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0万年的黑暗进化史:一个人食人的恐怖未来

 昵称535749 2020-04-22

追梦人的影视杂谈

公众号:追梦人的影视杂谈昨天 19:54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追梦人的影视杂谈

昼夜的交替似流星般急促迅猛,草木的生长凋零如同雾气般转瞬即逝,各种建筑一掠而过,甚至山川河流也在恍惚间发生巨变...

500

在《时间机器》这部上映于2005年的科幻电影中,“时间旅行者”向80万年后的未来极速前进,一路见证着人类文明的兴衰沉沦。

500

时间,或许是世上最神秘也最无情的力量。

从浩瀚的星系到微茫的尘埃,一切事物都在它的法则之下经历兴起灭亡重生的循环。正如《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对它的评价——

时间你看不见它,听不到它,你没法给它称重,你没法在实验室中测量它。时间只是我们对自己前后变化的主观感受。时间正如一片已经存在的风景,我们在其中向前移动并一片一片穿越它。

500

千百年来,我们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却始终未能一睹时间的真相。

直到爱因斯坦在1915年划时代地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后,大家才意识到三维的空间之上还有第四维的时间,两者合成四维时空也指引着人类向更深邃未知的领域前进探索。

“假若你的速度达到光速,那么时间对于你就是静止了。”如同我们可以在空间上向四面八方移动,在时间的维度上自由穿梭也许并非白日做梦。

500

某种程度上,时间旅行早已脱离了科幻的范畴,而是理论可行的事物。

前苏联传奇宇航员谢尔盖·克里卡列夫在和平号空间站中执行任务时,以27 359千米/小时的速度一共飞行了803天之久。根据相对论推算,克里卡列夫比常人年轻了1/48秒,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时间旅行者。

500

相较于穿越未来的指日可待,回到过去则成为了“物理学家们的噩梦”。

“如果一个时间旅行者在他的祖父遇见他的祖母之前,就将祖父杀死,那么在这个时间旅行者身上会发生些什么,这位疯狂的旅行者还会出生吗?”回到过去的行为给事物的因果规律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毕竟我们该如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呢?

尽管回到过去的设想及其衍生悖论给“物理大厦”带来新的挑战,却挡不住热情澎湃的物理学家探寻时间旅行的可能。2009年,霍金曾举办了一场邀请“时间旅行者们”参加的特殊派对。而在这位“时间信徒”的葬礼上,组织方真诚地欢迎“时间旅行者们”前来吊唁。

500

现实中,时间的列车一刻不停地向前疾驰,禁锢在车厢中的我们只能透过狭窄的车窗目睹眼前的景物匆匆而过,无法触碰过往,难以窥探未来。而科幻世界中的旅客们却早已纵身一跃,在时间的洪流里恣意畅游。

以时间旅行为题材的科幻作品深受大众追捧。

时间旅行可以是酣畅的,《寻秦记》中的项少龙穿越至战国末年,辅佐秦王嬴政横扫六合,成为千古一帝。

500

时间旅行也可以是欢快的,《回到未来》中的高中生马丁阴差阳错地回到30年前,与年轻的父母一道上演了妙趣横生的“老爸老妈浪漫史”。

500

时间旅行更可以是感人的,《星际穿越》中的父亲从神秘的“五维空间”中逃出后,只能与白发苍苍的女儿在病床边相看泪眼,天人永隔。

500

而在《时间机器》中,时间旅行则成为了一场跨度长达数十万年的达尔文进化论的观察实验。

在片中,一个痴情的科学家为了救回女友的生命,发明出了能在时间的维度上尽情驰骋的机器并踏上了壮阔奇特的时间之旅。

500

早在《广义相对论基础》发表的20年前,本片的原著小说《时间机器》就已横空出世。它凭借关于时间的全新认知而成为科幻史上首部以时间旅行为题材的小说——

任何所谓实体都必须在四个方面具备延展性,包括长度、宽度、厚度,以及时间...事实上,万物皆为四维,前三者我们统称为三维空间,而第四维就是时间。

不难想象,当19世纪的读者们接触到这个百年后的今天仍旧在各种影视作品中被反复提及的天才设定时,所掀起的“科幻风暴”是何等轰动。

小说出版的1895年被称为"科幻小说诞生元年"。

说到这里,不得不隆重介绍小说的作者——被誉为“科幻界莎士比亚”的科幻大师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500

