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视频查看老师解读 ▼ 我们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它们共同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如果脾胃受损,那么很多病也就随之产生了,所以今天老师就告诉大家,如何通过艾灸祛除体内的寒气,呵护我们的脾胃。 艾灸3大穴位温补脾胃,告别老胃病,越灸越健康! 1、中脘穴 取穴: 两个肋弓交汇处到肚脐的连线的中点就是中脘穴。 中脘穴可以调理与脾胃相关的疾病,有老胃病的人,一年四季都可以艾灸中脘穴来调理,坚持艾灸下去,胃疼、腹痛、恶心、肚子胀、大便溏泄等症状都会得到很到的改善。 2、天枢穴 取穴: 肚脐旁开两拇指的位置是天枢穴,左右各一。 6点健康商城 【随身灸套装】 祛湿散寒 扶阳通脉 暧宫活血 五年陈艾精制金艾柱 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的要穴。艾灸天枢穴可以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病症。 3、关元穴 取穴: 关元穴在肚脐正中线下4指,也就是3寸的位置。 关元穴,是元气汇聚之所,艾灸关元穴可以温养全身的阳气,艾灸关元穴可以治疗一切阳虚症、气虚症,如气喘短气、畏寒怕冷等,坚持艾灸一段时间,可以健康长寿、增强体质。 点燃艾条,将艾条在距离穴位上方2-3厘米处,进行悬灸,可以小幅度画圈,以皮肤感到微微发热为宜,避免烫伤。 没有艾灸经验的人,可以选择艾灸盒进行艾灸,把点燃的艾柱放入灸盒中,然后把灸盒绑在穴位上,艾灸即可。 按照中脘穴、天枢穴(左右都灸)、关元穴,自上而下进行艾灸,每个穴位艾灸的时间是15-20分钟,每天艾灸1次,时间最好选择在上午9-10点,此时阳气最盛。 如果您没有胃疼发作,每周灸1次即可; 如果您脾胃和肠道病情比较严重,可以根据病情隔天灸1次。一直灸到出伏即可。 特别推荐 三伏天养生精品 去除寒湿,温经通络 版权声明:本文根据公开资料综合整理,版权归6点谈健康所有,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