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书法学习笔记三十则(一)

 清虚堂 2019-08-14

于钟华 讲解

希    夷 整理

弁言

       自拿毛笔练字,断断续续地,时间不算短。前些年,一位在地方上挺有名气的歌者,负笈北上,我以为他一时兴起。已届天命之年的这位友人,不紧不慢轻声道:“就是想把唱歌这件事搞明白!”这话,像一记闷棍,敲击到我,而不是淡淡的离愁,令人落下病根。

       “书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从那之后,这个问号时不时在脑海中冒出来,再看自己写的字时,徒增沮丧。索性将纸墨笔砚打包封尘。可“心”这个活物,并不安宁。

       于是开始书法求学之路。承诸位老师引导,以此铺垫,经年下来,愚钝如我,侥幸通过考核,有机会在2016年底,参加浙江大学首届中小学书法教师高研班学习。

       高研班一年,春夏秋冬四期,集中六十天课程,在晨昏交替中与篆隶真行经典对晤笔约,我们是幸福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当时的我亦知晓,这段经历非比寻常。

       一晃,我也该“知天命”了。似乎对“书法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一些释怀。这得益于高研班带班老师于钟华博士以及外聘书界神级人物:郑瑞、王登科、马啸、池长庆、洪厚甜、况尉等老师在课堂上不倦地讲授与示范。

      脱产学习的六十天,蒙单位领导支持,准予学习假,免却后顾之忧;得同事理解,不仅不怨因我离岗而缩减的休假,且几度饯行接风情义深长;还有甘当小白鼠的大小同学,期待我的心得体会,以及围观朋友圈的夜猫子,打气加油……

       前些天,高研班结业证书快递到了。念及自执笔习书历历过往,心怀感恩。于是我想,把自己在课堂上于老师关于古典书法研究、教学的部分笔记整理,以飨同好,或可令有我之困顿者以启发,亦是对支持者以交待。

       因书法所获恩惠,多矣;有机会为书法做点事,幸矣。起心动念不忘初心,如此,是为弁言。

古今书法教学比较

讲解/于钟华

临摹学书

       我们今天的书法教学,以粗线条分,一类是校内办学,一类是社会办学。

       社会办学分两种教学模式,一种以临摹字帖为主;一类临习老师的字迹为主。主要是对待经典的态度不一样。校内办学的情况呢? 2013年教育部要求书法进入中小学课堂,但由于师资力量严重匮乏,小学基本是由美术、语文老师或者班主任替代,而初中高中几乎不开涉这门课程。再看高等教育,四年本科算是比较完整,把该写的该学的书法专业的东西完成,这相对有了一个完整的、阶段性的内容。到研究生、博士,则基本以写论文为主,它和书法的关系更多的是研究,而研究基本采用的是自然科技的研究方式。自然科技面对的永远是现成品,是已经有的这个东西我把它研究透,你只要有了第一个,我就可以给你做出第二个。把这个转到书法上,比如王羲之写一个字是什么样子,我跟着去学,找它的结构规律和形态规律,然后我在临字帖的时候,不断地观察这个字形,以一个客观存在的结果,对它进行规律性把握,最终达到所谓的创作,其实是仿作,和“创”无关。

       我是科班出身,但小时候是跟着我父亲学写字。我们家是一个五代中医世家,过去中医开药方,如果毛笔字写不好,人家会对这个医生没有信任感,他不找你看病,所以我5岁那年,父亲就开始教我写毛笔字。父亲一开始并不教我写点画,而是直接写陆游的一首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首先进行的是爱国主义教育,然后讲“王”是什么意思,“北”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当年的传统书法教学是一种比较综合性的教学,书法的、文字的、文学的、家国情怀等等等等。

       到初中,我11岁,跟着家乡亳州很有名的一位老先生罗舒庭老师学习。他也是讲文字的时候比较多,怎么写?他写一下让我看看,我就跟着字帖去描。大概是初二开始,罗老师更多的是教我背唐诗宋词的格律,“平平仄仄平平仄”。到高中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字进步不大,就去找罗老师问,“我跟您学书法,您为什么老让我背这些没用的东西。”罗老师把桌子一拍,说:“小兔崽子,你懂什么,字有什么好学的,如果肚子里面没东西,你写什么写?”

