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9月20日,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乡农民在程家村涝背沙洲取沙时,发现10余件青铜器。眼见宝贝被程家村的人都运走了,旁边的周家村民想,地下埋的宝贝应该是国家的,不能让国家的宝贝就这么没了,赶紧向政府报告!就这样于1989年11月6日至12月4日,经过一个多月的细致、科学挖掘,证明该地为一处墓葬,共出土随葬品1900余件,其中青铜器480余件、玉器1072余件、陶器356件.完整或大件玉器有100件左右且造型精美,雕琢精细。(*此数据公开资料有几种,个人认为应该是件套的算法变化以及似玉材质的归类造成,本文数据摘自<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发掘简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新干县博物馆1991>) 2003年在大墓遗址附近建的大洋洲商代青铜器博物馆,该图来自网络 新干大洋洲商墓的发现,打破了商文化不过长江论的一些传统说法,这是继河南安阳殷墟、四川广汉三星堆之后又一震惊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被评为我国“七五”期间十大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这座拥有大量引人注目、造型奇美的青铜器,以及世界范围内可见的最早活环玉器的商代大墓,确实异常低调,这次借着首博推出的【望郡吉安】展,有幸近距离观察一下,也附上本次走马观花的一些随拍。喜欢青铜器的朋友可以略过了,我还是重点探究了玉器。 蝉纹玉琮|商|江西省博物馆藏 蝉纹玉琮|商|江西省博物馆藏 大洋洲商墓出土玉琮2件,此件是简报中记录的标本648出自棺内,通高7、口径6.3,射璧厚0.8-1厘米从蝉纹和装饰位置看,均效仿良渚文化,在夏、商、周时期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殷墟、三星堆、金沙出土玉器上可见到砣制痕迹,大洋洲的砣制工艺应是对这一传统的继承。 玉领璧,也称有领玉璧|江西省博物馆藏 玉领璧,也称有领玉璧|江西省博物馆藏 放大细节 大洋洲商墓出土玉璧(都是有领玉璧)2件,上图所示为简报称标本651出自棺内,直径16.8,孔径7.5,壁厚2.4、边缘厚0.5cm,材质为磷铝石,两面各有六组由圆周细线构成的同心圆刻线。该类器型在殷墟妇好墓、广汉三星堆祭祀坑、金沙遗址、宁乡黄材等地均有出土。 圆形玉饰件|商|江西省博物馆藏 此器选用透闪石,通体抛光,一端平齐,一端为斜面。中部宽槽将器物分为上下两节,外壁浮雕变形卷云纹。 侧身羽人佩饰|商|江西省博物馆藏 侧身羽人佩饰|商|江西省博物馆藏 放大细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