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经的浙江美术学院教授陆俨少作品欣赏!

 木易斋 2019-08-13

他曾经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画院院长,浙江美术学院教授,最擅长山水画,他就是著名画家陆俨少。

陆俨少了上海嘉定县南翔镇人,最是擅长山水画,尤其善于发挥用笔的效能,用笔尖,笔肚,笔根等的不同运用来表现自然山川的不同变化。

陆俨少绘画用线线条疏秀流畅,刚柔相济,云水为其决诣,他最擅长画云水,把云水的技法发挥的淋漓尽致,有雄秀跌宕之概括,勾云,勾水,烟波浩淼,云蒸雾霭,,变化无穷,并且创造了大块留白,墨块之法。

陆俨少除了擅长山水画外,还兼作人物画,花卉,书法也独具一格。1927年拜冯超然为师学习绘画,并且与吴湖帆相识,在两位先生那里看到了不少历代名家真迹。

陆俨少的绘画在继承传统的绘画当中,大胆创新又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他主要提倡师法自然,认为临摹传统绘画只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师法自然恰好是对临摹传统绘画的一种检验。

陆俨少在抗战期间流寓内陆,只到1946年才回到故乡,在此前他的绘画作品大多是对古代传统的消化和吸收,可以说他抗战以前一直走的是临摹古人绘画的道路。

在寂寞古人绘画真迹的过程中,学会了古人有关一些艺术元素,对古人绘画的章法,笔墨,物象塑造,组合,裁剪,取舍等的学习,使得他拥有深厚的临摹功底,对以后的写生,创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中国山水画就当如此,这样才是正确的道路,临摹古人真迹这是毋庸置疑的一条有效的绘画道路,然而如何选择临本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的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的不好,则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也消磨了学习的积极性。

在陆俨少1946年从祖国内陆返回家长的途中,经过三峡时,那里的名盛古迹打动了他的心灵,引起了了创新的意识,于是开始将他以前所学的进行局部改造,对局进行创新,传统转换为有意识地简立个人的绘画风格。

陆俨少在1931年时游青城山,峨眉山等地,在哪里认识了彭袭明,马一浮,朱光浅等人,在交往当中,从不同人那里吸收到了不同的主张,对他的艺术修养也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得可以借鉴他人的认识,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陆俨少作画只用一只枝笔,途中不换笔,所有笔法一气呵成,而且笔法的大小转换自如,他的技法几乎接近道。

陆俨少的山水学习初期是从清代初期四王那里学起,后来不断拓展,上追宋元各大家的作品,李集百家之长而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致使他的山水画清新隽永,古拙奇峭。

陆俨少对墨的作用我是有他的读到之处,他的用墨之法便是要想到泼,惜两个字,泼墨法事用极其湿的墨,即笔头蘸上饱和的水墨,下笔要快,慢则下笔水墨会渗开,不见点画。

等到干或者即将干之后,再用泼墨泼,就是在较淡的墨上加上较浓之笔,使这一块淡墨之中增加层次的变化,或者先蘸上饱和的水墨,然后再笔尖蘸上浓墨,侧笔画也可产生浓淡枯湿的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