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71课 颅脑(Cranial)诊断之七-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在CT中的...

 zskyteacher 2019-08-16

         为了理解出血CT和MR的表现,有必要搞清楚血肿在影像学上的演变。

         这期我们主要说说CT 上的演变,下期再说说MR中的变化。

         在CT上,血肿表现为高密度是由于球蛋白分子在衰减X线束的相当密度。血肿形成后数小时,血凝块收缩,血清析出,血肿呈高密度,血肿CT值一般在60~100Hu,球蛋白分子破裂分解后,血肿密度逐渐降低,这种降低从周围向中心发展。直径2.5cm的血肿在25天后变成等密度,这时血肿并非消失,只是在CT上看不见而已,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血肿被吞噬出血产物的巨噬细胞吸收。典型陈旧性血肿的结局是小的或较大的囊腔。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指脑实质的出血,又称脑溢血或出血性脑卒中。如果是非损伤性脑出血,也叫原发性或自发性脑出血。此病发病率仅次于脑梗死,死亡率居脑血管病首位。其常见原因如高血压和动脉硬化(80%以上);其次为血管畸形和动脉瘤。

发病部位:基底节区最常见(70~80%)

                    桥脑(8~10%)

                    脑叶(5~10%)

                    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均可发生

                   小脑出血(小于10%)

                   脑室出血(3~5%)靠近脑室的脑出血破入脑室称继发性脑室出血。


↑    急性期:脑内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的高密度区

                         外囊出血常呈肾形,其他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CT值50~100Hu,周围绕以脑水肿带

                        有占位表现,血肿可破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


↑    亚急性期:3—7天后血肿边缘开始吸收变模糊,密度减低

                             呈向心性缩小,周围脑水肿带增宽,占位效应明显

                             1月后呈等或低密度灶


↑    慢性期:2月后血肿完全吸收,形成脑脊液密度的囊腔

                          伴有同侧脑室、脑池、脑裂、脑沟的扩大


↑      增强:吸收期增强扫描血肿周围可有环形强化

                      环的大小、形状与原来血肿大小形状一致

                      急性期与囊变期无强化

↑   发病后2小时

↑    发病后10天

↑   发病后42天

↑   发病后3个半月


↑    脑室出血


↑    右侧丘脑血肿破入脑室系统2周后血肿吸收

↑     脑干出血


↑    小脑出血

          小脑出血临床表现即后枕部头痛,频繁呕吐、眩晕、眼震,小脑共济失调,出血量大者可突然昏迷,去脑强直(桥脑受压枕骨大孔疝表现)

         脑出血是突发性疾病,死亡率很高,大家应该快速判断及鉴别,作出正确的诊断,下期我们继续说说脑出血在MR上演变。

        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