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实行“多缴多得”的基本制度,当缴费基数从60%,提高至100%,最终能拿到的养老金肯定会更多一点!至于说,是否划算,我们算一算即可知晓! 两种方案对比的基本前提条件(假设本省上年度平均工资为Y)方案一:缴费年限20年,全部按60%的基数来缴费 方案二:前15年按60%来缴费,后5年按100%缴费,缴费年限依旧为20年 基础养老金根据上图退休金的基本计算公式,如果缴费年限n=1,则基础养老金=Y×(1+缴费指数)÷2×1%。
个人账户养老金由公式可知,当退休年龄一定时,计发月数是不变的(比如139),但由于缴费基数的变化,个人账户累计余额肯定会发生一定的改变! 个人养老账户余额=每月划入金额×12月×缴费年限n=Y×缴费指数×8%×12×n。
此时,结合公式退休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可推算出:
方案二相比于方案一,多支出的养老缴费成本为了便于计算,我们按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方式来计算成本,则个人养老保险总缴费额=养老保险月缴费额×12月×缴费年限n=Y×缴费指数×20%×12×n。
此时,通过计算可知,4.8Y÷2.38%Y≈201.68月≈16.8年。 总之,排除其他因素之外,采用方案二需要连续领取16.8年的养老金,才能与方案一相持平!因此,最后5年将缴费指数提高至100%,从数据上看,性价比并不高,并不值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