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曾辅佐相声泰斗马三立走过黄金十年!被赞为“有买卖又有交情”

 云在西湖1314 2019-08-14

  “马三爷使的活难捧”似乎早已成为相声同行们一致达成的共识。马氏相声素来以“一头沉”的活居多,别看份量都在逗哏这边,捧哏的好像只能接点“嗯、哎、这、是”的话佐料。其实不然,马家的相声表演风格对捧哏搭档的业务水平要求极高。因此,并不是随便哪个捧哏的都能给马三爷量活。资历、辈分是一方面原因,但更主要的还是搭档的捧哏技艺能否做到将遇良才。

  历数以往马三立先生的捧哏搭档,大家比较熟悉的有侯一尘、刘奎珍、张庆森、赵佩茹、王凤山等人 。这五位相声前辈可都不是徒有虚名的泛泛之辈,其中像刘奎珍和赵佩茹更是捧逗俱佳的好角。在合作过的搭档中,仅有一位被马三立视为“有买卖又有交情”的莫逆之交。他就是东北相声名家张庆森。

  张庆森先生论岁数比马三爷还年长两岁,按相声门辈分论马三立却是张先生的师叔。张庆森原本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师承北京相声老艺人何寿亭。之所以称其为东北相声名家,是因为他十几岁就远走关外卖艺,成名响蔓也是在东北 。马三立与张庆森的合作,很多老观众都熟悉这段历史。1948年,马三立受侯一尘之邀来到北京,在华声广播电台演出,后因报酬问题产生矛盾。困在北京马三立想到了张庆森,而张先生看重江湖义气,接到消息后义无反顾的直奔京城。由此,二位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合作。

  与张庆森搭档期间,马三立正值壮年。此时的他年富力强,艺术上炉火纯青。张庆森深谙马氏相声表演风格,该怎么量尽在掌握之中。两位合作的传统活《开粥厂》实为不朽的经典。在这块活里,不论是马三爷表演节奏上的迟急顿挫,还是张庆森对捧哏情绪、语言的拿捏,顶刨撞盖的醇熟运用都堪称独一无二。

  马三爷晚年时也曾和王凤山先生使过这块活,但客观来讲,一方面马老已是迟暮之年,精力气力上都不复当年。另外,单就这段来看王凤山先生发挥的作用要明显逊于张庆森。该刨的地方不够狠,也间接削弱了马老对“马善人”形象塑造的丰满程度。

  马、张合作的黄金十年里,他们为观众奉献的作品还有很多,像传统活《文章会》《拉洋片》、新活有《十点钟开始》《钓鱼》《开会迷》《错中错》等等。而当年张先生因眼疾不得已告别相声舞台时,马三立也为此深感惋惜和遗憾。毕竟在相声这行里找一位能跟自己水平相当且珠联璧合的搭档太难了。

  相比于“通天教主”赵佩茹的广揽门徒,张庆森的收徒则更像是宁缺毋滥。从艺五十余载的他,仅收过三位弟子,他们分别是杜国芝、郑福山和李金宽。杜国芝不必多做介绍,相声界的李杜传为佳话,其捧哏技艺有口皆碑。郑福山当年也是天津茶馆相声的一员大将,他在舞台上使神儿、使相儿可占一绝,捧哏更是保托范儿准,滴水不漏。也正因此,不管是刘文步、陈鸣志还是佟守本、赵津生都抢着请他量活。李金宽或许相对知名度较低,但捧哏实力上并比两位师哥逊色。 青年相声演员裘英俊的开蒙恩师就是李金宽先生。

  虽然张庆森先生因病没能延续与马三立的合作,虽然说了一辈子相声仅收了三个徒弟,但他的相声艺术生涯并没有缺憾,其舞台上的高光表现与潜心相声传承足以让后辈艺人肃然起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