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盲人按摩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儿科推拿学基础》复习指南

 等待n3yshqzq11 2019-08-14
  1. 第一单元概述


  2. 细目一:小儿推拿学发展简史

  3. 要点:明清时期小儿推拿的专著及其作者。

  4. 【【【【要点解析】】】】

  5. 1.明陈氏所编的《小儿按摩经》是现存最早的小儿推拿专著,

  6. 2.明太医龚云林撰写《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不仅论述了小儿推拿理论及具体操作,并载有儿科方脉,是一部儿科推拿专著,并使“按摩”有了“推拿”之称。同时期还有周于蕃的《小儿推拿秘诀》等著作问世。

  7. 3.清朝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小儿推拿专著。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熊应雄的《小儿推拿广意》、骆如龙的《幼科推拿秘书》、夏英白的《保赤推拿法》、张振鋆的《厘正按摩要术》、夏禹铸的《幼科铁镜》等。



  8. 细目二:小儿推拿的原理

  9. 要点:

  10. 【【【【要点解析】】】】

  11. 1.推拿手法的作用原理:(1)疏通经络阻滞;(2)理筋整复、滑利关节;(3)调理脏腑;(4)补虚泻实。


  12. 2.小儿推拿特定穴的作用原理。

  13. 虽然小儿推拿特定穴无经络归属,但同样受经络学说的指导,依据有三:其一,小儿推拿点状穴位,与分布在人体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输穴位置相近;其二,小儿推拿面状穴位,与十二皮部的关系密切;其三,小儿推拿的线状穴位,与十二经多有重合。如心经、内劳宫、小天心、总筋、天河水,都位于手厥阴心包经上,都具有清心热的作用;板门、胃经、脾经皆位于手太阴肺经上,其主治都与脾胃相关,与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不无关系。这都说明小儿推拿离不开经络学说的指导。

  14. 总之,小儿推拿就是运用有规律的手法刺激一定的穴位或部位,通过直接作用或经络传导,调整机体的营卫气血和脏腑功能,恢复机体内阴阳相对的动态平衡,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15. 细目三: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

  16. 要点:

  17. 【【【【要点解析】】】】

  18. 1.小儿的生理特点:(1)脏腑娇嫩,形气为充;(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19. 2.小儿的病理特点:(1)发病容易,传遍迅速;(2)脏器清零,易趣康复。



  20. 细目四:小儿推拿临证概要

  21. 要点:

  22. 【【【【要点解析】】】】

  23. 1.小儿推拿的适应证、禁忌证。

  24. 1.适应症

  25. 治疗范围广泛,从年龄跨度上,小儿推拿适用于14岁以下的儿童。从治疗病种上,小儿推拿既可治疗呼吸、消化、泌尿、五官、运动等多系统的常见疾病,又可治疗夜啼、惊风、抽动症、小儿脑瘫等疑难杂症,还可治疗流感、腮腺炎、手足口病等小儿常见时行疾病以及新生儿疾病。另外小儿推拿可以预防疾病,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健脑益智。

  26. 2.禁忌证:(1)疮疡部位、烧烫伤部位、肌肤破损或正在出血的部位;(2)急性传染病的传染期,如水痘、麻疹、猩红热、肝炎、结核等;(3)肿瘤等需作特殊治疗的疾病;(4)骨折、脱位及扭伤等证的急性期(24小时之内);(5)患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6)严重的皮肤病或破溃的皮肤病患处;(7)脓毒血症等严重感染性疾病;(8)危重病症尚未脱离危险期者。


  27. 2.小儿推拿的诊断、立法与处方原则。

  28. 1.明确诊断

  29. 2.制定合理治则治法依照治病求本的原则,根据具体病机,制定出施治方案。

  30. 3.处方选穴原则:依照病机,体现治法,以整体为主,局部为辅,根据不同不同的病症,选取不同的推拿穴位。


  31. 3.小儿推拿的疗效和疗程判断。

  32. 新病应每日一次,发热患儿可每日推拿两次,新病多在几日内痊愈,不需按疗程治疗;慢性病可隔日或数日一次,两周或四周为一个疗程。


  33. 4.小儿推拿的介质。

  34. 1.介质一般分为三大类,粉剂,油剂,水剂,可以加强手法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疗效,还可起到润滑和保护皮肤的作用。

  35. 2.小儿推拿常用介质有滑石粉、凉水、葱姜水、麻油、蛋清等。



  36. 第二单元小儿疾病的诊断方法


  37. 细目:小儿疾病的诊法

  38. 要点:

  39. 要点分析

  40. 1.望诊的临床意义。

  41. 望诊在儿科诊法中占重要地位,中医学认为体表与内脏有着密切联系,“有诸内,必形诸外”。小儿肌肤嫩薄,反应灵敏,脏腑病证每能反映到体表来,因此,可通过望诊以察脏腑的寒、热、虚、实。

  42. 1。.望神色

  43. 包括望精神状态和面部气色两个方面

  44. (1)望精神状态

  45. 凡精神振作,目有光彩,表情活泼,面有笑容的为健康的表现,,即使有病,病位多清浅,若精神疲惫,两目无神,举动呆笨,愁眉苦脸的为有病的表现。


  46. (2)望面部气色

  47. 面部色诊多以润泽为佳,枯槁无华为不良

  48. 正常小儿面色红润而有光泽,表示健康无病,气血充沛

  49. 面成白色,多位寒症虚证,面白无华,纯色蛋白,多见血虚,外感初期,风寒束表也可见面色苍白

  50. 面色红赤多位热证,面红耳赤,咽痛脉浮多位外感风热,面颊红赤,唇红口臭,多位食积化热,午后全红,多见因虚发热,久病伤阴之证

  51. 面呈黄色,多位脾虚或有湿浊,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多位脾胃功能失调,见于疳证,面黄无华,蕲州镇痛,夜间磨牙,多位肠道寄生虫

  52. 面呈青色,多位寒,痛,淤,惊风等证

  53. 面呈黑色,多位寒,痛,疲,水饮,中邪毒等证


  54. (二)望形态

  55. 望形态就是通过望小儿的形体和动态,以观察疾病的内在变化。

  56. 1.望形体

  57. 包括望头颅、毛发、胸廓、躯干、四肢、肌肤、爪甲等。凡发育正常,筋骨强健,肌肤丰润,毛发黑泽,为胎禀充足,形气壮实,是健康的表现。若发育不正常,筋骨软弱,形瘦肌削,皮肤干枯,毛发萎黄,是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脾胃失调。头方发稀,囟门宽大,当闭不闭,可见于五迟证。前囟及眼窝凹陷,皮肤干燥,可见于婴幼儿泄泻,阴伤液脱。

  58. 肌肉松弛,皮肤萎黄,多见于厌食、偏食、反复感冒。毛发枯黄,或发竖稀疏,均为气血虚亏的表现。

  59. 2.望动态

  60. 正常小儿肢体活动自如,无痛苦貌。

  61. 如喜俯卧,常为乳食内积,或有虫积;喜蜷卧者,多为腹痛;两手捧腹,呼叫不宁,多为急性腹痛;端坐喘促,痰鸣哮喘,多为哮喘;咳逆鼻扇,胁肋凹陷如坑,呼吸急促,多为肺炎喘嗽;颈项强直,四肢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抽搐握拳,概属惊风。


  62. (三)审苗窍

  63. 苗窍是指目、鼻、口、舌、耳及前后二阴。苗窍与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舌为心之苗;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并主前后二阴。如脏腑有病,往往能反映于苗窍,故审苗窍是儿科望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64. 1.察目

  65. 小儿黑睛圆大灵活,神采奕奕,是肝肾精血充沛的表现。白睛红赤,为感受风热,眼泪汪汪,多为重感冒或麻疹将出之象;白睛色黄,为脾经湿热,如兼见皮肤发黄,为黄疸;白睛淡青色,多为身体怯弱而肝风盛;目眦赤烂,多是大小肠湿热郁积;睡时露睛,多是脾虚;白膜遮睛,多是疳积攻目;上下眼睑浮肿,甚则目下如卧蚕,是水湿上泛;目睛转动呆滞,或见直视、斜视、上视等,多属惊痫动风。

  66. 2.察鼻

  67. 鼻塞流清涕,为风寒感冒;流浊涕为风热感冒;若长期流浊涕而气味臭秽,是肺经蕴热,是谓鼻渊。呼吸困难而鼻翼扇动,为重症,发病初期为肺气闭郁,久病鼻扇,汗出而喘者,是肺气虚竭证。鼻衄,多为肺火上炎,迫血妄行。

  68. 3.察唇口

  69. 唇口属脾,而口腔中齿龈、舌、咽喉、腮、腭等,都各有分属。

  70. 唇色淡白,为脾胃血虚;唇色鲜红而深,为心脾郁热,深红而干焦是热盛伤津;环唇青色,主肝木乘脾,须防抽搐惊掣;唇红肿痛,是脾经火热上炽。

  71. 齿龈属胃,齿銀红肿多属胃热上冲;牙齿逾期不出,多为先天肾气不足。

  72. 咽喉为肺胃之门户,是呼吸、进食之要道。咽红发热,乳蛾肿大,为外感风热或肺胃之火上炎;咽痛微红,有灰白色假膜而不易擦去者,常为白喉之证;口腔舌部黏膜破溃糜烂,为脾胃积热上熏;腿颚及口舌满布白屑,随拭随生,称为鵝口疮;两颊黏膜有白色小点,周围红晕,为麻疹黏膜斑。

  73. 4.察舌

  74. 小儿舌诊,与成人大致相同,择其特点,简述如下:

  75. 小儿舌体淡红、润泽,伸缩活动自如,以及初生儿舌红无苔和乳儿的乳白苔,均属正常现象。

  76. 舌质淡白为气血虚亏;舌质绛红,舌有红刺,为温热邪人营血;舌质红少苔,为阴虚火旺;苔白为寒,苔黄为热,苔白腻为寒湿内滞,或有寒痰积食;舌红苔黄厚腻如霉酱,为乳食积滞;舌苔局部剥蚀如地图样,时好时发,多属胃阴不足。另外,在诊察舌体时,尚需注意有无吐舌、弄舌、重舌、木舌等现象;当出现苔色异常时,要询问是否吃过某种食物或药物,注意是否系染苔。

  77. 5.察前后二阴

  78. 前阴指生殖器、尿道口。男孩阴囊松弛不收,主肾气不足;阴囊连阴茎肿胀光亮,为水湿泛滥,已成肿病。女孩前阴赤红潮湿,属下焦湿热。

  79. 后阴指肛门,肛门红肿热痛,为大肠湿热;便后脱肛为中气虚陷;新生儿肛门连臀部红赤,湿痒流脂,为尿布湿瘆。若大便干结带鲜血,且解时疼痛,多为肛裂。


  80. (四)望二便

  81. 1.大便

  82. 正常小儿的大便色黄,干湿适中。大便燥结如羊屎,数日一行,为肠热腑实,或热病伤阴,津液不足所致;大便稀薄,或色黄有完谷,多为伤食泄泻;下利清谷,滑泻不止,多为脾肾阳虚的虚寒泄泻;大便有红白黏冻,次数频频,里急后重,为湿热蕴阻大肠,多为痢疾。

  83. 2.小便

  84. 正常小便淡黄而清。小便黄赤混浊,解时刺痛,为湿热下注;小便混浊如米泔水,多为饮食失调,运化失职之证;小便色深黄,染衣不退,多属黄疽;小便清白量多,伴口渴,大量饮水,见于消渴证;小便清长量多,夜间遗尿,多为肾气虚损。


  85. (五)察指纹

  86. 察指纹是对3岁以内小儿的一种诊法。指纹是指虎口至食指掌侧外线所显现的脉络,食指近掌侧虎口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正常指纹,颜色大部分是红中带黄,隐约而不显露风关之上。若发生疾病,则指纹的隐显、色泽、部位,多随之而发生变化。

  87. 看指纹的方法:在向光处,医者以左手两手指执患儿食指尖端,另以右手拇指从命关轻轻向风关推按,使指纹浮露,便于察看。

  88. 1.浮沉分表里

  89. 指纹浮而显现,为病邪在表;沉而隐约,多为邪已入里。

  90. 2.红紫辨寒热

  91. 纹色鲜红而纹体浮露,为风寒发热表证;深红多为热邪内郁;淡红多属虚寒;青紫多主痛、惊、抽搐。

  92. 3.淡滞定虚实

  93. 凡见指纹色淡,不论新病久病,均属虚证;指纹郁滞,推之不畅,多因痰湿、食滞、邪热郁结,病邪稽留,阻遏营卫,均属实证。

  94. 4.三关测轻重

  95. 指纹现于风关,为病邪初侵,证尚轻浅;见于气关,为邪已深入,病势正旺;若从风关、气关透达命关或直透指端爪甲,即所谓“透关射甲”,病多危重。


  96. 2.闻诊的临床意义。

  97. 闻诊是医者运用听觉和嗅觉以诊察病证,如听小儿的啼哭、语言、呼吸、咳嗽等声音,以及嗅小儿的口气、大小便气味,以辨别疾病的性质。

  98. (一)啼哭声

  99. 健康婴幼儿哭声洪亮,并有泪液。若哭声尖锐,忽急忽缓,时作时止,多为腹痛;啼哭声哑,拒绝咽食或呼吸不利,多属咽喉肿痛,或兼痰涎交阻所致;小儿哭声在病时洪大的多属实证,微弱的多为虚证。

  100. (二)语言声

  101. 已会讲话的小儿,语言清晰响亮为正常。语声低弱无力多为病重气虚的表现;高声尖呼,多由剧烈疼痛所致;谵语狂言,多为温热化火入营;突然声哑,多由风热痰火郁闭所致。

  102. (三)呼吸声

  103. 呼吸以平顺调畅为正常。若呼吸气粗,喘息鼻扇,痰鸣如锯,为肺气闭郁,风痰上壅之象;若抬肩喘息,气促声嘶,烦躁不宁,面色青暗,为“马脾风”危候;呼吸微弱无力,概属虚证。

  104. (四)咳嗽声

  105. 咳嗽稀疏,咳声畅利,神色如常,为外邪犯肺之轻证;咳声欠爽,痰涎清稀、鼻塞流清涕,为外感风寒;咳而气粗声重,痰稠色黄,多属肺热;咳声嘶哑,声声如破竹,喉鸣气促,为喉痹肺闭之重证;久咳声哑,干涩无痰,为肺燥阴虚;咳呈阵发,连声不断,气逆上冲,并有鸡鸣样回声,或继以呕吐,多为顿咳。

  106. (五)嗅气味

  107. 小儿口气臭秽,或见疳疮龈腐,多是肺胃积热;嗳气酸腐,大便酸臭,为伤食伤乳之证。大便臭秽不堪,是大肠积热;便稀腥臊,是脾虚不运;下利清谷,不臭而腥,为脾肾虚寒。小便黄赤臊秽,是三焦蕴热;清长少臭,是肾虚寒;混浊而带腥臭,是膀胱湿热。呕吐物酸腐,多为食积化热;呕吐物臭秽如粪,多因肠结气阻,秽粪上逆。


  108. 3.问诊的临床意义。

  109. (一)问寒热

  110. 授乳时感觉乳儿口舌气热,头、身、皮肤灼热,便是发热之证;小儿依偎母怀,蜷缩就暖的,为恶寒怕冷之象;寒热起伏,定时而作,往来不已者,多为疟疾;若头身四肢倶热,而神志昏沉,为热邪炽盛;如在夏令,久热不退,口渴神烦,无汗多尿者,多为小儿夏季热;午后或傍晚低热,手足心热,多属阴虚内热;掌心独热或脘腹灼热,多属脾胃食滞,蕴积发热。

  111. (二)问汗

  112. 小儿由于生机蓬勃,肌肤嫩薄,腠理不固,故较成人容易出汗,一般不属病态。若汗出较多,稍动即出,称为自汗,多属气虚卫弱之象;寐后出汗,甚则衣襟皆湿,称为盗汗,多为阴虚内热之象。若在病中,突然汗出如珠,肢端不温,为亡阳虚脱之危象。

  113. (三)问头身

  114. 小儿啼哭摇头,或发热而喜伏睡,多属头痛;伸屈不宁而呻吟者,多为肢体疼痛;角弓反张,颈项强直,多为惊风。

  115. (四)问二便

  116. 新生儿大便较稀软,次数较多,属正常状态。问二便情况,当结合望诊,才能正确判断病情,故应参阅望二便一段。

  117. (五)问饮食

  118. 按时饮食,食量正常,是健康之征。若胃呆少纳,腹部胀满,嗳气吞酸,甚至兼有吐泻,则为伤于乳食、食滞内停之证;若能食便溏,完谷不化,形体干瘦,或兼嗜食异物,则为疳积伤脾,胃强脾弱之证;若长期胃纳不佳,形神委顿,主脾胃虚弱。

  119. (六)问胸腹

  120. 对较大儿童问胸腹之疾苦,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如胸部刺痛,伴咳嗽发热,为温邪犯肺;脘腹饱胀,多为伤食积滞;腹痛泄泻,多为脾不健运;若腹痛绕脐,时发时止,或有吐出蝈虫,便出蛔虫,则属虫积腹痛。

  121. (七)问睡眠

  122. 小儿不论有病无病,以能安静睡眠为佳。夜间烦躁,睡中惊叫,多受惊恐,或为邪热内蕴所致;睡中磨齿,多是虫积郁热;困倦思睡,呼之则醒,神志尚清者,谓之嗜睡,多由湿邪内困所致;沉睡困乏,呼之不醒,对强烈刺激尚有一定反应者,多属痰迷心窍之证。

  123. (八)问其他

  124. 除上述的内容外,对小儿病前的健康状况、本次的发病经过、治疗过程、以往患过何种疾病、接受过何种预防、有无传染病史等等,均应详细询问。如果怀疑有产伤或先天发育异常者,还要问母亲的孕产史,以助诊断。


  125. 4.切诊的临床意义。

  126. 切诊包括切脉和触诊两大部分。

  127. (一)切脉

  128. 小儿寸脉部位较小,不能容三指以候寸、关、尺,故采用一指定三部的方法。

  129. 小儿病脉,主要有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六种。

  130. 轻按即得,为浮脉,主表证;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

  131. 重按才得,为沉脉,主里证;沉而有力为里实,沉而无力为里虚。

  132. 脉来一息五次以下,为迟脉,主寒证;迟而有力为寒实,迟而无力为虚寒。

  133. 脉来一息六七次以上,多为数脉,主热证;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

  134. 此外,还有几种脉象在儿科临床上也常遇到,如弦脉,多见于腹痛、惊风;滑脉,多见于痰热壅盛,或食积内停;濡脉,多见于气血不足,或湿邪致病。

  135. (二)触诊

  136. 触诊就是医者用手触摸和按压患儿的皮肤、头、胸、腹、背、胁、四肢等部,以诊察病证的一种方法。

  137. 1.皮肤

  138. 肤冷汗多为阳虚、卫阳不固;皮肤灼热无汗,为表邪郁闭;皮肤水肿,按之凹陷不起,多为虚证;按之凹陷即起,多为实证;皮肤干燥松弛,多为气液耗损。

  139. 2.头颈部

  140. 婴儿在十八个月内,颅囟未合,按之柔软,略为低凹的为正常现象。若前囟逾期不闭,为肾气不足,不能充髓;凹陷如坑,起于吐泻之后者,则由津亏液脱所致;若囟门高凸,称为囟填,并有高热神昏者,属火热上冲;头颈软弱不能抬举,为肾精不充,元阳不振;颈部两侧有肿物如杏核,按之微痛者,多属痰核;如连珠成串,推之能移者,则为瘰疬。

