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间演讲1】孟馥《从系统的视角看青春期孩子厌学》| 第八期中德高级家庭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第二次集训...

 仰羊 2019-08-13

声明:所有中德家庭治疗晚间演讲版权归本官方公众号所有,未经本公众号授权、审核私自发表的信息文责自负。

讲座主题

《从系统的视角看青春期孩子厌学》

主讲人

孟  馥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主持人

赵旭东 

同济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筹)

时间

2019年8月8日 19:00-20:30

1

赵旭东教授主持开场

我为第一次来的同志介绍一下中德班的情况。1988年,德国专家最早是在昆明开始中德心理治疗讲习班。1990年、1994年又在青岛、杭州,总共举办三次研讨班。那时候没有连续培训,出差是奢侈的事情,学员没办法重复地参加培训。所以我们称此为中德合作的“讲习班阶段”。1996年,德国朋友专门为了中国的心理治疗培训成立了“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1997年以来是做连续培训项目,一个班收一批人就固定了,不准随便串组,请假。三年中参加多次强化集训,在各次集训之间,需要定期接待患者、咨客,下一次培训时带着案例来参加集训和学习,包括提交案例进行督导。中德班用这种模式培养了很多名非常优秀的学员。

中德班从第二期开始就各流派分开办培训。以前是精分、家庭、行为在一起,1999年以后,精神分析就固定在上海举办;家庭治疗轮流在昆明,北京,上海举办,现在基本上固定在上海,北京两地;行为治疗在北京,南京,成都。我们大的设置、总的精神就是“公益、参与”原则,这一点一直没有变。所以中德班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累积培训了3000多名学员。现在很多优秀的心理治疗师、咨询师,有一些起引领作用的精神科专家都是中德班学员。这是我要介绍的中德班的背景情况。

这次有四场晚间演讲。今天第一场是孟馥教授主讲青春期孩子厌学。这是最近这些年临床心理科碰到最多的事情。家庭治疗在这个方面可以发挥非常大的作用。我和孟馥教授是老同事、老朋友。在这么正式的场合,还是要为大家介绍一下:孟馥教授是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委员,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家庭治疗学组的组长,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身医学与临床心理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德高级家庭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中方教员。同济大学心理咨询与教育培训中心顾问,临床督导师。孟教授是儿科医生,家庭治疗师。她是经验非常丰富跨界的人才。

02

晚间演讲

孟馥教授:大家晚上好!谢谢赵老师的介绍,头衔不最重要,最重要的是今晚的话题。

在座的各位,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满满的一会场,我想问大家:在你们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是否遇到过孩子不上学的情况吗?或是工作中遇到?或是亲戚朋友?或者自己的家庭中,有不上学的孩子。请举手,让我看一下。(几乎所有人都举手!)

在中国,家里的孩子不上学,是天大的事情。我想中德班第一场公开演讲,就讲一讲在临床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孩子厌学、拒学。

今天的演讲有三个主题词,“系统视角”、“青春期”和“厌学”。分五个方面介绍:一是关于系统的视角,第二谈谈青春期,第三讲厌学、恐学、拒学,第四跟大家分享几个临床工作案例,最后,介绍一下综合干预。

系统视角

首先是第一个部分:系统视角。

家庭治疗与其他流派不同之处在于系统的理论。最核心的理念是把个体放到所在系统和脉络当中考量。第二,所有的临床症状或问题,可能都是人际冲突的结果。这个是比较特别的视角。不是不考虑身体或生理的因素,二是从更大的视角审视问题。看待孩子不上学,是把TA放到成长脉络、家庭环境、人际冲突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中去看。

关于系统论,在座的很多都是专业人员,所以,我不想讲太多的理论,只是简单提一下。

一般系统论: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正式提出系统对人的影响的理念。任何由其组成部分相互运作而生的实体(即有机体)都叫系统。人体、器官、学校,国家,宇宙等都是系统,每一系统由子系统组成,也是较大系统的一部分。人体本身就是高精度、精准运作的复杂系统。有很多子系统组成,包括呼吸,循环,内分泌,骨骼子系统。宇宙是不断运动发展的天体系统,太阳系的每个星球都有自己的位置,相互影响。

