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心L8经史论

 醉花荫L 2019-08-14

1、四书五经的作用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则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这四书五经是干什么的?《论语》和《孟子》是圣人之道,是孔孟两圣人教人做圣人的。什么是圣人,就是要以承担天下为己任,要以为天下苍生服务为己任,这种目标是多么的宏伟啊!《大学》和《中庸》则是探讨人生哲学的书,《大学》是大人之学,也是圣人之学。孔孟之道是孔孟的圣人教诲,而《大学》则是如何做圣人的学问。至于《中庸》,则是学习圣人思维方式之道。

  五经中的《诗经》,是教给精英们情怀的,《尚书》是让人看古圣君王是如何入世的,《礼记》则是阐释古代礼法、思想和伦理的,《周易》则是教授如何将天道、地道和人道进行融合入世的思想和哲学,《春秋》则是让精英了解古代历史的。

2、《春秋》在乎“大义”,不在乎“字句”。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内中国而外夷狄。”

     春秋三传(《公羊》、《谷梁》、《左传》)

      “左氏传事不传义,公、谷传义不传事。”——叶梦得

  “左氏史学,事详而理差;公谷经学,理精而事误。”——朱子

      《左传》(附《国语》、《国策》)

  天文学、沿革地理、社会礼俗、政治制度、氏族、朝聘盟会之制(“国际法”)、食货经济、四裔。

  成书在战国秦孝公时期。

3、 《汉书》(中国断代为史第一部)

       “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固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音同“伟”)而不厌。”、“其论议常排死节,否正直,不叙杀身成仁之美,轻仁义,贱守节。”、 “彪知皇命,固迷世纷。”——《后汉书》

  华峤、范晔、傅玄贬固,因其不能论史。

4、 《后汉书》

  因袭史、汉,创《文苑传》,前代只有《儒林传》。

  范晔作于南朝宋,未完下狱死。

  章怀太子、惠栋作注。

  “常谓情志,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旨必见,以文传言则其问不流,然后抽其芬芳,震其金石。”——《狱中与诸甥侄书》

5、《三国志》

  晋陈寿著,蜀人。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一百九十余种现失传古书。

  六项:“引诸家论,辨是非。”、“参诸书说,核伪异。”、“传所有事,详委屈。”、“传所无事,补缺佚。”、“传所有人,详生平。”、“传所无人,附同类。”

  钟王、管华事迹有遗漏。

  尊魏颇惹是非,改“汉”为“蜀”,不得已而为之。

  卢弼治《三国志》。

 6、司马光《资治通鉴》

  编年体自《史记》后地位较在纪传体史书之下。汉荀悦《汉纪》、南朝袁宏《后汉纪》。

  司马迁、司马光并称“两司马”。

  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共两百九十四卷,实际上上接《左传》,下至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目录三十卷,“年经国纬”,学《史记》的表。考异三十卷,下考据工夫来定得失。

  于宋仁宗时奉诏编辑,八卷名《通志》。宋神宗时编成,赐名《资治通鉴》。刘攽编写两汉,刘恕编写三国至隋唐,范祖禹编写五代。刘攽责任大些,预闻另两人部分。前后共用十九年。

  除十七史之外,高似孙《史略》举出其还参考了两百二十多家言。

  王夫之:“:《通鉴》能于十七史之外,旁搜纤悉,以序治忽,以别贤奸,以参离合,以通原委,盖得之百家之支说者为多。”细看删与添之所以然,总能了解到《通鉴》一书之大处与深处。

  内容主要在“君臣事迹”,不载文人、隐士、高士,如屈原、鲁仲连、商山四皓、剧孟、严光、姚崇“十事开说”等。“不采俊伟卓异之说。”

  特别看重扬雄、荀彧,不载晁错对策,却载董仲舒对策,可见选材有一定意味。

  缺点:

  “正统论”,三国时以曹魏为正统,反孟子“以齐王”,特著“疑孟”书,极端主张尊君,维护大一统政府。

  记年号仅以一年中最后一个为准。

  辩才与德,未免太看重了德而不看重才。

  以周王命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开头,可见道义法律屈服于事实势力之下。批评五代冯道,明大义。

 读书应有一无所为心理,只求细心欣赏。

  唐代无史学,而宋代新史学实是了不得。

7、     ★除了指责正史难读、重复、冗长、一事分在数篇外,另一个主要的批评是:从《汉书》起,大多数正史都是断代史,它们丧失了历史奔流不息的意境。这一观点的有力支持者是尖刻的宋代大学者郑樵(1104-62年),他写下一个对班固的人身攻击,用上了不太体面的字眼:“迁之于固,如龙之于猪。”“自《春秋》之后,惟《史记》擅制作之规模,不幸班固非其人,遂失会通之旨,司马氏之门户自此衰矣。 班固者,浮华之士也,全无学术,专事剽窃……由其断汉为书,是致周秦不相因,古今成间隔……班固不能读父之书,固为彪之子,既不能保其身,又不能传其业,又不能教其子……(《通志· 总序》)

     ★虽然中国古代的典籍繁多,但不少存在问题。年代久远,很多古书都已不是原装货了。被篡改、被伪造、被后人夹带私货等等,不胜枚举。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对古书进行“辨伪”。如《尚书》,有两种版本,还有掺杂的“私货”,千百年来,闹得乌烟瘴气。再如《管子》《列子》,前者是后来人冒管子之名做的伪书;后者是一半真一半假。为了辨别真伪,中国有了考据学。

再扯远一点,也有考据出笑话的。先秦兵书《尉缭子》和《孙膑兵法》在七十年代以前一直被学者专家们考据怀疑前者是伪书;后者根本不存在,《孙膑兵法》即《孙子兵法》。在1972年的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考古中,出土了一堆竹简,其中赫然有《尉缭子》、《孙膑兵法》还有《孙子兵法》。结果,这一下,那些专家学者被集体“打脸”!其中就有史学大师钱穆。

      ★ 史官写史书有直笔,就有曲笔。曲笔写法的代表就是孔子。孔子不但篡改历史,而且他还会粉饰历史。春秋时期,周襄王还是名义上的天子、老大。当时霸主晋文公为了装×摆谱,大会诸侯于河阳,竟然要求周襄王亲自前来赴会。孔子在编订《春秋》时,觉得这段历史太丢人卡脸了。 堂堂大周天子被小弟呼来喝去,成何体统!于是,大笔一挥,写成:“天子狩猎于河阳”。不说天子被强逼赴会,粉饰成天子是去打猎。掩盖了真相,为周天子保全脸面。孔子捧了周襄王的臭脚,可捧得不是时候,周襄王那时已死一百多年。不只是脚臭,连尸体都早臭了。《春秋》之中,这种例子不少。孔子就这样粉饰掩盖了很多历史真相。他名气太大,通吃两千年。如此技巧性掩盖历史的手法也被后人冠以“春秋曲笔”之雅称。

      不掩恶,不虚美,不歪曲,不奉承,这是史官的职业操守,良心。 孔子做为修史者的职业操守就有所欠缺。他掩恶,犯了第一条。但孔子有一套,他为此辩解:为尊者讳。

8、   十三经:指《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粱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部儒家的经典。

        疏:注释的注释。

9、

●、

●、

●、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