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捕,猎天鹅,辽代皇帝不爱回家的秘密,就藏在这座古城废墟里

 nmcd350 2019-08-16

永世眷恋的风景

在今天内蒙古巴林右旗境内一座叫瓦林乌拉山的峡谷里,静静地躺着数座制度宏伟的陵墓。野火沧桑后,陵墓里已经空空如也,仿佛岁月空洞的眸子。

如果走进东边的这座陵墓,穿过第二道甬道进入中室,当如豆的灯光向四方展开时,触到那冰冷墓壁时,忽然,时光似乎鲜活生动起来,涌现在眼前的是四幅巨型山水画,画里,春水柔和,夏野葱郁,秋山旖旎,冬原苍茫。那久远的四季在这地下宫殿的壁上周而复始,仿佛承载着墓主人永世不忘的眷恋。

内蒙古巴林右旗辽庆陵东陵壁画《春水图》

这座陵墓的主人叫耶律隆绪,即辽代的圣宗。他所眷恋的风景乃是其四时捺钵的驻跸之地。

捺钵,是契丹语,意为“行营、行在”。辽代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契丹族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尽管他们争城掠地,广有大漠南北、长城内外,但是先祖的游猎习惯依然镌入骨髓。于是,辽代的皇帝四季奔波在路上,去“春水、秋山、清暑、坐冬”之地安营扎寨,建立捺钵。

每年正月中,皇帝的牙帐便从冬捺钵起了,皇帝带着他的后宫、贵族、百官、侍卫,浩浩荡荡万余人,沿着一条熟悉的路径,向东北方前进,去到《春之图》所描绘的地方,那里春水荡漾、春草萌生、春禽优游,去那里,开始他们一春的浪荡。

春天长驻的地方

他们要追逐的春天在哪里呢?

当我来到吉林省西部的白城时,还是正月里。大地被寒冷封冻着,白茫茫之下,河流呜咽,湖水沉默。

冬季的白城,封冻的湖泊

但是当地人告诉我,入了春天,冰雪融化了,这里就成了河泽纵横的水乡,洮儿河在此处蜿蜒,并注入乌龙般的嫩江,而上百个湖在水草间晶莹,如一眼眼的星辰。当春风绿了山野,这里又成了禽鸟的天堂,飘云般的白鹤拂过湖面,野鸭扇着蹼子在泡子里欢快地游曳,白鹳立于水中,低头啄食着小鱼……

我聆听着,并在眼前幻想着那场景,这一切,像极了庆陵壁画《春之图》中的风景。

那么,吉林白城是否就是辽代皇帝们春捺钵的胜地?

在各类关于辽代的史书中记载了辽帝春捺钵的地点,有长春河、鱼儿泺、鸭子河、混同江、长春州、春水等处,它们相离不远,其中长春州便是为春捺钵而建的城市,如果确定了长春州的位置,便可知道辽帝的行踪曾在何处。

只是长春州几经战乱,早已熄灭于历史的烟尘中。该去哪里寻找这座消失的古城呢?

近几十年在东北地区西部一带进行的考古发掘,揭示了数处辽金时代的古城遗址,其中有三座特别引人注意,它们是黑龙江泰来塔子城、吉林前郭的塔虎城和吉林白城的城四家子城。这三座城址仿佛披着面纱的新娘,一时间,长春州究竟在哪里,扑朔迷离。

在白城市博物馆里,我看到了揭开这个谜底的那把钥匙。

这是一块朴实而低调的刻砖,引人注意的是,它上面刻满了文字。据白城市博物馆宋德辉馆长介绍,这是2001年一位农民在白城洮北区的城四家子城内耕地时发现的。根据研究,刻砖是金代时期的,并且砖上清晰地刻有“泰州长春县”的字样,而辽代的长春州在金代时改称泰州,由此可以断定,那让辽代皇帝年年魂牵梦绕、不惜长途跋涉而至的长春州就在今日的吉林白城!