系统与系统论:系统的第一个特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换句话说,整体系统不是个别系统的简单相加,而是大于部分之和。有机体是有生命的、变化的、流动的,系统内部关系的作用,实际上更重要于系统组成的本身。比如,我们现在聚在中法中心的会场里,也是个系统,这个系统由每个个体组成;如果现场有300人的话,不仅只是300个人,二是300人、加上环境、加上人和人的互动,关系不可数计。系统是一个千变万化的过程,系统互动比系统组成要重要得多。系统第二个特点:系统信奉等结果性。即:由多种方式达到相同的结果。第三个特点:生态上健全的理念。所有的有机体都会有创造力,以自发的方式产生更新。不是简单的维持原状,系统是发展变化的系统、有自制的能力。从生态本身的角度讲,是个健全的信念;另外还有一个不同的视角。尼采的视觉中心主义:人类永远无法知道真正的世界是什么。世界的样子在每个人的眼中都是不同的。

很多厌学的家长,一旦孩子不上学,父母讲的最多的是,这个孩子的前途完了,考不上高中、考不上大学,以后要扫垃圾去了。TA只有一个视角去理解孩子不上学,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话,只有唯一的一条路可走,就是上学。但今天,我们想跟大家谈的是:不仅仅是从这一单一视角看待问题,二是有更多的可能性。

系统的视角要求我们应对各种价值、态度的时候,要小心、要谦卑、要好奇。

系统论的观点认为:从生态论的角度,所有有机体相互之间的关系中,改变其中的任何一部分,就会带来不可预知的结果,就像是蝴蝶效应。整个系统也是受到正反馈、负反馈控制的。控制论的核心是反馈圈。系统获得必要的信息来维持稳定的过程,正反馈预示系统需要改变,负反馈预示系统受到威胁,需要作出调整以维持现有状态。就像是开车,通过油门和刹车两套系统来控制。你不可能一直加油门,那是有危险的,见到路人、红灯就要踩刹车。

怎样看系统观念中人际现象?

我们是这样看的:系统是由两个以上个体组成的群体,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的时候都受到系统整体的影响,同时相互关联、相互反应、相互影响;系统中每个成员的变化都会影响系统中其他成员,并以相互反应的方式波及全体。

家庭系统的特点:家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系统。由很多子系统组成,有夫妻子系统、亲子系统、手足子系统,祖父母和孩子的系统等;系统之间是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家庭的发展很重要的就是保持系统的存在和平衡,很重要的方式是维持家庭的规则。往往在家庭遇到问题的时候,就是规则发生了改变;或者系统中的某一个子系统发生了变化,这样就带给家庭很多挑战,家庭中有人会以症状的方式来呈现系统的变化。

家庭治疗认为:没有一个人或事物是独立存在的,任何事物都存在于相互影响和彼此互动的脉络中,多数行为是非病理的,由环境引发又反映了环境的状况;而改变家庭动力或家庭关系是有力的改变机制。今天更想传达的信息是:问题没什么大不了的,都是可以应对;孩子的问题,我们通过改变家庭的动力、调整家庭关系,就可以达到帮助家庭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目的。

系统视角怎么去看待这些问题?