       这是过去老一辈人的书法教育模式,识字、作文、写诗、填词,然后是写字,在书法学习过程中,好像更吻合“教”“育”两个字。今天的书法教学,由一个综合型的教育模式,变成一个专业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写”这门技术。但就书法学习本身而言,当代的科班教学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写”的教学部分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和区别,它只是一个侧重点的区别,无非是对一个现成品分析的细致程度不同。

       如果往前面推一推,这种教学模式(以临摹字帖为主)其实是唐代末期以降这一千多年的传统。清代的华琳认为“唐后无书”,唐末以后是没有书法的一千多年,也就是丧失了笔法授受后的靠临摹字帖来学习书法的一千多年。在宋代的欧阳修看来,“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苏东坡也是这样认为,“自颜柳氏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战乱,人物凋零,文彩风流扫地尽矣。”他们为什么会认为那个时代书法不行?就是因为笔法丧失了。

       笔法是什么?就是如何写。笔法没有的话,我怎么去学书法呢?是不是要看古人写的样子我去临摹?黄庭坚有过一个跋言:“古人学书,不尽临摹……”,说明在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临摹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不然他不会讲这个话。

笔法授书

       那么宋以前的晋唐时期是怎么学书法的呢?陆羽写的《怀素传》里面讲道,怀素跟表哥邬彤学书法,学了两年,准备走的时候,邬彤送别,拿了三张二王的手札,让他选一个“以此日课”。这个里面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呢?就是说这之前的一两年学习,怀素并没有临过字帖。问题就来了,他在学什么?

       我记得高中时,物理老师都是整节课讲一个公式、定理,然后布置作业,让你按照这个公式来练习题,或自己编一个习题,然后解题。有一天我脑子突然一闪,书法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个公式、定理?邬彤教怀素一两年,会不会也是学一个公式,就是如何用笔的原理?当时我对这个念头没在太意,也不敢去怀疑现在学习书法的模式。

       到我读博士时,我是学哲学。博一的时候,研究海德格尔、胡赛尔等近现代的几位哲学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即认为整个社会或一个事物在古代(开端)时是最好的。比如他们认为现代性的弊端已经暴露得非常明显,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要回到前苏格拉底时候,重启开端。于是我的那个念头又重新泛起来,开始反思、怀疑,有没有可能古代的书法比我们今天的书法确实好。

       如果承认魏晋时期书法是最好的话,那么我们就要考虑晋唐时期的书法教学是什么样子。按照我刚才讲的,再想一想邬彤教怀素的方式,大致可以判断晋唐教书法是以教授笔法为中心的,而不是以一个现成作品为中心的。我们知道,王献之磨墨用了八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如果他爹给他写一个字他每天练的话,就不会唯有一个“点”写得像。

       这个阶段往前推,就涉及到笔法的形成是什么时期。差不多是在魏晋时期,“永字八法”形成,其核心就是如何进行书写的方式方法,也就是笔法的原理。

       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我把它称为古典三家,古典的意思是指一个东西最佳状态,最佳时期,也即事物的本身呈现期。书法的古典期就在魏晋,这个时期的三个人物,其实是三位一体的,第一个是钟繇,真书的出现,第二个是王羲之,完善了真书、同时把行书和草书往前面推进一步,然后到了王献之,是行草书,甚至大草出现,于是总结出一套笔法。这样我们看到在古代书论里面被反复提到的笔法授受谱系:蔡邕传给蔡文姬,钟繇、卫夫人、王羲之、王献之…… 一路传下来,一站一站的,每个人的介入,都把这个笔法原理的各种可能给宣泄、发展出来。于是就构成了从魏晋到唐这样一个书法史。这个书法史,是一个笔法授受的历史。

“大”人之“书”

       如果再往前面推,就是到了孔夫子这个时期。他是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呢?他讲六艺。有大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里面都有“书”。大六艺是形而上层面的,小六艺是具体可按的实践层面的。我们可以判断,在这个时候的“书”,与我们后来执守于一个书法作品或者如何写字的“书”,是不一样的,所至范围要大得多。孔子所说的书,在大六艺里面是指《尚书》,是书经,是讲天地之道的这样一部书。在小六艺里面,讲的是如何写,和写出来的这个书。它告诉我们的是,“书”,首先是文人的一个能力,他培养的这个人是能够懂得天地之道、能够经天纬地的这样一个“大”人。

       我们做这样一个粗略的划分,是想给大家说什么呢?书法要起千年之衰,真正的出路,一是通过一个静态的书法作品,还原它的动态书写方式,第二要以人为中心,把这个人给他做“大”,而不能是一种机械化、技术化的教学模式,如果再往前推一步,古代的书法家是把自己定位在一个“士”的身份上,这是第三,书写者身份的还原。 “士”是干嘛的呢?士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最后“游于艺”。如果你给自己定位是一个“士”的话,这个时候的书法教育和书写方式才会进入一种理想的模式和状态。

        臻善书院欢迎朋友们前来习字读书喝茶。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