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看玉与东方看玉

 千冰室 2019-08-14

:以推广中国传统文玩古玩文化的发展为宗旨!

怡情益心/博古通今/器以载道

2019/08/14

看到有人在发表这样的观点“玩和田玉久了,对于产地已经没有看法了。不在乎到底是俄料还是青海料还是新疆和田玉了,只要品质好,我就喜欢。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再碰到这种人,就应该拿好的新疆和田玉籽料和高品质的俄料去试试他。他肯定喜欢新疆和田玉。

其实好的新疆和田玉籽料的油性和老熟度,俄料品质再高也达不到。

在目前俄料霸占和田玉市场的情况下,刚才那种说法,个人猜他应该是特别想把手中曾经高价收入的俄料卖给别人,开始带节奏来的。

新疆和田玉的地位,在众多玉石中稳居榜首几千年,背后是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底蕴和国民的高度认可。但是,认可不等于认知,真要谈起关于和田玉的各种知识、品质鉴别,能说出来123的朋友也是寥寥无几。

众所周知,法国矿物学家德莫尔于18世纪把和田玉定义为“软玉”,把翡翠定义为“硬玉”。甚至于现代的和田玉的定义都是“主要由透闪石和阳起石组成的矿物”,在自然科学层面拓宽了和田玉的范围,使和田玉家族的门槛低了许多,全球许多地方都有和田玉了。在此之前,中国的和田玉产地只在新疆境内,甚至于青海料也不承认。

中国古代对于玉的定义,听起来非常简单。

“玉,石之美者。”但是并不是真正美丽的石头就可以称作玉了。几千年来,能代表王权,服务于社会等级的玉,一定是极美的石头。

这个“美”不是指西方认可的艳丽璀璨,而是东方之美——温润、宝光内敛。

欧美国家也玩玉,但是更多的是喜欢艳丽的颜色。(如下图)如果以中国对玉石的标准去定义美国人喜欢的玉,那就是石头。

相对于新疆和田玉籽料的品质来讲,俄料偏干涩,青海料偏水嫩,韩料品质更是差到不用提。可见中国传统玉文化中,对于和田玉的标准,极其严苛。

个人认为目前和田玉的定义确实拓宽了和田玉的宽度,同时也搁浅了中国玉文化的深度。中国几千年的玉石文化,并不是成分就能说明其中的含义。

所以,当大家步入和田玉的世界,一定要切切实实去理解“君子如玉”是什么含义,才能真正体会到和田玉的真正品质,并且结缘到一方真正符合传统玉石文化的和田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