有“泰州长春县”字样的砖,白城市博物馆藏

循着好奇心,我们来到刻砖出土地城四家子城,原来的长春州州城只剩下一片巨大的废墟,在冬天斜斜的日光下,它仿佛历史烙在大地上的一枚印鉴般,要铭记住曾经的辉煌。

和宋馆长一起沿着残留的城垣走着,北风猎猎,四下张望仍然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宏旷规模:四方城每边长逾千米,面积达184万平方米,是北京故宫的2.5倍;它拥有着高大的城墙,残余的墙基宽二十多米,城墙最大残高七八米;有四道城门,城门外皆环有瓮城,四角还有角楼,城墙上还不时有突出的矩形墩台——马面,这重重的装备使它拥有着金汤之固。

城四家子古城残存的城墙遗址

城中如今已经恢复为耕地了,但是宋馆长告诉我们,这里曾考古发掘出多处大型建筑的基址,有的建筑达三四重进深,呈巍峨广厦之状,并且,这里出土了如陶制龙首、金龙、金凤、春水玉、鎏金佛像等物,显然是天潢贵胄所用之物。此外,城内还有3处冶炼遗迹、2处制骨作坊、1处陶窑址、1处制玉作坊,可见当时,此处巧匠云集、百业兴旺。

辽三彩罐,白城市博物馆藏

陶制龙首,白城市博物馆藏

站在巨大的废墟上,时光仿佛飞快流转,我似乎看见齐整的青砖在墙基上叠积,峻拔的木柱在柱础上生长,然后层峦耸翠、飞阁流丹,一千年前的长春州,金銮声动,彩旌飘扬。在那婆娑世界中,这里曾经如此繁华。

城四家子古城遗址

城四家子古城遗址

那么,是什么机缘,使得长春州——这座距离辽国统治中心千里之外的城市勃然兴起呢?

长春之城的前世因缘

时间要回到公元1022年的那个早春时节。

那是辽圣宗的太平二年,是的,天下似乎是太平的。宋辽边界曾经杀人盈野的战事早已随着公元1004年澶渊之盟的结缔而销声匿迹了,东边的高丽、西边的甘州回鹘也在辽国大军的数次征讨下而偃旗息鼓。1021年,当辽圣宗改元太平时,西夏、高丽皆派使臣来朝贡,圣宗大赦天下,百官加官进爵,一切,仿佛是安定祥和的了。

这一年辽圣宗耶律隆绪五十岁了,到了知天命的年纪。面对百官臣工因醇酒和歌舞而醺醉的脸,他心里似乎还有些难以言传的不安。他感到自己的帝国并非就此万无一失了。

1022年刚刚到来之际,辽圣宗就忙不迭地踏上了旅程。他一路向着东北方前行,车马在尚被大雪覆盖的草原上碾出深深的辙。行程千里之后,他到达了纳水(嫩江)之畔。

内蒙古巴林右旗金沟5号辽墓壁画《鞍马仪卫图》

严冬还覆盖着旷野,冰霜封冻了河面。在瑟瑟寒风中,万物都沉默了,蜷缩了。辽圣宗的马蹄踏上了冻实了的河面,发出钝钝的嗒嗒声。他极目远望,目光淌过一片平静的雪原,最后,停留在极远处如芥子的几个人马上。

“那是谁?”辽圣宗的马鞭前指。他被告知,那或许是女真完颜部的武士正在狩猎。

辽圣宗瞪大了眼,直直地望着那群人马,在荒寂的旷野中奔驰、射猎,充满了蓬勃的野性。他的眉头开始紧锁。

在白城冬天的雪原上奔跑的马

在《辽史·圣宗本纪》的记载中,辽圣宗接下来在这片土地上逗留了三个月,他先是在纳水钩鱼,二月又驻跸在鱼儿泺(今白城大安月亮泡),三月,他到达了长春州。

这是“长春州”这个地名第一次出现于史书中,尽管不能确定长春州城是否在此时已经建立起来,但是州一级的节度使已经在此安营扎寨了。

在辽圣宗生命的最后十年里,他七次到长春州一带进行春捺钵。直到生命的终了,他还要将春捺钵地的春水画在他的陵墓壁上,让那片风景伴随他永眠。

这么做,或许是对世间美好时节的留恋,或许,还有更深的用意,一位老谋深算的政治家的用意。

春水荡漾处,辽圣宗钩取河里的游鱼,射猎空中的飞鹅。而他的目光越过摇曳的水草和连绵的树丛,紧紧不放地盯着远处那如芥子般的人马。

女真人。

东方的流动都城

如果展开一张现代卫星航拍的地图,可以看到辽长春州、即今天吉林白城一带的地理位置可圈可点。

它的西方接着科尔沁草原,西北方倚靠着连绵的大兴安岭,洮儿河和嫩江分别从山岭深处流淌出来,在平原地带蔓延,冲击出大片低洼的平原,形成湖沼纵横的湿地地貌,而东南方延展出去,便是辽阔广大的松嫩平原,可以说,长春州位于从草原过渡到平原的前沿地带。

