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7月版发布,其中有一篇文章公布了2019年CPA考试的报名人数,让高顿君感受到了深深的压力。 其中提到,CPA考试以每年人均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尤其是机考制度实施以后,报名人数几乎每3年就会翻一番。 2019年CPA报名人数有173.15万人,其中专业阶段有169.31万,涉及科次为471.54万人,综合阶段有3.84万。 有这么多的人报名,那么真正走上考场的又有多少人呢?每年CPA的弃考率都比较惊人,最后真正参加CPA考试的人并不多。 一、2019年CPA考试有89万人凭空消失!今年4月份,中注协发布了一份2018年CPA考试情况分析报告,首次列出了CPA从2013年到2018年的出考情况数据,注会菌给大家截取了专业阶段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可以明显的看出,从2013年到2018年,报名人数可以说是直线上升,5年时间增加了82万人之多,而出考人数从2013年的27.9万人到2018年的64.7万人,增加了大约36.8人。 所以尽管报名人数和出考人数都在上涨,但是平均出考率却都在35%左右徘徊,而且近五年出考率最高的就是2013年和2014年,略高于37%。 下图是关于出考率的折线变化图,可以看的更清晰一些。 这也是为什么,CPA近几年的报名人数超过了100万,但是持证人数量却依然增长缓慢,刚刚突破25万的原因。 2019年CPA报名人数为169万人,专业阶段报名科次471.54万人,按照平均出考率为35%来算的话,2019年出考科次大约是165万,如果按照出考人数来算的话,根据上面的数据,大致可以推算出,2019年出考人数大概在80万左右。也就是说2019年的弃考人数至少有89万人左右。 所以,如果你觉得CPA备考难的话,不妨想想,已经有超过50%的人选择了弃考,只要你坚持下去,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很多。 二、为什么要弃考?越到备考的中后期,我发现弃考的考生就越来越多。 有备考2门已经弃考一门的↓ 还有直接全部弃考的↓ 还有每天在弃考的边缘徘徊的↓ 其实到备考中后期,弃考是90%的考生都会有的一种正常心理,但注会比的就是坚持,每一个被誉为“学霸”的顺利拿到证书的考生,谁不是一边崩溃一边又鼓励自己继续坚持下去呢。 事实上,大多数在最后弃考的考生,除了战略性放弃的部分,基本上都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一、备考无计划 很多考生觉得,反正都是要看书做题,计划这个东西纯粹是浪费时间,其实基础阶段地毯式复习的时候看不出来,一到巩固强化阶段,问题就出来了。重点难点时间分配不均匀,什么时候看书什么时候做题不明确,别人每过一天心里都有数,你心慌慌导致备考效率受到影响。 二、报考科目太多 报考科目多带来的最大的弊端就是复习时间安排不够,导致复习到最后哪科都马马虎虎,想放弃一科也已经来不及,还有一个弊端就是会消磨自己备考的信心,直接放弃所有的科目。 三、压力大,太过紧张 有的考生给自己太多的压力,或者对证书寄予厚望,在没有合理休息和学习的情况下,最终因为过于紧张而放弃考试。所以千万记得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因为紧张考试失败,第二年再考的话只会更紧张。 四、懒懒懒懒懒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最后一点,犯懒。很早就报了名,很早就拿了书,很早就列了计划,却没下定决心开始复习。四月推五月,五月推六月,那么请问,到了十月的话,还推得动么?你考试不挂还想让谁挂? 三、如何利用好剩余时间高效备考CPA按照CPA各科目难度的话,我们通常是建议考生一年备考2—3科的,而且从报名初期就开始备考,可以有效地分配工作、生活和复习的时间,不至于压力太大。 不过很多考生都是从年中才开始复习,想在最后的时间里通过2科甚至2科以上,至少要做好下面三个角度的规划。 科目分配:不要盲目追求难度和数量 7、8份开始备考,算下来时间不算靠前但也不是太靠后,所以不盲目追求数量和难度,选择好科目的话还是有机会顺利通过的。 一般高顿君建议大家,要么就主攻一个难度较大的科目,比方说只复习会计,或者只复习财管,两三个月时间全部用来钻一科难度大的。 要么就放弃难度大的,选择两科比较简单的,比方说税法和经济法,或者是税法和战略等等,在难度和数量上追求其一,不仅是对今年的考试有好处,对之后的考试也有好处。 时间规划:严控每天的可利用复习时间 其实对学霸来讲,他们的复习时间和很多普通考生一样,也是抛去工作之外的空闲时间才能用来复习,但是他们对于自己的可利用时间控制的非常精细。 比方说早上6—8点,还有晚上的8—12点是用来系统学习新知识的时间,所有的复习几乎都放在了一天的细碎时间里,比方说上、下班通勤的2个小时,午休时间的1个小时,还有每周末的复习时间几乎都超过10小时。 只有将自己的休闲时间不断压缩,才有可能让自己的能量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内集中爆发,同样的复习3个月时间,有的人一科都没通过,有的人却能通过2—3科。 最大的原因就是,有的人把最后的时间都挤出来学习。 备考流程:不应付每一个备考阶段 选对了科目,付出了时间,只要把过程中的每一步走扎实了,结果自然是水到渠成。 所以最后的时间里,一定要梳理好自己的备考流程,认真应对而不是应付了事。尤其是听课程阶段、刷题查漏补缺阶段、真题模拟阶段,这三个阶段一点都不能少。 真题模拟阶段可以压缩在10月份的国庆假期进行,也就是说,7、8、9月份的重点一定要把所有的知识点以及题目,还有查漏补缺和章节总结做完。 CPA备考与其说是考证,不如说是一种历练,从精力到学习能力到精神的一种历练。 毕竟说到底,CPA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考下来更是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一辈子的事情。我们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尽早拿到这张证书,同时也希望每个人都有配得上这张证书的底气和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