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年优质麦销售难,是优质麦种多了吗?

 昵称37581541 2019-08-15
  农业农村部在前不久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今年小麦的优质率达到33%,小麦质量普遍提高了一个等级,实现单产质量双突破。但今年的优质麦市场化销售难,面粉企业收购不积极,导致6个主产省的国储粮库一个月内陆续启动了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进行托市收购。小麦销售难的原因是阶段性的供大于求,但是优质麦发展的方向却遭到了质疑;“优质麦生产多了吗”?
  
  什么叫“优质麦”?“优质麦”这个提法是中国特色。国际小麦市场只有收购品质上的区分:软麦、硬麦。下面按照皮色、生态进一步区分,如硬红冬、硬红春、软白麦。我国小麦生态多样性强,品种多样化,适宜于中国传统的蒸煮加工模式。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面包、饼干、方便面等加工业迅速发展,对于小麦的加工品质有了新的需求。我们缺少的是具有强筋品质的硬麦来加工面包,具有弱筋品质适宜加工糕点的软麦也不够用。专家就从加工品质上的需要将小麦品质分为强筋、弱筋,区别是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的不同。我们提出发展“优质麦”,目标一是解决小麦的商品一致性问题,二是替代进口,三是提升加工品质。我们提出的口号是:为企业种庄稼。
  
  提高小麦的加工品质就是生产市场需要的小麦。市场需要什么小麦?一是要有一定量的强筋、弱筋这种专用于加工优质食品的小麦,二是要有指标一致性高的普通小麦。普通小麦就是我国的传统品种:中筋小麦,适宜蒸煮的小麦。怎么实现这个目标?一方面我们要选育优良品种,就是其品质适宜加工,产量又不能太低的品种。一方面要推行标准化生产,使我们的麦子从地里收到粮库里后指标趋于一致,因为传统的种植管理方式可能同一个品种同一个村子生产的麦子指标也有较大差异。性状一致性的麦子才是适合工业化加工需要的,这也是美、加、澳出口小麦的优势所在。
  
  最近十年我们主要做了哪些工作?一是小麦品种选育,目前农业农村部已经能够每年推荐一批优良品种,供生产试种和市场试用。二是生产上推广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经营模式,主产区基本实现连片生产,“五统一”经营。三是国家粮食收购部门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在收购标准上、最低收购价预案制定上,单收单储上,一系列改革与农业改革相呼应,推动了优质麦产业发展。特别是2012年取消了“混合麦”价差收购标准,更是实现了我国粮食、农业联手合力推进小麦产业现代化的转型。
  
  混合麦是“体制麦”,这里面反映了两方面的体制问题。一是中国一家一户小面积种植的生产方式导致粮库收购的小麦品质性状指标极不一致。二是“混合麦”标准在执行中实际上没有“标准”,导致压级压价问题,变身拍卖问题。“混合麦”问题一度成为国储系统腐败滋生的温床,甚至行业出现了“红通”人员。2007年这个问题被揭示出来以后,国储系统开始进行改革,尽管当时只是用仪器替代了人工定等,做了表面文章,但是此后随着农业领域的不懈努力,以及粮食系统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混合麦”退市成为改革与优质麦发展的重要成果。
  
  事到如今,应该说市场主体也就是面粉企业面对的是一个优质麦的全新局面。2018年优质麦价格曾一度高过普麦0.2元/斤,转瞬之间就过剩了?今年的小麦的质量有多好?农业农村部的调查显示,今年新麦容重普遍在780~800g/L,部分达800g/L以上,平均比去年提升20g/L。主产区小麦以二等、一等为主,相当于比去年提高了一个等级。专家认为,近年来,国家小麦最低收购价不断下调,政策设计的托底初衷逐步回归,以往政策主导夏收市场的格局发生实质性改变。整体上看,政策对市场的主导作用削弱,小麦市场行情走势更多取决于市场供需。
  
  那就是说,小麦产业链的主要矛盾由前端转向后端了?小麦至少有种、购、储、加、销多个环节,在产业先进国家,这几个环节是一体有机衔接的。我们也提出了搞“全产业链”,特别是一些央企,以社会责任为出发点,进行了长期探索,但是进展不大。民企更是四处找原料,地方政府又四处找婆家,结果是市场上搞价格竞争,一直没有形成优质麦与食品质量有机链接的市场机制,产品质量低水平徘徊。在超市买一个老牌企业生产的面包,一捏就起不来了。而一些高档面包房,打的招牌还是进口原料。目前专用粉生产热衷于做配粉,粉类不足添加剂凑。总的看,迄今以来我们生产端的优质麦喊得比较响,但需求端的面粉及其食品却是相对不足。
  
