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元802701年的世界会比今天更好吗?

 颐源书屋 2019-08-13
哆啦A梦的时光机可以任意穿梭于过去与未来,是许多读者童年的美好回忆。你知道吗?其实“时光机”早在十九世纪晚期便诞生了。
英国“科幻小说之父”H·G威尔斯于1895年发表《时间机器》(The Time Machine),这不仅是历史上的第一本科幻爱情小说,更是一部反乌托邦的开山之作。本期推送将从六个议题出发,分别解析威尔斯是如何批判人类阶级边界的分化、达尔文的进化论对小说立意有何影响,以及小说中具有哪些颠覆性的情节。随大英图书馆来一场文学中的时光之旅,重温这部值得深思的科幻经典。 

小编说:

亲爱的读者们,别忘了点击“在看”,你的喜爱,是我们持续创作的动力呀!!💞💞

▲ 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委托创作的艺术作品,以视觉艺术的方式还原在太空中构建都市的假想,这幅作品则具体描绘了太空殖民地的内部结构。图片来源: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

1

《时间机器》讲了什么?


1895年,英国小说家H·G·威尔斯出版了他人生中的首部科幻作品《时间机器》。这部批判乌托邦理想的科幻爱情小说一经问世就大受欢迎,威尔斯还准确预见了原子裂变、登月和空战这三项在当时尚未出现的事物,着实令人惊叹。故事发生在公元802701年,主人公是来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时间旅行者”;他穿越时空前往遥远的未来,并发现未来的人类已经演化为两个迥然不同的族群:生活在地下、被称为“莫洛克人”的工人和住在地表以上、颓废堕落的“埃洛伊人”。未来的世界为时间旅行者呈现了一个理想中的乌托邦景象:这里的居民“埃洛伊人”——形貌美丽却柔弱无用,生活富足且完全不需劳作;这里的社会结构犹如“共产主义”,过去维多利亚时代的乡村别墅与农舍被一个个居民共享的“宫殿”所取代。

▲ 这些复古插图再现了威尔斯笔下的未来世界。向左滑动欣赏更多。
尽管埃洛伊人的社会乍眼一看似乎没有阶级之分,但当穴居的莫洛克人出现时——那是一群生活在地底、野蛮残暴的物种,似乎日复一日、麻木地做着维持社会功能的粗重活——时间旅行者忽然意识到了另一种可能:莫非社会贫富阶层的差异在时间的催化下已变得如此极端,以至于最终催生出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

▲ 1960年上映的电影《时间大挪移》宣传海报,改编自H·G·威尔斯的《时间机器》。


2

为何说《时间机器》是科幻小说的先驱?


尽管有学者认为,问世于1726年的小说《格利佛游记》才是最早描写和批判极端阶级分化的作品(因为该书设定了理性的“慧骃”和兽性的“耶胡”这两种具有极强对比性的种族),但可以概括地来说,是H·G·威尔斯的《时间机器》奠定了后来科幻小说批判极端阶级分化的思想基调——这在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中同样有所体现。

▲ 小说《一九八四》的首版封面。George Orwell: © With kind permission of the estate of the late Sonia Brownell Orwell.

对于一个处于转型期、正在经历急剧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社会而言,威尔斯指出了阶级分化及其演变可能带来的深刻问题。在描写时间旅行者与未来人类的相遇时,威尔斯做了大胆推测,让高度发达的科技催生出一批新族群“埃洛伊人”——他们因无需再为生存环境挣扎而变得温顺,且对周遭事物无动于衷。然而,这个族群的存在完全建立在对工人族群即“莫洛克人”的依赖之上,后者为“埃洛伊人”的生存提供各种必要条件,但又以捕食他们为生。

▲ 1960年上映的电影《时间大挪移》宣传海报,改编自H·G·威尔斯的《时间机器》。

从该小说的创作草稿中我们可以推测,威尔斯曾查阅过许多历史文献,寻找人类族群分化为两种不同形式的史实依据。这部小说既是科幻作品,同时又对人性的本质及其两面性,人类与科技的关系和对未来科技的展望等主题进行了深远的探讨。

3

《时间机器》对十九世纪社会现状的反击

H·G·威尔斯不仅是坚定的社会主义者,还是一位对进化论有着极大兴趣的科学家,他作品中的未来世界通常都能体现出对这两方面的关注。《时间机器》中埃洛伊人田园式的快乐生活在许多方面都与十九世纪英国社会主义活动家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小说作品所描绘的乌托邦社会十分相似:金钱被取缔、所有人都从事着愉快的工作,每个社会成员都过上了无忧无虑的富足生活。


▲ 埃洛伊人,这一场景取自电影《时间大挪移》,1960年。图片来源:Warner Bros./Loew’s


埃洛伊人所居住的“宫殿”类似于十九世纪法国社会主义者夏尔·傅立叶(Charles Fourier)所提出的理想社会建筑“法伦斯泰尔”(phalanstères):每个宫殿内居住着约五百至两千名乌托邦社区居民,他们在这里无需像过去一样以家庭为单位生活,婚姻制度因此被取消,所有社区居民共同养育后代。


▲ 依照傅立叶的理论所推行的法国乌托邦式社区,照片约拍摄于1890年。

然而,我们无法忽视的是,时间旅行者对未来社会的分析都是从其自身所处的时代出发的。从威尔斯的作品中的确能清晰看出,他所描写的未来其实是对十九世纪末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评价。时间旅行者所分析的“必定是富人越来越富有……他们与穷人之间隔阂日益扩大”才是导致阶级分化的罪魁祸首。

H·G·威尔斯曾悉心拜读了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和卡尔·马克思(Karl Marx)对社会阶层的深刻分析。威尔斯的小说似乎暗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工人阶级逐渐异化为一个新物种并被赶出人类社会到地底生活是迟早的事。这种担忧明显和威尔斯对十九世纪英国社会的分析相关,正如他在《时间机器》中所写道:“一个伦敦东区的工人不就是生活在一个事实上已脱离地表自然界的人造环境里吗?”