问题没有真相,而是每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同。赵老师常常用循环提问的方式去问每一个人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是怎么样的。我们会发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正是因为这些不同的看法让我们看到过程中差异的存在,从差异入手寻求一些改变。通常家庭来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是因为采用了不恰当的方式,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问题变得更大。

问题本身不是问题,解决的方法成了更大的问题。

因此,要用关系性的、历史性的、意义的去看问题的发生;同样,也用到系统观,同样要关系性的,历史性的,意义的去看问题的消失。比如临床上看到不上学的孩子,也许是父母婚姻遇到了挑战和问题。当父母关系变化,孩子就改变了。刚才,我们中德班的晚间答疑,赵老师也特别提到了这句话。

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方面要跟大家分享。

第一,  始终把一个人放在脉络中看待。个人,家庭,社区,社会,文化甚至更大的系统,在系统中去考量这个人。

第二,多元价值取向。看待一个问题、症状、疾病的时候,总是用历史的,发展的,意义的,资源的,脉络的,人际的等不同角度去看。所以是多元的价值取向。

这个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系统理论和思维框架。

青春期

第二个部分,谈一谈青春期。

青春期--特殊的人生阶段。

每个人都是从这个阶段走过来的,很多家庭在孩子青春期时,面临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这也是我这次把不上学放到了青春期的阶段来谈的目的,因为青春期更加容易发生孩子拒学。

假如孩子再小一点,不上幼儿园,我们认为是属于情绪性问题,可能有分离性焦虑。但在学习阶段,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上大学,我们都考虑是厌学?恐学?还是拒学?

想谈两点:1、青春期是特殊的时期,尤其是心理结构发育过程中的特殊时期;2、青春期孩子出现问题,希望大家用系统的视角看待。

首先看一下青春期大脑的改变。

脑科学让我们发现,青春期大脑有其特点。前额叶,是判断、理智的中枢,判断区域强烈的要去控制情感,这个部分在青春期更加强烈,至少到了成年初期,才有可能发育完成;胼胝体,就是左右脑连在一起的部分,左右脑神经是靠胼胝体链接起来的。青春期胼胝体增厚,加大两个脑半球的交流,因为两个半球的脑功能是不同的,所以,增厚的胼胝体可能为今后更有效的处理信息做准备;还有一个杏仁核,是极端情绪的所在地,比如愤怒。青春期的孩子确实非常情绪化,而且比较极端。家长觉得孩子完全变了。甚至家长觉得孩子变化太大,带到精神科,被诊断各种精神疾病。我见过一个孩子实际上不是精神分裂症,但是TA父母向精神科医生的描述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一旦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就扣上了很大的帽子,长期服药,就走了另外一条道路。

为什么青春期更容易出现问题?因为这个阶段要经历两个重大的考验:中考和高考。

根据年龄,可以将青春期分为:青春早期、青春中期和青春晚期。青春期发展有五项重要的任务。

第一个任务,分离-个体化问题的再现。实际上,孩子从几个月就开始与母亲分离,在两、三岁的时候更明显,在青春期的时候,分离主题再次出现。这一次是“决绝”的分离,生理上,心理上都需要走向独立。最大的冲突是一方面寻求独立,一方面依赖父母。我每周二的专家门诊,这周见了一个17岁的厌学的男孩,到现在还跟父亲睡在一起,他说:我从未做过任何决定。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包办,不需要自己做决定。他有社交恐惧,看到所有人都紧张;他外表长得很高大,像是大男生,但是内心很弱,心理年龄很小。在我看来,他并不是真的恐惧、而是内在的自我还没有形成。所以在分离个体化的方面,我跟他们说,今天的第一个处方就是回家分床。能跟爸爸分开睡,就是很重要的一步了。

第二个任务是认同。自我认同,性别、民族、家族认同。青少年认同是需要有参照物的。在父母、老师、同学的眼里自己是一个什么样子,通过反反复复的过程,达到自我认同,其中也包括性别认同;有的青春期孩子很简单的讲自己是同性恋,实际上在仔细了解他们的时候,并不是这样,而是他们在性别的认同上是模糊的、没有认识清楚。