长春州(黄圈)地理位置

而这里也恰恰是契丹族主宰的草原和女真、室韦游猎的平原的交界地带。

而当契丹族在老哈河和西拉木伦河之间崛起,东征西战,成为北方的霸主,威震四方之时,金银、丝帛、珠宝、牛羊、美女源源而来。这让及时行乐的短视者欢愉,也让深谋远虑者感到不安。当契丹的儿郎沉溺于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奢靡后,他们是否还能驾驭烈马、张开硬弓,是否还能保持这个民族初起之时的勃勃野性——一种辽圣宗在女真人身上看到的野性。

出于这种对消磨野性的紧张,契丹的历代先王即使建立了京城,却仍然要在四季轮回中骑马乘车,在帝国的疆域内南北跋涉,去建立捺钵。但初期春捺钵地并不会离政治中心过远,基本上在契丹发源地老哈河、西拉木伦河一带。而在辽圣宗身上,这种紧张或许更为强烈。当宋辽之间剑拔弩张时,他的春捺钵地点多在南方的鸳鸯泊(今河北张北的安固里淖)、延芳淀(今北京市东南),捺钵之时还兼有巡视南方前线的意味。

而当东北日渐崛起的女真、室韦成为辽圣宗的心中鲠刺后,为了有效地震慑这些野性勃勃的部落,安定边疆的局面,前往东北高原与平原交界处的长春州一带春捺钵便成为定制,并为后来的兴宗、道宗、天祚帝所遵循。

首次在长春州行春捺钵后不久,1028年,辽圣宗在东边的混同江和疏木河之间驻扎军队,在黄龙府辖内建堡障、烽火台等,以强化东方的军事力量,似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悬在了女真、室韦等部的门前,而剑柄正是长春州。

辽兴宗重熙八年(1039年),这一年的《辽史》记载了:“城长春。”基石被隆重地打下了,在民夫热火朝天的劳作中,一座雄伟而又坚固的城池被建造起来,并且,长春州直接隶属于兴宗的延庆宫管辖,东北路统军司也设立在此,下辖九个部落,目的就是镇抚女真、室韦各部,于是,长春州成为了辽国在东方的军事和政治重镇。

自辽圣宗太平二年开始到辽代灭亡的103年间,四代辽帝在长春州一带行春捺钵68次,大部分的春天,辽帝都要在此山水间射猎、徜徉,不夸张地说,这里也是辽国流动的都城之一。

似曾相识,鱼儿泺的春天,又一次来了,远方的金銮声,又一次来了。

春捺钵里的生活

契丹家住云沙中,耆车如水马若龙。

春来草色一万里,芍药牡丹相间红。

大胡牵车小胡舞,弹胡琵琶调胡女。

一春浪荡不归家,自有穹庐障风雨。

平沙软草天鹅肥,胡儿千骑晓打围。

皂旗低昂围渐急,惊作羊角凌空飞。

海东健鹘健如许,鞲上风生看一举。

万里追奔未可知,划见纷纷落毛羽。

平章俊味天下无,年年海上驱群胡。

一鹅先得金百两,天使走送贤王庐。

天鹅之飞铁为翼,射生小儿空看得。

腹中惊怪有新姜,元是江南经宿食。

这首《契丹风土歌》描绘的就是辽帝在长春州一带进行春捺钵的情景,看起来,辽帝在春捺钵里的生活主要是渔猎。

早春里,长春州附近的达鲁河(洮儿河)还被冰封冻着。辽帝在冰上搭起大帐,先令人去河流上下游十里处设网,不让河鱼逃逸,又驱赶鱼,使它们聚集到大帐这边来。在帐中的床前凿四个冰眼,一个冰眼透水,环绕着它的三眼不透水,只是将冰层削薄,以便于观察冰下的情况。鱼在冰下久了,遇到透水处便会伸首吐气,这时,辽帝就用带绳索的鱼钩掷鱼,这样便会百发百中。钩得的第一条鱼称为“头鱼”,得了头鱼后就出了冰帐,去别的帐中设宴庆贺。