威尔斯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部作品,涵盖了历史、人文、科学等多个领域。

而其中,《时间机器》《莫洛博士岛》《世界大战》等科幻著作使之与艾萨克·阿西莫夫及儒勒·凡尔纳一道并称为科幻历史上的三巨头。

500

不同于凡尔纳对科技进步雀跃欣喜,威尔斯深深地为科学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而忧心忡忡。

从外星人入侵到人种变异,他笔下的科幻世界始终笼罩着一片惨淡愁云。

在《获得自由的世界》中,他预言了原子弹的产生,并呈现出一片废墟的战后世界。在《莫洛博士岛》中,他笔下的邪恶科学家将人类改造为半人半兽的怪物,这与当今基因工程领域的伦理问题互相契合。

而当1938年,根据威尔斯的《世界大战》改编的广播剧在美国CBS电台播出时,剧中火星人侵略地球的故事情节致使超过百万民众信以为真,仓皇出逃…

500

《时间机器》作为使威尔斯一举成名的处女作,除了绝妙的科幻创意之外,其中对人类文明前景的思考也令人印象深刻。

《时间机器》成书于维多利亚时期,此时的大英帝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牢牢占据着时代的顶点,而电话、留声机等层出不穷的发明创造也映照出一个无限光明的未来世界。

可惜,想象中的“伊甸园”并未降临人间。一边是富人阶级的歌舞升平,一边工人阶级在暗无天日的工厂中出卖血汗,整个社会在两极分化的局面中逐渐分崩离析。

500

面对阶级对立严重的苦涩现实,威尔斯以一种“达尔文式”的冷酷思维,畅想了一个无比黑暗人类图景。

80万年后的未来,人类文明早已衰颓不堪,富人与工人分化为爱洛伊人和莫洛克人两个截然不同的种族。外表纤柔白皙的爱洛伊人无所事事,终日逍遥。惧怕阳光的莫洛克人只能在白天蛰伏于潮湿幽暗的地底世界辛苦工作。

500

而黑夜降临后,真正的好戏才激烈地上演!

凶猛的莫洛克人爬上地面狩猎惊慌失措的爱洛伊人,而他们白天所谓的劳作不过是为自己“圈养的牲口”投喂饲料罢了。

旧日的阶级秩序轰然倒塌,备受压迫的奴仆化身成复仇的恶灵,昔日的主人则沦为待宰羔羊。

500

在威尔斯的大部分小说中,我们都能看到对科技持怀疑态度、对人类的未来感到悲观等经典的“反乌托邦”元素。

事实上,他的《当睡者醒来时》正是反乌托邦流派的开山之作。

因此,《时间机器》这部电影也为小说中人类的分化添加上了一个颇具反乌托邦气息的原因: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人类因过度开发月球而引发了巨大灾难,不可一世的人类文明从此土崩瓦解。于是,残存地面的人类与躲入地底的人类才走上了截然不同的进化之路。

500

不仅如此,电影中的另一个改编也颇值得称道。反客为主的莫洛克人依旧没有逃脱被奴役的宿命。

地下世界的他们进一步分化,其中的一支演化出高度发达的智力,成为了这个黑暗时代的新主人。

500

无论是爱洛伊人或是莫洛克人皆在他们的掌控之下下麻木苟活。这也是人类用80万年的时间呈上了黑暗到极点的进化成果:终极的阶级分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