▲ 位于东伦敦的贫民窟,拍摄于1909年。© London Metropolitan Archives

4

《时间机器》中的阶级对立


埃洛伊人一直生活在对莫洛克人的恐惧中,就连时间旅行者本人都对莫洛克人的形貌及习性感到厌恶。初见莫洛克人时:“只见一只白色的小东西在动,后退时明亮的大眼睛紧紧地盯着我,使我不寒而栗。它简直像个蜘蛛人!”



▲ 1960年上映的《时间大挪移》电影海报,其中可见面目狰狞的莫洛克人,以及远处正在逃跑的故事主人公。
在威尔斯的时代,住在英国城郊的低层中产阶级对无产阶级普遍抱有恐惧或仇恨的情绪,《时间机器》或许是对此偏见的一种夸张化的影射。导致这种看法的部分原因也许是这些低层中产阶级本身便一直生活在对贫困的恐惧中。

▲ “资本主义体制的金字塔”。这幅插图取材于二十世纪初“俄罗斯社会主义者联盟”制作的海报,针对资本主义体系作了生动的讽刺。


对于威尔斯一家而言,中产阶级表面上的名望不堪一击,体面的背后是虎视眈眈的深渊。加拿大著名科幻文学理论家达科·苏恩文(Darko Suvin)就曾指出,时间旅行者对于莫洛克人的鄙视“是威尔斯自身社会意识的流露”,小说所展露出的对埃洛伊人的同情也来自威尔斯本人的阶级偏见和对无产阶级的恐惧。值得仔细探讨的一点是,时间旅行者的局限性视野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威尔斯个人的观点。


5

《时间机器》是如何颠覆传统?


小说中,时间旅行者发现莫洛克人以猎食埃洛伊人为生,这个族群会在夜里离开洞穴来到地表捕猎他们上流社会的远房亲戚再分而食之。在时间旅行者的眼里,“这些埃洛伊人就是肥肥的牲口,就是供蚂蚁一样的莫洛克人食用的,也许还是他们负责饲养的”。


故事至此便逐渐显现出颇具维多利亚时代感的颠覆性色彩。就像时间旅行者总结道,“旧的次序已有所颠倒”。在这里,吃人的无产阶级以孱弱的贵族为食;时间旅行者刚抵达时见到所谓的“共产主义”也并非理想国民众居住生活的“法伦斯泰尔”社会建筑,而是为穴居人储备粮食的“猪圈”。

▲ 1960年上映的《时间大挪移》电影海报。

至此,小说对阶级景象的刻画已脱离了社会改革家们所寄望的打破阶级樊篱的未来乌托邦,转而开始了“反乌托邦现实主义”的描写。作者认为维多利亚时代激烈的阶级冲突在未来必然会不断加深,甚至因此导致人类产生不同的生物特性,以至于最终分化成两个不同的物种。

▲ 插图再现了威尔斯笔下的未来世界——飞船在工业城市上空盘旋。

更糟糕的是——尤其考虑到威尔斯本人的政治立场——各种跨越阶级对抗的进步尝试,比如马克思、傅立叶和莫里斯的理论思想,最终都以失败或被扭曲而告终。这种悲观主义的未来愿景不仅深切地体现了威尔斯对十九世纪阶级关系的恐惧,也体现了他对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究竟会催生出何种未来的忧虑。


▲ 英国插画家华威克·戈布尔根据H·G·威尔斯所描写的被冰封的世界末日所作的插图。摘自赫伯特·法尔福在这篇发表于1900年7月的《Pearson’s Magazine》的文章,其中列出了一系列有关世界末日的可能。

6

谁是H·G·威尔斯?


H·G·威尔斯——全名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是一位英国的高产小说作家,代表作多以科幻小说为主。同时,威尔斯还是一位科学预言家和社会改革家。

▲ 英国“科幻小说之父”H·G·威尔斯。

1866年,威尔斯出生于英国肯特郡的布罗姆利镇,父亲曾是一位传奇的职业板球快速投手,不幸因伤致残后开始经营一家小店,母亲是西萨塞克斯阿帕克庄园的一名侍女。在成为作家以前,威尔斯曾在一家布店做过学徒,但很快便谋得了一份助教的工作,后获得英国理工师范学院(帝国理工大学的前身)的奖学金,师从著名动物学家T·H·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这段学习经历对威尔斯后来的科幻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  研究人体骨骼的H·G·威尔斯。
H·G·威尔斯的科幻小说绝不仅是讲述想象中的未来世界里所上演的奇幻故事:《隐身人》便细腻地刻画了一位先锋科学家的孤独;《世界大战》描绘了末日图景;而《最先登上月球的人》则对帝国主义进行了深刻探讨,他同时还创作了一些支持无政府主义的漫画小说。一战结束后,威尔斯致力于倡导建立以和平为宗旨的 “世界国家”,并以此为题创作了不少雄心勃勃的宣言式作品,譬如《以战止战》、《世界史纲》和《劳动、财富与人类的幸福》。威尔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去世,他所倡导的人权思想也对后来联合国的建立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分享时刻
假如你有一台H·G·威尔斯的时光机,
你最想穿越到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