  141. 3.胸背部

  142. 胸部以两侧对称,不高不陷,按之不痛,叩之声音清亮为正常。前胸高凸,为鸡胸;脊背后凸,为龟背;胸高气促,按之灼热,多属肺热痰鸣;一侧胸满,呼吸引痛,或一处肿硬,疼痛拒按,则多悬饮、结胸、流痰之类。

  143. 4.胁腹部

  144. 腹部以柔软温和,按之不胀不痛为正常。腹痛喜按、喜暖、按之痛减,为虚证、寒证;腹部胀硬,疼痛拒按,按之灼热,为实证、热证;腹胀满,中空如鼓,多是气胀;腹皮光亮,如囊裹水,多是水湿停滞;左肋下触及痞块,多属脾脏病;右胁下触及痞块,多属肝脏肿大。小腹胀痛拒按,小便不通,多属膀胱气化不利。

  145. 5.四肢

  146. 四肢厥冷,为阳气虚衰,或深厥之兆,如指冷而身灼热,多为外感初起,表邪郁闭之象;四肢拘急,为惊风之征;一侧或两侧肢体痩削,软瘫无力,多属小儿麻搏症。



  147. 第三单元小儿推拿手法


  148. 细目一:手法概论要点:

  149. 【【【【要点解析】】】】

  150. 1.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

  151. 持久,均匀,柔和,平稳


  152. 2.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要点:操作姿势与患儿体位、操作顺序、手法补泻。

  153. 1.操作姿势与患儿体位

  154. 操作者一般取坐位,身体自然挺直,双腿自然分开,整体姿态端正,气息通畅,操作范围内不要有其他干扰物。忌坐姿不正,腰背扭转,气息不稳,操作范围受限。

  155. 年长的患儿可取独立坐位或卧位,较小的患儿由家长抱坐或抱卧比较好,因为小儿在家长怀里有种安全感。一般要求,在胸腹部操作时,多取仰卧位;在背腰部操作时,多取俯卧位;在头、颈、肩、臂、手部操作时,多取坐位;在下肢部操作时,可取俯卧、仰卧、侧卧位及坐位。

  156. 总之,在施术时,应取有利于推拿治疗的适当体位,既便于医者取穴施术,又使患儿舒适自然,能消除其恐惧感,当然亦可为了利于患儿健康而不拘姿势。

  157. 2.手法操作顺序

  158. 小儿推拿常用的穴位多分布在头面和两肘以下的部位。所以,推拿的先后顺序一般遵循:先上肢,次头面,胸腹,腰背,下肢。同一操作部位,则要先清后补,先表后里;也可先重点,后一般。同一体位,则要先上后下。也有根据病情缓急,取穴的主次,灵活掌握。还须注意轻柔手法在先,刺激重、快、少的掐、拿、捏等法在最后进行,以免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如遇到急救时,则根据病情需要,可先用强刺激类手法。

  159. 3.手法操作次数

  160. 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次数的多少,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人而异。《推拿三字经》中云:“大三万,小三千,婴三百,加减良。”关键是“加减良”,不拘泥于数而又心中有数。

  161. 4.手法补泻

  162. 手法补泻与方向有关:在经络上操作,顺经络为补,逆经络为泻;在腧穴上操作,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在摩腹时,顺时针为泻,逆时针为补。手法补泻也与刺激轻重有关:轻刺激为补,重刺激为泻。手法补泻还与操作频率相关:所谓“急摩为泻,缓摩为补”,即操作频率快为泻、慢为补。手法补泻还与操作时间长短有关:操作时间长为泻,短为补。

  163. 小儿推拿手法的补泻作用要辨证施用,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虚中夹实,先补后泻;实中夹虚,先泻后补。还要分析手法自身的补泻特性,如拿法多为泻,摩法多为补。除此之外,还应结合所选用的穴位特性来分析。在具体运用时,因时、因病、因人而施。



  164. 细目二:基本手法要点:


  165. 1.推法的概念、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166. 临床常用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和合推法。

  167. 直推法:以拇指桡侧或指面,或食、中二指指面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168. 旋推法:以拇指指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

  169. 分推法:用两手拇指指面或桡侧,或食、中二指指面,自穴位向两侧推动,或作“八”字形推动,又称分法。

  170. 合推法:用两拇指罗纹面自穴位两旁推向穴位合拢,动作方向与分法相反,又称合法

  171. 【动作要领】

  172. (1)操作时要上肢放松,肘关节自然屈曲,掌指、指间关节活动协调,才能达到轻快、柔和的效果。

  173. (2)直推和分推时用力要均匀,呈直线单行方向;旋推时着力面要呈螺旋形,伴腕关节的协调运动。

  174. (3)推动穴位时,动作须协调,有节律性,用力均匀、柔和、深透。

  175. (4)操作频率为每分钟120到200次。

  176. 【临床运用】

  177. 本法具有疏风散寒、清热泻火、通经活络、理气止痛的功效,广泛应用于小儿的头面、上肢、胸腹、腰背和下肢部的线状和面状穴位。


  178. 2.拿法的概念、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179. 用拇指与食、中指或用拇指与其他四指相对用力提捏住小儿某一部位或穴位,进行持续、有节律的揉捏动作,称为拿法。拿法可单手进行,也可双手同时进行。

  180. 【动作要领】

  181. (1)操作时肩臂要放松,腕掌要自然蓄力,用指面着力。

  182. (2)提拿揉捏动作要连绵不断,用力要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切记不可突然用力或施用暴力。

  183. 【临床运用】

  184. 本法刺激性较强,具有疏通经络、解表发汗、镇静止痛、开窍醒神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急救和急性病证。常用于颈项、肩部和四肢穴位,治疗小儿惊风、外感头痛、项强、四肢关节及肌肉酸痛。


  185. 3.按法的概念、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186. 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或掌根在选定的穴位上用力向下按压,一压一放地反复进行,称为按法。可分为指按法和掌按法。

  187. 【动作要领】

  188. 操作时,着力部位须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缓和渐进,切忌粗暴。

  189. 【临床运用】

  190. 本法具有通经活络、开通闭塞、祛寒止痛等作用,腹痛、头痛、牙痛、肢体酸痛麻木等病症常用本法治疗。

  191. (1)指按法常用于点状穴,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

  192. (2)掌按法常用于面状穴,如腰背和腹部。

  193. (3)按法常与揉法组合,形成按揉法,一般都需要润滑剂;按法单独使用时,不需加润滑剂。


  194. 4.揉法的概念、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195. 揉法分为指揉法、掌揉法。

  196. 指揉法:用中指或拇指指端或罗纹面吸定于穴位上,以腕关节主动回旋,掌指关节协调屈伸旋转,做节律性环转,为指揉法。

  197. 掌揉法:用掌根或大鱼际吸定于一定部位,腕关节主动回旋,带动前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活动,称掌揉法。

  198. 【动作要领】

  199. (1)本法操作时,压力要均匀、着实,动作宜轻柔而有节律性。

  200. (2)揉法应吸定于穴位或一定部位,不能在皮肤上摩擦。

  201. (3)操作频率为每分钟120到160次。

  202. 【临床运用】

  203. 本法能消肿止痛、祛风散热、调和气血、理气消积,适用于全身各部,主治脘腹胀满、便秘、泄泻等脾胃病证,对急性筋伤疗效尤佳。

  204. (1)指揉法常用于点状穴,鱼际揉法和掌揉法常用于面状穴。

  205. (2)根据病情需要,可二指并揉和三指同揉。并可配合使用润滑剂作为介质,既可保护患儿皮肤,又可加强疗效。


  206. 5.摩法的概念、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207. 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面或掌面放在穴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前臂、掌、指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旋抚摩动作,称为摩法。以指面着力称指摩法,以掌面着力称掌摩法。

  208. 【动作要领】

  209. (1)操作时,肩臂放松,肘关节微曲,指掌着力部位随腕关节主动屈伸、旋转。

  210. (2)指掌在体表做环旋抚摩时,不要带动皮下组织。

  211. (3)用力柔和自然,速度均匀协调,压力适当。

  212. (4)操作频率为每分钟120到160次。

  213. 【临床应用】

  214. 摩法是小儿推拿基本手法之一,常用于胸腹部面状穴,具有理气活血、消肿退热、消积导滞、温中健脾等作用,对脾胃病证最为有效,对急性筋伤可用摩法消肿。

  215. (1)指摩法适用于头面等部位,掌摩法适用于胸、腹、胁肋等部位。

  216. (2)本法操作时间较长,以局部产生温热感或感觉到胃肠蠕动为宜,直接接触皮肤时应配合使用介质。

  217. (3)根据病情选择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补泻操作,文献中也有“缓摩为补,急摩为泻”之说。


  218. 6.运法的概念、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219. 医者用拇指或食、中指指端在穴位上做由此及彼的弧形或环形运动,称为运法。

  220. 【动作要领】

  221. (1)操作时,指面贴紧施术部位,用指端在体表穴位上做旋转摩擦移动,不带动皮下组织。

  222. (2)用力宜轻不宜重,频率宜缓不要急,操作频率为每分钟80到120次。

  223. 【临床应用】

  224. 本法具有理气和血、疏风解表、舒筋通络等功效,常用于小儿的头面及手部。

  225. (1)运法是小儿推拿手法中最轻的一种,常用于面状穴或线状穴,一般可配合使用润滑剂作为介质,也可用于点状穴。

  226. (2)运法的方向常与补泻有关,使用时可视病情而定。


  227. 7.捏法的概念、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228. 医者用拇指与食、中二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或食指屈曲,用食指中节桡侧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两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称为捏法。

  229. 【动作要领】

  230. (1)提拿皮肤次数以及用力大小要适当,切不可带有拧转。提拿过多,则手法不易捻动向前;提拿过少,则易滑脱停滞不前。

  231. (2)操作时两手交替进行,不可间断,捻动须直线进行,不可歪斜。

  232. (3)捏脊方向须根据病情,由上而下为泻,由下而上为补。

  233. 【临床应用】

  234. 本法具有调和阴阳、健脾和胃、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镇惊安神的作用。捏法主要用于脊背,故称捏脊疗法,因对小儿疳积有显著疗效,故又称为捏积疗法,此外捏法还可治疗小儿厌食、腹泻、呕吐等症。

  235. 操作时,可捏三下提拿一下,称之为“捏三提一法”,是临床上小儿推拿常用的方法。根据病情需要,在捏脊过程中,提拿膀胱经的相关背俞穴,听到“啪、啪”的响声,则可取得更为满意的疗效。


  236. 8.擦法的概念、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237. 医者用手掌面、食指面、中指面、无名指面、大鱼际或小鱼际在选定部位上进行直线来回摩擦,称为擦法。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分为掌擦法、指擦法和鱼际擦法。

  238. 【动作要领】

  239. (1)使用擦法时,不论上下方向还是左右方向,都应直线往返,不可歪斜,往返距离要尽量拉长。

  240. (2)着力部分要紧贴皮肤,但不要用强力压,以免擦破皮肤。

  241. (3)用力要稳,动作要均匀连续,呼吸自然,以透热为度。

  242. 【临床应用】

  243. 本法是一种柔和、温热的刺激,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健脾和胃的作用。

  244. (1)掌擦法多用于胸胁及腹部,如上下擦胸骨或沿肋间斜擦两胁,可温肺化痰;横擦腹部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腹痛及消化不良等较为有效。小鱼际擦法多用于肩背、臂、腰臀及下肢部,对风湿酸痛、肢体麻木、伤筋等都有较好的疗效。大鱼际擦法在胸腹、腰背、四肢等部均可应用,适宜治疗外伤疼痛剧烈者。

  245. (2)治疗部位要暴露,并涂些润滑油,既可防止皮肤擦破,又可增高局部温度。

  246. (3)擦法使用后一般不要在该部再用其他手法,否则容易引起皮肤破损,所以擦法一般放在治疗最后进行。


  247. 9.拍法的概念、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248. 医者五指并拢,用屈曲的掌面拍打体表,称为拍法。

  249. 【动作要领】

  250. (1)肩、肘、腕关节放松,掌指关节微屈,手指自然并拢。

  251. (2)拍时一击即起,腕关节作轻微屈伸动作。

  252. (3)拍时须轻重适度,有节奏感。

  253. 【临床应用】

  254. 拍法适用于肩背、腰臀及下肢部,对小儿烦躁不安、哭闹不休,具有调和气血、镇静安神的作用;对局部皮肤知觉迟钝或肌肉痉挛等症,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肌肉疲劳和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


  255. 10.搓法的概念、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256. 医者用双手掌心夹住一定部位,相对交替用力作相反方向的来回快速搓动,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称搓法。

  257. 【动作要领】

  258. (1)操作时两掌相对用力,前后交替摩动。

  259. (2)动作要协调、柔和、均匀,搓动快,由上向下移动缓慢,但不要间断。

  260. 【临床应用】

  261. 本法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放松肌肉的作用,主要用于四肢、躯干和胸肋部。


  262. 11.掐法的概念、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263. 医者用拇指垂直用力,或用指甲重刺患儿某处或穴位,称掐法。

  264. 【动作要领】

  265. (1)用拇指指甲逐渐用力,垂直掐压穴位,掐时缓缓用力,切忌爆发用力。

  266. (2)每次操作3到5遍。

  267. 【临床应用】

  268. 本法具有定惊醒神、通关开窍的作用,适用于头面部、手足部穴位,以救治小儿急性惊证。

  269. (1)掐法是强刺激手法,可以以指代针,常用于点状穴,是急救时常用的手法。

  270. (2)掐法次数宜少,一般不用润滑剂,但注意不要掐破皮肤。掐后常在穴位上继用指揉法,以缓解不适。


  271. 12.摇法的概念、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272. 医者用双手分别握住关节两端,作较大幅度转运或摇动,称为摇法。

  273. 【动作要领】

  274. (1)操作时动作要缓和、稳定,用力宜轻。

  275. (2)摇动的方向和幅度需在生理许可的范围之内,要由小及大渐次进行。

  276. (3)随时注意患儿是否有不适或疼痛的情况。

  277. 【临床应用本法主要用于小儿各关节处,有舒通经络、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


  278. 13.捻法的概念、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279. 医者用拇、食指罗纹面捏住一定部位,相对用力进行捻动,称为捻法。

  280. 【动作要领】

  281. 捻动时要灵活、快速,用力不可呆滞。

  282. 【临床应用】

  283. 本法一般适用于四肢小关节,具有滑利关节、消肿止痛的作用。常与其他手法相配合,治疗指(趾)间关节疼痛、肿胀或屈伸点不利等症。


  284. 14.刮法的概念、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285. 医者用瓷汤匙的光滑边缘,或用拇指的桡侧缘,紧贴着皮肤由上往下或向两旁刮动的方法,称刮法。

  286. 【动作要领】

  287. (1)所用器具必须光滑整洁。

  288. (2)刮动时要紧贴皮肤,用力要适当。

  289. (3)紧刮慢移,至皮下充血或皮肤见紫红色即可。

  290. 【临床应用】

  291. 本法刺激较重,具有散发郁热的作用,每次刮时可用水或油类作润滑剂。一般用于中暑、外感热证,常用于眉心、颈项、前胸、脊柱两侧和肘弯、膝弯等处。


  292. 15.捣法的概念、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293. 医者用中指指端或食、中指屈曲的指间关节着力,作有节奏的叩击穴位的方法,称捣法。

  294. 【动作要领】

  295. (1)捣击时指间关节要自然放松,以腕关节屈伸为主动。

  296. (2)捣击时位置要准确,用力要有弹性。

  297. 【临床应用】

  298. 本法相当于指击法或点法中轻点一类的手法,常用于小天心等穴位,以安神宁志。


  299. 16.挤法的概念、动作要领和临床应用。

  300. 医者以两手拇、食指固定在选定部位(穴位处),然后一齐用力向里挤,再放松,再捏挤,反复操作,使局部皮肤变为红色或紫红色,甚至紫黑色为度,称挤法。

  301. 【动作要领】

  302. (1)两手捏住的皮肤要着实,避免滑脱或引起剧痛。

  303. (2)动作要灵活,两手相距约l厘米再向里挤。

  304. 【临床应用】

  305. 本法多用于散发郁热,对中暑、痧证、痰食郁结之证均有较明显的疗效。

  306. (1)治疗小儿乳蛾、恶心、呕吐等,可捏挤天突、清板门,有显著疗效。

  307. (2)本法属重刺激手法,有一定痛苦,每穴或部位捏挤一次,即应施以揉法缓解疼痛,一般放在最后操作



  308. 细目三:复式手法要点:


  309. 一.黄蜂入洞

  310. 【操作】医者用食、中二指指端在患儿两鼻孔下方揉动20到50次。

  311.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通鼻。

  312. 【临床应用】本法的操作可蘸葱、姜水,以加强其开肺窍、通鼻息、发汗解表的效果,临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涕、呼吸不畅等症。


  313. 二.双凤展翅

  314. 【操作】医者用双手食、中二指分别夹住患儿两耳,上提数次后,再按掐眉心、太阳、听会、牙关、人中、承浆等穴,其中上提3到5次,按掐各3到5次。

  315. 【功效】祛风寒、温肺经,散风热、镇惊止咳。

  316. 【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和风热所致的感冒、咳嗽多痰等症。


  317. 三.猿猴摘果

  318. 【操作】医者以双手食、中指二指侧面分别夹住患儿两耳尖向上提10到20次,再捏住两耳垂向下扯10

  319. 到20次,如猿猴摘果状。

  320. 【功效】行气化痰、镇惊安神、健脾和胃。

  321. 【临床应用】本法既能除寒又能祛热,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寒热往来、疟疾、寒痰、食积等症,对小儿突然受惊也有明显的疗效。


  322. 四.开璇玑

  323. 【操作】医者首先从璇玑穴开始,沿胸肋间隙自上而下向左右两旁分推,次则从鸠尾穴处向下直推至脐部,然后再在脐腹处左右推摩,最后再从脐中推下至小腹,每法各50到100次,也称为大推法。