辽代皇帝冬捕图,白城市博物馆

现代当地人依然在湖上进行冬捕

插竿处为布网点

河冰渐渐融化,在南方过冬的天鹅陆续地飞回来长春州附近的湖泽湿地了。这时,侍从们穿上墨绿色的猎装,带上连鎚、鹰食和刺鹅锥前去猎天鹅。辽帝着冠巾时服,系着玉带,去上风处观察,看到天鹅的位置就举旗为信,探子骑着马报告着讯息,远处水泊里伏着的人便击鼓,天鹅被惊吓着飞起了,侍卫便骑马举旗围住天鹅,鹰使带着海东青来了,请示辽帝后,就放纵海东青前去击杀天鹅,天鹅坠地了,附近的侍卫便以锥子刺鹅,以鹅脑来犒劳海东青。皇帝得了头鹅,举行告祭仪式,群臣都献上美酒果品,乐坊奏起音乐,大家互相祝福,并将鹅毛插在头上以为乐。

辽代皇帝猎天鹅图,白城市博物馆

内蒙古敖汉旗喇嘛沟辽墓壁画《行猎仪卫图》

渔猎,让契丹健儿得以野蛮体魄,放纵天性,而更为重要的,是展示契丹的雄武之力。因此,辽帝多次在春捺钵时接见宋、西夏、高丽的使臣,以及东北各部族、属国的首领,让他们观看激烈血腥的射猎,海东青的猛捷、烈马的迅驰、武士的骁勇,一定会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甚至使他们不禁胆寒,从而起到威慑的作用。

渔猎之外,春捺钵里,军国大事也不容疏忽。契丹大小臣僚以及汉人宣徽院所辖百司皆随同辽帝而来,也就是几乎大半个权力机构被搬来了,辽帝可以随时召开议政会议,商讨决定帝国的事务,并将指令向全国发布,游移在长春州一带的春捺钵便是流动的政治中心,在这里,帝国运转的命脉依然被牢牢把握。

似乎,春捺钵是一种两全其美的制度,契丹的尚武魂魄会磨砺日新,而巡狩边疆和治国行政也可以并行不悖了。

春天的没落

只是再完美的制度设计也敌不过人心的惰怠。

辽圣宗后,辽代的帝王们继续来长春州一带行春捺钵,渐渐地,渔猎之乐令人沉溺其中,甚至乐不思蜀。

猎天鹅,很重要的武器就是海东青。这是一种生长在偏远的五国之地的稀罕猛禽,为了获取它,辽帝频繁地使人去五国部一带,这些口含天宪的使者络绎不绝地途径女真人的部落,索要财物美女,一路上蹂躏作害。

仇恨,开始在女真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心中滋生。

天庆二年(1112),天祚帝又一次来到长春州行春捺钵。按例,女真各部的首领们都要来此朝见。在“头鱼宴”上,酒酣的天祚帝要求各部首领起舞,其他人畏惧天威,唯有阿骨打坚决拒绝了,无论天祚帝再三要求,他都不肯。

两年之后,阿骨打率女真人起兵反辽,天祚帝御驾亲征,从长春州出发,分道攻打女真,却被女真打得打败,一日溃逃三百里,退守长春州。

这个春天已经没落了。1117年,长春州沦陷,8年后,辽国灭亡。

女真人建立金国后,辽代东方的重镇长春州被降为长春县,隶属肇州,金承安三年(1198)又在此地设立泰州。后来蒙古人兴起,江山再度易色,此地先属成吉思汗四弟斡赤斤封地,后为辽阳行省泰宁路泰宁府府治所在地。

数个世纪后,曾经繁华一时的长春州湮灭在历史风尘之中。

尾声

历史上的长春州已经逝去,今天留下的是白城。

无数个轮回过去了,春天又如约而至。

在白城的月亮泡里,春水盈满,似佳人深情的美目。水草舒展,鱼儿时而探出头,吐个水泡,又倏尔扭动身躯,潜入湖底。

循着春风,鹤、雁、鹳、鹭、鸥,美丽的鸟儿飞来了,它们落在白城柔美如画的湿地里,向海、莫莫格、嫩江湾……这里草甸翠绿、榆树成林,更有泡子星罗棋布,鸟儿们在浅水嬉戏,在草丛筑巢,无拘无束。

白城莫莫格湿地

王朝的命运、历史的凝重,在这里都轻若鸟羽。它们不会理会,只是呢喃着、浪荡着,享受着这一整个春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