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一部剧,让肉叔写那么多篇推文。 我喜欢。 这部剧让人猝不及防。 突然上线,早前连个宣传都没有,甚至在视频网站的宣传页面都没有打出剧名。 但是。 一上线就在豆瓣拿到了今年国剧的最高分。 真香。 昨天,终于完结。 肉叔忍不住再写一篇推文,来说说—— 长安十二时辰 《长安》好,一眼就能看出来。 精美的服化道和打光,是电影级别的质感; 丰满的人物群像,每一个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 剧情环环相扣,在悬疑和动作、权谋之间切换自如。 真好。 但,今天肉叔不想讲这些。 我想讲一下,整部剧看下来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点。 《长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最后的结局,死守长安的张小敬为什么要离开? 如果把《长安》看成是一个孤单英雄拯救百姓,挫败坏人的故事。 那就想得太窄了。 当然也不光是一个长安官场几方势力权斗的故事。 这些都只是长安的一面。 在肉叔看来,《长安》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 是一群理想主义者的末路。 每一个在长安有梦的人,最后都怀揣着梦的碎片或偷生,或惨死。 理想主义者是什么呢? 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顾现实的偏执,还有飞蛾扑火般的决绝。 不撞南墙不回头,撞到了,还想试试把墙撞倒。 最后,头破血流。 就像想逃出地下城的丁瞳儿。 进长安。 看到这座繁华的城市,心里肯定有和情郎在此安居乐业的梦。 只是这梦还来不及成形,就被打碎。 一进长安,就被自小定亲的男人卖入了地下城,成了青楼里卖笑的娼妓。 在风月场那么多年,按理说该是看清了男人的薄情。 可她,还是选择相信。 和一个书生逃离地下城,离开长安。 即使被抓了,她仍然满怀信心,相信爱情的忠贞。 你看,当张小敬问她,如果两个人中只能让一个人活,书生是不是会选择让她活下去。 她坚定不疑地相信书生: 选我 不信,你去问他 那姿态,不光是自信,还有一种鄙夷的高高在上。 就好像看不起张小敬这种不信真爱的人。 当听到张小敬说,书生选择自己独活的时候,她一脸震惊。 秦郎,同生共死 发过的誓,就应该遵守啊。 但她本应该知道的,没有人会真的不要命地爱一个人。 所以,最后书生选择先走,她很平静。 书生在牢外哭喊着,一定会派人来救自己。 她竟忍不住笑了。 嘲笑。 笑书生,也笑自己。 梦碎了,她向葛老下跪,苟且偷生。 捧红我,我会对你很有用 她的梦因爱而生,也因爱而亡。 熙攘繁盛,光耀万年,再没有比长安更伟大的城市。 这座城市108坊,容得下四方来客近百万人。 却容不下一个有梦的人。 平民如此,高官也如此。 长安官场上个个都是人精,可当中却有一个不切实际的「蠢人」。 那就是何监。 80多岁的人,混迹官场几十年,要退休了,还干出一件蠢事。 在灯宴上呵斥圣人,甚至暗藏匕首刺杀林九郎。 说得好听是忠贞死谏,说得难听就是幼稚可笑。 老糊涂了吗? 不过是因为他执着的大唐千秋繁盛梦。 你看他和李必说的。 过去的大唐好啊 语气中满是对以前的无限怀念。 历史上,贺知章在武则天晚年时(695年)中状元,入朝为官,天宝三年(744年)回乡。 完整经历了整个唐朝最为繁盛的开元盛世(713年-741年)。 他又想起圣人过去的励精图治,宏图伟业,真是无限憧憬。 昨夜入宫拜会圣人 往昔,圣人会和我们阔谈子民生息,昭昭将来 他当年,于泰山之巅,自比尧舜,又如何 你若见他当时神采 你便知道,他像啊,他配! 但他真的是为太子吗? 