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扶正祛邪”的理论与微生态平衡的原理有何相通之处

 哈瓦那1 2019-08-14

 中医学中一切能致病的因子统称为“邪气”,既有外来之邪,又有内生之邪。把人体的抗病能力称为“正气”。疾病的过程,从正邪关系来说是正邪斗争的过程。正邪斗争的消长盛衰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转归。因此,治疗疾病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扶正怯邪,使疾病早日向好转、痊愈的方向转归,使机体早日康复。扶正,是辅助机体的正气,排除或消弱病邪侵袭和损害。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之一。
       肠道的微生态平衡是人体保持生态平衡,进行生长发育和保持“正气”必需的条件,肠道生态的平衡为人体提供正常生理机制和免疫防御的必要保障。肠道正常菌群保持优势力量是保证宿主“正气”的主要力量,而肠道微生态失调的各种因素,是导致人体“邪气”产生的因素。微生态学认为微生态失调是微生物致病的本质。
       人体微生态平衡与中医“邪正”相争机制的相关性,体现于人体内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平衡和非平衡关系中,通过运用微生态学原理与方法来研究中医邪正发病学说,可以从微观层面揭示“邪正”发病学说的物质基础及其变化规律,进而促进微生态学与中医学的结合与发展。外邪入侵,正气奋起抗邪,常表现为邪正激烈相争。与之相应的是,人体的内环境(微生态和免疫功能)也发生相应变化,邪盛时期以微生态菌群失调变化为主,微生态系统由相似于中医的正气(平衡)向邪气(失平衡)转化,补充原籍菌可以起到中医“扶正”的作用。当菌群失调引起腹泻时可通过补充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
)以调整菌群紊乱,恢复其相对平衡,使原籍菌与外籍菌共生,两者相安无事,则腹泻可止,进而可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有学者提出“矫正生态失调,保持生态平衡,间接排除病原体”的微生态调整观念。“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的“祛邪扶正”治则与微生态调节之间有着相通之处 。所以说,中医的扶正祛邪治则与微生态调节之间有着相通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