  324. 【功效】开胸顺气、化痰消积、降逆止呕。

  325. 【临床应用】本法为开通上焦、宣通中焦之法,包括分推璇玑膻中、推中脘、推摩神阙、推下神阙四种操作方法。因而临床上对于风寒袭肺、痰邪壅塞、食积不化引起的胸闷气促、咳痰不畅、腹痛胀满、呕吐泄泻等实证均可应用。


  326. 五.按弦搓摩

  327. 【操作】医者在患儿身后,用双掌在患儿两腋下至胁肋处,自上而下搓摩50到100次。

  328. 【功效】行气消滞、理气化痰。

  329. 【临床应用】本法主要用于积痰、积滞引起的胸闷痞积、咳嗽气急、痰喘积聚诸证。


  330. 六.运土入水

  331. 【操作】医者用大指外侧缘由小儿大指端脾土穴运起,沿掌边缘运到小指端肾水穴50到100次。

  332. 【功效】滋肾利水、清湿热。

  333. 【临床应用】本法具有滋肾纳水的作用,故临床上常用于肾阴不足、摄纳失调所致的小便频数、赤涩以及少腹胀满、大便秘结等症。


  334. 七.运水入土

  335. 【操作】医者用大指外侧缘由小儿小指端肾水穴运起,沿掌边缘运到大指端脾土穴50到100次。

  336. 【功效】健脾助运、润燥通滞。

  337. 【临床应用】本法能补脾土虚弱,故临床常用于因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疳积、大便燥结及痢疾、里急后重等症。


  338. 八.水底捞明月

  339. 【操作】医者滴凉水于小儿内劳宫处,在掌心做旋推,或由小指根推运起,经掌小横纹、坎宫至内劳宫,边推运边吹凉气,操作50到100次。

  340. 【功效】清热凉血。

  341. 【临床应用】本法大寒大凉,为清热大法。水底穴在小指根,属肾经;明月是指手掌心内劳宫,属心包经。临床上主治高热大热,对于一切高热神昏、烦躁不安等属于邪入营血的各类高热实证极为适宜,但虚热证不宜使用。


  342. 九.打马过天河

  343. 【操作】医者一手中指运内劳宫,另一手食、中二指指面蘸凉水,由总筋穴起交替弹打至洪池(曲泽穴),或二指弹打至肘弯处,边弹打边吹凉气,如此操作10到20次。

  344. 【功效】清热、通经络、行气血。

  345. 【临床应用】本法性凉大寒,能祛热病,临床常用于高热大热、神昏谵语、上肢麻木抽搐等实热证。


  346. 十.飞经走气

  347. 【操作】医者一手握住患儿四指不动,另一手;四指从曲池穴起,轮流弹击至总筋穴,如此反复做9遍;然后以一手分别拿住患儿之阴池、阳池两穴,另一手使患儿四指做屈伸及左右摆动动作10到20次。

  348. 【功效】行一身之气、清肺化痰。

  349. 【临床应用】本法性温,常配合清肺经、揉肺俞、分推膻中穴治疗咳嗽痰多、胸闷气喘等症。


  350. 十一.苍龙摆尾

  351. 【操作】医者一手拿患儿食、中、无名三指,另一手自总筋至酙肘来回搓揉5到10次;然后拿住酙肘处,另一手持患儿三指左右摆动20到30次,如苍龙摆尾状。

  352. 【功效】开胸、通便、退热。

  353. 【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小儿发热、烦躁不安、腹胀便秘等症。


  354. 十二.凤凰展翅

  355. 【操作】医者用双手食、中二指夹持固定患儿腕部,两拇指分别掐按捏患儿精宁、威灵二穴,并使腕关节上下摆动30到50次,如凤凰展翅状)。

  356. 【功效】祛寒解表、治噎膈。

  357. 【临床应用】本法性温,能宣通气机、祛寒解表。临床上常用于因风寒困扰而致的呃逆、噎膈等症。


  358. 十三.按肩井

  359. 【操作】医者以一手中指掐按患儿肩井穴,另一手紧拿患儿食指和无名指,牵拉摇动上肢20到30次。

  360. 【功效】通行一身气血。

  361. 【临床应用】本法能通行气血,常用于小儿感冒、昏厥、上肢活动不利等症。因诸证推毕均宜用此法收之,故亦称总收法。



  362. 第四单元小儿推拿穴位


  363. 细目一:头面颈项部穴位要点:

  364. 【【【【要点解析】】】】

  365. 1.头面颈项部常用穴位的位置,操作,功效,主治及临床应用

  366. 一.攒竹(天门)

  367. 【位置】两眉中点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368. 【操作】推攒 竹,又称开天门,医者两手掌扶住患儿的头,两拇指自眉心交替直推至前发际。

  369. 【功效主治】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用于感冒发热、头痛、惊惕不安等症。

  370. 【临床应用】

  371. (1)外感内伤皆可用。用于外感发热、头痛,可与推太阳、推坎宫等合用;用于惊惕不安、烦躁不宁,可与清肝经、按揉百会合用。

  372. (2)推攒竹为四大手法之一。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耳后高骨称作四大手法,常配合用于头痛、头晕、感冒、发热、精神萎靡、惊风等症。


  373. 二.坎宫(头阴阳)

  374. 【位置】眉心至眉梢成一横线。

  375. 【操作】推坎宫或推眉弓,又称分头阴阳,两栂指自眉心沿两侧眉梢作分推,其余四指轻放在头部两侧固定之。

  376. 【功效主治】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用于感冒发热、头痛、惊风、目赤痛等症。

  377. 【临床应用】

  378. (1)外感内伤皆可。用于外感发热、头痛,多配合开天门、揉太阳;用于目赤肿痛,多和清肝经、揉小天心、清天河水合用。

  379. (2)临床为增加疗效,推后加用掐按法或重按眉中点。


  380. 3.山根

  381. 【位置】印堂之下,两目内眦之间。

  382. 【操作】掐揉山根,拇指指甲掐揉。

  383. 【功效主治】醒神开窍,常用于昏厥抽搐、慢惊风。

  384. 【临床应用】亦可用于望诊,如见山根处青筋显露,则多为脾胃虚寒或惊风。


  385. 4.囟门(前囟、囟会)

  386. 【位置】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凹陷中。

  387. 【操作】

  388. (1)推囟门,两手扶小儿头,两拇指自前发际交替推至囟门,或自囟门向两旁分推(囟门未闭,应推至其边缘)。

  389. (2)揉囟门,拇指或掌心轻揉。

  390. (3)可用特制的中药膏摩囟门,预防感冒。

  391. 【功效主治】镇惊安神、通鼻窍,多用于头痛、惊风、鼻塞等症。

  392. 【临床应用】小儿囟门未闭时,不可用力按压。


  393. 5.耳后高骨

  394. 【操作】揉耳后高骨,两拇指或中指端揉。

  395. 【功效主治】疏风解表、安神除烦,用于外感头痛、神昏烦躁。

  396. 【临床应用】治外感头痛,多与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合用。


  397. 6.天柱骨

  398. 【位置】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成一直线。

  399. 【操作】推天柱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自上而下直推。

  400. 【功效主治】降逆止呕、祛风散寒,可用于呕吐恶心、外感发热、颈项强痛等症。

  401. 【临床应用】

  402. (1)用于治疗呕吐、恶心时,多与横纹推向板门、揉中脘等合用;单用本穴亦有效,但需多推。

  403. (2)用于治疗外感发热、颈项强痛时,多与拿风池、掐揉二扇门合用。


  404. 7.桥弓

  405. 【位置】颈部两侧沿胸锁乳突肌成一线。

  406. 【操作】

  407. (1)揉桥弓,拇指或食、中、环三指揉。

  408. (2)拿桥弓,拇、食二指的罗纹面,相对用力提拿。

  409. 【功效主治】舒筋活血、调和气血,用于斜颈、项强、惊风等。

  410. 【临床应用】临床上常用按、揉、提、捏、拿、抹此处,治疗小儿肌性斜颈、高血压等症。


  411. 头面颈项部常用穴位:攒竹、坎宫、山根、囟门、耳后高骨、天柱骨、桥弓。



  412. 细目二:上肢部穴位要点:

  413. 【【【【要点解析】】】】

  414. 1.上肢部常用穴位的位置,操作,功效,主治及临床应用

  415. 1.脾经

  416. 【位置】拇指桡侧缘或拇指罗纹面。

  417. 【操作】脾经、肝经、心经、肺经和肾经,又称五经穴,其流派不同操作不同:

  418. (1)山东小儿推拿各流派均用直推法。规定从指端向指根方向(向心)推动为补,从指根向指端方向(离心)推动为清。亦有医家推肾经的方向与此相反,即从指端向指根方向推动为清,从指根向指端方向推动为补。

  419. 推脾经分为补脾经、清脾经和清补脾经三法。补脾经:屈患儿拇指,沿拇指桡侧缘自指端推向指根;清脾经:伸直患儿拇指,沿拇指桡侧缘自指根推向指端;清补脾经:循拇指桡侧缘,来回直推。

  420. (2)湖南刘开运小儿推拿流派以旋推为补,直推为清。旋推是医者以拇指指腹在患儿手指罗纹面上顺时针旋转;直推是医者从患儿指端向心推至各指罗纹面。

  421. 脾经、肝经、心经、肺经和肾经均依此法。

  422. 【功效主治】

  423. (1)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所致的食欲不振、肌肉消瘦等症。

  424. (2)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化痰涎,用于湿热郁遏引起的皮肤发黄、身热不扬、恶心呕吐、腹泻、下痢等症。

  425. (3)清补脾经,能和胃消食、增进食欲,用于饮食停滞、脾胃不和而引起的胃脘痞滞、吞酸纳呆、腹泻、呕吐等症。

  426. 【临床应用】

  427. (1)用于湿热留恋久而不退或外感发热兼湿者,可用清补脾经推20到30分钟,至微汗出,效果较好。

  428. (2)小儿体虚,正气不足,患斑疹热病时推补本穴,可使隐疹透出,但手法宜快,用力宜重,具补中有泻之意。

  429. (3)小儿脾胃薄弱,不宜攻伐太过,在一般情况下,脾经穴多用补法或清补法,体壮邪实者方可用清法。


  430. 2.肝经

  431. 【位置】食指罗纹面。

  432. 【操作】操作同脾经。

  433. 【功效主治】清肝经,又称平肝经,能平肝泻火、解郁除烦、息风镇惊,可用于惊风、抽搐、烦躁不安、五心烦热、口苦咽干、头晕头痛、耳鸣等症。

  434. 【临床应用】肝经宜清不宜补。若肝虚应补时,以补肾经代之,为滋肾养肝法。


  435. 3.心经

  436. 【位置】中指罗纹面

  437. 【操作】操作同脾经。

  438. 【功效主治】

  439. (1)清心经,能清心泻火,用于心火旺盛而引起的高热神昏、面赤口疮、小便短赤等症。

  440. (2)补心经,能补益心血、养心安神,用于气血虚弱、心烦不安、睡卧露睛等症。

  441. 【临床应用】本穴宜清不宜补,恐动心火;需补时可补后加清,或用补脾经代之。清心经临床可用清天河水代之。


  442. 4.肺经

  443. 【位置】无名指罗纹面。

  444. 【操作】操作同脾经。

  445. 【功效主治】

  446. (1)补肺经,能补益肺气,用于肺气虚损所致的咳嗽、气喘、面白、自汗、畏寒等症。

  447. (2)清肺经,能宣肺解表、清肺泻热、化痰止嗽,用于感冒、咳嗽、肺热痰喘、痰鸣等。

  448. 【临床应用】

  449. (1)用于肺实热证,常配清天河水、退六腑、推揉膻中、运八卦等。

  450. (2)用于肺气虚证,常与补脾经、推三关、揉二马等合用。


  451. 5.肾经

  452. 【位置】小指罗纹面。

  453. 【操作】见脾经。

  454. 【功效主治】

  455. (1)补肾经,能滋肾壮阳、强筋健骨,用于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久泻、喘息等。

  456. (2)清肾经,能清利下焦湿热,用于膀胱蕴热、小便赤涩、腹泻等症。

  457. 【临床应用】本穴宜补不宜清,必须用清法时可以清小肠代替。


  458. 6.大肠

  459. 【位置】食指桡侧,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460. 【操作】

  461. (1)补大肠,循食指桡侧,向心直推。

  462. (2)清大肠,循食指桡侧,离心直推。

  463. (3)清补大肠,循食指桡侧,来回直推。

  464. 【功效主治】

  465. (1)补大肠,能涩肠固脱、温中止泻,用于虚寒腹泻、脱肛等症。

  466. (2)清大肠,能清利肠腑、除湿导滞、退肝胆之火,用于湿热、积滞停留肠道所致的身热腹痛、痢下赤白、便秘、腹泻等症。

  467. (3)用清补法,能调理肠道,用于虚实相兼的便秘、泄泻、腹胀、纳呆等症。

  468. 【临床应用】

  469. (1)水泻严重时,宜利小便,不可推补,否则会因止泻过急而使患儿发生呕吐。

  470. (2)在临床上治湿热痢疾、便秘,常用清大肠一穴,但需推30分钟左右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471. (3)对急性痢疾里急后重者,应先用清肺经,待里急后重减轻或消失之后,再用大肠穴。


  472. 7.小肠

  473. 【位置】在小指尺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474. 【操作】

  475. (1)补小肠,循小指尺侧,向心直推。

  476. (2)清小肠,循小指尺侧,离心直推。

  477. 【功效主治】清热利尿、泌别清浊,主要用于小便短赤不利或尿闭、泄泻等。

  478. 【临床应用】

  479. (1)本穴多用清法。

  480. (2)心经移热于小肠,常以本法配清天河水,加强清热利尿的作用。

  481. (3)若阴虚水亏、小便短赤,可用清小肠配合补肾经、揉二马,泻火滋阴。


  482. 8.肾顶

  483. 【位置】小指末端。

  484. 【操作】揉肾顶,中指或食指端按揉。

  485. 【功效主治】收敛元气、固表止汗,用于自汗、盗汗、解颅等。

  486. 【临床应用】肾顶为止汗要穴,用于自汗、盗汗或大汗淋漓者良效;其中阳虚自汗配补脾经;阴虚盗汗配揉二马。


  487. 9.肾纹

  488. 【位置】手掌面,小指第2指间关节横纹处。

  489. 【操作】掐揉肾纹,中指或食指端掐揉。

  490. 【功效主治】散瘀,善引内热外散,用于目赤、鵝口疮及热毒内陷时高热、内热外寒、四肢逆冷、呼气冷等症。

  491. 【临床应用】本穴治疗结膜充血,眼前房出血,高热时内热外寒、手脚凉、呼出之气冷等,用之多见显效。


  492. 10.四横纹

  493. 【位置】手掌面,第2到5指第1指间关节横纹。

  494. 【操作】

  495. (1)掐揉四横纹,拇指指甲依次掐揉。

  496. (2)推四横纹,患儿四指并拢,医者用拇指从患儿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

  497. 【功效主治】

  498. (1)掐揉四横纹,能退热除烦、散结,用于鵝口疮、口唇燥裂等。

  499. (2)推四横纹,能调和气血、消胀,用于胸闷痰喘、腹胀等症。

  500. 【临床应用】

  501. (1)本穴又称四缝,常用于营养不良、泄泻、疳积等疾病;亦可用三棱针点刺本穴,再配合捏脊法疗效更佳。

  502. (2)四横纹常配合揉肺俞、风门,治疗胸闷憋喘而痰难咯出者。


  503. 11.掌小横纹

  504. 【位置】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505. 【操作】掐揉掌小横纹,中指或拇指端掐揉。

  506. 【功效主治】开胸散积、消郁热、化痰涎,用于口舌生疮、流涎及一切痰壅喘咳。

  507. 【临床应用】多用于小儿咳喘痰多易咯,肺部听诊有湿啰音或明显痰鸣音时。


  508. 12.胃经

  509. 【位置】大鱼际烧侧赤白肉际。

  510. 【操作】

  511. (1)清胃经,循大鱼际桡侧赤白肉际离心直推。

  512. (2)补胃经,循大鱼际桡侧赤白肉际向心直推。

  513. 【功效主治】

  514. (1)清胃经,能清脾胃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渴,用于胃气上逆、胃火上炎所致的呕吐、牙龈红肿或出血、烦渴等症。

  515. (2)补胃经,能健脾胃、助运化,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纳呆、消化不良、腹胀。

  516. 【临床应用】脾主升,胃主降,胃气以和降为顺,故一般多用清法。


  517. 13.板门

  518. 【位置】手掌大鱼际平面。

  519. 【操作】

  520. (1)揉板门(又称运板门),拇指或食指在大鱼际平面的中点上作揉法。

  521. (2)板门推向横纹,右手拇指桡侧自患儿拇指根推向腕横纹。

  522. (3)横纹推向板门,右手栂指桡侧自患儿腕横纹推向拇指根。

  523. 【功效主治】

  524. (1)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达上下之气,用于乳食停积、食欲不振、嗳气、腹胀、泄泻、呕吐等病症。

  525. (2)板门推向横纹,和中止泻。

  526. (3)横纹推向板门(又称清板门),消食导滞,降逆止呕。

  527. 【临床应用】板门穴常和摩中脘、清大肠配合,治疗因脾胃气机闭阻、升降紊乱、运化失调等原因所致的呕吐、纳呆、泄泻等症。


  528. 14.内劳宫

  529. 【位置】掌心中,屈指时位于中指、无名指之间。

  530. 【操作】

  531. (1)掐揉内劳宫,用拇指指甲掐揉。

  532. (2)运内劳宫,用拇指罗纹面或中指端运内劳宫。

  533. 【功效主治】清热除烦,用于各种发热、五心烦热、口舌生疮、便血等症。

  534. 【临床应用】操作运内劳宫时,可在掌心滴一滴凉水,边运边用口吹之,则清热力更强。


  535. 15.内八卦

  536.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所作圆周,八卦穴在此圆周上(中指根下为离属南,小天心穴之上为坎属北,在大鱼际侧离至坎半圆的中点为震属东,小鱼际侧离至坎半圆的中点为兑属西,西北为乾,东北为艮,东南为巽,西南为坤),即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等8个方位。

  537. 【操作】

  538. (1)顺运八卦,又称运八卦,用拇指面由乾向坎运至兑为1遍,在运至离时轻轻而过。

  539. (2)逆运八卦,用拇指面由兑经坤运至乾,在运至离时轻轻而过。

  540. 【功效主治】

  541. (1)顺运八卦,宽胸利气、行滞消食,用于胸膈不利、伤乳食、胸闷、腹胀等症。

  542. (2)逆运八卦,能降气平喘,用于痰喘呕吐等症。

  543. 【临床应用】

  544. (1)顺运八卦,与补脾经、揉板门、揉中脘配合,多用于治疗乳食内伤、腹胀、纳呆等症。

  545. (2)逆运八卦,与补脾经、推肺经、推天柱骨、揉膻中、按揉天突等配合,多用于治疗痰喘咳嗽、呕吐等症。


  546. 16.小天心(鱼际交)

