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的价值需要时间证明

 江山携手 2019-08-14

生命的价值需要时间证明

捍卫真理的殉道者

"黑暗即将过去,黎明即将来临,真理终将战胜邪恶!""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会知道我的价值。"这就是捍卫真理的殉道者乔尔丹诺.布鲁诺最后向世界的宣言,因为他心中有着比火还强烈的真理,所以他对将要把自己活活烧死的火焰无所畏惧。

布鲁诺自从走上提倡自由、追随科学,并反对宗教的那天起,就开始了一生的颠婆琉璃,开始被世人称为是一个“异端”分子,如果他稍微收敛一些,低个头向宗教服个软,他就会很顺利的生活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可是他偏偏昂头挺胸的去捍卫自己心中的真理,没有一丝的妥协,直到烈火将他的肉体烧的一无所有,就像他曾说过:“一个人的事业使他自己变得伟大时,他就能临死不惧。” "高加索的冰川,也不会冷却我心头的火焰,即使像塞尔维特那样被烧死也不反悔。"“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所有为了真理而死去的人,都不会感到死亡的恐惧,更不会被死亡吓倒,因为他们中心有着信仰,一种不为自己活着的价值,只为了世界而活着,就像布鲁诺为了解开世界的真实,而不断的反对宗教,不断的支持哥白尼的日心学说,不断发表自己的新宇宙论,因此招来了众多宗教的仇恨与迫害,直到他被烧死,从来就没有动摇过为真理献身的勇气与想法,因为为了真理活着不仅是他的信仰,更是他的梦想。布鲁诺的肉体在火中消失了,但是他的灵魂被种在了人间,开始慢慢的生根发芽,影响了整个世界。有了布鲁诺这样的思想与认知的变革者,才有了欧洲及世界科学的繁荣,才使得世界慢慢的走向了民族与自由。

几百年后才被广泛所知的诗人

陶渊明这个名字我们都不陌生,他写了很多名垂千古的文章,比如《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饮酒》、《归园田居》等等,但是在他活着的年代,甚至是他死后的数百年,一直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诗人,只被少数人知道,直到苏轼喜欢上他后,他在文学界的地位才开始一路飙升,苏轼的《与苏辙书》写到: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虽然南北朝、唐朝也有不少人给予陶渊明诗与文章很好的评价,但大都没有把他推上一种高度,大多只是说陶潜的诗与文章写的很好。但是大文豪苏轼的一句评价,一下子让他直达文学的顶峰。对于陶潜的评价高低与重视不重视,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很大的关联性,根据评论者不同的修养也大不一样,比如当苏轼仕途不顺的时候,开始追求心境的自我修炼,因此便更加的喜欢陶渊明,不仅喜欢他的文辞,更喜欢他的生活方式,及对人生的态度。如果苏轼没有遇到人生的低谷,没有对官场深感厌倦,没有开始追求精神的超脱,他也不会对陶渊明有如此高的评价,因为苏轼在陶渊明身上找到了自己精神超脱模范与依靠。

陶渊明曾经有着远大的抱负,后来做过几次小官,看到了官场的黑暗,因此弃官回家种田,从此隐居,过上田园生活,虽然这样的生活贫苦,但是心境却不受限于当时黑暗的官场,如果陶渊明不舍得官位,为了一点名利在官场低三下四,世上就会缺少一位伟大的诗人,更会让后来仕途不顺的人、生活不顺的人,缺少一位知己,缺少一位心灵开解的良师益友。

苏轼对陶渊明的高度评价,来自于自己对陶渊明的深度了解,甚至自己走进了陶渊明的灵魂。一个人正确的评价一个人,来自于对一个人彻底的了解,所以一个极具社会与历史价值的人没有被我们发现,是因为我们没有了解他,但不代表他的价值不在,一个生命的价值与高度,需要时间去证明。

只有走过一段时间才能证明生命的价值

     三百年后的一八八九年六月九日,在百花广场上,树起乔尔丹诺·布鲁诺的铜像,有六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士参加了揭幕典礼。数百年后,世界给了陶渊明一个文学极高的评价与认可,甚至有很多的文学名人认为他的诗歌成就高于李白与杜甫。卡夫卡为了写作,毁掉了三次婚约,一辈子不曾娶妻,但是活着的时候大多数的文学作品没有被发表与出版,一生默默无闻,去世前告诉自己的好友马克斯·布洛德,让其将自己所有没有发表过的作品全部销毁,但是布洛德通过多方努力,终于将卡夫卡的大部分作品出版成书,并且很快轰动了文学界,卡夫卡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安徒生的童话被当时称为不入流的文学“垃圾”,但是一百年后,安徒生被尊为“世界童话之”,安徒生并没有因为写当时流行的小说名垂于世,而是被当时称为不入流的文字而名垂了千古。梵高依然如此,活着的时候拼命的画画,就是没有一个人去欣赏他,他的画更没有人去买,梵高在贫穷与不被理解中死去了,但是在他死了的那天起,欣赏他的人却多了起来,直到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画家,被成为表现主义的先驱

     这个世界有很多有价值的人,只是没有被我们发现与了解,只是被暂时的遗弃在了世界一个冷漠的角落与边缘。为什么很多极具有价值的人,只有死后才能慢慢的被发现他们的价值?一是因为这个世界的伯乐太少太少,二是因为人都是具有嫉妒心的,也就是具有广大胸怀的人太少,三是因为任何具有创新与改革的东西,开始时很少有人看懂。所以只有走过一段时间才能证明一个人活着价值,一个人的伟大与否,当代人是无法正确评价的,只能交给历史,交给后来者,因为人永远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