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毕业三年,我明白了:世上没有听一遍就管用的道理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8-15

假如你回到三年前,会对自己说什么?

“买茅台的股票”

“打死也要在大城市买房”

“一定贷款也要买比特币”

“买彩票....”

其实我想告诉你“就算你回到三年前,也绝不会这么做的”

三年前父亲告诉我了很多大道理:要脚踏实地工作,每天要按时吃饭,找个稳定的工作·····

我一句也没听进去,他的经历只属于他,我有自己的人生。

在社会上的成长和经历慢慢教育着我——家人不教育你,总有人会收拾你

有些话,讲一遍不管用


假如你有某个月工资没发,或者谁谁谁还欠你一样东西没还,你可能一两年内不会忘记,时不时还会拿出来念叨念叨,

但假如你列出一个个人计划,最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忘记了,这时你的感觉绝对比别人欠你钱和东西弱的多,欠东西要还,自己也会想办法要回来,你若欠了自己东西,一切仿佛有了商量的余地。

我们总是在小事上过于计较,而在大事上又显的格外宽容。

最典型的列子就是,一个人可能在网购的时候货比三家,花费好几个小时,最终只是为了挑选一个性价比高的衣服或者鞋子。

但是真正轮到他挑选专业或工作的时候,可能相应消耗的时间比现在少,而这件事比其他琐事重要的多得多。

我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消耗在琐事上的时间越多,用在正事上的精力就越少。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你在琐事上投入的越多,相当于在这方面练习的次数增多,自然这方面的能力就会提升。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在大事上的判断会减弱。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尽量不要把注意力花费在一些琐事上,并不是因为这些琐事没有意义,而是因为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很多道理,讲一遍是没用的

我们听过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还过不好这一生,因为听过的道理永远是别人的,没有实践过,就不会融入你的生活中。

我们对于自己的记忆力太过自信,总觉得听过一遍的道理都可以记得住,尤其是那些让人醍醐灌顶的道理,会认为自己怎么可能忘掉呢,事实上我们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想不起当初听过的道理。

不必担心,正常人的记忆力都是这样,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希望你有个记录的好习惯。

别人的痛苦在大,对于我们来说似乎都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而我们自身的痛苦哪怕再小,也会被放大“全世界我最倒霉。”这就是我们在面对痛苦和困难的时候,很容易犯的认知偏差。

  • 成长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自己经历的道理才是最宝贵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