  547. 【位置】在掌根,大小鱼际交接之凹陷中。

  548. 【操作】

  549. (1)掐揉小天心,拇指指甲掐揉。

  550. (2)捣小天心,食指或中指屈曲,以指端或指间关节捣之。

  551. 【功效主治】

  552. (1)掐揉小天心,能清热、明目、利尿,常用于心经有热而致的目赤肿痛、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症。

  553. (2)掐捣小天心,能镇静安神、息风止痉,用于惊风抽搐、夜啼、惊惕不安等症。

  554. 【临床应用】

  555. (1)临床有小天心为经络门户之说,凡病机中以经络闭塞为主者,均可配合应用。如外邪侵袭、肌腠郁闭之无汗或汗出不畅,揉之即可出汗;或疮疡初起,疹痘欲出不透,用之以消痈、透疹。

  556. (2)若惊风眼翻、斜视宜用捣法。眼上翻,向下捣;右视向左捣,左视向右捣。


  557. 17.总筋

  558. 【位置】掌后腕横纹中点。

  559. 【操作】掐揉总筋,拇指指甲掐揉。

  560. 【功效主治】清热散结、镇惊,用于心经有热所致的口舌生疮、潮热、夜啼、惊风抽搐。

  561. 【临床应用】临床上治疗实热证,多与清天河水、清心经配合,操作时手法宜快,并稍用力。治疗惊风抽搐则多用掐法。


  562. 18.阴阳

  563. 【位置】在手掌根,小天心穴两侧,拇指侧为阳池,小指侧为阴池。

  564. 【操作】

  565. (1)分阴阳,用两拇指从小天心向两旁分推。

  566. (2)合阴阳,用两栂指自两旁向小天心合推。

  567. 【功效主治】

  568. (1)分阴阳,能平衡阴阳、调和气血、消食积,用于阴阳不调、气血不和所致的寒热往来、烦躁不安、腹胀、泄泻等症。

  569. (2)合阴阳,专行痰散结,用于痰结喘嗽、胸闷等症。

  570. 【临床应用】

  571. (1)分阴阳,若实热证,阴池重分;若虚寒证,阳池重分,以达阴阳平衡,气血和调。

  572. (2)合阴阳,若配合揉肾纹、清天河水,能加强行痰散结的作用。


  573. 19.十宣(十王)

  574. 【位置】在两手十指端,靠近指甲处。

  575. 【操作】掐十宣,拇指指甲依次掐之。

  576. 【功效主治】清热、醒神、开窍,用于惊风、高热惊厥。

  577. 【临床应用】本穴主要用于急救,多与掐人中、掐少商等合用。


  578. 20.老龙

  579. 【位置】在中指背,距中指指甲中点后一分许。

  580. 【操作】掐老龙,拇指指甲掐之。

  581. 【功效主治】醒神开窍,用于急惊风。

  582. 【临床应用】用于急救,若小儿急惊暴死或高热抽搐掐之,知痛有声音可治,不知痛而无声者难治。


  583. 21.端正

  584. 【位置】

  585. (1)左端正,中指桡侧,指甲根旁一分处。

  586. (2)右端正,中指尺侧,指甲根旁一分处。

  587. 【操作】掐揉端正,拇指指甲掐揉。

  588. 【功效主治】

  589. (1)左端正,升提中气、止泻痢,用于水泻、痢疾。

  590. (2)右端正,降逆止呕,用于胃气上逆所致的呕吐等。

  591. 【临床应用】用细绳由中指第3节横纹起缠至指端(不可过紧),缠好后令患儿静卧,可止鼻衄。


  592. 22.五指节

  593. 【位置】掌背五指第1指间关节。

  594. 【操作】

  595. (1)掐五指节,栂指指甲依次掐。

  596. (2)揉五指节,拇、食指依次搓揉。

  597. 【功效主治】

  598. (1)掐揉五指节,能镇惊安神,用于惊惕不安、惊风等病症。

  599. (2)搓揉五指节,能祛痰,用于胸闷、痰喘、咳嗽等病症。

  600. 【临床应用】经常捻搓五指节,有利于小儿智力发育,可用于小儿保健。


  601. 23.二扇门

  602. 【位置】手背中指根两旁凹陷中。

  603. 【操作】掐揉二扇门,两手拇指指甲分别着力于患儿中指根两侧,相对用力下掐,继而揉3到5次。

  604. 【功效主治】发汗解表、退热平喘,用于外感表实证痰喘气粗。

  605. 【临床应用】

  606. (1)二扇门为发汗效穴,揉时稍用力,速度宜快,多用于外感风寒、身热无汗。

  607. (2)平素体虚外感者,掐揉二扇门后,须揉肾顶、补脾经、补肾经以固表止汗。


  608. 24.二人上马(二马)

  609. 【位置】手掌背面,第4、5掌骨小头后凹陷中。

  610. 【操作】掐揉二人上马,拇指和中指相对掐或揉。

  611. 【功效主治】揉二马主补肾滋阴,用于阴虚阳亢、潮热烦躁、久病体虚、消化不良、小便赤涩等症。

  612. 【临床应用】本法适宜多揉。


  613. 25.威灵

  614. 【位置】在手背,第2、3掌骨中间的凹陷中。

  615. 【操作】掐揉威灵,拇指指甲掐之。

  616. 【功效主治】开窍、醒神、镇惊,用于急惊暴死、昏迷不醒、头痛、耳鸣。

  617. 【临床应用】本穴主要用于惊风昏迷,有急救作用。遇患儿急惊暴死者掐之,有声者易治,无声者难治。


  618. 26.精宁

  619. 【位置】在手背,第4、5掌骨中间的凹陷中。

  620. 【操作】掐揉精宁,拇指指甲掐揉之。

  621. 【功效主治】行气、破结、化痰,用于疳积、痰喘、气吼、干呕、眼内胬肉。

  622. 【临床应用】本穴善消坚破积、克伐正气,故虚者慎用。如必须应用时,多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等补益穴同用,以免元气受损。


  623. 27.外劳宫

  624. 【位置】在手背,中指与无名指掌骨中间,与内劳宫相对。

  625. 【操作】掐揉外劳宫,用拇指指甲掐揉,亦可单用中指端揉。

  626. 【功效主治】温阳散寒、升阳举陷,用于一切寒证、中气下陷证。

  627. 【临床应用】

  628. (1)本穴性温,主要用于一切寒证。在治疗外感风寒、鼻塞流涕时,多用掐揉法;在治疗脏腑积寒、完谷不化、肠鸣腹泻、寒痢腹痛、疝气等病症时,多用揉法。

  629. (2)本穴可升阳举陷,多配合补脾经、推三关、补肾经、揉丹田、揉二马等,治疗脱肛、遗尿。


  630. 28.外八卦

  631. 【位置】掌背外劳宫周围,与内八卦相对处。

  632. 【操作】运外八卦,拇指作顺时针方向掐运。

  633. 【功效主治】宽胸理气、通滞散结,用于胸闷、腹胀、便秘等病症。

  634. 【临床应用】临床多配合摩腹、推揉膻中,治疗腹胀、便结、胸膈满闷等症。


  635. 29.一窝风

  636. 【位置】腕背横纹中央的凹陷中。

  637. 【操作】掐揉一窝风,右手拇指掐之,继揉之。

  638. 【功效主治】温中行气、解表散寒、通痹止痛,常用于受寒所致的腹痛、痛痹及风寒感冒等症。

  639. 【临床应用】本法常配合推三关、拿风池、揉肺俞等治疗风寒感冒。


  640. 30.膊阳池

  641. 【位置】腕背,一窝风后3寸处。

  642. 【操作】揉膊阳池,拇指或中指端揉。

  643. 【功效主治】疏风解表、通利二便,用于感冒头痛、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644. 【临床应用】本穴对大便秘结,掐揉之有显效,但大便滑泻或虚脱者禁用。


  645. 31.三关

  646. 【位置】前臂桡侧,自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647. 【操作】推三关,食、中二指并拢,或用拇指桡侧面,自桡侧腕横纹起推向肘横纹处。

  648. 【功效主治】温阳散寒、益气活血,用于一切虚寒证。

  649. 【临床应用】

  650. (1)本穴能补养气血、温助下元,用于气血虚弱、命门火衰所致的四肢厥冷、食欲不振、疳积等症,常与补脾经、补肾经、揉二马、运八卦等合用。

  651. (2)本穴还可益气活血、温阳散寒,用于风寒感冒、疹出不畅,多与清肺经、推脾经、运内八卦、掐二扇门等合用。


  652. 32.天河水

  653. 【位置】在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654. 【操作】

  655. (1)清天河水,以食、中二指指腹,从患儿腕横纹推至肘横纹。

  656. (2)大清天河水,用食、中二指指腹,自内劳宫推至肘横纹。

  657. 【功效主治】

  658. (1)清天河水,清热解表、泻火除烦,用于外感发热、阴虚发热、潮热等一切热证。

  659. (2)大清天河水,解热作用大于清天河水,用于高热不退。

  660. 【临床应用】

  661. (1)本穴性微凉,能清解表热,用于感冒发热、头痛、恶风、汗出、咽痛等症,常与四大手法合用。

  662. (2)清天河水较平和,清内热而不伤阴分,善清心经热、阴虚发热等,用于五心烦热、烦躁不安、惊风、口燥咽干、口舌生疮、弄舌、重舌等症,可单用或与清心经、清肝经等配合使用。


  663. 33.六腑

  664. 【位置】前臂尺侧,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665. 【操作】退六腑,以食、中二指指腹,自患儿肘横纹推至腕横纹。

  666. 【功效主治】清热凉血解毒,用于一切实热证。

  667. 【临床应用】

  668. (1)本穴性寒大凉,专清热凉血解毒,对温病邪入营血,脏腑郁热积滞之痄腮肿毒、壮热口渴、苔黄咽干等实热证均可使用。

  669. (2)若患儿平素大便溏薄、脾虚腹泻,本法慎用。

  670. (3)本法与推三关为大凉大热之法,可单用,亦可合用。若患儿气虚体弱,畏寒怕冷,可单用推三关;如高热烦渴、发斑等,可单用退六腑。两穴合用能平衡阴阳,防止大凉大热,伤其正气。如寒热夹杂,以热为主,则可以“退六腑三数,推三关一数”之比推之;若以寒为重,则可以“推三关三数,退六腑一数”之比推之。


  671. 34.洪池

  672. 【位置】肘关节内侧,肘横纹中点。

  673. 【操作】按摇洪池,一手拇指按穴位上,一手拿其四指摇之。

  674. 【功效主治】调和气血,通调经络,用于气血不和、关节痹痛等。

  675.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关节疼痛,多与按、揉、拿邻近穴位配合应用。


  676. 上肢部常用穴位:脾经、肝经、心经、肺经、肾经、大肠、小肠、肾顶、肾纹、四横纹、掌小横纹、胃经、板门、内劳宫、内八卦、小天心、总筋、阴阳、老龙、端正、五指节、二扇门、二人上马、威灵、精宁、外劳宫、外八卦、一窝风、膊阳池、三关、天河水、六腑、洪池。



  677. 细目三:躯干部穴位要点:

  678. 【【【【要点解析】】】】

  679. 1.躯干部常用穴位的位置,操作,功效,主治及临床应用

  680. 1.脊柱

  681. 【位置】大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

  682. 【操作】

  683. (1)捏脊,用捏法自下而上捏3到5遍,每捏三下将背脊提一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684. (2)推脊柱,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自上而下直推。

  685. 【功效主治】

  686. (1)捏脊,能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强健身体,用于治疗先天和后天不足的一些慢性病证和小儿保健。

  687. (2)推脊,重推脊能清热,用于各种实热证;轻推脊能安神,用于惊啼、夜寐不安。

  688. 【临床应用】

  689. (1)单用捏脊法,不仅常用于小儿疳积、腹泻等疾病,还可用于成人失眠、肠胃病、月经不调等。

  690. (2)重推脊多与清天河水、退六腑等合用,以清热;轻推脊配合按揉百会、掐揉小天心、清肝经,用于小儿惊惕、夜寐不安。

  691. (3)本法操作时,重点作用于督脉,亦旁及足太阳膀胱经,临床应用时可根据不同的病情,重提或按揉相应的背部俞穴,加强疗效。


  692. 2.七节骨

  693. 【位置】第4腰椎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线。

  694. 【操作】

  695. (1)推上七节骨,拇指桡侧面或食指、中指并拢,自下而上直推。

  696. (2)推下七节骨,拇指桡侧面或食指、中指并拢,自上而下直推。

  697. 【功效主治】

  698. (1)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用于泄泻、脱肛证属下元不固者。

  699. (2)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用于泄泻、便秘、脱肛证属实热者。

  700. 【临床应用】

  701. (1)治疗气虚下陷所致的脱肛、遗尿等疾病时,临床常以推上七节骨配合按揉百会、揉丹田等。

  702. (2)推上七节骨不能用于实热证,用后多令患儿腹胀或出现其他变证;推下七节骨不能用于虚寒型腹泻,否则易发生滑泻。


  703. 3.龟尾

  704. 【位置】尾椎骨端。

  705. 【操作】揉龟尾,拇指或中指端揉。

  706. 【功效主治】通调大肠,用于泄泻、便秘、脱肛。

  707. 【临床应用】揉龟尾,能通调督脉的经气,调理大肠,穴性平和,既能止泻,也能通便。治疗腹泻时多与揉脐、推上七节骨配合。


  708. 4.乳旁

  709. 【位置】乳头外侧旁开0.2寸。

  710. 【操作】揉乳旁,以两手拇指或中指指端揉。乳旁常与乳根(乳头直下0.2寸处)同时操作,可加强理气化痰的作用,即用拇指和食指同时揉两穴。

  711. 【功效主治】宽胸理气、化痰止咳,用于胸闷、胸痛、咳喘等症。

  712. 【临床应用】揉乳旁常配合推揉膻中、揉肺俞、揉中府、揉云门,治疗由于痰涎壅塞而致的肺不张。


  713. 5.胁肋

  714. 【位置】从腋下两胁至天枢处。

  715. 【操作】搓摩胁肋,又称按弦搓摩,令患儿两手抬起,或放于头上,医者以两手掌从患儿两胁腋下搓摩至天枢处。

  716. 【功效主治】顺气化痰、除胸闷、消积聚,用于胸闷、胁痛、痰喘气急、疳积、肝脾肿大等。

  717. 【临床应用】

  718. (1)按弦搓摩,性升而降,能顺气化痰,除胸闷、开积聚,可用于因食积、痰涎壅盛、气逆所致的胸闷、腹胀、气喘等。

  719. (2)本法可用于肝脾肿大,但需长期搓摩,非一日之功。

  720. (3)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肾不纳气者慎用。


  721. 6.丹田

  722. 【位置】小腹部,在脐下2到3寸间。

  723. 【操作】

  724. (1)摩丹田,用掌摩丹田。

  725. (2)揉丹田,用拇指腹或其他四指揉。

  726.   【功效主治】培肾固本、温补下元、分清泌浊,用于小儿先天不足、腹痛、遗尿、脱肛、尿潴留。

  727. 【临床应用】

  728.   (1)用于寒凝腹痛、遗尿、脱肛,多与补肾经、揉二马及推三关合用。

  729. (2)用于尿潴留,多与清小肠、推箕门合用。


  730. 7.肚角

  731. 【位置】脐下2寸,旁开2寸两大筋。

  732.   【操作】拿肚角,用拇、食、中指三指由脐旁向深处拿捏,一拿一松为一次。

  733.   【功效主治】健脾和胃、理气消滞,用于腹痛、腹泻、腹胀、痢疾、便秘等。

  734. 【临床应用】

  735. (1)拿肚角可止腹痛,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腹痛均可应用,特别对寒痛、伤食痛效果更好,配一窝风可加强止痛效果。

  736.   (2)本穴用拿法刺激性较强,一般拿3到5次即可,不可拿时间太长,可在所有手法结束后,再进行。


  737. 躯干部常用穴位:脊柱、七节骨、龟尾、乳旁、胁肋、丹田、肚角。



  738. 细目四:下肢部穴位要点:

  739. 【【【【要点解析】】】】

  740. 1.下肢部常用穴位的位置,操作,功效,主治及临床应用

  741. 1.箕门

  742. 【位置】大腿内侧,膝盖上缘至腹股沟成一直线。

  743. 【操作】推箕门,食、中指指腹自膝盖内侧上缘直推至腹股沟。

  744. 【功效主治】利尿通淋,用于尿闭、小便赤涩不利、水泻等。

  745. 【临床应用】治疗尿潴留,多与揉丹田、按揉三阴交合用;治疗小便赤涩不利,多与清小肠合用。


  746. 2.百虫

  747. 【位置】膝上内侧肌肉丰厚处。

  748. 【操作】

  749. (1)按揉百虫,拇指端按揉。

  750. (2)拿百虫,拇、食、中指对称提拿。

  751. 【功效主治】疏经通络、镇惊止搐,用于四肢抽搐、下肢痿蹵不用。

  752. 【临床应用】

  753. (1)用于下肢瘫痪及痹痛等症时,常与拿委中、按揉足三里合用。

  754. (2)用于抽风惊搐,宜重拿,并配合清肝经、掐老龙、拿委中等。


  755. 下肢部常用穴位:箕门、百虫。



  756. 第五单元小儿常见病推拿治疗


  757. 细目一:感冒


  758. 1.感冒的定义、发病特点。

  759. 感冒俗称“伤风”,是由感受外邪而引起的,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咳嗽等症状。感冒是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气候变化时及冬春两季最易发病。一般症状较轻,预后较好。


  760. 2.感冒的病因病机。

  761. 导致感冒的外邪,多为风寒、风热、暑湿,时疫外感,内因多位肺匹两虚


  762. 3.感冒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763. (1)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咽痒为主要症状,多兼咳嗽。挟滞者,可伴呕吐、腹泻、腹胀;挟惊者,可见高热惊厥;挟痰者,可见咳嗽、痰吼。

  764. (2)四季均有,常因气候骤变、寒暖失调而发病。

  765. (3)全身症状较重,且出现流行趋势者,为流行性感冒。

  766. (4)每月反复感冒2次以上者,多见于虚证感冒。

  767. (5)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单核细胞增加。

  768. (6)从呼吸道分泌物可分离出致病病毒。


  769. 【鉴别诊断】

  770. 本病当与肺炎喘嗽、麻疹、水痘相鉴别。

  771. (1)肺炎喘嗽:初起可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咽红、咳嗽等类似感冒的证候,但一般发热较高,伴气急痰喘,鼻翼扇动。两肺听诊有细湿啰音,胸部X片可见斑片状阴影。

