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式浪漫 VS 德式理性,你偏爱哪种气质?

 我是小破烂 2019-08-16

法式浪漫 VS 德式理性,你偏爱哪种气质?

全世界的人民都热衷于讨论德国车的扎实、日本车的轻巧、美国车的奔放、法国车的浪漫、意大利车的别具一格……正所谓人各有性,车各有别,比如德法这两个在欧洲大陆毗邻而居的汽车大国,他们所造之车却性格各异,就像处女座 VS 天秤座。

文/Joe、吴伟敏

如果你看过法国汽车和德国汽车的广告,可能会发现,法国汽车广告中,更多展现的是拥有汽车之后的美好生活,汽车仿佛是带来美好生活的大使

德国汽车广告中,更多展现汽车本身的高品质以及车主的非凡人生,汽车仿佛是精英人生的完美化身

从广告中,或许可以略窥两个民族对于汽车以及汽车在生活中所扮演角色的不同理解。

1

性格

傲娇 VS 理性

说到法国,浪漫、艺术、美学之类的词一定绕不过去。

尤其在自号“太阳王”的路易十四的统治下,法国文化与艺术得到长足发展,法国的艺术思想和作品都大幅领先于欧洲各国。

同时,法国在寻求欧洲霸主地位的过程中,与欧洲各国都有过过节,这也导致法国常常被欧洲各国排挤、压制的情况。这样的大背景,让法国人在自傲的同时内心深处难免有些许自卑的情绪,这才形成其恃才傲物又不喜欢“同流合污”的心态。这种心态让法国就像傲娇任性的文艺少女一样,就是喜欢特立独行,为与众不同而与众不同。

德国恰恰与之相反,是一个被理性思维支配的国家。

现代汽车的几个关键节点都和德国人有关:卡尔・本茨的三轮机械动力车原型、戴姆勒的四轮车、奥托的往复活塞式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德国人在汽车工程方面一直当仁不让。这与近代德国重视理工思维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

德国不满足于只做思想上的强国,在和周边国家争夺欧洲霸主地位的过程中认定了必须工业化才能强国,因此政府扶持了大量工科类学校。

1919年,德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教授艺术与建筑而创立的学校—— 魏玛公立包豪斯学校。

遵循“少即是多”的包豪斯理念,你很少在德国车上看到浮夸的设计。法国人、意大利人为了美感可以不顾设计与制造的成本,但德国设计师则完全倾向于设计向使用和工业制造妥协。

2

设计

创新 VS 保守

从汽车设计的视角来看,法国与德国在设计理念上最为突出的三点不同是:

  1. 法国汽车更注重造型风格理念上的先锋性,而德国汽车更注重设计风格与产品战略、工程技术的整合性;

  2. 法国汽车更注重形态与功能上的大胆创新,而德国汽车更注重产品的品质与性能;

  3. 法国汽车更善于处理微妙的曲面变化与精彩的细节,而德国汽车更善于处理整体比例的优化与曲面质量的控制。

举三个例子:

  • 买家秀与卖家秀

法国汽车品牌经常发布理念前卫造型精彩的概念车,有时甚至成为整个车展的焦点。可惜这些概念车大都无法量产,就算成功量产,其量产版本也会变得面目全非,颜值暴跌。

德国人更实际,更注重如何通过概念车来完善量产产品。完全无法落地的、纯造型风格探讨式的概念车,德国汽车品牌很少会做。

  • 惊喜还是惊吓

法国车上类似的清奇脑洞屡见不鲜。如果你坐进雪铁龙C6的小弟C4里,你会吃惊,因为它的大部分仪表信息(如速度表)不是显示在驾驶员正前方,而是位于正中,即驾驶员和副驾驶员之间的前方。

德国车上就很少见到这种程度的“革命性”创新,更多的是渐进式的,甚至是挤牙膏式的创新节奏。这种保守确保了产品的品质和性能—— 创新往往是有代价的,而品质与性能优化则需要在稳定的产品解决方案上耐心打磨。

  • 比例均衡与细节精妙

法国汽车设计师对于细节的探索可谓出神入化,他们擅长创造如珠宝般精致耀眼的细节与微妙曲面,以及雍容华贵的材质与纹理搭配。

德国设计师似乎更愿意从另外一个维度发挥设计能力:精准比例与极简曲面。作为现代主义的发源地,德国设计教育始终强调整体比例的协调感,在曲面处理上也强调整体感和简约美,因此从纯粹美学上,德国汽车整体上呈现另外一种风格。

3

气质

文艺 VS 精英

法国人如此热爱美与创新,他们鼓励跳出舒适圈,允许试错成本,愿意接纳不同意见,尊重某些看上去似乎愚蠢但或许有巨大价值的新鲜想法。

相比起来,德国人更注重效率,讲究有效性。以包豪斯设计学院为发源地的现代主义美学准则与效率息息相关,它在艺术史上的重要贡献之一,便是明确抛弃旧工匠审美,拥抱工业化大生产。

除了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影响之外,德法两国不同的气候、地形、城市形态与生活方式的差异也对两国汽车的风格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一位先后在法国和德国汽车品牌工作过的汽车设计师,曾经感慨:“法国人做汽车设计时,可以做出最好的设计;德国人做汽车设计时,可以做出最好的汽车。”

这句话对于在法国和德国汽车公司都工作过的人,应该能够感同身受。

我们欣赏法国汽车上那些天马行空的神奇畅想,正如我们也同样欣赏德国汽车体现出来的对于高品质、高性能的纯粹坚守。

同样的,我们庆幸可以在汽车上感受到意大利人的激情似火、美国人的豪情万丈、日本人的细腻精准、瑞典人的冷静守护。

正是每个民族对汽车理解的不同,为汽车这一工业文明的智慧结晶带来了五彩斑斓的风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