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时候,犯了这四种死罪的,无需再经过审理

 文冠厚朴 2019-08-15

文化传统《孔子家语》微学习109

古时候,犯了这四种死罪的,无需再经过审理

本文授权摘自《孔子家语通解》

作者:杨朝明;导读:文传君

【导读】
古时候,审理案件时,依次由狱吏、狱正、大司寇来逐级审理并上报,再经由天子安排三公卿士参与审理,将权衡后的结果报给天子,最终再依规减刑,体现出对审理案件的慎重。
为了起到警示作用,确保主体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中正,对四种扰乱文化秩序的大恶不赦的罪行,国家给与明令禁止,所犯者无需再经过审理,杀无赦。

【家语原文】
仲弓曰:“听狱,狱之成,成何官?”孔子曰:“成狱成于吏,吏以狱成告于正。正既听之,乃告大司寇。听之,乃奉于王。王命三公卿士参听棘木之下,然后乃以狱之成疑于王。王三宥(yòu)之,以听命而制刑焉,所以重之也。”
注:三宥,指的是三种可以从轻处理的犯罪:一是无知而犯罪,二是偶然的而不是预谋的犯罪,三是精神错乱而犯罪。王肃注:“君王尚宽宥,罪虽以定,犹三宥之,不可得轻,然后刑之者也。

【白话通解】
仲弓问:“审理案件时,由什么官员负责判决定案呢?”孔子回答:“判决定案先由狱吏负责,狱吏把判决结果报告给狱正。狱正审理了以后,把结果报告给大司寇。大司寇再审理一遍,把结果报告给天子。天子命令三公卿士参与审理,协助断案,然后再把最后的审理结果汇聚到天子那里。天子再参照可以减刑的三种犯罪情况,议减其刑,最后根据各种审理意见,才能判定其相应的罪刑。这体现了审理案件、判决定案的慎重。

【家语原文】
仲弓曰:“其禁何禁?”孔子曰:“巧言破律,遁(xún)名改作,执左道⑶与乱政者,杀;作淫声,造异服,设伎(jì)奇器,以荡上心者,杀;行伪而坚,言诈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惑众者,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者,杀。此四诛者,不以听。”

【白话通解】
仲弓问:“禁令,禁止的是什么?”孔子回答:“花言巧语曲解法律,假名偏私擅改法度,操持邪术及扰乱政令执行的,杀;创作浮靡之音,制造奇装异服,设计怪异奇特的器械,以此惑乱君王的,杀;行为诡诈而又顽固坚持,言语虚伪而又好于争辩,学习歪门邪道而又知识广博,教人不走正道而又广施恩德,以此蛊惑人心的,杀;假托鬼神言祸福,凭借时日定吉凶,依靠卜筮看休咎,以此来使民众疑心的,杀。犯了这四种死罪的,无需再经过审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