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书法课堂笔记三十则之十九

 清虚堂 2019-08-14

笔之四德尖圆齐健

于钟华 讲解

希    夷 整理

      上次我们讲,从自然科技逐渐统治我们的生活、甚至统治了我们的思维之后,人文科学的学者就在探索如何找到专属于人文科学的研究方式。

——-----

笔的共性

       就毛笔本身来讲,如果作为自然科学研究的人看这支毛笔,和一个搞书法的人看待这支毛笔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博物馆的考古学者,他看这个毛笔,会考虑这支笔有多少年 ,会不会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搞书法的人看这支笔,考虑的是它在我手里面能不能运用自如。所以我们得尝试换一种方式去研究它,比如说,这支毛笔为什么叫毛笔?它的命名我能不能考证一下 。

       作为笔 ,我们这里有记号笔、圆珠笔、粉笔、钢笔,毛笔和它们是同一类的,笔是共性,毛是特性。差异体现在“毛”身上,所以这个时候把它展开,先说共性。

       毛笔现在远离了我们的生活,作为日常书写工具,我们更多是用钢笔、圆珠笔、铅笔等,所以我们要通过共性把毛笔拉近日常生活,回到我们手中。

       我最早意识到毛笔是笔,是在2007年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当时买了很多其他的笔,就想找到笔的共性。买回来后把它们分类,一直分不好。我就打电话到当时上海的英雄钢笔厂,一个老先生接的电话。我咨询他,你们做笔最关键是什么?他说,“我是做钢笔的,钢笔尖前面有一个斜面,上面有一点点铱金,那个最重要。还有就是圆珠笔 ,那个笔尖是圆的,把这两个分开就可以了”。于是我就这样分:有一类上面是圆头的,有一类上面是方的 。

       分过以后发现,圆珠笔拿着写就可以了,钢笔需要转动一下,只能用那个斜面去写。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中国书法传统里面,只要练字,老师或多或少会提醒,这个字帖是圆笔,这个字帖是方笔。比如我们讲颜真卿、苏东坡、何绍基到后来的林散之先生,这一路是圆笔;王羲之手札如丧乱帖、二谢帖, 欧阳询,米芾,八大山人,再到沙孟海先生,这一路是方笔。 这样一分,泾渭分明,再来看书法,就清楚很多。

       当时我就想, 那么毛笔会不会也是有两种状态,一种是类似于钢笔一样的,前面有一个斜面, 还有一种相当于我们讲的圆珠笔,前面有一个珠子能够滚动。那么毛笔怎么样才是方的,怎么样才是圆的呢? 

       当时我去市场买毛笔的时候,挑了很久,卖毛笔的人非常不舒服。因为平时毛笔是用胶水胶在一起的,我挑笔要打开。所以他说“你挑什么挑,你又不懂毛笔,笔不就是尖圆齐健”。听他这么一讲,我大受启发,笔也没买就回去了。开始琢磨这四个字:“尖圆齐健”。我五岁练字,父亲就讲“尖圆齐健”是笔之四德。我从来没想过它有什么用,只是知道。 于是循着这个思路,前面我们讲过,德者“得”也,笔之四德就是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书写者,毛笔的这四种性能你要把它得到 。 

齐健与棱侧

       这就牵涉到中国人对待一个所谓的工具的态度,中国古代没有工具论,它应该是同事。就是这支毛笔跟我在共同完成书写这件事,在这个做事的过程里面,毛笔跟我是平等的,所以我要把它具有的“能”给释放出来,而且在我书写的这个事件里面,毛笔本身也要在场——就是我写出来的字,让人看到是毛笔写的 。这就表明中国人潜在的对待工具的态度 ,叫“成己成物”。成物就是把这个物的性能、它的一些可能性给释放出来。所以在我们的书写里面,要能够顺从笔的尖圆齐健四种德性。

尖、圆

齐、健

       我当时想,好像尖、圆是一家,齐、健是一家,毛笔是不是就这两种?那我们的老祖宗在用这个毛笔的时候,是用尖圆还是齐健呢 ?我开始是用齐健来写,一写,不行, 写出来的笔画像油画笔写的,再写,写出来的线条和王羲之那种书法线条有一点像。后来读王羲之的书论,里面有一个“草书亦须棱侧”。“棱侧”,我就琢磨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草书亦须棱侧,说明其他书体肯定是棱侧,我抓住这个词,发现毛笔打开之后, 有两个棱角。棱侧肯定是侧着写,后来就明白了,为什么我们要找到一种用笔方式,不用大脑思考,不思而虑出来,这种方式如果找到的话,就是鲁哀公问孔子,你天天给我讲“道”,“道”到底是什么呢?孔子讲,道其实很容易理解,就是老天爷什么都没干,万物就成了。我们如果找到一种方式,好像这个字我根本没写,就写出来了,而且里面的粗细变化、空间错落、疏密关系还应有尽有。换句话说,我在写的时候,只考虑写的内容,不考虑书写技术、视觉形成,但这个里面都有。找到了这个完成以后,就变成了一种无为的状态,无为而不为,才是真正的中国古代的书法。这是我们的目标。