  772. (2)麻疹、水痘:初起有发热、咳嗽等症,麻疹可见眼泪汪汪,口颊黏膜充血,有灰白色斑;水痘可见皮肤有斑疹、丘疹、疮疹。


  773. 4,感冒的辨证论治:主症、治法、处方、随症配穴。

  774. 治疗感冒总的原则是疏风解表。但根据感受外邪的不同,感冒的治法也不相同,感受风寒,治以辛温;感受风热,治以辛凉;感受暑湿,治以清暑化湿;因虚者,治以扶正;挟惊、挟滞、挟疲者,兼以定惊、消滞、化痰

  775. 1.外感风寒

  776. 主症:发热恶寒,无汗或微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咽不红,舌苔薄白,指纹浮色淡红。

  777. 治法:祛风散寒,宣肺解表。

  778. 处方:清肺经,推三关,拿肩井,拿风池,揉肺俞。

  779. 随症配穴:鼻塞流清涕者加黄蜂入洞、拿列缺、揉二扇门以增宣肺散寒之力;头痛者加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以舒缓疼痛;咳嗽者加揉风门以增开宣肺气之功。


  780. 2.外感风热

  781. 主症:发热重,恶寒轻,有汗,头痛,流浊涕,咽喉肿痛,口干而渴,舌苔薄黄,指纹浮色紫。

  782. 治法:疏风清热,透达肺卫。

  783. 处方:清肺经,清天河水,拿列缺,拿肩井。

  784. 随症配穴:咽喉肿痛者加清小肠、退六腑、揉曲池以泻火解毒;头痛者加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以疏散表邪,清利头目。


  785. 3.外感暑湿

  786. 主症:高热,汗出不爽,头痛,身重困倦,胸闷泛恶,或有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指纹淡紫滞。

  787. 治法:清暑透热,化湿理中。

  788. 处方:清肺经,清胃经,清天河水,水底捞月。

  789. 随症配穴:泛恶呕吐、腹胀脘闷者,加运八卦、清大肠、退六腑、推天柱骨以清暑热、降湿浊;头昏头痛者加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以清利头目。


  790. 4.表虚复感

  791. 主症:感冒反复发作,发热不髙,鼻流清涕,轻咳,自汗,面白,恶风怕冷,肢软乏力,胃纳不香,舌淡嫩,苔薄白,脉细弱,指纹色淡。

  792. 治法:宣降肺卫,益气固表。

  793. 处方:清肺经,摩揉肺俞,补脾经,揉足三里。

  794. 随症配穴:发热者加清天河水以清风热;鼻流清涕者加揉迎香、推三关以散风寒;头目不清、倦怠嗜睡者,加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以舒展头目;胃纳不香、自汗者,加揉脾俞、揉肾顶以补中益气、固表敛汗。


  795. 5.兼证

  796. (1)挟惊感冒:高热,惊惕哭闹,睡卧不安,目珠上窜,甚则抽风惊厥。治以解热定惊。在分型辨治基础上再加清肝经、捣小天心、猿猴摘果、抚脊。

  797. (2)挟滞感冒:有腹胀嗳气,甚则呕吐,腹泻,苔厚浊腻,脉数。证属乳食停积中焦,运化失常。治以消食导滞。原手法再加摩中脘、摩腹、揉天枢、揉脾俞、揉胃俞。

  798. (3)挟痰感冒:发热,咳嗽,喉间痰多,甚则气急痰鸣。痰清稀色白者,在分型辨治基础上加揉掌小横纹、分推膻中、擦肺俞;痰黄稠浊者,加清小肠、开璇玑、分肩胛、揉肺俞。


  799. 5.感冒的预防与调护。

  800. (1)患病时宜多饮水,给予清淡食物,不可恣食肥甘厚味。

  801. (2)高热不退时可每日推拿2次。

  802. (3)勤测体温,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适当给予物理降温,以免引起高热惊厥。

  803. (4)居室清洁卫生,暖和通风,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切勿过度发汗及过度散热。:

  804. (5)感冒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可用食醋30到50毫升,加水500毫升,置容器内,加热熏蒸房间,每日1次或隔日1次,以预防感冒。



  805. 细目二:发热


  806. 1.发热的定义。

  807. 发热是儿科临床常见症状之一见于小儿多种急、慢性疾病。当小儿体温异常升高,腋下体温高于37.5度,且一昼夜波动在1度以上时,可认为是发热。幼儿时期正常体温可波动于一定范围,短暂的体温波动、全身情况良好者,不作病态。


  808. 2.发热的病因病机。

  809. 小儿发热主要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

  810. (1)外感发热:由于小儿气血未充,神气怯弱,脏腑娇嫩,不耐外邪侵袭,且寒温不能自调,六淫、疫疠之邪由皮毛、口鼻入侵,腠理闭郁,正邪相争,阳盛则热,若正不胜邪,邪传入里,亦可出现化热化火。

  811. (2)内伤发热:因患儿素体阴虚,或热病伤阴,或失血过多,或过用温燥之药,致使阴血亏损,阳气相对偏亢,虚火内炽;亦可因乳食不节,食滞胃脘,脾失运化,清阳不升,浊气不降,积而化热;或因脾阳亏虚,中焦虚寒,虚阳外浮而发热;也有因气滞血瘀,瘀血久留,郁而化热。


  812. 3.发热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813. (1)体温异常升高达37.5度以上,一昼夜波动超过1度。

  814. (2)排除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甲级传染病。


  815. 【鉴别诊断】

  816. 发热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临床需根据其他兼证进行鉴别。


  817. 4.发热的辨证论治:主症、治法、处方、随症配穴。

  818. 1.外感风寒

  819. 主症: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痛,鼻塞流清涕,口淡不渴,咳嗽,苔薄白,脉浮紧。

  820. 治法:祛风散寒,宣肺解表。

  821. 处方:清肺经,推三关,黄蜂人洞,拿风池,揉肺俞。

  822. 随症配穴:无汗或汗出不畅者,加拿合谷、掐揉二扇门以助发汗解表;眉骨或项部疼痛者,加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髙骨以疏散表邪,清利头目。


  823. 2.外感风热

  824. 主症:发热重,恶寒轻,鼻流浊涕,咽喉肿痛,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

  825. 治法:疏风解表,宣肺清热。

  826. 处方:清肺经,清天河水,提拿大椎。

  827. 随症配穴:咽痛、口渴、便干者,加退六腑以泻火解毒;伴头痛、头晕者,加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以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828. 3.伤暑发热

  829. 主症:暑季发热,壮热心烦,汗出热不减,体温随气温高低而变,口渴欲饮,心烦不宁,面赤唇红,舌红少津,脉洪或濡数。

  830. 治法:祛暑清热,除烦养阴。

  831. 处方:清天河水,清肺经,清心经,水底捞明月,揉涌泉。

  832. 随症配穴:身热盛者,加退六腑以助清暑泄热;体温高低不定或夜热早凉者,加清肝经、揉二马以理气化湿,养阴清热。


  833. 4.阳明热盛

  834. 主症:大热,大汗,大渴引饮,面赤唇红,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脉洪大。

  835. 治法:清阳明实热。

  836. 处方:清胃经,大清天河水,退六腑,推脊。

  837. 随症配穴:咳嗽气急者,加清肺经、掐揉少商以泻肺经之热;肢体抽动者,加清肝经、打马过天河以凉肝息风;大便秘结者,加清大肠、推下七节骨以釜底抽薪。


  838. 5.热入营血

  839. 主症:身热夜甚,斑疹隐现,或吐衄便血,神昏谵语,心烦躁动,舌质红绛,脉细数。

  840. 治法:清营凉血,开窍宁神。

  841. 处方:清肺经,清肝经,清天河水,水底捞明月,捣小天心。

  842. 随症配穴:大便秘结者,加退六腑以泻在里实热;心烦不寐者,加打马过天河、猿猴摘果以除烦清热;神志昏迷者,加掐十宣、掐人中以增开穷醒神之力。


  843. 6.食积发热

  844. 主症:入暮热甚,手足心热,上腹灼热,腹胀纳呆,嗳腐吞酸,舌苔浊腻,脉滑而数。

  845. 治法:消食导滞,清泻里热。

  846. 处方:运八卦,清胃经,退六腑,摩中脘。

  847. 随症配穴:胃脘胀气者,加清板门、摩腹、揉脾俞、胃俞以和胃助运;热势较盛者,加清天河水、推脊以泻一身之热。


  848. 7.阴虚内热

  849. 主症:下午或夜间发热,五心烦热,咽干颧红,形瘦盗汗,小便短黄,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850. 治法:养阴清热。

  851. 处方:补肾经,揉二马,清天河水,揉涌泉。

  852. 随症配穴:食欲不振者,加补脾经、揉足三里以健脾助运;咳嗽者,加清肺经以清肺泻热。


  853. 5.发热的预防与调护。

  854. 1)高热不退时可每日推拿2次。

  855. (2)体温较髙的患儿应适当给予物理降温,以免引起高热惊厥。

  856. (3)高热患儿应卧床静息,每4小时测体温和脉搏1次。

  857. (4)发热患儿饮食宜清淡,多饮水,以防消耗津液过多,必要时需静脉补液。



  858. 细目三:咳嗽


  859. 1.咳嗽的定义、发病特点。

  860. 咳嗽是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影响肺的宣发肃降,致使肺气不畅,痰涎内生,临床表现为上逆作咳、咯吐痰涎的一种病证,是小儿临床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咳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而以冬春为多。各年龄的儿童均可发病,尤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尤为多见,预后一般较好。本病包括西医学所称的急慢性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者。


  861. 2.咳嗽的病因病机。

  862. 总之,小儿咳嗽的原因虽多,但其基本病机都是肺失宣降,肺气上逆。


  863. 3.咳嗽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864. (1)以咳嗽气逆、咯吐痰液为主要症状,多继发于感冒之后,常因气候变化而发作。

  865. (2)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有少许干啰音。

  866. (3)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


  867. 【鉴别诊断】

  868. 本病当与顿咳、肺炎喘嗽相鉴别。

  869. (1)顿咳:又称百日咳,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主症,咳毕呕吐痰涎,伴鸡鸣样回声。进行性加重,入夜尤甚。

  870. (2)肺炎喘嗽:以发热、咳嗽、气急、鼻扇为主症,肺部听诊有细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斑片状阴影


  871. 4.咳嗽的辨证论治:主症、治法、处方、随症配穴。

  872. 1.风寒咳嗽

  873. 主症:初起咳嗽频作,以干咳为主,或咳吐少量稀白痰液,咳声清脆,伴鼻塞流清涕,咽痒,恶寒或有发热,无汗,头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色淡。

  874.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875. 处方:清肺经,推三关,黄蜂入洞,擦揉肺俞、风门。

  876. 随症配穴:发热者,加清天河水、拿肩井以宣肺解表;咳嗽频繁者,加拿列缺、揉中府、揉云门以疏解肺经郁闭;痰多者,加分八道、分肩胛以宽胸化痰。


  877. 2.风热咳嗽

  878. 主症:咳嗽不爽或咳声重浊,吐痰黏稠色黄,不易咯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或伴发热,头痛,恶风,微汗出,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879. 治法:疏风清肺。

  880. 处方:清肺经,清天河水,揉肺俞,拿肩井。

  881. 随症配穴:头昏头痛者,加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以疏表邪,清头目;咳嗽频繁者,加揉中府、揉云门、分八道、分肩胛以通肺气,宽胸膈;发热重者,加拿列缺、拿曲池以泄肺热。


  882. 3.痰热咳嗽

  883. 主症:咳嗽痰多色黄,黏稠难咯,甚则气息粗促,喉中痰鸣,或伴发热口渴,烦躁不宁,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884. 治法:清肺化痰。

  885. 处方:清肺经,清胃经,清天河水,揉肺俞。

  886. 随症配穴:痰鸣气促者,加退六腑、分八道、分腹阴阳、分肩胛以宽胸膈,泻痰热;咳嗽声沉而鼻音重者,加揉风门、揉定喘、揉膏肓、拿风池以启肺气,通肺络。


  887. 4.痰湿咳漱

  888. 主症:咳嗽痰多,痰声漉漉,色白质稀,易于咯出,胸闷食少,鼻流清涕,舌质淡红,苔白腻,指纹色稍紫而滞。

  889. 治法:燥湿化痰,宽胸理气。

  890. 处方:清肺经,揉掌小横纹,开璇玑,分肩胛、揉肺俞。

  891. 随症配穴:咳嗽伴呕吐痰涎者,加清胃经、揉脾俞、揉丰隆以消积祛痰;咳嗽声沉闷者,加揉风门、揉定喘、揉膏肓以通肺络,行肺气;痰多清稀易咯者,加揉乳根、乳旁、擦胸骨以温肺化饮。


  892. 5.阴虚咳漱

  893. 主症:干咳声重,无痰或痰少不易咯出,手足心热,夜间咳嗽较频,声音干哑,口渴咽干唇红,舌红少苔,脉细。

  894. 治法:开胸顺气,滋阴润燥。

  895. 处方:清肺经,揉二马,补肾经,分八道,分肩胛。

  896. 随症配穴:低热者,加清天河水以清解肺热;咳嗽气急,伴两胁胀满者,加按弦搓摩、揉定喘、揉膏肓以畅膈理肺;体倦乏力者,加揉脾俞、肺俞、肾俞以健脾补肾,滋养肺阴。


  897. 6.肺脾两虚

  898. 主症:咳嗽反复发作,痰白清稀,面色苍白,自汗畏寒,气短懒言,语声低微,纳谷不香,舌淡嫩,边有齿痕,脉微细。

  899. 治法:健脾益肺,化痰理气。

  900. 处方:补脾经,补肺经,分肩胛,揉肺俞,揉脾俞,揉足三里。

  901. 随症配穴:痰涎较重者,加揉板门、掐揉四横纹、开璇玑、揉丰隆助化痰之功;畏寒肢冷者,加揉外劳宫、推三关增温阳之力。


  902. 5.咳嗽的预防与调护。

  903. (1)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后病情加重。

  904. (2)多饮水,少进食生冷、过甜、过咸或油腻的食物。

  905.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吸入烟尘、油烟、煤气而引发咳嗽。

  906. (4)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907. 细目4:呕吐


  908. 1.呕吐的定义、发病特点。

  909. 呕吐是指由于乳食不节、寒热犯胃、肝气犯胃、惊恐等原因,致使胃失和降,气逆于上,临床表现为胃内乳食经口吐出于外的病证。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哕,或称干呕。婴儿因哺乳量过多或过急造成的乳汁从口中溢出,不属于本病范畴。

  910. 呕吐发病并无年龄、季节限制,但夏秋季节较多。呕吐常见于婴幼儿腹泻、肝胆疾病中,但某些脑部疾病或急腹症,其先兆症状都有呕吐发生,因此需多加注意。


  911. 2.呕吐的病因病机。

  912. (1)乳食不节:小儿脏腑娇嫩,脾胃薄弱,若乳食不节,可引起食滞中脘,损伤脾胃,致胃不受纳,脾不运化,胃气上逆作吐。

  913. (2)热蕴胃肠:若乳母喜嗜炙煿、辛辣之品,乳汁蕴热,儿食母乳,可致热积于胃;或较大儿童过食辛热、煎炒之品,则会热积胃中;或食积化热,积聚胃肠;或感受夏秋湿热,热蕴胃中,胃失和降,气逆上冲,食人即吐。

  914. (3)寒滞胃脘:若乳母平时喜食寒凉、生冷之品,乳汁寒薄,儿吃其乳,脾胃受寒;亦可由先天禀赋不足,脾胃素虚,易受外寒;或素日体虚,又过食生冷,凝滞中脘;或风冷之邪,客于肠胃;或过用苦寒之药,损伤脾胃;或久病脾胃虚弱,中阳不振,致使脾胃失职,水谷不得运化而滞留胃中,久则胃气上逆而呕。

  915. (4)情志不畅:小儿因环境不适,或所欲不遂,或遭受打骂而情志不舒,导致肝气不畅,横逆犯胃,则成呕吐。

  916. (5)惊恐气乱:小儿神气怯弱,若骤见异物,或跌仆暴受惊恐,惊则气乱,恐则气下,致气机逆乱,胃失和降,发为呕吐。


  917. 3.呕吐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918. (1)呕吐时作,呕吐物或酸腐难闻,或清稀无味。

  919. (2)有过量饮食或感受外部寒热的病史。


  920. 【鉴别诊断】

  921. 本病当与肠梗阻引起的呕吐相鉴别。

  922. 肠梗阻呕吐:呕吐频繁,吐出大量胃液、胆汁、粪便样物或咖啡色混合物,同时伴有阵发性腹部绞痛,腹胀,大便不通,腹部可见到肠形。


  923. 4.呕吐的辨证论治:主症、治法、处方、随症配穴。

  924. 1.伤食呕吐

  925. 主症:呕吐酸腐,多为未消化的食物,不思饮食,口中酸臭,腹胀,大便或秘或泻,味酸腐臭秽,舌红苔黄而厚腻,指纹色紫滞。

  926.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927. 处方:清胃经,横纹推板门,摩中脘,揉脾俞,揉胃俞。

  928. 随症配穴:嗳气吞酸,腹胀满不适者,加运八卦、掐揉四横纹、按弦搓摩、分腹阴阳以行气消胀;腹痛,大便泻下酸腐者,加摩腹、推下七节骨以通腑泻浊。


  929. 2.胃热呕吐

  930. 主症:食入即吐,呕吐酸臭,伴身热烦躁,口干唇红面赤,渴喜冷饮,大便气味臭秽,小便色黄,舌红苔黄,脉象滑数,指纹紫。

  931. 治法:清热和胃,降逆止呕。

  932. 处方:清胃经,清天河水,推天柱骨,揉中脘。

  933. 随症配穴:腹胀腹痛者,加运八卦、横纹推向板门、摩腹以和中理气;大便泻下臭秽者,加退六腑、推下七节骨泻热通便。


  934. 3.胃寒呕吐

  935. 主症:进食一段时间后才呕吐,吐出物味不大,为未消化物或清稀黏液,无酸腐气味,伴面白神疲,四肢欠温,或腹痛隐隐,大便清稀,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指纹色淡。

  936. 治法:温中散寒,降逆止呕。

  937. 处方:推三关,揉板门,摩中脘,擦揉脾俞、胃俞。

  938. 随症配穴:伴食谷不化者,加运八卦、补脾经以健脾助运;伴腹胀隐痛者,加摩腹、按弦搓摩、揉外劳宫、擦揉肾俞以温助中阳,和血顺气。


  939. 4.肝气犯胃

  940. 主症:呕吐酸水,或嗳气频频,胸胁胀痛,精神郁闷,易怒多啼,舌质红,苔薄腻,脉弦,指纹青。

  941.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942. 处方:运八卦,清肝经,清胃经,按弦搓摩,揉肝俞。

