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善鉴者不写 善写者不览(三)

 铁竹听风 2019-08-16

——读《笔阵图》感悟书法研习之规律  

三、“善鉴”——提升笔力的奥秘

“览”至“写”、“善写”,直至“善鉴”,这是书法研习从入门到实践、从巩固到提高的一个必然阶段,而《笔阵图》主张“善鉴者不写”,看似“鉴”与“写”的对立,实际上,揭示的是“鉴”对“写”的扬弃、升华。

 “善鉴”可以“不写”。

“善鉴者不写”,是说善鉴者可以不写,不用去写,没有必要去(反复)写。为什么可以不写?答曰:“鉴”包含了“写”,超越了“写”,“ 善鉴”可以代替“善写”;相对于“善写”,“ 善鉴”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提升笔力的最佳途径!

这一奥秘,我们可以从大家耳熟能详的《米芾学书》[7]的故事中找到佐证:米芾学书三年,写的平平常常,但是,他对着五两纹银一张的纸,琢磨了一上午,未写一字,却已经得到了书法的窍门,他没有动笔,却在动心,观其形、悟其神,这实际上就是“善鉴”, “善鉴”,其实是用心“写”的过程,因而,就不用动笔写了。

同样,《纪昌学射》[8]的寓言也可以给我们类似的启示:纪昌学射,,只是“学不瞬 学视”,最后射箭“贯虱之心”。将这种学习方法,运用到书法研习当中,如果我们训练眼力,达到类似“视小如大,视微如著的程度,能将字的点画、结构、章法以及运笔形迹参透参精(察之者尚精),也会出现落笔便能随心所欲而又中规中矩的效果,这就是在用“眼”代替手写字,就是“善鉴”,因而可以“不(用手)写”。

 “善鉴”藉“悟性”而生。

实现“善鉴”,仅凭借“善写”的积累,不会水到渠成。“善写”只是基本功的巩固,是量的积累,在此基础上达到“善鉴”,是质的飞跃,这个飞跃,靠的是对法帖研读、琢磨的悟性。没有对书法的“悟性”,就没有书法研习的“善鉴”,笔力的提升也无从谈起。

悟性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人人都有。不少人研习书法,开始进步明显,十分高兴,而后越来越没有起色,甚至到最后不及当初,于是十分沮丧;实际上,这类人,只注重了基本功的积累不去深入思考,缺乏悟性,没有实现从“善写”到“善鉴”质的飞跃,纵然写得“烂熟”,仍是不能“生巧”。有的人,动笔的同时勤于动脑,每张帖、每个字,甚至每一笔划,都是在摹写的同时,对运笔轨迹、间架结构、章法布局孜孜以求,不仅“知其然”,更力求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看似动笔不多,实际进步很快;这类人,实际上就具有书法悟性,掌握“善鉴”奥秘并且勤于“善鉴”,因而在看似“不写”(不频繁临摹)的情况下,笔力的提升却是日新月异。

“善鉴”要力求“精准”。

对于研习书法初入门者,对怎样才算实现“善鉴”会有疑问,笔者认为,“善鉴”就是法帖的点画、字形、章法、布局,乃至于书写者执笔方法、运笔行迹,都能“知其所以然”;要求做到三鉴:1、鉴细微;2、鉴全面;3、鉴准确。

鉴细微:就是对每一点画、点画之间相联的笔迹及其变化,仔细观察,牢记于心,以期日后练习时力求再现。

鉴全面:就是对字的结体、行间章法、通篇布局等,做到全面掌握,了然于胸,以便在书法实践运用。

鉴准确:就是通过读帖,准确把握运笔过程,深刻领会起笔、行笔、驻笔、转笔、收笔时指、腕、肘的用力及行迹。针对碑拓、刻帖,启功先生说 “透过刀锋看笔锋”[9];对于墨迹及响拓、影印之类的法帖,我们完全可以“透过笔迹循腕迹”,仔细揣摩笔锋走向、用笔提按,科学探求其指腕的“让”、“侧”[10]变换,力求准确再现书写者的运笔过程,真正把其笔法学到手。

“善鉴”决定笔力高下。

对所学法帖“善鉴”,也有以下从低到高的不同层次和境界:1、察形态。2、循行迹。3、品神韵。4、通心性。5、得笔法。不同的层次和境界,决定了笔力的高下不同。

察形态:能够掌握法帖的点画、结构的形态特点。这是鉴帖的最基本要求,到这个程度,可以说达到了“察之者尚精,拟之而贵似” 的初步要求,但,还谈不上“善鉴”,只能算是“能鉴”;其实,所谓“善写”,靠的就是“察形态”的“能鉴”。书法研习到了这个阶段,看其作品,能够让人知道学的是什么体,靠的什么帖,达到“形似”的程度,可以说,其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笔力。

