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活动预告 | 莫砺锋教授分享“唐诗苑的入门与探幽”

 昵称37581541 2019-08-14

     第十七届北京国际图书节“百家千场”系列阅读活动将于8月在京启动,届时将携手117家分会场,组织近千场优质阅读活动,与8月21日-25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E3馆(顺义)举办的“第十七届北京国际图书节相“呼应,让更多北京市民体验到文化惠民和阅读便利,发挥北京优质实体书店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建设书香京城,树立北京“国际阅读之都”的城市文化形象。


南京大学资深教授莫砺锋先生曾说:“唐诗犹如一座气象万千的深山,我曾通读过存世的全部唐诗,对唐诗这座大山的进山路径和景点方位比较熟悉。我想做那个站在山口向游客指点进山路径和解说沿途风景的导游。”
自称为“导游”是莫先生的自谦之辞。从熟读《唐诗三百首》,到出入《全唐诗》,反复阅读李、杜等大家的别集,莫先生绝对算是中国当代最熟悉《全唐诗》、最了解唐诗艺术的学者之一。

莫砺锋先生

1966年,一位18岁的苏州中学高中毕业生下乡成了知青。1977年恢复高考,这位已经29岁的知青考上了安徽大学,成了外语系学生,1979年,他又考取了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成为著名学者程千帆先生的弟子,从此走上研究古典文学的道路。1984年,他获得文学博士学位,成为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这个人就是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先生。

程千帆先生

莫砺锋先生早年求学的经历堪称传奇,他的导师程千帆先生晚年的教学经历也是人们艳称的传奇。程千帆原名程会昌,晚号闲堂,湖南长沙人。程先生家学深厚,早年入金陵大学学习,师从黄侃、汪辟疆、吴梅等人,青壮年时期主要执教于武汉大学,“文革”中惨遭批判,“文革”后又被勒令退休,窘迫度日,65岁的他几乎不敢再奢望什么学术研究。岂料因缘际会,1978年,蒙匡亚明先生赏识,他被南京大学礼聘为中文系教授,莫砺锋先生是他重掌教坛的第一届研究生,所以程先生格外珍惜、格外重视。他曾在遗嘱中说:“千帆晚年讲学南大,甚慰平生。虽略有著述,微不足道,但所精心培养学生数人,极为优秀,乃国家之宝贵财富。望在我身后,仍能恪守敬业、乐群、勤奋、谦虚之教,不坠宗风。” 

程千帆先生与莫砺锋先生

十一年的知青岁月里,在贫穷的乡下几乎无书可读,一本《唐诗三百首》,莫先生不知翻了多少遍,负箕“程门”之后,程千帆先生为他订立了严格的读书计划。莫先生恭承师教,从先秦时期的经典到唐宋的大家别集,一路苦读下来,经过完整的学术训练,他终于从一个唐诗普通读者转变成卓越的专业研究者。也正因有这样的经历,所以莫先生深悉唐诗的门径和胜境。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全唐诗》流存至今大约五万首,熟读三百首就算入门了吗?读懂唐诗还需要哪些条件?专业学者怎么读唐诗?
8月16日晚19:00,Page One北京坊店,我们有幸邀请到莫砺锋先生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周绚隆先生,与大家分享学习唐诗的心路历程,品鉴唐诗艺术的方法。

分享嘉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