  943. 随症配穴:舌红苔黄者,加清天河水以泻肝胃郁热;纳呆腹胀者,加掐揉四横纹、摩腹、揉脾俞、揉胃俞以助和胃降逆。


  944. 5.惊恐呕吐

  945. 主症:跌仆惊恐之后,呕吐清涎,伴见面色忽青忽白,心神烦乱,睡卧不安,惊惕哭闹,或手足缓慢抽搐,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指纹青紫。

  946. 治法:镇惊安神,平肝止呕。

  947. 处方:分手阴阳,捣小天心,清肝经,掐心经,推膻中。

  948. 随症配穴:手足缓慢抽搐者,加补脾经、运内八卦以补益中气,和降胃逆。


  949. 5.【预防调护】

  950. (1)喂食定时定量,食物宜新鲜、清洁。呕吐频繁者宜少量多次喂哺,以防再吐。

  951. (2)呕吐时宜令患儿侧卧,以防呛入气管。

  952. (3)不要过食辛辣、肥腻、煎炸食品。

  953. (4)哺乳不宜过急,哺乳后应竖抱婴儿身体,轻拍背部,使吸入的空气排出。



  954. 细目5:泻泻


  955. 1.泄泻的定义、发病特点。

  956. 小儿泄泻是由外感六淫、内伤乳食、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所致,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症。泄泻常年都可发生,夏秋两季较为多见,婴幼儿发病率较高。

  957. 本病包括西医学消化不良、小儿肠炎、秋季腹泻、肠功能紊乱等疾病。


  958. 2泻泻的【病因病机】

  959. 泄泻的病因为外感六淫,饮食内伤,脾胃虚弱。病机为脾胃运化失常,清浊相干,并走大肠。

  960. (1)外感六淫:冬春季节多为风寒入侵腹部,影响受纳运化,夏秋季节暑湿人侵,脾胃受邪,而致湿热下利,若热重于湿,可致暴注下迫。

  961. (2)饮食内伤:由于调护失宜,乳哺不当,饮食失节或过食生冷瓜果及不消化食物,造成脾胃受伤。使脾不能运化,胃不能消磨水谷,宿食内停,清浊不分,并走大肠而成泻。

  962. (3)脾胃虚弱:因先天禀赋不足、脏气本亏,或因后天调护失宜、损伤脾胃,都能导致脾胃虚弱。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常会反复发作,病程迁延不愈,甚则脾虚及肾,产生危重变证。

  963. 泄泻轻症预后良好。若起病急骤,泻下过度,引起气阴两伤,甚则阴竭阳脱,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神萎,皮肤干燥,囟门凹陷,目眶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櫻红,呼吸深长及腹胀等症。久泻迁延不愈者,则易转为疳证或慢惊风。


  964. 3泻泻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965. (1)大便次数增多,质稀,可有奶瓣、泡沫、黏液等成分,重症有脱水及酸中毒危候。

  966. (2)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病史。

  967. (3)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或少量红细胞、白细胞;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生长,或分离出轮状病毒等病原微生物。


  968. 【鉴别诊断】

  969. 本病当与痢疾鉴别。

  970. 痢疾:初起大便稀,便次增多,腹痛明显,里急后重,大便有黏冻,脓血。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


  971. 4泻泻的【辨证论治】

  972. 泄泻的实证以祛邪为主,治以消食导滞、祛风散寒、清热化湿。虚证以扶正为主,治以健脾益气、健脾温肾;虚中夹实,宜消补兼施;伤阴、伤阳者,宜滋阴温阳。

  973. 1.伤食泻

  974. 主症:大便夹有奶瓣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便前腹痛哭闹,不思乳食,腹胀拒按,嗳气吞酸,或有呕吐,夜寐欠安,舌淡红,苔厚腻或黄垢,指纹色淡紫滞。

  975. 治法:消食导滞,行气运脾。

  976. 处方:运内八卦,揉板门,清胃经,摩中脘,揉胃俞。

  977. 随症配穴:腹痛者,加分腹阴阳、揉脾俞以助消食导滞之力;肛门周围色红者,加清大肠、推下七节骨以泻肠中积热。


  978. 2.风寒泻

  979. 主症:大便清稀色淡多沫,或如蛋花汤样,气味不大,伴肠鸣腹胀,或恶风寒,鼻流清涕,咳嗽,咽痒,口不渴,舌淡,苔薄白,指纹色淡稍浮。

  980. 治法:疏风散寒,化湿止泻。

  981. 处方:推三关,揉一窝风,清小肠,清补大肠,摩腹。

  982. 随症配穴:大便如蛋花汤,或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者,加揉脐、补脾经、按揉足三里以健脾化湿;大便清稀量多者,加推箕门以利水渗湿。


  983. 3.湿热泻

  984. 主症:大便色黄,泻下急迫,气味秽臭,量多,日行十余次,食少纳差,口渴引饮,烦躁,或伴呕恶,发热或不发热,小便短黄,苔黄腻,指纹色紫。

  985. 治法:清热利湿,安肠止泻。

  986. 处方:清小肠,清大肠,揉大肠俞,推下七节骨。

  987. 随症配穴:伴有发热口渴、纳呆呕恶者,加清胃经、退六腑以泻胃肠湿热;有里急后重者,加揉天枢、揉上巨虚行大肠气血。


  988. 4.脾虚泻

  989. 主症: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夹有多量奶瓣或未消化食物残渣,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红,边有齿印,苔白,指纹色淡红。

  990.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991. 处方:补脾经,揉脾俞,捏脊,揉足三里。

  992. 随症配穴:大便色黄绿有泡沫者,加推三关、摩腹、揉脐以温中助运;大便有酸臭味者,加运八卦、揉胃俞、揉大肠俞以消积导滞;大便稀溏量多者,加清小肠、清大肠以利湿化浊。


  993. 5.脾肾阳虚泻

  994. 主症:久泻不愈,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味腥色绿,每于晨起泻,或伴脱肛,形寒肢冷,面白无华,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沉细,指纹色淡。

  995. 治法:健脾温肾,固涩止泻。

  996. 处方: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脾俞,揉肾俞。

  997. 随症配穴:矢气或小便时常有大便挤出者,加|运内八卦、推上七节骨、按揉百会,以助升提固涩之力。


  998. 6.气阴两伤

  999. 主症:泻下无度,神萎不振,四肢乏力,眼眶、囟门凹陷,甚则腹凹如舟,皮肤干燥,形体消瘦,心烦不宁,啼哭无泪,口渴引饮,小便短赤,甚则|无尿,唇红而干,舌红少津,苔少或光剥,脉细数,指纹细紫。

  1000. 治法:益气养阴。

  1001. 处方:补脾经,补肾经,揉二马,补大肠,摩关元、气海。

  1002. 随症配穴:腹胀者加运内八卦、揉足三里、揉脾俞以行气健脾;舌红少津,小便短赤者,加揉肾俞、揉三阴交以益肾养阴。


  1003. 5泻泻的【预防调护】

  1004. (1)适当控制饮食,减轻胃肠负担,吐泻严重者可禁食8~12小时,以后可据病情好转逐渐增加饮食量。

  1005. (2)随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用药,防止阴液过度脱失。

  1006. (3)注意前后二阴的清洁卫生,大便后宜用温开水清洗前后二阴。肛周潮红者可涂红霉素软膏。

  1007. (4)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可给易消化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婴儿鼓励母乳喂养。

  1008. (5)注意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避免着凉与过热。居室保持清洁卫生,空气流通。



  1009. 细目6:厌食要点:


  1010. 1.厌食的定义、发病特点。

  1011. 厌食是由喂养不当,饮食失节,脾胃运化失常所引起,临床表现为长期见食不贪,厌恶进食的病证。本病是小儿常见的脾胃病证,各个年龄都可发生,以1~6岁为多见。患儿除食欲不振外,其他症状不明显,预后良好。但病程长者,可造成气血化生不足,抵抗力差,易患他病。

  1012. 厌食不包括因外感时邪及某些慢性疾病而出现的食欲不振。


  1013. 2厌食的【病因病机】

  1014. 本病主要病因为喂养不当,久病体虚及先天不足,其病机为脾胃运化失健。

  1015. (1)喂养不当:是小儿厌食的主要原因。如进食无定时、无定量,偏食,过食生冷、甘甜之物,吃零食及饮料,或给予高营养滋补食品,影响了脾胃正常运化功能,损伤脾胃之气,而致不思进食,甚至拒食。

  1016. (2)久病体虚:病后元气不足,津液耗伤,脾胃气阴两虚,受纳运化能力下降,而致厌恶进食。

  1017. (3)先天不足:先天胎禀怯弱,元气不足,五脏皆虚,脾胃尤显薄弱,出生之后即食欲不振,不思乳食。

  1018. (4)情志不畅:因受精神刺激而心情不畅,或环境突然改变等因素,也能引起厌食。

  1019. 虽然病因不同,但病位主要在脾胃。本病初发时多见脾运不健的证候,厌食日久损及阴阳,则表现为脾胃气虚和胃阴不足的证候。本病迁延不愈,水谷精微摄取不足,无以化生气血,可导致全身消瘦,转为疳证。


  1020. 3厌食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1021. (1)长期见食不贪而无其他症状。

  1022. (2)面色少华,形体偏痩,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无其他阳性体征。

  1023. (3)有喂养不当史,或久病体虚,或胎禀不足。

  1024. (4)排除其他慢性疾病和外感病。


  1025. 【鉴别诊断】

  1026. 本病当与疳证相鉴别。

  1027. 疳证:是因脾胃损伤,气血不足导致多脏器功能失调的病证。临床以明显的形体消痩,面黄发枯,肚腹膨胀,伴精神萎靡或烦躁为特征。


  1028. 4厌食的【辨证论治】

  1029. 治疗厌食以调理脾胃为基本原则,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分别治以和胃运脾、健脾益气、滋养胃阴。

  1030. 1.脾失健运

  1031. 主症:食欲不振,甚则厌恶进食,食少而无味,多食或强迫进食可见脘腹饱胀,形体略痩,面色少华,精神良好,苔薄白微腻,指纹色淡。

  1032. 治法:和胃运脾。

  1033. 处方:运八卦,补脾经,掐揉四横纹,摩中脘。

  1034. 随症配穴:嗳气或两胁胀满者,加揉肝俞、按弦搓摩以疏肝和胃;舌苔厚腻者,加揉脾俞、胃俞,起消积助运的作用。


  1035. 2.脾胃气虚

  1036. 主症:食欲不振,少食,懒言,面色萎黄,精神萎靡,大便溏薄,或夹不消化食物残渣,舌淡,苔薄,指纹色淡不显。

  1037. 治法:健脾益气。

  1038. 处方:补脾经,摩腹,捏脊,揉脾俞,揉胃俞。

  1039. 随症配穴:大便溏薄,食入即泻者,加补大肠、推上七节骨以涩肠固脱;小便清长,大便完谷不化者,加补肾经、揉肾俞以培补肾气,助脾运化。^


  1040. 3.脾胃阴虚:

  1041. 主症:口舌干燥,不欲进食,或食少饮多,面干色黄,皮肤失润,大便偏干,小便黄赤,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指纹细紫而滞。

  1042. 治法:滋脾养胃。

  1043. 处方:分手阴阳(阴重阳轻),揉板门,补脾经,补肾经。

  1044. 随症配穴:上腹臌胀者,加运八卦、揉中脘、揉脾俞、胃俞以和降胃气;小便短赤者,加揉关元、肾俞以滋先天之阴精;大便干燥者,加摩腹、拿肚角、推下七节骨以通腑泄浊。


  1045. 5厌食的【预防调护】

  1046. (1)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少食甘肥厚腻之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按儿童年龄,给予品种多样、容易消化的食品。

  1047. (2)调节小儿情绪,使其在愉快的氛围中进食,不可强迫进食。



  1048. 细目7:便秘


  1049. 1.便秘的定义。

  1050. 便秘是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粪便在肠腔内停留过久,内含水分过分吸收,而致大便秘结不通、排而不爽,或排便时间间隔过长不能按时排便的一种病证。本病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一个证候,可单独出现,有时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临床可分为实秘和虚秘两大类。

  1051. 单独出现便秘有两种情况:一为习惯性便秘,与体质素禀有关,如阴虚体质多由血燥,阳虚体质多因气弱;二是一时性便秘,其原因与饮食起居失调有关,如饮食内伤,过食辛燥,每致肠间津枯而大便不行,或生活不规律,未养成按时排便习惯等。


  1052. 2便秘的【病因病机】

  1053. (1)实秘:饮食不调,过食辛热厚味,以致肠胃积热,气滞不行,或于热病后攻伐太过,耗伤津液,或余邪留恋于内,导致肠道燥热,津液失于输布而不能下润,致使肠道干涩,传导失常,故大便干结难出。

  1054. (2)虚秘: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或久病脾虚,运化无力,气血生化乏源,引起气血亏虚,气虚则真阳亏,温煦无权,致阴邪凝滞,阳气不运,则大肠传导无力而大便艰涩难下;血虚则真阴亏虚,津液少而不能滋润大肠,致使大便排出困难。


  1055. 3便秘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1056. 大便干结或黏腻,排出不爽或困难,甚至数曰排便一次。


  1057. 【鉴别诊断】

  1058. 本病当与肛裂、肛管闭锁、先天性巨结肠相鉴别。

  1059. (1)肛裂:排便时和排便后肛门剧烈疼痛、便秘、出血,局部检查肛管后正中部位肛裂,由此进行鉴别。

  1060. (2)肛管闭锁:新生儿出生后无胎粪排出,腹膨胀,呕吐,检查肛门即可证实。

  1061. (3)先天性巨结肠:出生后排便延迟,有时数日无排便,伴呕吐,以后顽固性便秘和逐渐加重的腹部膨胀。必要时进行钡灌肠X线检查,可明确部位和范围。


  1062. 4便秘的【辨证论治】

  1063. 本病应以通调大肠为总的治疗原则。

  1064. 1.实秘

  1065. 主症:大便干结,噫气频作,身热口臭,易怒目赤,纳食减少,腹部胀满,小便短赤,苔黄腻或黄燥,脉弦滑,指纹色紫。

  1066. 治法:清热润肠通便。

  1067. 处方:清大肠,退六腑,顺摩腹,拿肚角,推下七节骨。

  1068. 随症配穴:大便如羊粪球状,且数日一行者,加按揉膊阳池、揉天枢、揉龟尾、按揉足三里以畅通腑气;身热口臭者,加清胃经、清脾经以泻胃肠热;腹胀腹痛者,加分腹阴阳、按弦搓摩、运内八卦以行气消胀。


  1069. 2.虚秘

  1070. 主症:排便时间间隔长,便秘不畅,或大便粪质不硬,但临厕则努挣难下,面唇咣白,爪甲无华,形痩气怯,腹中冷痛,喜热恶寒,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脉细软,指纹色淡。

  1071. 治法:益气润肠通便。

  1072. 处方:清大肠,摩腹,摩揉中脘,推下七节骨。

  1073. 随症配穴:舌红少苔,大便干,小便黄者,加补肾经、按揉膊阳池、揉上马以滋阴润燥;大便虚挣努责者,加补脾经、揉龟尾、揉肾俞、捏脊、按揉足三里以健脾益气;腹中冷痛,四肢不温者,加外劳宫、一窝风、推三关、拿肚角以温化寒积;纳呆腹胀,大便不畅者,加揉肝俞、脾俞、胃俞以疏肝健脾。


  1074. 5便秘的【预防调护】

  1075. (1)增加膳食中纤维素含量,日常可多食水果(如枣、无花果、梅脯等)、蔬菜、未经处理的谷糠、整粒稻谷和豆类(如芸豆和蚕豆)。

  1076. (2)经常喝热水,每天6~8杯水为宜。

  1077. (3)多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腹部肌肉和盆部肌肉力量。

  1078. (4)每天按时坐盆排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1079. (5)学龄儿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精神上避免持续高度的紧张状态,学习紧张、睡眠不足均可引起便秘。

  1080. (6)避免长期使用易引起便秘的药物,如葡萄糖酸钙、碳酸钙及氢氧化铝等。

  1081. (7)尽量避免使用峻下药物,若经常使用会加重便秘。



  1082. 细目八:腹痛要点:


  1083. 1.腹痛的定义。

  1084. 腹痛是指因感受寒邪、乳食积滞、脾胃虚寒、蛔虫感染等造成的胃脘以下、耻骨联合以上部位发生疼痛的病证。腹痛为儿科常见的临床证候,涉及的疾病范围很广,许多内、外科疾病均能引起腹痛,本节所论及的为儿科无急腹症指征的腹痛。


  1085. 2腹痛的【病因病机】

  1086. (1)感受寒邪:护理不当,或气候突然变化,小儿腹部为风寒冷气所侵,寒邪搏结于肠胃之间,阻遏中阳,气机凝涩不畅,经络受阻不通,气血凝滞不行,而发生疼痛。

  1087. (2)乳食积滞:乳食不节,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食物,致使脾胃损伤,运化失司,乳食停滞于中焦,气机受阻,而致腹痛。

  1088. (3)蛔虫感染:感染蛔虫,扰动肠中,或窜行胆道,或虫多而扭结成团,阻止气机而致气滞作痛。

  1089. (4)脾胃虚寒:平素脾胃虚弱,或久病脾虚,致脾阳不振,中阳不足,运化失司,寒湿滞留,气血不足以温养,而致腹痛隐作,绵绵不休。


  1090. 【3腹痛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1091. (1)胃脘以下,脐周及耻骨以上疼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起病急骤或较缓慢,疼痛范围不清楚,痛止后活动如常,患儿哭闹或神情异常,多数患儿不能正确地描述疼痛的性质、部位和时间。

  1092. (2)腹软,多喜按,多无包块,无腹膜刺激征,肠鸣音正常或亢进。

  1093. (3)排除急性阑尾炎、肠套叠、肠扭转、急性坏死性肠炎等急腹症。


  1094. 【鉴别诊断】

  1095. 本病当与急性阑尾炎、肠套叠、肠扭转、急性坏死性肠炎相鉴别。

  1096. (1)急性阑尾炎:多见于年长儿,以脐周痛、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为主,且有明显的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常伴呕吐及发热,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增高。