循行迹:通过点画形态、点画之间的连接,理清其笔锋的运行轨迹,进而推测、判断其指腕的行迹。达到 “循行迹”的程度,可以说已经实现了“善鉴”,在这个阶段,书法研习者可以反复揣摩点画形态、推演笔锋运行路线、模拟指腕动作形态,不动纸笔用手“空写”,就可以实现训练提升笔力的效果;这,也正是《笔阵图》“善鉴者不写”的原意。众多的书法练习者,过度追求“形似”并以此沾沾自喜,一味摹写,原地踏步,白白浪费了许多工夫,苦练多年也不能跃上这个层次,就是没有认识到“循行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循行迹”阶段,墨迹、响拓和刻帖、碑拓的作用有明显不同:响拓不如墨迹,但仍然能够推演笔迹模拟腕迹;刻帖和碑拓,只能是 “透过刀锋看笔锋”,至于刀锋是否清晰?笔锋能够看到,除了读帖者的悟性、功力以外,刻、拓的质量高低也直接影响“循行迹”的效果。过去,墨迹、响拓常人稀见,即使见到也难以复制,因此对初刻、初拓视若珍宝,现在,存世墨迹和稀见响拓的影印本,几乎可以视同原本,使我们每个普通的书法爱好者“透过笔迹循腕迹”成为可能。掌握“循行迹”的诀窍并反复练习,其笔力的提高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古人所追求的“手和笔调” [11]之境界,也会水到渠成。

品神韵:在“循行迹”的基础上,通晓法帖的章法、布局,洞察笔力的“疾涩”[12],体会法帖展现的风格、气度,从而领会把握法帖的神韵。这对于研习行书、草书,尤为重要,只有达到对所学法帖“品神韵”的层次,才能实现书法创作 “神似” 的境界。

能够洞察领会其运笔的“疾涩”,这比“循行迹”更是精进一步。“循行迹”只是掌握笔锋的轨迹、指腕的行迹,而洞察“疾涩”所要求的,是弄清笔锋运行的速度(疾)、笔锋入纸的力度(涩),由此推断指腕运笔的缓急和轻重。笔力“疾涩”是展现法帖神韵的决定因素。能够洞察笔力“疾涩”,可以说,已经到了“善鉴”的较高层次,这个时候下笔创作,就真正达到了《笔阵图》所说的“善笔力”的境界。当然,要想对所学法帖真正做到“品神韵”,一般的刻帖、碑拓无法满足学习需要,只能用墨迹、响拓或者其影印本。

通心性:通过对法帖的字体形态、运笔行迹、通篇神韵以及书写内容进行研读琢磨,深刻书者当时的心情,准确理解其想表达的意愿。到这一层次,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对法帖的鉴赏、鉴别领域。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对书写风格、书写内容、作品年代、历史背景等方面的综合比对、考证,来鉴定法帖真伪和品级。到了对法帖“通心性”阶段,不仅其笔力有持续的提升,其书法鉴赏水平和国学素养也会有显著地提高。

得笔法:如果对法帖的“善鉴”依次提升,到了“通心性”的境界,自然而然地,会对法帖的点画、字形、章法、布局以及运笔行迹、笔力“疾涩”等,烂熟于心,并且实现心手合一,在作书时,便能如杨凝式“下笔便到乌丝栏[13],也就真正得到了所学法帖的笔法,实现书法创作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考究还原《笔阵图》“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览”的真实字句及作者的原本意图,目的是探求书法研习 “览、写、鉴”三个必然环节的辩证关系,准确理解“善鉴者不写”的科学内涵,揭示由“善写”到“善鉴”的质变升华奥秘,对学书者寻求科学实用的研习方法,提供有益启示!如果我们真正理解认同《笔阵图》提出的“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览”的科学论断,在书法研习中真正掌握并依次达到了“善鉴”之“品神韵”、“ 通心性”、“得笔法”的境界,我们的书法水平将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跳跃式发展!“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相信:随着书学研讨活动的不断深入,对古代书法理论的挖掘、探寻将会更加科学、准确,当代书法理论体系将会更加丰富完善,更会催生新时代的书法大家不时辈出。当代书法之“晋唐盛世”,将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尽早向世人辉煌再现!



【注】

[1]:见《笔阵图》原文首段。

[2]:《笔阵图》作者历来颇有争论,有卫夫人、王羲之及六朝人伪托等多种说法。孙过庭《书谱》:顷见南北流传,疑是右军所制。”认为可能是王羲之。

[3]:参见《书谱》“然今之所陈,务稗学者。……”章节。

[4]:参见《书谱》。

[5]、[6]:详见《书法十讲》,白蕉著。

[7]:详见小学语文教科版第11册课文《米芾学书》。

[8]:《纪昌学射》出自《列子 汤问》。相关原文: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飞卫曰: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9]:见启功《论书绝句》:“学书别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

[10] “让” “侧”:明朝丰坊《考功》云:“双钩悬腕,让左侧右,掌虚指实,意前笔后。此十六字,古人所传用笔之诀也  ”清人著《书法秘诀》云:“ 让左侧右者,左腕让而居外,右腕侧而居中”笔者认为:“让”、“ 侧”应当指掌笔之腕行笔时的形态,从左边行笔,腕要避让至中线以外;从右边行笔,腕要侧立,居于中线上。

[11] 《新唐书》《欧阳询传》载:世南曰:君若手和笔调,固可贵尚。

[12]:东汉蔡邕《石室神授笔势》:“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疾涩二法,书妙尽矣。”

[13]:黄庭坚《兰亭》诗评价杨凝式:“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