第三个任务是亲密感的建立。青春期孩子很重要的部分是转向同辈、在家庭外发展亲密关系。如果男女生相互喜欢,是很正常的。如果一直对家感兴趣,就没办法走出家门。

第四个任务是身体的稳定。青春期对性的冲动,吸引力的情况是非常关心的,自我感受的稳定对今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一个任务是认知能力和结构的成熟。观点的获取与青春期大脑成熟和心理发育平行发展。刚开始极端、偏激,慢慢通过青春期整合了,就有了比较客观的看法。

这是一个过程,无论青春早期,中期,晚期,这五项都是最主要发展的任务。

接下来谈谈,从系统的角度看待青春期。

第一个:无论是个体发展周期,还是家庭发展周期,都要把个体放到所在的系统,脉络中去看。从个体生命发展周期看,青春期,是一个人从新生儿,幼儿,学龄前,学龄,走过来的,接下去就是成年,中年,老年,死亡。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主题。青春期是很重要的发展阶段;从家庭发展周期的角度看,家庭发展周期的第一个周期是独立成人期,意味着一个人能真正的独立,是以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来,找到另外一个独立的个体结婚,养育孩子。如果没有完成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变成独立的个体,那么在以后的家庭发展周期中,也不断遇到各种问题,雪球越来越大。

当一个家庭走入第四个家庭发展周期--“子女成长期”。家里的孩子进入青春期,而父母正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青春期遇到更年期,矛盾冲突再度凸显。

家庭在不同的发展周期,会有不同的发展主题,也有各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家庭面临环境变化或发展挑战时,家庭必须适应成员的成长和改变,如果不能改变结构以顺应改变的环境就可能出问题;家庭中每一代的发展都会对一个和其它所有成员有影响。因此,当我们在临床上遇到青春期拒学孩子的时候,要将其症状放在其家庭发展的周期里面看,我们要思考也许是整个家庭卡在某个发展阶段。无论是个体、还是家庭,都是在发展周期的转折期更容易出现问题。

总之,个体出现状况,要考虑家庭处在什么境遇之中。

第二个个体视角:个体生命发展历程。

从系统的角度看个体,介绍几个概念。1、所有的孩子都是生长发育的个体,发展中就会遇到发展的问题。发展的问题,在发展中都会解决;2、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主题和任务;3、在整个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整体性、阶段性的呵护孩子的成长;4、孩子的发展并不是很均衡,某一领域的成熟不代表其在其他方面也成熟。一方面发展的较好,另外一方面相对差一点。智力好的,人际交往经验、独立能力可能不是很强。这些都没关系、只是阶段中的不平衡。我们做的是扬长避短,让长的更长、短的有发展,就可以了;5、孩子的潜能无限。

美国一个研究(Werner & Smith,做了三、四十年追踪研究),追踪了夏威夷考威岛700多个被定义有风险的贫困孩童,当他们18岁的时候,仍有三分之一发展成为能干的、自信的、正常的人,他们成年以后还可以继续过着成功的生活。此项临床研究的意义是:尽管遇到困难,仍然可能发展出一些弹性、或韧力出来,并发生生活转变。他们得出的结论:认为人际关系是个人韧力的生命线,韧力的强弱取决于人际关系。

家庭、社会环境中的关键保护因素(包括父母、照料者,或其他的支持成年人 )可以帮助人们度过这个阶段。

第三个是亲子关系视角。孩子长大的过程是跟父母渐行渐远的过程,很重要的一点是父母要照顾好自己的心理健康,父母健康了孩子就会健康,父母做父母的同时,兼顾夫妻关系。我们遇到很多问题儿童,都是父母的关系出了状况。这是我特别要跟大家提一下的地方。

第四个是家庭冲突视角(未解决的)。指的是家庭中没有解决的冲突对孩子的影响。第六期中德班,我曾经做了《孩子,家庭的镜子》的晚间演讲,讲的就是通过家庭评估,了解父母的关系冲突对孩子心身的影响,我们很清晰的看到父母冲突怎么影响孩子。父母关系冲突,对孩子人格的形成、情绪和心理异常都会产生影响,其中,最核心的影响因素是孩子的情绪安全;夫妻冲突也会影响到亲子关系、父母养育方式,三者相互作用、循环因果的过程。