不,太子不重要,他只想要一个励精图治的圣人。 你看他在灯宴上,对圣人破口大骂,想骂醒曾经英明,现在昏聩的君主。 拼了老命刺杀右相,也是想让圣人不受蒙蔽。 为了大唐千秋繁盛的梦,豁出了老命。 ![]() 烽燧堡里,死人比活人多。 第八团长官苏校尉端坐在椅子上,身上插满了箭,一动不动。 因为他动不了。 身上一根麻绳将他和椅子死死绑在一起。 这人还能活吗? 他确实已经死了,尸体却每天都被部下绑在椅子上“示众”。 以此来吓唬攻城的敌人。 天一黑,把苏校尉的尸体摆上去。 敌人只能迷迷糊糊看见个人影,他们信邪,还以为唐军杀不死。 怎么熬? 做梦。 让他们做梦的就是队长老闻。 老闻没啥本事,最擅长的就是说故事。 说长安的繁华,长安的人,长安的物。 一切关于长安的事。 长安城,就成了第八团所有人的梦。 大家都想着,等打完了仗,一定得到长安生活。 理所当然,当张小敬和老闻从死尸堆里活下来以后,他们就去了长安。 然后,他们就一直在维持第八团活在长安这个梦。 刻意忽略长安的阴暗和不光彩,只念着长安的繁华和光辉。 长安脏,张小敬知道。 他会对崔器说: 长安还有另一面,把持好自己,别被吞噬了 十年不良帅,他抓了几百号人。 知道长安地下城,里面全是穷凶极恶,违法犯罪之流,葛老控制着地下城,背后一定有靠山。 可上头不让查,这靠山可想而知,是更大的官。 他和丁瞳儿、何监一样,明知现实满目疮痍,宁愿选择看见好的一面。 而且,为了维持这个美梦,可以不顾一切。 直到那天,给他编织梦境的老闻也死了。 永王为了建造使馆,强行征地要收了老闻的香料馆,他去交涉,却被永王手下的熊火帮杀死。 张小敬杀了熊火帮34个人,梦碎,他就要醒了。 但。 他的梦可以醒,第八团的梦却不能。 张小敬代替老闻,又给自己,给第八团造了一个梦。 让闻染代替自己,代替第八团继续在长安活下去。 所以,他不逃。 他还要去找永王,让他发誓不为难闻染。 只要闻染能在长安生活,即使自己死了,那个梦就还在。 所以,《长安》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意思? 天宝三年,张小敬背着一声行囊,走了。 李必问张小敬: 都让你当三品参将了 让你守宫城,你又要去哪儿? 张小敬说: 当什么守院子的狗屁参将啊 他从来不是想守宫城,守圣人。 现在,老闻死了,丁老三死, 龙波死了,闻染也死了。 第八团的梦没了。 他才能坦然说出: 我是个兵 到哪儿都是个兵 意思就是,不必非得在长安。 盛世大唐造就了长安,造就了第八团所有人的梦。 同样也是大唐把这个梦打破。 天宝三年,一群理想主义者的美梦被打碎。 打碎他们美梦的,恰恰就是给予他们美梦的东西。 而大唐也是在这一年开始衰落,长安光辉慢慢黯淡。 说《长安》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因为它不仅打破了理想主义者的美梦,也打破了所有人的梦。 圣人落魄,就是再明显不过的梦被打碎的过程。 走出皇宫之前的圣人,以为现在的大唐就是最强盛的时期,自己就是神。 走出皇宫后的圣人被一个六品小官和随从当街殴打。 这一拳拳打在圣人身上,其实就是要打醒做梦的人。 接着,圣人被人救起,载入长安城的平民窟,又是一个打破美好幻想,呈现残酷现实的手段。 皇帝以为现在是大唐盛世,可就在他眼皮子底下,百姓过的是食不果腹的日子。 《长安》就是一个打破所有人美梦的悲剧。 仔细想想,你会发现,这里面没一个人能如意。 所谓的好人,坏人都是如此。 李必想匡扶太子,却发现太子为了权力可以枉顾人命,最后他只能选择回归山野修道; 右相想代圣人执政,扳倒太子,独揽天下大权,但最后太子没被废,势力得以保存,右相也没能代政; 徐宾想入朝为相,最后惨死火海;何孚要报血海深仇,刺杀右相,最后双眼被挖,死在右相府。 假如,让你回到长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