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鲁门格日勒家庭:文明家风润草原

 读思行666 2019-08-13
0:00 / 04:36

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浩勒图高勒镇,只要一提起娜日苏、朝鲁门格日勒夫妻,认识他们的牧民都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纷纷称赞他们是大家的“贴心人”。

婆媳情深

朝鲁门格日勒一家是乌珠穆沁草原上再普通不过的牧民家庭。朝鲁门格日勒、娜日苏夫妇常年跟年迈的父母一起生活,对两位老人的饮食起居悉心照顾。女儿温都日玛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从小便懂得孝顺爷爷奶奶,只要有时间就会陪爷爷奶奶聊天,给他们讲草原外面的世界。一家人长幼有序、其乐融融,过着平凡却幸福安宁的生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秋天,娜日苏的婆婆查出患了甲状腺癌。面对手足无措的公公、强作镇定的丈夫和泪水涟涟的女儿,娜日苏毅然决定带上不多的存款,带着婆婆前往呼和浩特市看病治疗。婆婆住院期间,正在忙着打秋草的丈夫分身乏术,娜日苏便独自担负起照顾老人的重任。娜日苏每天忙前忙后、不离左右的精心伺候,让婆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经过这次病痛,婆媳俩培养出了一种超乎寻常的默契,医院里的护士和病友们都说:“这儿媳妇真是孝顺!她们哪像婆媳,更像亲母女。”

婆婆康复出院后,娜日苏也依然会陪婆婆定期检查、为其合理调配饮食。在她的细心照料下,老人如今已基本恢复健康,不仅能够生活自理,还能帮着做一些简单的家务。

致富路上不忘乡邻

磨难是坚强的试金石。经历过病痛考验的朝鲁门格日勒一家变得更加乐观向上、善良豁达,他们把传统的畜牧业改良升级,通过合理利用草场、科学饲养,建起了现代化示范家庭牧场。现在他们一家有13840亩草场、400余头(只)牲畜,2018年家庭收入达65万元。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生活的智慧实现了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朝鲁门格日勒夫妇过上殷实的生活后,看到周围仍有很多牧民乡亲还在脱贫路上攻坚克难,于是二人便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增收。他们为没有农机工具的牧民免费拉草拉料、节约运费,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家庭剪羊毛,从2017年起每年资助嘎查贫困大学生1000元等……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牧民同胞。

有人说,爱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间,这种爱是小爱,把爱延伸到更多人之间,则能成就一种大爱。朝鲁门格日勒一家乐于帮助邻里乡亲,热心朴实、真诚待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为了一对一帮扶贫困牧户尽快脱贫,2015年,他们将嘎查贫困户斯琴图一家接到自己家里帮工,除了管吃管住,一年还送给他们15只羊、1万元酬劳。而原本被贫困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斯琴图一家,受到朝鲁门格日勒家庭的感染,如今也脸上有了笑容,心中有了奔头儿。就这样过了4年,斯琴图家从仅有11只羊的贫困户,变成了有260只羊、16头牛的脱贫户,女儿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只要提起在娜日苏、朝鲁门格日勒家里那段忙碌又快乐的时光,斯琴图夫妇总是心怀感恩,念念不忘。

做嘎查姐妹的“娘家人”

娜日苏不仅是一名劳动能手,一个好妻子、好儿媳,同时还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她作为嘎查妇联主席,多年来坚持将党和政府及妇联组织的关怀送到妇女群众的心坎上,为基层妇女办实事做好事,努力做嘎查姐妹的“娘家人”。娜日苏带领嘎查妇女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宣传新知识,练就新技能,仅2018年就组织开展政策理论宣传、普法维权宣传、远程教育、家庭教育、卫生保健、实用技术、文明礼仪等教育培训活动12次。在牧区,许多新成家的年轻夫妇缺乏生活经验,针对这一现状,娜日苏还组织开展了“算账理财、节约致富”的专题讲座,带动周围妇女学习理财知识,把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上,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着。

多年的辛勤劳作、勤俭持家,让朝鲁门格日勒一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他们孝老爱亲、帮扶乡邻的家风故事,如同草原上火红的山丹花一样散发着别样的芬芳,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来源: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 全国妇联网信中心

文字:全国妇联网信中心 张佳敏

编辑:全国妇联网信中心 孟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