一步行动,绝不能坐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从指缝中溜走。而且北周为了分散北齐的兵力,也希望陈顼能出兵伐齐。

北周与陈朝的合作,类似于三国蜀汉与东吴的结盟合作。蜀使邓芝说得清清楚楚:吴、蜀灭魏之后,会进行战争,而不是孙权所说的二主并治,没有这个可能。周、陈也是如此,双方本就是竞争关系,只不过暂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灭齐之后,周与陈是肯定要大打出手的,这也为后来的历史所证明。

陈顼已经做出伐齐的决定,虽有很多大臣劝谏,但陈顼北伐的意志极为坚决。好在大将吴明彻支持皇帝的北伐,而家在江北的吴明彻因熟悉江北的情况,被选为北伐军主将。

陈太建五年(公元573年)三月,吴明彻率十万陈军渡过长江,正式开始了对北齐淮南地区的进攻。陈朝在周、齐、陈三国并立的格局中,实力最弱。陈顼能拿出十万之众,几乎是掏家底了。此次的太建北伐,也是南朝(包括东晋)历史上的最后一次北伐。

北伐过程相对比较顺利。一是因为吴明彻擅用兵,二也是北齐当时的重心在黄河流域,全力对付北周,对于淮南北齐的态度比较摇摆。北齐的主流观点是:淮南本就为南朝所有,今日还给南朝也没啥大不了的。

陈军占了这个便宜,用兵颇顺。当年年底陈军就攻克淮南重镇寿阳,从而实现了陈顼“守江必先守淮”的战略。只是可惜的是,陈顼进取心不足,只想收回淮南,并没有灭齐与北周宇文氏争衡天下的打算。在北周灭齐的过程中,陈朝几乎就是作壁上观,白白浪费了机会。

公元577年,北周灭齐后,陈顼才想起来要与北周争徐州、兖州之地。此时的形势,北周占据绝对的优势,陈朝在此时攻周是非常不明智的。很多人都劝,陈顼就是不听。结果吕梁惨败,陈军全军覆没,吴明彻被俘。北伐军的失利,几乎丧送了陈朝的精锐,此后再无力与北方王朝(北周、隋)相抗衡了。直到589年,隋军过江,灭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