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命运底层的核心逻辑

 使劲冲刺 2019-08-16

——听听熊向清老师讲解“知局”“做局”和“破局”的生命超越之道

如果说生命的真相呈现了“生命是什么”,那么生命运行的基本原理就是要说清楚“生命为什么”,而“做局”和“破局”则要告诉掌握命运我们应该怎么办。为什么有的人和组织昙花一现,有的平平庸庸,而有的却平安长寿,甚至基业长青?背后的机制和逻辑是什么?到底是什么算法在支配着这些生命的演绎?生命体运行的基本规律,也就是生命之道应该如何理解与把握?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如何能够在“知局”的基础上,自觉地,主动地“做局”和“破局”?我的生命型管理“三部曲”试图对这些问题做一个系统和深入的探讨。这篇文章则是想尝试对“三部曲”的核心思想,对生命之道的核心逻辑做一个“精要版”的呈现。

《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生命体是阴阳两套系统组成的,阴是指躯体,阳是指本神、魂、魄等。两套系统并不是分开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互生互根。

用现代科学语言就是说,躯体是硬件,是有形系统,本神、魂、魄是软件,是无形系统。具体分析起来,硬件系统就是生理系统,软件系统包括思想系统、精神系统、情感系统、知识系统和行为系统,但实际上人作为一个生命系统它还应该包括一个至关重要的系统就是社会关系(连接)系统。在我的生命型管理“三部曲”中,我把这六大系统称为六大资产或六大资本。具体地讲:产生新思想的能力是思想资本;三观、信仰、使命和愿景是精神资本;我们对这个世界,包括具体的人与组织的情感、态度以及交互关系是情感资本;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包括经验层面的隐形知识是知识资本;行为能力和行为习惯是行为资本;我们作为一个生命体与他人的连接(关系)是社会资本。换句话说,生命的六大系统之中,我们所实际拥有的变量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就是我们的生命资本。

生命系统是一个大“局”,六大系统是中“局”,六大系统当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局”,小“局”里面还有无数的各种各样微“局”。除了行为系统和社会关系系统之外,每一个“局”本质上都是一个模式,是刻画于我们的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回路”,我们把它们叫做心智模式,思维方式、思想方法等等,本质上都是认知模式,由这些模式集合而成的那个东西,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灵系统,换句话说,心,是由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局”,或者说大大小小的系统、模式组成的。精神系统、情感系统、知识系统和思想系统,这“3+1”软件系统组成的大系统就是我们生命的“底层操作系统”,行为系统是这四大系统的外化和投影,社会关系系统(社会资本)则是四大系统通过行为和行为结果(产品、广义产品)的进一步外化和投影。四大系统是隐性的“局”,后两大系统(行为系统和社会关系系统)是显性的“局”。下面以企业组织为例,看看企业作为一个生命系统是如何运作的,看看它对于深化对“局”的理解,进而把握“做局” 与“破局”的精义和钥匙有什么启发和帮助:

命运底层的核心逻辑

从上图可以看出:生命系统是一个闭环的运行系统,说它闭环不是说它是封闭的,恰恰相反,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独立运行的生命。

为了逻辑上更容易讲清楚,我们从思想系统,也就是思想资本说起:思想资本是产生新思想的能力以及拥有新思想的多少,实际上就是创造思想流量的能力;新思想产生之后会分别注入到,或存在于就是精神资本、情感资本和知识资本之中,这三大资本实际上是存量的概念;精神资本是信念系统,它代表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比如我们怎么看待金钱、权力、财富、产品、客户等等;情感资本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情感以及我们跟这个世界的情感交互关系,决定我们如何对待这个世界,比如我们如何对待父母、客户、组织、大自然等等;知识资本决定了我们实际能做什么,凭什么解决问题;精神资本、情感资本和知识资本本质上就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核心算法,而思想资本则是一种让我们的核心算法进化、迭代,与时俱进的能力,“3+1”共同构成了我们生命的底层操作系统;当我们面对任何一个或大或小的具体事项、问题、机会、挑战时,我们所凭借的,决定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底层操作系统;它就是我们的“心”,我们是用“心”,不管是好“心”还是坏“心”,总之我们是用“心”去“格”这个“物”,也就是感知和思考,然后得出一个或一组认知结论;这个认知结论我把它叫做第一产品,也就是我们的生命系统的第一产品;为什么把它叫做第一产品呢?因为:例如面临一个创业项目,正是基于对这个项目的认知结论,我们确定商业模式、生产线、原材料、选人用人等等,然后产生一系列的员工和组织行为和行为习惯,同时创造出产品,产品用于销售和客户消费,进而形成客户体验、客户满意和客户忠诚,与此同时企业不仅获得销售收入、业绩等等,也形成与客户连接、客户关系,也就是客户资本;卖给消费者的狭义的产品形成狭义的客户关系,而分享给股东、管理者、员工、用户、供应商、社区、社会、自然万物的广义产品,形成的是广义的客户关系,也就是社会资本;而这个社会资本就是企业内部各个方面的人与团队,以及企业内部各个方面与外部相关方面的人与组织形成的连接关系的总和与集合,本质上就是企业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核心是连接,本质是因缘系统,或者说是因果关系系统,也可以说是资源系统,但同时也是资源向着价值转换与创造的因缘和合、资源整合、价值生成与价值分配系统,正是这个系统的运作造就了决定了企业生命中一切的一切;生命系统怎样决定我们生命中的一切呢?根本上讲,它是通过影响我们的思想来决定的;我们以为我们的思想是我们的,但实际上,不仅我们思想的原材料都是来源于我们的社会资本,也就是社会关系系统,而且构成思想加工系统,也就是思想“生产线”的构建也几乎来源于社会资本系统。

