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悟克勤禅师(1063-1135),云居山真如禅寺第三十三任住持,宋代高僧。俗姓骆,字无着,法名克勤。崇宁县(今成都郫县)人。先后弘法于四川、湖北等地,声名卓著,皇帝多次召其问法,并赐紫衣和“佛果禅师”之号,后又赐号“圆悟”,去世后谥号“真觉禅师”。
圆悟克勤禅师幼时即于妙寂寺依自省法师出家,受具足戒之后,于成都依师学习经论,不知疲倦。
一次,克勤禅师得了重病,病得快要死了,痛苦不已。回想起平生所学,在病死到来之际,一点都帮不上忙,克勤禅师感叹道:“诸佛涅槃正路不在文句中,吾欲以声求色见,宜其无以死也!”于是病好之后,克勤禅师便放弃了过去那种沉溺于文字知见的做法,离开了妙寂寺,往参宗门大德。
经过一番参访,克勤禅师最后投在五祖法演禅师座下。克勤禅师因为博通经教,加上参过不少禅门宿德,因此他有很重的豪辩之习气。为了将克勤禅师煅造为一代法将,法演禅师对克勤禅师要求非常严格,决不徇一丝一毫的人情。凡克勤禅师所尽机用,法演禅师皆不认可。
一日,克勤禅师入室请益,没谈上几句,又与法演禅师争辩起来。法演禅师很不高兴,便说道:“是可以敌生死乎?他日涅槃堂孤灯独照时(指死亡来临时)自验看!”
克勤禅师被逼的无路可走,生大懊恼,居然出言不逊,抱怨法演禅师“强移换人”,然后忿然而去。
法演禅师也不阻拦,只是说:“待你著一顿热病打时,方思量我在。”
克勤禅师离开五祖后,来到金山,不久便染上了严重的伤寒,身体困顿无力。克勤禅师试图用平日所学,来应对眼前这场疾病,可是一点都不得力。这时,他才想起临走时五祖法演禅师对他所说的话,于是心中发誓道:“我病稍间(稍微好一点),即归五祖。”
克勤禅师病愈后,果然重新回到了五祖。法演禅师一见,非常高兴,于是令他入住侍者寮。
半个月之后,适逢部使者陈氏解印还蜀,前来五祖礼谒问道。
法演禅师道:“提刑少年,曾读小艳诗否?有两句颇相近。‘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
部使者一听,惘然莫测,唯应“喏喏”。
法演禅师道:“且子细。”
当时,克勤禅师正侍立于侧,听到这两句诗,恍然有省。
部使者走后,克勤禅师问法演禅师:“闻和尚举小艳诗,提刑会否?”
法演禅师道:“他只认得声。”
克勤禅师问道:“只要檀郎认得声。他既认得声,为甚么却不是?”
法演禅师道:“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聻(ni,呢)!”
克勤禅师忽然大悟,连忙走出丈室,这时,正好看见一只鸡飞上栏杆,鼓翅而鸣。克勤禅师自言自语道:“此岂不是声?”
于是克勤禅师便袖里笼着香,重新入丈室,向法演禅师报告他刚才所得,呈偈曰:
“金鸭香销锦绣帏,笙歌丛里醉扶归。 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法演禅师一听,知道他已经彻悟,非常高兴,说道:“佛祖大事,非小根劣器所能造诣,吾助汝喜。”
法演禅师于是遍告山中修行的大德们说:“我侍者参得禅也。”
从此以后,克勤禅师被推为上座,与五祖座下其他两位得法弟子佛鉴慧懃、佛眼清远,并称三佛。
一天,克勤、慧懃、清远三人陪侍法演禅师,夜话于山间凉亭之上。回来时,灯已经灭了,四面漆黑一团。
法演禅师吩咐三人道:“各人下一转语。”
慧懃禅师道:“彩凤舞丹霄。”
清远禅师道:“铁蛇横古路。”
克勤禅师道:“看脚下。”
法演禅师听了这三人所下的转语,说道:“灭吾宗者,乃克勤尔!”
可见,克勤禅师的作略迥异乎两位师兄。“看脚下”这三字,虽平实而最有力量。日用中若能如此用功,即步步踏着实处。
因为门庭日渐兴盛,法演禅师后来命众又新建了一座东厨,厨房当庭有一棵大树,长得非常茂盛,但是对厨房有所妨碍。当时克勤禅师负责寺务。法演禅师事先嘱咐道:“树子纵碍不可伐。”可是后来克勤禅师还是让人把那棵树砍掉了。法演禅师非常震怒,举着拄杖追打克勤禅师,克勤禅师连忙逃避。
就在跑的过程中,他突然猛醒:“此临济用处耳!”
于是便停下,接过法演禅师手中的拄杖,说道:“老贼,我识得你也。”
法演禅师一听,哈哈大笑。从此便与克勤禅师分座接众。
徽宗政和初年,圆悟克勤禅师来到荆州,受澧州刺史之请,驻锡夹山灵泉禅院,且徽宗赐紫服及“佛果禅师”之号。
政和末年,奉诏移住金陵蒋山,大振宗风。后居金山,高宗幸扬州时诏其入对,赐号“圜(圆)悟”,世称“圜(圆)悟克勤”。
圆悟克勤禅师晚年回成都昭觉寺,绍兴五年八月(1135)示寂,世寿七十有三,谥“真觉禅师”。其门下弟子众多,有大慧宗杲、虎丘绍隆等禅门龙象。
圆悟克勤禅师悟门广大,说法辩博,纵横无碍,听者往往感动而至于泣下者。生前有《碧岩录》传世,开一代之禅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