最后一个是专业工作者的视角。我们一方面要熟悉青少年正常的发展特点、发展过程,更要评估青春期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关系的评估很重要!只注重问题,不注重关系,是很难做好的;另外一个,跟青少年工作,不仅评估问题,还要评估青少年所处的环境;第三,跟青少年工作还要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有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表明:家人和专业人员有助于让孩子的发展重回正轨。我们通过提供可预见的环境(包容的、健康的、支持的氛围),以及在调节张力、降低焦虑和情感支持上帮助孩子。

有一本书里面讲:一个青春期的青少年要达到自主和自我的认同,要经历错误的起步,徒劳无功的过程,以及荷尔蒙的风暴,这些都是人格发展的自然过程。如果一个人进入成年期,带着一份强烈的自尊,有能力建立亲密的关系,能做到一致性的沟通,担负起责任,敢冒风险,那么,他青春期的目的就达到了。

厌学,恐学,拒学

第三个部分是本次演讲的核心的部分:厌学,恐学,拒学。

总的来讲,不上学,有程度之分,现在的教育常常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被动学习,很容易出现抵抗学习的现象,一开始是厌学,后来恐惧就恐学,最后就不上学,拒学。在尽管心理学领域还是一个小而专的方向,但这个专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拓展探寻,以前在欧美,之后在亚洲,日本韩国,中国,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

关于这个话题,以前如果孩子不上学,肯定是学坏了,肯定属于问题少年。现在不一样了,孩子只是不上学,不违法乱纪、不偷鸡摸狗,没有道德品质问题。内心有说不出的挫折感、人际关系上的困难和恐惧、或者莫名焦虑情绪等,笼罩着他们,到底害怕什么,不一定讲的清楚;心里想去上学,但是又去不了,内心非常的矛盾;发展下去,会越来越严重,甚至长期躲在家里、走不出家门。

按照国际疾病诊断标准,被描述为: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的行为和情绪障碍。

有人将其归类为学校恐惧症。对学校产生强烈的恐惧,拒绝上学。属于青少年的情绪问题,大概占到青少年的情绪问题百分之十,甚至更高。有两个明显的症状:一个是躯体症状,一个是精神症状(焦虑为主)。躯体症状表现为身体的各种不适,头疼,肚子疼,呕吐,恶心。我见过一个孩子的症状是不断的咳嗽。后来被综合性医院的内科医生诊断神经性咳嗽,再转给我们临床心理科医生。有的孩子不断的胃肠不舒服,呕吐、腹痛,症状与实际检查不符。但是,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就是不上学,时常请假,慢慢的就长时间不能上学。上学的时候严重的不安,有的父母开车送到校门口,孩子死活也不肯下车,再拉回家。家长知道孩子的不上学,所以,不属于逃学、没有反社会行为。

近些年,在日本近也有很多孩子拒学,从青少年到成年人,他们将这些生理毫无异常、但足不出户、逃避社会的一群人,被称为“茧居族” 或“隐蔽青年”或“啃老族”。我见过一个最长的七年不出家门的年轻人。患者多是十几岁的孩子,常用的名称为拒学、辍学、社交恐惧症等,男性为主,女性也增加了;具有反社交或社会退缩特点:蜗居在狭小的房间内,不上学或不上班,甚至从不走出房门,只依靠家人的接济生活,超过6个月;他们大多自我评价很低,多伴有自卑倾向 ;不是疾病,服精神药物无效;而且年龄越来越高龄化。赵老师之前有一个的个案,都50多岁了,仍然和妈妈住在一起。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日本新闻,一名议员把自己的孩子杀掉了。儿子一直不出门,但他表达了要杀别人的想法,父亲很紧张,最后把儿子杀掉了。所以现在也越来越有反社会的行为特征出现。