  1097. (2)肠套叠:多发生在婴幼儿,突然发生间歇性腹痛,伴呕吐、便血,腹部可触到腊肠样肿块。

  1098. (3)肠扭转:除一般腹痛、腹胀、频繁呕吐等症状外,可触及胀大的肠袢,腹部X线检查可协助诊断。

  1099. (4)急性坏死性肠炎:腹痛呈阵发性加剧,腹泻,明显中毒现象,排腥臭味、赤豆汤样大便。腹部X线可协助诊断。


  1100. 【4.腹痛的辨证论治】

  1101. 1.感寒腹痛

  1102. 主症:腹痛急骤,阵阵发作,哭叫不止,常在受凉或饮食生冷后发生,遇冷更甚,得热则减,腹部喜按怕凉,手足欠温,小便清长,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弦,指纹色红或隐伏不见。

  1103. 治法:温中散寒。

  1104. 处方:补脾经,揉外劳宫,推三关,摩腹,揉一窝风,拿肚角。

  1105. 随症配穴:腹泻大便无臭味者,加补大肠、按揉足三里以温化寒湿。


  1106. 2.食积腹痛

  1107. 主症:腹部胀满,疼痛拒按,厌食,嗳腐吞酸,面色黄而暗滞,恶心呕吐,矢气频作,夜卧不安,腹泻或便秘,苔厚腻,脉滑,指纹淡滞。

  1108. 治法:消食导滞。

  1109. 处方:运内八卦,清胃经,摩揉中脘,分腹阴阳,拿肚角,揉足三里。

  1110. 随症配穴:呕吐者,加推天柱骨、清板门以降逆止呕;发热者,加退六腑、清天河水、推脊以泻热消积;泻下酸腐者,加揉板门、清大肠、推下七节骨以导滞通腑。


  1111. 3.虫积腹痛

  1112. 主症:腹痛突然发作,绕脐而痛,时发时止,有时腹部可触到蠕动之块状物,时隐时现,有便虫史,面黄肌瘦,食欲不佳,或嗜食异物,如有蛔虫窜行胆道则痛如钻顶,或伴呕吐,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1113. 治法:驱虫止痛。

  1114. 处方:揉一窝风,揉外劳宫,按揉肝俞、胆俞

  1115. 和背部压痛点。

  1116. 随症配穴:纳差者,加揉脾俞、揉胃俞、摩腹、揉脐以益气健脾。


  1117. 4.脾胃虚寒

  1118. 主症:腹痛隐隐,时作时止,喜温喜按,面色萎黄,形体消瘦,食欲不振,易发腹泻,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软,指纹色淡。

  1119. 治法:温中补虚。

  1120. 处方: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摩揉脐,按揉足三里。

  1121. 随症配穴:腹泻者,加补大肠,灸关元、气海、脾俞、胃俞,以增温振中阳之功。


  1122. 【5.腹痛的预防调护】

  1123. (1)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油炸食品、火锅等辛辣肥厚食物应该少吃。

  1124. (2)衣被恰当,穿减合适,以手足微温为宜。

  1125. (3)多参加户外活动,提高孩子对温度调节的灵敏度。



  1126. 细目九:遗尿


  1127. 1.遗尿的定义。

  1128. 遗尿俗称“尿床”,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因元气不足,肺、脾、肾功能失调,生活习惯不良等,导致睡眠中经常不自主的排尿,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轻者隔日或数日1次,重者每夜1~2次。病情反复可至十几岁,迁延不愈者常常对儿童产生极大的精神压力,使患儿身心健康受到很大的影响。


  1129. 2.【病因病机】

  1130. 尿液的生成、排泄与肺、脾、肾、三焦、膀胱有密切关系,其发病原因主要为肾气不足、肺脾气虚、肝经郁热。

  1131. (1)肾气不足:小儿因先天肾气不足,下元虚冷,膀胱失其温养,气化与制约功能失常,而致遗尿。

  1132. (2)脾肺气虚:小儿久病,或素体脾肺不足,导致脾肺气虚,则下不能制水,水道约束无权;气虚则阳亦虚,阳虚膀胱制约失职,导致睡中遗尿。

  1133. (3)肝经郁热:患儿素蕴湿热,内扰肝经,郁而化火,火热内迫,下注膀胱,可使肝之疏泄失常,膀胱制约失利,而发为遗尿。

  1134. 此外,有些患儿痰湿素盛,夜间熟睡不醒,呼叫不应,也常遗尿。亦有自幼缺乏教育,没养成夜间起床排尿的习惯,久而久之,形成习惯性遗尿。


  1135. 3.【诊断要点】

  1136. (1)3岁以上小儿睡眠时小便不能自控,日间能控制排尿。

  1137. (2)功能性遗尿患儿一般无阳性体征,小便常规正常。

  1138. (3)有器质性病变的患儿腰骶椎X片显示:低椎隐裂,或部分患儿做泌尿系统造影可见其结构异常。


  1139. 【鉴别诊断】

  1140. 本病当与泌尿系统感染、尿崩症、糖尿病遗尿相鉴别。

  1141. (1)泌尿系统感染:常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尿常规检查可证实。

  1142. (2)尿崩症:本病在儿童也可表现为遗尿,但饮水量明显多于正常,且尿比重明显下降。做垂体加压素试验或禁水试验可以确诊。

  1143. (3)糖尿病:因尿量增多,儿童患者常有遗尿,但多伴有多饮、消痩等症状。通过检查尿糖可以确诊。


  1144. 4.【辨证论治】

  1145. 1.肾气不足

  1146. 主症:睡中经常遗尿,量多次频,醒后方觉,神疲乏力,面色滉白,肢凉怕冷,腰腿酸软,精神萎靡或智力较差,日常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指纹淡。

  1147. 治法:温补肾阳,缩尿止遗。

  1148. 处方:补肾经,揉二马,揉肾俞,横擦命门,揉关元。

  1149. 随症配穴:神疲肢倦者,加补脾经、运八卦、

  1150. 揉足三里、捏脊以培补后天之本;自汗盗汗者,加揉肾顶、补肺经以固表敛汗;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者,加擦八髎、按揉百会、揉三阴交以助温补下元。


  1151. 2.脾肺气虚

  1152. 主症:睡中遗尿,量少而频,少气懒言,形体消痩,神疲乏力,面黄无华,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常自汗出,舌淡或胖嫩,苔薄白,脉沉细弱,指纹色淡。

  1153. 治法:补益肺脾,升提固脱。

  1154. 处方:补脾经,补肺经,捏脊,按揉百会,揉关元。

  1155. 随症配穴:纳差、便溏者,加补大肠、揉板门、揉足三里以健脾助运;自汗易感冒者,加揉肾顶、揉肺俞、脾俞、肾俞以补益正气。


  1156. 3.肝经湿热

  1157. 主症:睡中遗尿,量及次数较少,色黄腥臊,面红唇赤,性情急躁,骱齿夜惊,夜眠不安,唇赤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有力,指纹紫滞。

  1158. 治法:清肝泄热,疏利止溺。

  1159. 处方:清肝经,清小肠,捣小天心,推箕门,揉三阴交,推涌泉。

  1160. 随症配穴:纳差者,加补脾经、揉板门、掐揉四横纹;小便滴沥不畅者,加补肾经、揉关元、揉气海以助膀胱气化;心烦不寐者,加清天河水、清心经以清心除烦。


  1161. 5.【预防调护】

  1162. (1)在治疗前应先排除泌尿系统器质性病变而致的遗尿。

  1163. (2)从小培养小儿按时排尿的习惯。睡前注意排空小便,注意遗尿时间,按时唤醒排尿,逐渐养成自行排尿习惯。

  1164. (3)晚餐后应注意控制饮水量,少喝水及流质饮食。

  1165. (4)白天避免活动过度,以免疲劳贪睡,偶尔遗尿要给予安慰、教育,避免产生精神紧张或消极情绪。

  1166. (5)积极预防和治疗引起遗尿的原发疾病,如尿道炎、條虫、包皮过长等。



  1167. 细目十夜啼


  1168. 1夜啼的定义及发病特点

  1169. 夜啼是指小儿由于脾寒、心热、惊骇、食积等原因,经常在夜间啼哭不眠,间歇发作或持续不已,甚至通宵达旦,或每夜定时啼哭,白天如常的病证。民间俗称“夜哭郎”。患此症后,持续时间少则数日,多则经月。本病多见于半岁以内的婴幼儿,以新生儿更为多见。


  1170. 【2.夜啼的病因病机】

  1171. (1)脾寒:婴儿素禀虚弱,脾常不足,脾为阴中之阴,若护理失宜,寒邪内侵,脾寒乃生。至夜阴盛,脾寒愈盛,寒邪凝滞,气机不通,故入夜腹痛而啼。

  1172. (2)心热:乳母平日恣食辛辣肥甘,或焦燥炙馎之品,或贪服性热之药,火扰热郁,积热上炎。心主火属阳,阳为人生之正气,至夜则阴盛而阳衰,阳衰则无力与邪热相搏,正不胜邪,则邪热乘心,而致夜间烦躁啼哭。

  1173. (3)惊骇:小儿神气不足,心气怯弱,如有目触异物,耳闻异声,使心神不宁,神志不安,常在梦中哭而作惊,故在夜间惊啼不寐。

  1174. (4)食积:婴儿乳食不节,内伤脾胃,胃不和则卧不安,因脾胃运化失司,乳食积滞,入夜而啼。


  1175. 【3.夜啼诊断要点】

  1176. (1)入夜啼哭,不得安睡,甚则通宵不眠,连夜不止,少则数日,多则月余,白天如常。体格检查无异常。

  1177. (2)从小儿的年龄、啼哭的时间、精神状况、面色、舌脉、腹部体征、体温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排除因各种疾病引起的啼哭。


  1178. 【鉴别诊断】

  1179. 小儿不会言语,啼哭是其表达方式,可以通过听啼哭的声音和伴随症状鉴别因饥饿、过饱、湿疹、腹痛、腹泻、感冒、发热、咳嗽、出疹、呕吐、中耳炎等病症引起的啼哭。


  1180. 4夜啼的【辨证论治】

  1181. 1.脾寒

  1182. 主症:睡喜伏卧,曲腰而啼,四肢欠温,食少便溏,面色青白,唇舌淡白,舌苔薄白,脉象沉细,指纹青红。

  1183. 治法:温中健脾。

  1184. 处方:补脾经,推三关,摩腹,揉关元,揉气海,揉脾俞。

  1185. 随症配穴:纳差者,加掐揉四横纹、摩揉中脘、运八卦、揉足三里以助中焦运化;腹痛重者,加揉一窝风、拿肚角以解痉止痛;大便稀溏者,加补大肠、推上七节骨。


  1186. 2.心热

  1187. 主症:睡喜仰卧,见灯火则啼哭愈甚,烦躁不安,小便短赤,面赤唇红,舌尖红,舌苔白,脉数有力,指纹青紫。

  1188. 治法:清心安神。

  1189. 处方:清心经,平肝经,清小肠,清天河水,捣小天心,揉总筋,掐揉五指节。

  1190. 随症配穴:便秘者,加清大肠、运水入土、揉膊阳池、摩腹、推下七节骨,以泻下热结。


  1191. 3.食积

  1192. 主症:夜间阵发啼哭,脘腹胀满,呕吐乳块,大便酸臭,舌苔厚,指纹紫。

  1193. 治法:消导积滞,和胃安神。

  1194. 处方:清胃经,清大肠,摩揉中脘,摩腹,分腹阴阳。

  1195. 随症配穴:呕吐者,加清板门、推天柱骨以降逆止呕;大便质稀酸腐者,加清补脾经(先清后补)、揉天枢、推下七节骨以导滞通腑;发热者,加清天河水、退六腑以清泻郁热。


  1196. 4.惊骇

  1197. 主症:睡中时作惊惕,唇与面色乍青乍白,紧偎母怀,舌脉多无异常变化,或夜间脉来弦数。

  1198. 治法:镇静安神。

  1199. 处方:清心经,平肝经,捣小天心,摩囟门,猿猴摘果。

  1200. 随症配穴:便溏者,加补大肠、补脾经、摩腹、推上七节骨、揉足三里以健脾固脱;身热者,加清天河水、掐揉五指节、推攒竹、推印堂以清热定惊。


  1201. 【5夜啼的预防调护】

  1202. (1)要注意防寒保暖,但也不要衣被过暖。

  1203. (2)产妇不可过食寒凉及辛辣食物,勿受惊吓。

  1204. (3)不可将婴儿抱在怀中睡眠,不通宵开启灯具,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1205. (4)注意保持周围环境安静祥和,检查衣服被褥有无异物刺伤皮肤。

  1206. (5)婴儿无故啼哭不止,要注意寻找原因,如饥饿、过饱、闷热、寒冷、虫咬、尿布浸渍、衣被刺激等,除去引起啼哭的原因。



  1207. 细目十一:小儿近视


  1208. 1.近视的定义

  1209. 近视是以视近清楚而视远模糊不清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有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之分。假性近视指用眼过度,睫状肌持续紧张,以致不能调节晶状体的屈光度所造成的视远不清,经休息后症状可以缓解或消失。真性近视眼睛发生轴性改变,即使经过休息,症状仍不能缓解或消失。


  1210. 2.【病因病机】

  1211. 本病多由于先天肝肾不足,精血亏乏;后天用眼过度,精血耗损;偏食等造成精血生成不足,精血不能上荣头面,目失濡养,进而神光衰微,不能及远。


  1212. 3【诊断要点】

  1213. (1)视近清晰,视远模糊,自觉眼前有星点飘动,视久疲劳,眼睛干涩,甚至会发生外斜及废用性弱视。

  1214. (2)散瞳后,裸眼视力大于1.0者是假性近视,裸眼视力低于0.8者是真性近视。

  1215. (3)高度近视者常出现玻璃体液化、变性、混浊。


  1216. 4.【辨证论治】

  1217. 主症:轻度近视除了视近清晰、视远模糊外,无其他症状。中度近视患儿容易出现玻璃体混浊,

  1218. 自觉眼前有星点飘动。高度近视除了以上症状外,尚有视久疲劳,眼睛干涩,甚至会发生单眼隐性或显性外斜视,外斜最终会导致废用性弱视。

  1219. 治法:舒经通络,解痉明目,养血填精。

  1220. 处方:揉睛明,揉攒竹,揉天应(位于攒竹下三分,眉头下眼眶内上角凹陷处),揉太阳,揉四白,抹眼眶。

  1221. 随症配穴:头颈部酸痛者,加按风池、弹拨天柱骨以舒筋通络;眼睛干涩,视物易疲劳者,加按揉心俞、肾俞、肝俞、脾俞以养血填精。


  1222. 5.【预防调护】

  1223. (1)饮食多样化,适当食用稍硬的食物,以增加面部的血运,对眼部起到活血通经的作用。

  1224. (2)养成健康的用眼习惯,看书、学习时光线适度,近距离用眼不宜时间过长,中间可闭目休息或极目远眺,对缓解视力疲劳有积极作用,也可用本法预防近视。

  1225. (3)推拿治疗适用于轻度或中度的近视,如果已经发生轴性改变,则应及时配戴眼镜,以免视力继续发展。



  1226. 细目十二:小儿脑瘫


  1227. 1.小儿脑瘫的定义

  1228. 小儿脑瘫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随意肌功能障碍,如肢体痉挛、姿势控制异常和不随意运动,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感知异常、语言和视觉障碍及学习障碍。

  1229. 西医学认为小儿脑瘫的发生多因母亲妊娠期外伤、中毒、放射性照射、感染造成胎儿脑损伤;出生时因缺氧、产伤、难产损伤大脑;产后因核黄疸损伤脑神经。


  1230. 2.小儿脑瘫的【病因病机】

  1231. 小儿脑瘫属中医五迟、五软、五硬范畴。

  1232. (1)先天不足:父母精血不足,精不足则脑髓空虚,血不足则不能儒养于心脑,胎元不充,致小儿元神不足,精血不达四肢而肢体不用,作强不能。

  1233. (2)瘀血阻络:产伤、难产而致瘀血阻于脑络,通过经络累及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以致产生筋脉挛急、功能障碍、智力低下、失语、斜视等症状。


  1234. 3小儿脑瘫的【诊断要点】

  1235. (1)患儿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有明确引发大脑损伤的高危因素。

  1236. (2)临床表现为上下肢痉挛或无力,抬头、翻身、独坐、爬行及站立等自主运动困难,喂哺困难,常常舌伸出口外及流涎。

  1237. (3)异常的肌张力(肌张力偏高或偏低)和异常的神经反射(踝阵挛、巴氏征阳性),异常的动作模式(肩关节内收,肘关节屈曲,腕关节屈曲,手指屈曲呈紧握拳状,拇指内收),无其他神经系统异常反射。

  1238. (4)伴有癫痫的患儿脑电图检查可有异常放电,1/2至1/3的患儿颅脑CT可见脑积水、脑萎缩、多发性脑软化灶。


  1239. 【鉴别诊断】

  1240. 本病当与智力低下相鉴别。

  1241. 智力低下:本病常有运动发育落后,动作不协调、不灵活,原始反射、调正反应异常,在婴儿早期易被误诊为脑瘫,但其智力落后的症状较为突出,肌张力基本正常,无姿势异常。


  1242. 4小儿脑瘫的【辨证论治】

  1243. 1.肝脾不足,气血虚弱

  1244. 主症:发育迟缓(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行动痿弱无力(五软:颈软头不能抬起、肌肉软不能独坐、手软不能抓握、足软不能站立、口软不能言语)。

  1245. 治法:补益气血,柔肝健脾。

  1246. 处方:补脾经,平肝经,揉膊阳池,按揉百会,揉足三里。

  1247. 随症配穴:有五迟症状者,加补肾经、揉二马、揉气海、揉关元以培补先天;有五软症状者,加揉脾俞、胃俞、揉中脘、摩腹、捏脊以培补后天。


  1248. 2.阴虚风动

  1249. 主症:手足徐动,头摇身颜,共济失调,步履蹒跚,伴目眩神倦,腰酸腿软,健忘少眠,烦躁易怒,盗汗便干,手足心热,甚或兼有智力迟钝、癫痫、失语、失明、失聪。舌红体瘦或有裂纹,苔少,脉细数。

  1250. 治法:滋阴益气,柔筋通脉。

  1251. 处方:补肾经,平肝经,揉二马,揉膊阳池,按揉百会。

  1252. 随症配穴:烦躁易怒,盗汗便干,手足心热者,加清天河水、退六腑以清虚热,泻燥便;手足徐动,神倦乏力者,加补脾经、揉中脘、揉气海、揉关元、揉足三里以益气养阴。


  1253. 3.气滞血瘀痰阻

  1254. 主症:肢体强直(五硬:头项硬、口舌硬、手硬、脚硬、肌肉硬),神志迟钝,口角流涎,感觉麻木,伴面色晦暗,肌肤甲错,青筋暴露。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而涩,指纹紫滞。

