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棉姐姐
朗诵:淑娈 来源:木棉说(ID:mumianshuo)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47岁陶虹新剧崩溃大哭扇女儿巴 来自慈怀读书会 00:00 07:24 最近热播的高分国产剧《小欢喜》里,有一幕母女吵架的戏份,很多网友看完后爆哭。女儿英子和妈妈发生争执后,一气之下逃课跑到了爸爸家拼乐高,还把妈妈炖的燕窝给爸爸女朋友喝。望女成凤的宋倩看着逃课的女儿,失望、委屈、愤怒、嫉妒,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一开始,女儿一直在安抚妈妈,给她认错道歉,但正在气头上的宋倩越说越远,打开了“前夫女朋友”这个敏感的开关。 就像很多网友的评论所说,代入妈妈的角色你会心疼宋倩,代入女儿的角色,你又会为英子感到委屈。其实,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宋倩对英子这种“全包围式”的母爱。一扇隔音玻璃窗,女儿像是被她360°监视的犯人,没有一点私人空间;她禁止女儿吃麻辣烫、麦当劳等一切垃圾食品,逼她空腹吃海参,喝各种养生的药膳;连高考誓师大会上气球写心愿,都要被逼写上:清华,北大,700分;英子稍微有点反抗,她就开始各种情绪爆发,各种哭......再懂事的孩子,面对这种“全包围式”的母爱,也会窒息。像宋倩这种控制欲超强的传统中国式父母,在现实生活中太常见了。他们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甚至没有了自我,把梦想和期望都强加到孩子身上,孩子成了他们人生的全部。朱雨辰去年携71岁的妈妈参加《我家那小子》,母子两人的相处方式震惊很多网友。儿子走到哪,她就跟到哪,跟剧组,搬去北京,像一个移动的24小时贴身管家;怕儿子上火,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早上4点起床为儿子熬梨汁;儿子的每一段恋情,她都要干扰,而她对儿媳妇的标准是:“做到跟我一样对儿子”、“女的就应该贤妻良母”......她强加在儿子身上的母爱,终于一步步变成束缚朱雨辰的枷锁。40岁的朱雨辰至今未婚,他姐姐也因为看到母亲这种付出形式不敢结婚...... “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儿子的,我没有自我,完全没有自我。”控制欲强父母的眼里,孩子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更像是自己用心打造的一个作品。吃什么、穿什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和什么样的人结婚、过怎样的人生,他们都要来插上一脚。如果反抗,他们就用自我感动式的牺牲去绑架孩子,甚至把人生不幸全都归咎到孩子身上:一味控制孩子的父母,把亲情变成了绑架,也把自己困在了一个死胡同。我有个亲戚,自打孩子出生以后就一直都在家里当全职主妇,好在夫妻恩爱,一双儿女从小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基本上不用她怎么操心。前年,两个孩子双双考上外地的大学后,大家都说她终于可以好好享清福了。孩子们不在家,她一下子就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了,以前随便忙活一天就没了,现在一个人在家,对她来说,每一天都孤寂又漫长,她只盼着孩子们放假赶紧回家。她女儿得知后,当然是强烈反对了,然后趁去年十一回家,给她报了瑜伽班,带她去逛花鸟鱼虫市场,买了一阳台的绿植,还进她的同学群,帮她组起了老年旅游团......现在点开她的朋友圈,生活过得多姿多彩,“再生一个孩子”的想法也早被她抛之脑后了。一个女人,她首先是自己,然后才是女儿、妻子、母亲这些社会标签。妈妈因为忙着老年合唱团的事情,居然把他的生日给忘了。“我今年生日,她没来,我特别高兴,我妈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事情做,我觉得很好。” 特别是当孩子脱离原生家庭后,父母开开心心地过好自己的生活,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大的宽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羁绊,就好比是一根线,就看你怎么用它。有的父母把孩子当成提线木偶,做什么动作,扮演什么角色,演绎什么故事,一切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有的父母,则把孩子当成风筝,他们关心的是风筝飞得高不高、飞得累不累、有没有偏离正轨。放风筝的人无需每时每刻盯着风筝,风筝也能自由而勇敢地翱翔在蓝天。于父母而言,适当放手,爱之有度,然后“自私”一点,过好自己的人生,才是良性的亲子关系。*作者:木棉姐姐,来源:木棉说(ID:mumianshuo),新女性全方位成长平台——传递成长价值、服务全球女性,相信知识,让女性更美。每晚九点,不见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