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用智慧生活—自在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08-16

将“迷”的酸涩狭隘转化成“悟”的豁然大气。佛性、慧心、智识、福报,皆从“自在”二字来。归真返璞才能赢得人生。

禅宗四祖道信问三祖僧璨禅师:“如何解脱自在?”僧璨反问:“谁缚汝?”普天之下最能束缚我们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执着于金钱时,金钱将心钳制了;执着于权位时,权位就将胸襟套牢了。握紧不放的拳头无法挣脱瓶口,缩紧不放的脚步无法向前迈进,放下才能提起。要解脱自在,得有旷达的胸襟,想得远,看得宽,看得大。

有一位学僧问寂室禅师:“请问老师,该具备些什么条件才能进入禅道?”

寂室禅师:“狮子窟中无异兽,象王行处绝狐踪。”

学僧:“参禅与不参禅有什么不同?”

寂室禅师:“生死路头君自看,活人全在死人中。”

学僧:“学禅究竟有何益?”

寂室禅师:“勿嫌冷淡无滋味,一饱能消万劫灾。”

学僧听后,信心倍增。一日这位学僧与同参好友数十人求寂室禅师开示参禅法要。寂室禅师见大众心诚,以十事开示大众:

第一,须知生死事大,无常迅速,须臾不可忘失正念。

第二,须于行住坐卧,俭束身心,任何时刻不犯律仪。

第三,须能不执空见,不夸自我,精进勇敢不堕邪见。

第四,须摄六根正念,语默动静,远离妄想抛开烦恼。

第五,须有求道热忱,灵明不昧,魔外窟中施于教化。

第六,须能废寝忘食,壁立万仞,竖起脊梁勇往直前。

第七,须究西来佛意,念佛是谁?哪个是我本来面目。

第八,须参画头禅心,功夫绵密,不求速成任重道远。

第九,须要宁不发明,虽经万劫,不生二念绍隆如来。

第十,须能不退大心,洞然菩提,兴隆佛法续佛慧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