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黛玉为什么会犯错?她对宝钗的一句话,道出了贾府对自己的摧残

 山东大厦发电房 2019-08-15

我们现在认为红楼梦里爱情场景最美丽的画面一定有宝黛读西厢,但是在红楼梦时代,少男少女在一起看《西厢记》是绝不允许的,这是严重违反礼教家规的。特别是贾宝玉这样的侯门公子,林黛玉这样的千金小姐,这种行为如果被传了说去,就如同今天的少男少女偷吃禁果一样严重和不耻。所以花袭人才会担心宝黛“将来难免不才之事”,袭人的角度完全是从贾宝玉的名声考虑的,可以说没有一点私心。

对于《西厢记》林黛玉是怎么认为的,小说里写得很清楚“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的记诵。”然而这是林黛玉心里所想的,她自己其实是知道,作为女孩子,是不宜读这些书。所以黛玉才会说“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 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那么林黛玉知道《西厢记》属于“淫词艳曲”的范畴,但是她内心是很喜欢这样的书籍的。

从人的天性来说,哪个少女不怀春?薛宝钗也经历过这样的人生历程,在四十二回中,薛宝钗是这样说的“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偷的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偷的背着他们看。”所以林黛玉喜欢看西厢记,甚至铭记在心,是出于人的本性。因为青春期的少女都会对异性产生好感,对爱情充满憧憬。然而这个时候需要正确的引导,那么薛宝钗为什么会成为少女们言行道德的标准呢,不是薛宝钗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犯过错,而在于家长的及时引导,关于这一段记忆,薛宝钗是这么说的“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正因为家长的及时制止,才遏制住了薛宝钗的少女天性,以及对爱情的自我追求。其实从我们现在来看,没有一个家长会鼓励和支持自己的孩子们,在初中时候谈恋爱。也没有一个家长会让自己孩子看一些爱情小说,更别提什么风月小说了。

所以薛宝钗劝林黛玉“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这是掏心挖肺的一番良言相劝,完全是为了林黛玉好。而黛玉对于宝钗的这一番话,且别说林黛玉自己接受不接受,单从薛宝钗的出发点,林黛玉还是非常感动的。所以林黛玉在四十五回的时候,才彻底认清薛宝钗,才彻底感激薛宝钗,说了这样一句话“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ca88登录会员入口

林黛玉这一番话可以说石破天惊,她在贾府的生存状态,读者可以细细体会。一个千金小姐在宴会上公然说出“良辰美景奈何天”“纱窗也没有红娘报”这样思春的句子,这样不合乎闺中女儿身份的话。事后居然没有一个长辈提醒黛玉,叮嘱黛玉。试问这是对林黛玉成长的关心和在乎。林黛玉父母双亡,被贾府收养,虽然贾母是黛玉的第一监护人,可是贾母年龄毕竟大了,很多事情照顾不大,而王夫人作为黛玉的嫡亲的舅母,就应该做到教养的职责,可是王夫人对黛玉完全放任,任由黛玉像野草一样散漫成长。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王夫人对林黛玉表面很客气,实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无疑是对林黛玉人生的摧残,还好林黛玉从小在林家读书认字,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否则到了贾府时时刻刻都会成为别人的笑话。

林黛玉为什么会特别感激自己非常讨厌的情敌,这里面除了薛宝钗的人格魅力之外,更重要的是林黛玉在贾府从小长到大,从来没有感受到过真正的“关爱”,贾府的长辈对黛玉照顾,仅限于表面的吃穿,仅限于物质,对于林黛玉的精神需求,根本没有正视过。所以林黛玉在贾府,她的生存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她缺少人生的引路人。我们常常说对一个人毁灭,就是放任不管,而黛玉在贾府,就是处于被毁灭的状态,但是林黛玉一直在自我救赎,自我学习,从林黛玉刚进贾府时的爱弄小性到长大后的华丽转身,甚至要认薛姨妈为干妈,为的就是给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臂膀,因为黛玉活在贾府真的是“风刀霜剑严相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