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体周围感染分几型

 百度见贤思齐 2019-08-14

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jointinfection,PJI)是关节外科领域临床处理上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可以出现在关节置换术后任何时期,并且有着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

同时病情迁延难愈,严重时可以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在针对PJI的治疗中,合理的临床分类能够帮助医生迅速判断病情,搭建对病情综合性评估的框架,进而做出合理化治疗方案选择。

目前,对于PJI的诊断标准,国际上已经达成统一的共识,只要满足以下的其中1条主

要标准或3条及以上的次要标准即可,具体如下:

(1)主要标准

  • 有窦道与假体部位相通;

  • 感染关节部位至少两处独立样本中培养出同种病原体;

(2)次要标准

  • 红细胞沉降率(eηthrocytesedimetationrate,ESR)和(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升高;

  • 滑液白细胞计数升高或白细胞醋酶测试++;

  • 滑液多形核细胞百分比升高;

  • 假体周围组织进行组织学分析阳性;;

  • 单纯培养阳性。

在国际上,关于PJI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单纯抗生素治疗;(2)于术清创保留假体;(3)一期去除假体后重新放置假体;(4)二期去除假体后重新放置假体;(5)挽救性的关节融合或切除成形;(6)截肢;

常见临床分类依据

1、目前国际上针对PJI的临床分类,主要的依据是感染发生的时间,将其分为早期感染,延迟感染或晚期感染。假体周围关节感染的分期,主要取决于从植人假体到感染发作的时间长度。从总体上说,临床上绝大多数的PJI属于早期感染。

(1)早期发生的感染往往是由术中污染或者早期局部污染造成,并且由毒性相对较强的微生物引起,伴随的临床特征往往起病急进展快。

(2)手术3个月以后,但在12-24个月之前的感染通常称之为延迟感染。延迟感染的特征是延迟出现的PJI通常由术中污染进入假体周围组织的较弱毒性的微生物引起,在头3个月内不会出现明显的感染表现,后期的感染特征也相对温和,但延迟感染往往容易在假体周围形成难以去除的微生物生物膜,从而对治疗的选择带来影响。

(3)晚期PJI,则是发生在手术12月或者24月以后,约占PJI病人总数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这一阶段的感染主要以血行性病原体传播引起为主,由身体其它部位的感染灶中的或者潜伏存在的病原体侵袭造成的,相伴随的感染特征往往是急性起病快速进展的,同时较有可能存在全身性的感染炎症表现。

2、其次是通过PJI的临床特征来判定PJI的性质

感染起病时病情进展的速度快慢,是局部症状为主的还是全身多系统累及的,感染对关节假体及周围组织的侵犯部位及程度,这些都是用以判断决定后续治疗方案的重要指标。

3、第三是通过感染的来源对PJI进行界定

感染来自于术中切口或术后早期局部污染,还是来自于血行性病原体播散或局部感染蔓延,对临床的处理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除了上述的种主要分类依据之外,还存在着一些其它角度的分类依据,比如2011Romanò

就提出了7点分类法根据凹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组织病理学、病人的基础状况、微生物类型、骨缺损及软组织缺损这个方面的表现,对病情提出更为综合复杂的分类评估。

常见临床分类体系

目前国际上比较受认可的PJI分类模式,主要是结合感染发生的时间和临床症状的表现的急慢性进行分类,同时考虑到感染的来源,对PJI进行临床划分。

临床分类对治疗的指导意义

合适的分类方法对已确诊町病例的病情评估具有概括归纳性的意义,从而能进-步指导治疗方案选择。

(1)通常来说,早期急性感染主要采取的治疗措施为清创、更换内衬、保留假体[34同时辅助以抗生素治疗,并且由于病情的急进性,需要更及时的干预。

(2)针对延迟/晚期感染并且感染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病人,处理上则需要评估病人的假体稳定性、软组织条件以及病人的生活状态与身体条件,再决定下一步处理。

如果合适手术并且病原体诊断明确可有效抑制的病人,可以选择清创假体取出后一期再植入新的假体并加以有效的抗生素管理。

如果合适手术但病原体无法确定或无法早期抑制的病人,则可以选择清创假体取出后二期再植入假体,加强治疗过程中对感染的控制。急性血行性的感染需要进一步评估疾病的持续时间,并依据病原体对关节假体、对骨组织以及软组织的侵袭程度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酌定是否清创保留假体。

结论

在针PJI的治疗中,合理的临床分类能够有助于迅速对病情进行初步判断,继而搭建对病情进行综合性评估的框架,以达到对复杂多变临床个例进行指导性分类和合理化治疗方案选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力.清创保留假体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J].临床外科杂志,2019,27(4):283-286. DOI:10.3969/j.issn.1005-6483.2019.04.004.

[2]李睿,陈继营.谈谈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问题[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9,8(4):241-248.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19.04.001.

[3]陈昕彤,王靖,翁晓军,等.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周围假体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2):317-320. DOI:10.11816/cn.ni.2019-17414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