了解了生命运行的机理,我们把话题转换到生命的“做局”、“破局”与超越的话题上来。我以为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知道“局”是什么。“局”有大有小,有显性 有隐性,有生命中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的“局”。大“局”来源于小“局”,由小“局”构成,而大“局”一旦形成,则反作用于小“局”,甚至主导和统领小“局”。隐性的“局”来源于显性的“局”,而前者一旦形成,则反过来主导甚至决定现行的后者。无论是“做局”还是“破局”,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从隐性到显性和从显性到隐性,都是可行的。

二是理解为什么必须破“局”。任何的“局”都是有生命周期的,都将是一条抛物线型的“S”曲线,也就是说它是非连续性的。某一个“局”一旦形成,即便是一个曾经给你带来生命红利的“局”,在它的生命“峰值”,或者说“拐点”来临之前,都需要我们未雨绸缪,率先一步甚至几步,突破这个“局”的边界,穿越到,也就是创造出一条新的“S”曲线,进入到一个新的模式,创造出一个新“局”,否则,我们就将困在旧的“局”里面,任由那些已经落后、腐朽的“负资产存量”啃噬我们的生命。

三是怎么破局。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条河流,都是一条生命的能量之河,河里面的能量都是以一个个不同的能量模型的形式,也就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局”的形式存在的。“局”里面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用“熵”理论的话说,就是我们的生命系统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力量,一种是将我们的生命拽向光明而美好未来的“负熵”,一种是将我们的生命拖入黑暗和死亡深渊的“熵增”。破“局”的基本方法就是要定期清理生命资产的存量,看看哪些是负能量和“熵增”意义上的负资产,哪些是正能量和“负熵”意义上的正资产。对于负资产要既是地予以消除、化解、覆盖和填埋,对于正资产要呵护、培育、扶持、激活、强化和持续引入。

四是掌握策略。理论上讲,上图中所呈现的生命循环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成为实现生命破“局”与超越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但是,必须强调的三点是:首先,思想系统的培育和打造,也就是思想资本的经营是生命得以及时和彻底破“局”与超越的根本之道,因为它是生命系统的源头活水,源流清澈,则生命一路清流;源头污染,则生命整体污浊不堪。关于组织生命的破“局”与超越。其次,行动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行为资本的经营是生命资本经营的关键所在,知行合一是核心修炼,没有行动,没有一套过硬的行为习惯、优良作风,就不可能创造出独特而高附加值的产品,也就不可能创造美好乃至惊喜的客户体验,客户资本乃至强大的社会资本的建设就会是一句空话,进而思想资本经营也就失去了生命的土壤。第三,整个生命的破“局”与超越,有赖于生命的整体经营,也就是系统性修炼,用管理4.0的说法就是六大资本的经营,打造生命型组织和生命型幸福人生。最后,破“局”与超越的着重点是在流量上下足功夫,换句话说是要做好“负熵”管理这篇大文章。这里有四个关键点要把握好:其一,要有针对性,针对存量当中的负资产确定流量管理的规模、分类和质量,六大系统中都有负资产,例如精神系统中的信仰缺失,三观偏差;情感系统中的感情冷漠,对父母缺乏孝心,对客户缺少感恩;知识系统知识老化、技术落后、专业能力不足;行为系统中的知行不一、习惯不好、作风拖沓;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不善团结、孤家寡人、没有人敢于跟你合作;思想系统中的僵化封闭、固执己见、不善倾听。针对性还包括找准问题,搞清楚到底是哪类性质的问题和哪个方面的问题,是重大而紧迫的,还是重大不紧迫的,是战略还是策略层面的,全局性的还是局部性的,是制度流程层面,还是人力资源层面的,抑或是产品服务层面的。在找准问题的基础上做好流量的管理,用有效的流量对冲、消解、转化存量中的负资产。其二,要有对标性。无论是对存量中负资产的识别还是对流量的选择性引入,最直接的对标就是客户需求和客户满意,最核心的对标是与价值观是否相合,最根本的对标是与明道和取势的要求是否相符。其三,要有策略的灵活性和战略的系统性。对于流量的内部培育和外部引入,既要找准切入点,以点带面,又要谋划全局,系统推进。其四,要有节奏性。问题不在于是不是有流量,而在于流量的流速、质量和结构。在这个快鱼吃慢鱼、赢者通吃的时代,流量的有效性和及时性才是真正的王道。须始终保持危机感和诚惶诚恐的心态,以及开拓创新的意识,及时把握企业生命系统中那些影响组织生命健康和兴衰存亡的重要节点的生命周期,系统思考、全面布局,舍得投入,有所储备,绝不恋战于气数已尽的周期,适时跨越S曲线,让生命之舞始终在“双S”曲线上跃动,既“吃着碗里的”,又“看着锅里的”,持续拓展生命的“蓝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