  1255. 治法:活血化瘀,通经开窍。

  1256. 处方:揉二马,揉膊阳池,拿列缺,拿合谷,拿五经,揉膈俞。

  1257. 随症配穴:智力迟钝者,加按揉百会、心俞、肝俞、肾俞以开窍醒脑;喉中痰鸣,舌謇语塞,口角流涎者,加补脾经、揉板门、掐揉四横纹、摩中脘、揉脾俞以化痰降浊。


  1258. 4.肝风内动

  1259. 主症:颈项强直,肩肘内旋,手蜷不展,双腿内收,两足交叉如剪刀状,足尖着地,刺激后症状加重,或伴有吞咽困难。少数患儿时作惊厥,角弓反张,四肢抽搐。舌淡苔薄白,脉细数,指纹沉细。

  1260. 治法:填补阴精,养肝息风。

  1261. 处方:平肝经,补肾经,按揉百会,揉肝俞,揉肾俞。

  1262. 随症配穴:身体消瘦,食少便溏者,加补脾经、揉中脘、揉气海、揉足三里以培补脾土。

  1263. 【各型共用手法】

  1264. 1.对症选穴

  1265. (1)智力低下:四神聪、百会、风池。

  1266. (2)语言障碍:金津、玉液、通里、廉泉。

  1267. (3)颈部活动障碍:风池、大椎、天柱、身柱。

  1268. (4)上肢活动障碍:肩髁、肩髎、臂臑、曲池、合谷。

  1269. (5)下肢活动障碍:环跳、居髎、承扶、委中、阳陵泉、解溪。

  1270. 2.被动运动关节

  1271. (1)颈部被动运动:前屈、后仰、向两侧旋转患儿颈部。

  1272. (2)上肢被动运动:外展、内收、上举肩关节,屈伸肘关节,屈伸腕关节,外展内收拇指,屈伸指关节。

  1273. (3)下肢被动运动:屈伸髋、膝、踝关节,顺时针及逆时针摇髋、膝、踝关节各3~5次。


  1274. 5.小儿脑瘫的操作【注意事项】

  1275. (1)手法治疗每次30到40分钟,每日1到2次,体虚患儿隔日1次。每周治疗6天,每月为一疗程。

  1276. (2)施术时要避免暴力牵拉和突然性动作,关节活动度要掌握在患儿能耐受的范围内。

  1277. (3)注意室内温度,避免患儿受寒冷刺激而加重痉挛。

  1278. (4)治疗前勿过饥或过饱,治疗后适当饮水。


  1279. 【6.小儿脑瘫的预防调护】

  1280. (1)做好妇幼保健工作,避免孕妇外伤、早产及难产,新生儿要防治脑缺氧、脑损伤等。

  1281. (2)瘫痪患儿需给予瘫痪肢体按摩,预防褥疮。

  1282. (3)吞咽困难的患儿要缓慢进食,给易于咽下的食物。

  1283. (4)加强动作、语言训练,增强患儿体质,防止营养不良、消化不良,。



  1284. 细目十三:小儿抽动症


  1285. 1抽动症的定义

  1286. 小儿抽动症,现代医学又称抽动障碍症,多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病,是一种有明显遗传倾向的神经精神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不自主、反复、快速、无目的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


  1287. 2.【抽动症的病因病机】

  1288. 抽动症的发生与先天肝肾不足、后天失养、情志失调、饮食所伤、感受外邪、颈部外伤等因素有关。

  1289. (1)先天不足,阴虚风动:先天不足,肾精亏虚,水不涵木,肝血不足,筋失所养,虚风内动,故而出现抽动症状。

  1290. (2)五志过极,化火生风:小儿肝常有余,若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最易化火,而筋为肝所主,直接受到肝火的灼烤,而致筋伤风动。

  1291. (3)过食肥甘,痰湿内阻:小儿脾常不足,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导致肠胃积滞,阻碍脾胃运化,湿浊内生,痹阻经脉;食积湿浊日久化热,炼液成痰,筋脉痹阻加重,导致抽动。

  1292. (4)外伤瘀阻,筋脉不畅:小儿在出生、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或因产伤、或因跌仆损伤、或因长期姿势不当,而使局部气血不畅,筋脉痹阻,展伸不利。


  1293. 3抽动症的【诊断要点】

  1294. (1)常见眼睛、鼻子、嘴巴、颈部、躯干、上下肢快速、无目的反复抽动,或伴有喉部发出清嗓或奇特的鸣叫声,或有骂人语言。

  1295. (2)脑电图检查、颅脑CT扫描无明显异常。


  1296. 【鉴别诊断】

  1297. 本病常与癫痫局限性发作、多动症相鉴别。

  1298. (1)癫痫局限性发作:突然暂时失去知觉,眼球直视,局部肌肉收缩,迅即恢复;以往有同样发作史,或有家族史、产伤缺氧史、颅外伤史等;脑电图检查出现典型的癫痫波形;头颅X线平片和CT扫描可发现某些原发疾病,如脑肿瘤、脑寄生虫病、脑发育畸形等。

  1299. (2)多动症:表现为注意力涣散,情绪不稳,冲动任性,上课时思想不集中,坐立不安,喜欢做小动作,活动过度,动作笨拙,翻手试验、指鼻试验、指指试验阳性。


  1300. 【4.抽动症的辨证论治】

  1301. 1.肝肾阴虚,筋失所养

  1302. 主症:多发于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患儿往往形体消瘦,面赤颧红,口燥咽干,躁动不安,频频眨眼、皱眉、努嘴、耸鼻,或盗汗烦热,大便秘结。舌红或绛,苔少,脉弦细数。

  1303. 治法:滋肾养肝,柔筋解痉。

  1304. 处方:清肝经,补肾经,揉二马,揉涌泉,揉肝俞,揉肾俞。

  1305. 随症配穴:小便短赤者,加清小肠、清天河水以清虚火;形痩纳呆者,加揉足三里、脾俞、胃俞以健脾助运;大便燥结者,加清大肠、摩腹、拿肚角、推下七节骨以通便泻热。


  1306. 2.肝气不畅,郁火生风

  1307. 主症:眼干目赤,眨眼皱眉,心烦气躁,常因小事哭闹,喉中发声尖利,大便臭秽,秘结不畅。口唇红绛,舌红或绛,苔黄燥,脉弦数,指纹紫滞。

  1308. 治法:清肝泻火,养血和营。

  1309. 处方:清肝经,清胃经,清天河水,补脾经,按弦搓摩,推脊。

  1310. 随症配穴:大便干者,加清大肠、退六腑以通腑泄热;小便短赤,五心烦热者,加揉二马、脾俞、肾俞、足三里以益气养阴。


  1311. 3.饮食积滞,痰热内结

  1312. 主症:患儿形体较壮实,双眼眨动、皱眉,耸鼻努嘴,或极力吞咽,或喉中吭声有力,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1313. 治法:健脾消积,化痰清热。

  1314. 处方:清肺经,清胃经,退六腑,摩腹,揉脾俞,揉胃俞。

  1315. 随症配穴:咽喉色暗红不鲜,表面不光滑者,加揉板门、四横纹、掐揉少商以化痰利咽;大便臭秽,口臭咽红者,加清天河水、清大肠、推下七节骨以通腑泄热。


  1316. 4.疼血阻络,筋脉不畅

  1317. 主症:患儿母亲妊娠时多有胎位不正,或分娩时难产或器械助产,患儿头面部常有一定程度的向一侧倾斜,眨眼、摇头、耸肩、伸臂、踢腿、伴有口中咯声频发。

  1318. 治法:舒筋通络,祛瘀散结。

  1319. 处方:清肝经,揉心俞,揉膈俞,揉合谷,揉手三里,拿肩井。

  1320. 随症配穴:纳呆形瘦者,加补脾经、运八卦、捏脊以健脾助运。

  1321. 【各型共用手法】

  1322. (1)挤眉眨眼:天门、攒竹、天应、鱼腰、丝竹空、太阳、承泣、睛明等。

  1323. (2)吭鼻皱鼻:四白、迎香、鼻通、人中、口禾髎、颧髎等。

  1324. (3)清嗓噘嘴:口禾髎、地仓、承浆、人中、下关、颊车、廉泉、天突等。

  1325. (4)摇头缩颈:风池、风府、大椎、身柱、大抒等。

  1326. (5)伸臂耸肩:肩井、肩龋、臂臑、天宗、手三里等。

  1327. (6)踢腿跺脚:阳陵泉、承山、三阴交、绝骨、委中、昆仑、解溪、行间等。


  1328. 5,抽动症的【预防调护】

  1329. (1)饮食清淡,多吃富有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要限量,避免刺激性食物。

  1330. (2)生活要规律,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使生活内容丰富多彩,避免过度的兴奋和疲劳。

  1331. (3)根据抽动症患儿及家长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各方面的健康需求,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和个体化的护理支持,消除紧张焦虑等不良因素的影响。



  1332. 细目十四:小儿肌性斜颈


  1333. 1定义与发病特点

  1334. 又称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头”,是指小儿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挛缩,或一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颈肩部肌肉发育不良,致使患儿头向患侧倾斜,脸面、下颌部朝向健侧,并且患侧面部及眼睛常伴有发育不良的一种先天性颈部畸形疾患。临床推拿治疗时应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斜颈。


  1335. 2.【病因病机】

  1336. 小儿肌性斜颈的病因目前有多种学说,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337. (1)供血不足:胸锁乳突肌只有一个血管分支自肌肉背部中间进入,当胎位不正时,一侧胸锁乳突肌血运供给受阻,引起该肌肉缺血性改变。临床上有30%~40%的病例为臀位产,有力地支持了这一学说。

  1338. (2)与产伤有关:斜颈患儿臀位产,难产者占1/3,有人认为,分娩时一侧胸锁乳突肌因受产道或产钳挤压受伤出血,而引起肌肉纤维化形成挛缩。

  1339. (3)先天性畸形:胸锁乳突肌纤维化是本身发育不全所致,常与其他畸形同时存在,如先天性髋脱位、先天性马蹄足。但家族发病率并不超过正常人群发病率,目前仍依据不足。


  1340. 3.【诊断要点】

  1341. (1)小儿头歪向一侧,面部、下颌部转向另一侧。

  1342. (2)患侧胸锁乳突肌有明显包块组织,或患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项韧带发育不良;头转向患侧的幅度较小;常伴有面部、眼睛两侧发育不对称。

  1343. (3)B超检查显示两侧胸锁乳突肌发育不对称。颈椎X线检查未见骨骼改变。

  1344. (4)排除骨性或眼性疾患所造成的斜颈。


  1345. 【鉴别诊断】

  1346. (1)锁骨产伤骨折:新生儿产伤引起的锁骨骨折后,在1周左右可出现骨痂,呈球形,位于锁骨上,局部压痛,颈部斜向患侧。X线检查见锁骨骨折线或球形骨痂,即可确诊。

  1347. (2)颈部软组织感染:如颈淋巴结结核,以及扁桃体炎均可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从而引起胸锁乳突肌痉挛,造成继发的痉挛性斜颈。这类病例多发生于较大年龄的儿童,一般患儿伴有发热,局部可触及黄豆大小、可移动的淋巴结,而胸锁乳突肌本身无硬块。

  1348. (3)先天性颈椎畸形:包括颈椎发育不全,颈椎椎体融合,半椎体及先天性短颈等。颈部活动度减少,但无肿块。颈椎X线检查往往可以明确诊断。

  1349. (4)眼疾引起姿势性斜颈:患有先天性眼外斜肌麻痹的患儿,为了避免复视,经常把头偏向一侧。经过视力和眼肌活动的检查,即可加以鉴别。


  1350. 4.【辨证论治】

  1351. 1.挛缩包块型

  1352. 主症:患侧胸锁乳突肌有包块,患侧颜面部、眼睑部发育较健侧小,头向患侧旋转幅度及向患侧活动幅度受限,后期患侧的斜方肌、项靭带等肌肉组织发育较弱。

  1353. 治法:舒筋活血,软坚散结,矫正畸形。

  1354. 操作:(1)患儿取仰卧位,头面部转向健侧,使患侧胸锁乳突肌充分暴露,医者用拇指、食指罗纹面在小儿患侧胸锁乳突肌施用揉法、揉捏法各3到5分钟。.

  1355. (2)提捏、拿捻患侧胸锁乳突肌3到5次。

  1356. (3)按揉患侧颈肩部穴位1到2分钟。

  1357. (4)按揉患侧头面部穴位1到2分钟。

  1358. (5)—手托患儿下颌部,一手扶头顶,使患儿面部旋向患侧至最大限度,反复做5~10次。

  1359. (6)—手扶住小儿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侧头部,使患儿头部渐渐向健侧侧屈5~10次。


  1360. 2.发育不良型

  1361. 主症:患侧胸锁乳突肌无明显包块,头部活动度不受限,患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项韧带等颈肩部肌肉组织均发育不良。部分患儿的脸面、眼睛等较健侧小。

  1362. 治法:活血通络,矫正畸形。

  1363. 操作:(1)家长将患儿坐抱于怀中,医者坐于患儿侧面,以拇指或四指按揉法在患儿肩背部、胸锁乳突肌部及穴位上,反复操作2到3分钟。

  1364. (2)在颈后患侧项韧带处,以拇指、食指、中指提拿,反复操作2到3分钟。(3)在患侧颈肩部穴位上按揉1到2分钟。

  1365. (4)在患侧头面部穴位上按揉1到2分钟。

  1366. (5)一手托患儿下颌部,一手扶头顶使患儿面部旋向患侧,反复做5到10次。

  1367. (6)一手扶住小儿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侧头部,使患儿头部向健侧侧屈5到10次。

  1368. 【各型共用穴位】

  1369. (1)颈肩部:颈部夹脊穴,肩中俞,肩外俞,天宗,桥弓。

  1370. (2)头面部:鱼腰,丝竹空,瞳子髎,太阳,四白,颊车,下关,地仓。


  1371. 5.操作【注意事项】

  1372. (1)每天早晚各操作一次,每次15~20分钟,疗程1~6个月。

  1373. (2)颈部扳法时,要固定好患儿的肩部和腰部,避免腰部扭伤。扳法操作时,切不可突然使用暴力或超出正常生理范围,以防颈椎脱位。


  1374. 【6.预防调护】

  1375. (1)小儿肌性斜颈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治疗是否及时是直接影响其疗效的关键。一般小儿出生10天后就可以手法治疗。

  1376. (2)治疗阶段应注意对患儿不良姿势的纠正,引导患儿脸朝向患侧旋转。

  1377. (3)注意患侧颈部皮肤的护理,避免患侧局部皮肤的破损,还要注意患儿颈部的保暖。

  1378. (4)可在治疗后做局部热敷,促进包块吸收,但应注意避免皮肤烫伤。

  1379. (5)注意后期的间断性巩固治疗及复查。



  1380. 细目十五:小儿臂丛神经损伤


  1381. 1定义

  1382. 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性病证。本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本节主要介绍婴儿出生时因产伤致臂丛神经根或神经干受损伤而引起的上肢麻痹,亦称为产伤麻痹或产瘫。


  1383. 2.【病因病机】

  1384. 产妇生产时,助产人员用力牵拉小儿头颈以娩出肩部时,使小儿一侧颈部和肩部过度分离,造成臂丛神经的牵拉和撕裂损伤,这类损伤占臂丛神经损伤的大部分。臀位产时,向侧方用力牵拉躯干和颈部使头部娩出时,也可造成臂丛神经拉伤。难产或滞产时,受产钳挤压或外力牵拉,损伤神经均可引起麻痹。最常见的是第4~6颈神经损伤导致的上臂麻痹;其次是第8颈神经与第1胸神经损伤引起的前臂麻痹;亦有臂丛神经束严重损伤产生的全臂麻痹。


  1385. 【3.诊断要点】

  1386. (1)分娩过程中有臂丛神经损伤史。

  1387. (2)出生就有患肢下垂、肌力下降、活动障碍、皮肤感觉异常。

  1388. (3)肌电图检查可明确损伤部位。


  1389. 【鉴别诊断】

  1390. 本病当与小儿麻痹后遗症、脑性瘫痪、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相鉴别。

  1391. (1)小儿麻痹后遗症:无产伤史,多见于1~5岁小儿,有瘫痪前驱期症状;以不规则、不对称的肢体瘫痪,后期骨骼畸形为特征。常见于四肢,以下肢瘫痪最多。

  1392. (2)脑性瘫痪:多呈痉挛性,常以单侧上下肢发病,伴有智力低下、反应迟钝、语言障碍、吐字不清等。

  1393. (3)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患儿多数急性起病,有发热病史,运动障碍常从下肢开始,向上发展,瘫痪肢体远端重于近端。受累肢体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并伴有肌肉萎缩。四肢麻痹呈对称性,两侧受累程度相似。急性期脑脊液检查常为阳性。


  1394. 【4.辨证论治】

  1395. 各型临床表现:(1)上臂麻痹型:患肢下垂,肩部不能外展,肘部微屈,前臂旋前。

  1396. (2)前臂麻痹型:患侧手掌大小鱼际萎缩,手指的屈伸力下降,臂部感觉障碍。

  1397. (3)全臂麻痹型:患儿出生后即可发现全臂不能自主运动,锁骨上窝可见血肿,上肢内收、内旋挛缩,患肢下垂,前臂桡侧感觉消失。

  1398. 治法:通经活络,行气活血。

  1399. 选穴:

  1400. (1)颈肩部:大椎、肩井、天宗、肩贞、肩髃。

  1401. (2)上臂部:臂臑、中府、云门、极泉、曲池。

  1402. (3)前臂及手:手三里、外关、合谷、五指节、老龙。

  1403. 操作:

  1404. (1)患儿取坐势,医者以拇指揉法自大椎循肩井、天宗、肩贞、肩髃等部位,往返操作5分钟。

  1405. (2)按揉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上下往返5分钟。

  1406. (3)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摩中府、云门,并转向极泉处,往返1~2分钟。

  1407. (4)分别在患儿肩、肘、腕关节处作适当的屈、伸、摇等被动运动,各5~10次。

  1408. (5)用两手掌夹住患儿患肢从上至下轻轻搓揉2~3遍,用栂指、食指揉捻患侧五指2~3遍,掐揉五指节、老龙穴3~5遍。


  1409. 5.【预防调护】

  1410. (1)臂丛神经损伤往往合并臂丛神经周围出血,最后粘连瘢痕化。早期使用手法治疗可预防粘连,阻止瘢痕化发生的挛缩畸形,并可刺激周围神经尽快恢复。约半数患儿经保守治疗可完全恢复。

  1411. (2)注意局部保暖,抱起患儿时动作要轻柔,以免发生肩关节脱位。

  1412. (3)手法治疗宜轻柔,切忌粗暴过重。做被动运动时,动作要缓和,切忌硬扳强拉。

  1413. (4)可配合在患处作中药热敷。

  1414. (5)5岁以后的残余畸形多需手术矫正。


  1415. 注:此单元的发病特点主要指疾病的多发年龄、多发季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