尖圆与环转

       另一个尖和圆 ,它是一种环转的用笔方式。孙过庭《书谱》里面叫“执使转用”,执,是怎么样执笔,“深浅长短之谓也”,就是拿着毛笔的时候,距离笔毫的远近;使叫“纵横牵掣之谓也”,“纵”是竖画,“横”自左向右,“牵”自右上到左下,类似我们今天说的撇,还有一个是捺笔,从左上到右下,这几个运动,都是手的自由运动,但是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笔画都是直的,所以执使转用,加了个“转”,叫钩环盘纡。等到你这个字,横、竖、撇、捺都有过以后,就牵涉到横如何和竖连贯起来。 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转过去,还一种是先退回去再上去,叫纡。如果是先写竖再写横,就带来一个钩,于是笔画之间的连贯,横竖撇捺之间的连贯方式有四种:钩环盘纡。你就知道毛笔该怎么样去运行,然后发现越是顺手的事, 越是以环转为主。因为手腕是可以转动的,把手的转动的方式,用到写字上就变成尖圆里面的环转运动。圆笔系列里,所以颜真卿写“门”或者“开”,他的毛笔走的是曲线和弧线;王羲之写这个,是直线和折笔。明白两者的区别,你拿齐健去写方笔一路,拿尖团圆写圆笔一路,可能做得没那么精到,因为需要一个功夫的打磨,但是你会迅速地进到里面去。

       这个是毛笔的共性所得到的一些用笔的笔法。

毛的特性

       于是我们再找毛笔的个性 。“毛”是软物件,前面讲毛笔,一个是方笔,一个是圆笔,讲得再清楚,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会发现,除了功夫层面外,好像用起来还不是这么顺,所以你还要顺着“毛”的性能。毛的性能在哪里呢?当一根毛是圆锥状,它是一个多维的、随时会倒向任何一个方面。我们前面讲笔之四德的尖,尖往往是笔锋,毛笔在用的时候会发现,越是软的东西,你用力越大,好像毛笔越容易变形。它用的是一个巧劲,于是古人在实践的时候,不断提醒,比如董其昌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他说毛笔在刚刚发笔的时候笔就需要提起来,下面还说了一句话“乃是千古不传语”。我们现在对这句话没什么感觉,但是董其昌在他的《画禅室随笔》里面反复提及,还告诉我们说,这是千古不传的秘密。而我们练字的人,不断地把毛笔攥得很紧,下压得很重,以为这样线条就能够写出力度来。

       事实上,力本来就不是这样来的。 “力”,像人筋之形,像其条理。那么毛笔有没有这个力呢? 有的,叫笔力。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有一句话,“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善笔力者,是说善于使用笔力的人,写出来的字多骨。 那么这个笔力是什么呢?就是毛笔的理路如何给它理顺,你会发现:第一,怎么样用笔才能够把这个尖保留?因为毛笔只要一下压过以后,笔锋就会偏离纸面,出现偏锋。

       所以这时候,这个“发笔处便须提得笔起”,指的是什么呢?是为了保证我们的毛笔的笔力得以形成,始终处于这样一种状态,把它理顺过以后,把它的笔锋笔尖找出来,按照这种方式,写的时候,毛笔是上提的,而不是下压下去。这个可以找沙孟海先生写字的视频看一下 ,毛笔下压过以后,他写字像轻描淡写一样,非常自如,手拿着毛笔也是很轻虚。李世民有一篇文章讲这个,也是“手要轻虚”。 

       这个是“毛”给我们带来的信息,就是必须提得笔起,提起来的时候,我们这个毛笔才能够往前面运行,笔力才能体现出来,写出来的线条才会让人感觉到有力度。这样合起来,既有了毛笔的共性又能把握到它的特性,写出来的字可能就会靓丽很多。

纸墨笔砚在场

       最后我想解释一下,毛笔是一个书写事件的参与者,它不是单独的存在,它永远和这个世界的所有参与之间,因缘共在。所以就牵涉到,比如这里有一支毛笔,就有一个砚台、墨汁、纸张、镇尺、一个人坐在这里,形成一个场,相互之间有一个关系,不是孤立存在,这个场它有一个位置,以你为中心有一个秩序 。从位置角度讲,它有一个空间关系。笔和谁有关系?与墨有关系,于是笔在发挥笔性的时候,它还有一个责任,就是使墨成为墨。

       墨有两大性能,一, 墨分五彩。你在毛笔运行的过程里面,如何使墨汁蕴含的五彩,能够在你的书写里面显现出来,这样的用笔方式,是对的。所以我们说毛笔在运行的过程中,墨色也会有浓淡变化,是这个用笔方式带来的,如果你的毛笔永远只有一种方式,永远恪守所谓的中锋,这个墨色的变化没有,所以从篆书到隶书,到真行草,这个过程里面,墨的色彩也是逐渐显现的。

       二,墨是液体,它是水性的。水在中国文化里面是非常核心的,大禹治水,是要顺从水性,水性是什么?水往低处走,水能够自然而然流动,它能够顺势而行,水没有一个固定的形状,苏东坡叫“随物赋形”,于是我们的笔法,一定要保证墨汁写出来的字像水自然而然流出来的一样,所以清代的阮元评价颜真卿行书时说了一句话,“如熔金出冶,随地流走”,就像铁水从炉子里面放出来,随地流走,是自然而然所形成的。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颜鲁公是深得墨法的,墨法本于笔法,这个字写出来是自然而然的,但是自然而然的有可能是线条或者笔画,有没有可能结构也是自然而然流出来的呢,从历史记载看,从东汉末期蔡邕开始,有了一个叫笔法诀的东西,然后一路传承形成一个笔法授受史。这句话所包含的就不仅仅是一个用笔的方式,用笔是其中一个部分,还有结字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永字八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