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把一个非暴力的人变成暴力分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他送进监狱

 冲霄3e8ixadnpn 2019-08-14
只需走进监狱,即可判断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陀思妥耶夫斯基,《死屋手记》(The House of the Dead)

作者:理查得.威金森 凯特.皮凯特

译者:黄佳瑜

来源:《社会不平等:为何国家越富有,社会问题越多》

监禁与刑罚

美国的监狱人口从1970年代初期开始逐年上升。1978年有逾45万人入监服刑,到了2005年,监狱人口已超过200万人:成长了四倍。在英国,监狱人口自1990年起翻了一倍,从大约四万六千人攀升到2007年的八万人。事实上,2007年2月,英国监狱人满为患,内政大臣不得不发函给各级法官,恳求他们只把最重大的罪犯送进监狱。
这跟其他富裕国家的发展形成强烈对比。1990年代期间,瑞典的监狱人口维持稳定,芬兰则出现下滑;丹麦只上升8%,日本则上升9%。到了近期,爱尔兰、奥地利、法国和德国的监禁率更是纷纷下滑。

罪或罚?
监狱人口的多寡,受到三件事情影响:实际犯罪率对特定罪行判处监禁的倾向,以及徒刑的长短
三者中有任何一项出现变化,都会改变监禁人口的比例。越不平等的社会,暴力犯罪越司空见惯。监禁率飙升之际,美国与英国的犯罪率究竟有怎样的发展?
犯罪学家阿尔弗雷德.布朗斯汀(Alfred Blumstein)和艾伦.贝克(Allen Beck)研究美国监狱人口的成长态势。州立监狱在1980到1996年间的人口成长,只有12%可以归因于犯罪率上升(主要是因为毒品相关案件日益猖獗)。另外88%的监禁人数成长,则是因为比较多犯人被送去坐牢,而不是处以非监禁的刑罚,也因为徒刑的年限变长。在联邦监狱,较长的徒刑是监狱人口上升的主因。“三振出局”法、强制性最低量刑和“精确量刑”法(即不得假释),意味着某些犯人会因轻罪而被加重判刑。2004年,加州有360人因商店行窃而被判终身监禁。
在英国,监狱人口的增长同样是因为刑期变长,另外,往年会判处罚锾或社区服务的罪行,如今越来越常以监禁作为处罚。英国每天都基于商店行窃而送出大约四十份徒刑判决。在英国,犯罪率的下滑跟监禁率的上升同样不可阻挡。
伦敦经济学院社会管理系荣誉退休教授、犯罪学家大卫.道恩斯(David Downes)曾描述荷兰的监狱体制。他形容在荷兰的低监禁率与英国的高监禁率间,三分之二的差距源于徒刑的使用以及刑期长短的不同,而非基于犯罪率的高下。
公益组织“量刑计划”(Sentencing Project)的马克.莫尔(Marc Mauer)对照各个国家,发现和加拿大、西德以及英国和威尔斯相比,美国民众更常因财产犯罪与毒品犯罪而被判徒刑,而且刑期更长。举例而言,窃盗罪在美国的平均刑期是6个月,加拿大则是5个月。而且,研究人员分析澳大利亚、纽西兰和几个欧洲国家后,发现犯罪率的变化只占监禁率变化的一小部分因素。
如果犯罪率无法说明监禁率的差异,贫富差距会是更好的解释吗?
监禁与贫富不均
我们透过联合国犯罪趋势及刑事司法系统调查,取得有关各国监禁人口比例的统计数字。下图(以对数尺度为基础)显示,不平等国家的监禁率高于比较平等的国家。

越不平等的国家有越多人入狱服刑 ;图、文/台湾时报出版《社会不平等:为何国家越富裕,社会问题越多?》
在美国,每10万人有576人入狱服刑,是英国的4倍半(每10万人有124名受刑人),也比日本高了14倍有余(每10万人有40名受刑人)。即便剔除美国及新加坡等异常值,其他国家仍能证明图上的关联性十分稳健。
我们从美国司法部司法统计局,取得美国五十州在1997至98年间的监禁率数据。如下图所示,监禁率与贫富差距再度呈现强烈关联性,而且各州之间落差很大──路易斯安那州的监禁率是明尼苏达州的六倍以上。
这张图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我们以两种不同符号为各州标示。圆形代表已废除死刑的州;菱形则表示仍保留死刑。

在美国,越不平等的州有越多人入狱服刑;图、文/台湾时报出版《社会不平等:为何国家越富裕,社会问题越多?》
与贫富差距产生连带关系的,都是具有陡峭社会梯度的社会问题。监禁有强烈的社会梯度,犯罪人的阶级、所得与教育程度越低,越有可能被送进监狱。加州州立理工大学(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两位社会学家认为值得发表论文,专门描述中产阶级受刑人如何适应狱中生活,突显出狱中中产阶级人口稀少的事实。
监禁是否有效?
如果监禁可以有效遏阻犯罪、保护社会大众,较高的监禁率及严厉的狱政或许有其价值。然而相反地,全球各地专家似乎一致认为监禁成效不彰。
监狱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力根说过,“要把一个非暴力的人变成暴力分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他送进监狱”。事实上在美国,徒刑的效果似乎大不如前:违反假释和重复犯案是造成监禁率成长的一大因素,其比重越来越大。1980到1996年间,因违反假释而入狱服刑的比率从18%成长到35%。对于遏阻犯罪,长期徒刑的效果似乎比不上提高定罪率,而且一个人被隔离得越久,日后越难适应外界生活。
吉力根表示:“刑事司法体系及刑罚制度是在一个错得离谱的假设下运作,也就是以为惩罚能遏阻、防范或约束暴力,然而实际上,惩罚是我们至今发现最强大的暴力刺激剂。”
以刑罚制度来遏阻犯罪的某些做法不仅无效,甚至会刺激犯罪。英国针对少年罪犯颁布的反社会行为禁令(Anti-Social Behaviour Orders;简称ASBOs),引来了巨大争议;一部分是因为这项禁令有可能将原本合法的行为入罪,不过也因为收到一张ASBO已成了成年礼的一环,被某些年轻人视为荣誉的徽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