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平六计,直指人心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08-14

【摘要】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通过读史,我们能明白一个事情的兴与亡;通过品读历史中人,我们可以清楚一个人的成与败。历史其实是一部人性的回忆录,让我们通过读史来尽大可能地纠正我们的缺点,充分发挥我们的优点。

萧何、张良、韩信为刘邦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众人熟知的汉初三杰,但陈平的功劳也不次于这三人。陈平是大汉阵营中地位仅次于张良的谋士且常常伴随刘邦在外征战,其智谋并不输于张良,其作用可以用救时谋士来评价。

对于陈平在战时的功劳,司马迁总结道“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这六次奇计分别是:

一、离间楚国君臣,计逐范增。

刘邦重用陈平后不久,就发生了荥阳之围,刘邦向项羽求和又被拒绝。无奈之下的刘邦向陈平问计,陈平针对项羽手下人才少的情况,就建议刘邦掏出数万斤金行反间计,离间楚国君臣。陈平拿着刘邦给的四万斤金开始了反间活动,四处造谣说“钟离昧等大将用心想着裂土封王,想着背叛项羽”,导致项羽对手下人疑神疑鬼,就派使者到荥阳城内打探虚实。

正所谓“瞌睡来了有人递枕头”,项羽这种不信自己人的举动为陈平离间范增提供了机会。刘邦先是盛情款待使者,佯装在知道是项羽使者后态度大变,说“还以为是亚父使者”,就恶劣地转变招待使者的规格,项羽使者回去后汇报了接待情况,导致项羽怀疑范增并拒绝加紧攻打荥阳的计划,气得范增在前往彭城的路上病死,从而为刘邦创造了从荥阳城突围的机会。

二、李代桃僵,救刘邦突围。

虽然项羽内部上下相疑,但是刘邦仍然处于重围之中。汉将纪信见情况紧急,向刘邦提出诓骗项羽,此时陈平献计刘邦派2000名女子冒充汉军士兵,由纪信带队冒充刘邦向项羽投降。在憧憬楚汉战争胜利在望的幻想中,项羽大喜及楚军上下欢呼,刘邦则带着人偷偷逃走。得知真相后的项羽暴怒,将纪信烧死,而那两千女子的结局也不会好到哪去。

三、阻刘邦谩骂韩信,劝封韩信为王。

韩信打下齐国之后,就派人向刘邦提出当代理齐王的要求。身处困境中的刘邦气得破口大骂,陈平赶紧用脚踩刘邦的脚予以阻止,又耳语劝刘邦善遇使者,封韩信为齐王。醒悟过来的刘邦不仅自圆其骂、善待使者,还派张良去封韩信为真正的齐王,避免了韩信的自立以及加深韩信对刘邦的厚遇之恩。

四、力劝刘邦违反鸿沟划界。

楚汉相争甚久,刘邦一直处于战略守势,而项羽也一直疲于奔命应对其他诸侯的造反且时常出现粮草问题,最后项羽和刘邦达成停战协议“鸿沟以西为汉地界,鸿沟以东为楚地界”。项羽在签署协议后就放松警惕、率军东归,陈平和张良力劝刘邦趁着楚军困难之际,发兵攻打楚军,引发了楚汉的最终决战,从而一战消灭了项羽,结束了楚汉之争。

五、献计轻松擒韩信。

刘邦称帝后第二年,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诸将都主张发兵攻打韩信。刘邦沉默之后找陈平商量,陈平问了诸将的态度后,又问刘邦韩信谋反属实与否、汉军能否抗衡楚兵及将领谁能超过韩信,在得到否定答案后,献计刘邦“巡游云梦泽,趁韩信朝见之际予以抓捕”,只用了一个大力士就轻松抓捕了韩信。

六、贿赂匈奴阏氏,解白登之围。

刘邦亲率大军抗击匈奴,初战告捷。当时有20余万汉军已经出发,刘邦就拒绝了娄敬的“匈奴示弱”的意见后,在平城白登山陷入匈奴大军的重围,同其他部队音信断绝,战况非常惨烈。汉军士卒不适应北方严寒气候,十分之一二士兵的手指被冻掉,七日都没时间正常吃饭。陈平看到冒顿宠信新阏氏,建议刘邦派人带着珠宝去贿赂她,由她去给冒顿吹枕头风。冒顿被阏氏说动,再加上一直不见韩王信的部队,内心疑虑,就放开包围圈一角由汉军突围,刘邦所率部队才逃出生天。

总结起来,陈平所献六计之中,一次离间楚国君臣、一次违约攻楚、两次巧妙解决韩信问题、两次助刘邦脱困于重围之中,既有削弱对手的攻心之计,又有稳定团队内部的轻松之举,更有救刘邦于死地的应急之法。这些举措皆因他对战局的敏锐观察,然后又很好地加以利用,四两拨千斤,在关键的时候都发挥了很好的效果。正如“他在渡船时发现船家一直看他,于是脱光衣服来保命”一样,这些举措并不能反应他对总体局势的认知和掌控,源自他对人性阴暗面的熟知,利用了他人的多疑、贪婪、信任与懈怠等等弱点,才给人以机敏而又诡秘的感觉。因此,陈平自己也说“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意思是,我经常使用阴谋诡计,是道家所禁止的。我的后代如果被废黜,也就到头了,终究不能重新兴起,因为我暗中积累了很多祸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