  应该说,现在到了强调全产业链相链接相协同的时候了。过去30年,我国小麦产业体系现代化发展的起步阶段,我们可以形象化地分出几个阶段。第一个10年是战略布局阶段,原农业部基本独立完成了这个任务;第二个10年是推进标准化生产阶段,各级农业系统共同推进实现了产业科技进步;第三个10年是优质化转型阶段,农业系统与国家粮食储备系统共同推进了小麦的市场化进程。今年,应该说是第四个10年的起步年,是小麦产业体系进入产业化拓展阶段。种、购、储、加、销各环节,前三个环节用30年链接上了,从现在开始,要把后面两个环节链接上。“联合、协作、创新,升华中国麦业”,这是20年前我们提出的口号,现在到了实质性推进的阶段了。
  
  说小麦市场行情走势取决于市场供需,但做好我国小麦全产业链则必须加强政府的力量。可以举一个奶业发展的例子。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后,政府要求所有乳企必须“自建奶源基地”。如此一来,一批区域性乳企获得发展。经过十年努力,我国乳品质量一举翻身,获得国际市场认可,奶企经营模式也彻底转变。生态绿色的生鲜乳消费理念逐渐被消费者所认知所接受。新鲜就是健康,新鲜就是高端。创新72度巴士杀菌产品已经在许多二三线城市消费者受益。这种健康的产销模式正带领中国乳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目前的面粉市场与十年前的乳业市场有一定相似之处:产业生态不健康,加工企业竞争下的资源问题、产品定位问题难以厘清。奶业用“自有牧场”这个定位把跨区域竞争问题解决了,把生态特性这个奶业质量定位确定了,行业有序发展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小麦其实也有这样的问题。强筋、弱筋小麦其实就是生态标志。弱筋小麦其实上就是指江淮区域生产的小麦。北纬33度以南。而往北则是中筋、强筋麦产地。地理标志就是产品特性。而现代面粉加工由于可以分路提粉并能够用添加剂改性,面粉及其食品形态也可人为修正,区域特色及其相应的产品价值就被抹杀了。
  
  但是小麦又不完全与奶业相同,它是口粮,是国家的保障性产业。做小麦的企业应得到全面的价值评价,特别是一些大的企业和央企的作用也与当年的大型奶企不同,它的作用具有保障性、引领性、示范性。作为央企,不能说不赚钱我就不干了,但是央企怎么干?怎么做全产业链?目前并没有破题。7月22日,《财富》杂志发布了2019年最新世界500强排行榜。国际粮油界的大佬依然榜上有名,而中粮集团的排名让人深思。五大粮商中,2018年按营收排名顺序依次是中粮、ADM、邦吉、丰益、路易达孚;而按利润排名,中粮倒数第二,比上年递减14.2%;按净利润排名,中粮成了倒数第一,0.5%。
  
  多年来,一批央企一直按照中央部署在探索全产业链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始终难有突破。地方政府欢迎他们,但要求企业投资建基地、建合作社、还要帮助争取地方政府的项目资金,最后的小麦收购环节却要求随行就市,还要按照优质麦进行加价收购。至于最后毁约谁给的价格高就卖给谁那更是家常便饭,企业毫无办法,地方政府也很“无奈”。他要确保农民增收呀。
  
  全产业链到底怎么做?企业不盈利甚至经营亏损精神受损这不可能在你要卖粮的时候我多么积极,在你想“优质优价”的时候我就能掏出这个钱。补贴之后带来了产业利益不均衡的问题今年是一个叫板。发达国家的粮食生产是政府补贴,由于是全产业链经营,这个补贴也就是全产业链分享。我国目前的所有粮食补贴基本都在种、购两个环节,到了企业层面基本都是地方政府的临时措施,没有国家安排。近几年金融领域探索的“保险 期货”模式试点,以市场化手段保护农民利益,也维护企业权益,国家财政给予的补贴可以更好地维护产业链的整体利益,这个模式有益于全产链思维的确立,但试点多年还是在试点之中。
  
  30年来,我国小麦产业在中央财政的扶持下发展起来了,生产能力大大提升,实现了接近20年的持续增长。国家储备也是同步递增,目前国家临储小麦库存量7100多万吨,主要库存在苏皖豫。6月最低收购价小麦投放成交率仅为0.77%。在新麦上市、陈麦去库存双重压力下,是时候该考虑产业链延展的问题了。对于面粉企业来说,在供大于求的局面下,生存问题大于优质问题。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这是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方向。新动能是啥?是调整种植结构,是推动国内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那谁是龙头?还是企业呀。收购企业后面有面粉加工企业,面粉加工企业后面是食品企业,都要链接上,利益均沾。要用产品做试点,做出全产业链的面包,有弹性的面包,不粘牙的面包。消费者满意的面包,那时候再说“优质优价”。国家要出政策,确定全产业链中各环节的责权利,推动我国小麦产业实现新的转型升级。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