回顾与拒学、恐学、逃学的相关学术论文出版概况,从2000年之后有明显增高的波峰。这方面的问题增多了,相关的研究也就增加。

以下是基于自2011年以来所发表的139篇以拒学、恐学为标题及摘要的主要用词而作的图谱,大体聚合为四个集群(四种颜色标记),红色代表精神病理学研究:与(分离)焦虑的结合探索 ,蓝色代表拒学的诊断、治疗:家庭、亲子关系,情绪障碍;,认知行为疗法等;绿色代表规模化问卷访谈调研以及数据结果分析等,黄色为学校、社会的拒学行为干预 。

有关拒学行为国际学术研究的综述,专家认为:拒学的主要风险因素有五类,具体包括:社会经济阶层,焦虑,抑郁,学校,家庭因素;拒学症状的常见合并症有:分离焦虑,一般性焦虑,违抗症,心境恶劣,抑郁,社交焦虑以及其他情绪障碍等;关于诊断,涉及到拒学评估量表的修订版、主诉以及关系人员访谈等;关于药物治疗:目前没有针对拒学的特定药物,药物多用于克服由拒学引发的强烈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关于治疗,针对个体状况的多模式诊疗设计(包括家庭、学校、社会),认知行为疗法(并不适于非源自焦虑与恐惧的逃学避学行为),学校的指令性干预,以及 其他新兴的辅助技术(虚拟现实、计算机辅助)等。 

我们觉得针对孩子拒学,家庭治疗还是非常有效的。

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的临床儿童心理学家Dr. Christopher A. Kearney提出:拒学行为的研究需要多学科合作。无论是家长、老师、学校、社会、专业人员都要团队协作。比如如何减少拒学行为的依存条件,为拒学诊疗推荐的一般步骤等等。

后面,我会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想法和做法。

关于拒学,从家庭治疗的角度,有很多理论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专业的解释。包括鲍温的家庭系统连锁理论、米纽秦的家庭结构理论,家庭发展周期理论,家庭派遣理论,以及纳吉的家庭忠诚、遗产和债务理论等等。

拒学孩子的家长常问我的问题是孩子要不要转学。其实,这不是一个转不转学的问题,还是要对其所处的家庭、学校、老师、同学等有足够的了解,综合判断、审时度势。总之,当我们考虑孩子拒学的问题时,有一个非常系统的思考就是除了个人,一定考虑父母,家庭,学校,社会。

系统框架下,对孩子拒学的理解:

第一:行为是环境中各种关系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结果。换句话,孩子拒学行为代表的是家庭关系。通常不是那么强调孩子多久没上学,而是更多的了解家庭发生了什么?家庭的关系是怎样的?

第二:拒学是家庭系统目前的互动模式、并持续外显的部分,代表的是家庭关系表现、表征、表达。实际上是家庭长期互动,形成的模式,盘根错节形成的;

第三:拒学背后隐藏很多家庭潜在的没有解决的矛盾。很多父母说我们没有问题,把孩子弄好就行了。但是他们不知道不解决他们夫妻的问题,孩子的症状没办法改变。

第四:拒学也是维持家庭关系的一种策略。父母觉得孩子去上学、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但孩子可能觉得不上学是当前最有效的、最好的办法。比如,爸爸长期不在家,孩子不上学了,爸爸就回来了。所以,孩子是在用一些症状让家庭改变。

第五,拒学是家庭寻求改变的契机、是治疗师进入家庭的窗口。

当前,影响孩子拒学最典型的家庭结构(家庭金三角):疏离的夫妻,纠缠的母子,紧张的父子。夫妻系统出了问题,父亲长期不在家,夫妻出了问题,母子亲密、纠结,父子关系就很紧张,因为孩子始终跟妈妈一个阵营,爸爸被排挤在外。有人称其为丧偶式育儿,但是我觉得不能这样讲,不是他们的错,有时候家庭运作就到了这里了、都被卡住了。

孩子都是忠诚于家庭的,强烈的情感和依恋使家庭强烈的盘结在一起。

所有的文献都表明:学校可能是诱发因素,但问题的源头在家庭中。

通常拒学都会在学校遇到点儿事,有可能发生考试没考好、被老师批评、伙伴关系甚至校园霸凌,但都是诱发因素。家庭中,焦灼的婚姻冲突,紊乱的父母角色,缺位的父母,焦虑的母亲,平衡和维系家庭的孩子, 家族派遣、代际传承等等。前一段我看到一篇文章说如果家庭遇到了创伤,会通过基因传播,传递长达六代。

个案分享

第四部分:个案分享。

介绍三个临床孩子拒学的个案。(个案内容不宜传播,故省略)

李维榕博士曾总结了自己近20年在中国大陆的从事家庭治疗培训和现场访谈、开展家庭评估研究的临床经验和研究结论,写出“孩子生病的方程式”。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宠儿,父母的心和肝,背负着父母无限期待与盼望。

·每一个生病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矛盾重重的父母,长期无法解决彼此的怨恨。

·父母都认为彼此已经没有期望,只能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孩子忠心耿耿的扮演了维持父母关系的桥梁。

单独一项都不足为患,但是四项条件加起来,就是创造孩子生病的方程式。

李老师的这个孩子生病的方程式,还是很有道理的。

关于干预

最后一个部分。是关于干预的部分。

拒学需要早期干预。

拒学的预后(这是从另外一个教授那里看到的,文章的后面有文献出处):破坏学校秩序占18%,不能完成学业45%,就诊成人精神科的43%,成人精神科住院6%,犯罪6%。20年后跟父母住一起12%,随访结婚的占41%,没有孩子的占59%,有孩子的占41%。

有关孩子拒学的诊疗方案,我自己提出的是:多模式的诊疗方案

第一,关注孩子个体发展。每个孩子的气质,人格特征都不同,需要给予个体化的关注和理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诱发因素、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等等。

第二,激活各种资源、提供社会心理支持。这个很重要!有些家长成立了拒学俱乐部,聚在一起分享经验和想出办法;提供相关心理资讯、服务,也可以带孩子到精神科评估,病理情况需要筛选;针对就学、就业提供支持和帮助。我的一个个案,孩子怕上学,班主任老师会每天去家里带孩子一起去学校,不久,孩子对再去学校的恐惧就改善很多,这种情况虽然不多,但是我觉得老师做的真的很好。

第三,针对拒学孩子的家庭开展工作。这是综合诊治方案核心。

针对家庭的工作,首要的是处理父母对孩子不上学而带来的羞耻感,这种羞耻感,影响孩子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要帮助父母处理面子问题。有时,孩子们为什么走不出家门,因为TA没去上学,隔壁邻居看到了也会问:怎么不上学啊?!孩子越发的不想出门,吃喝拉撒都在家里,延误了就诊的时机。

其次,帮助父母降低压力,焦虑缓解紧张,增加自信。我常常跟来访者父母讲。你的孩子在我这么多的个案中,不是最严重的,会好的。我可以用我的经验跟你保证。

三是改善父母对孩子的过度照顾,给予孩子空间和增加独立面对挫折的能力。 

四是提升父母与孩子相处的信心,找回父母的活力,在亲子关系中重拾自信。 

五是解决家庭未解决的冲突,打开家庭的“心结”。不上学给了家庭一个机会去解决隐藏的、视而不见的、不去面对的问题。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将父亲重新引入核心家庭

前不久,我看了一篇文章,说孩子不是厌学,是厌世。用成绩衡量一切,成绩好,一切都好,成绩不好,前途暗淡。还有一个说法:孩子厌学,不是天灾,是人祸。说的有些危言耸听,但是也是一种说法。文章中也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比如理解孩子厌学是因为遇到了没办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孩子不是需要制裁、而是需要盟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