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综周练1物理试卷

 学会物理abc 2019-08-16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202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的得0分。

14.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 CT),其原理是借助于示踪剂(正电子放射线药物)可以聚集到病变部位的特点来发现疾病的。PET CT常用核素氧15标记,其半衰期仅有2分钟。对含氧元素的物质照射20MeV~50MeVX射线,激发原子核边缘的中子,可以产生氧15正电子核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30MeVX射线照射氧16时,生成氧15的同时释放出中子

B.氧15发生正电子衰变时,生成的新核含有9个中子

C.经过10分钟,氧15的含量减小为原来的

D.将氧15置于回旋加速器中,其半衰期可能发生变化

15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4V,内阻,电阻R1=3ΩR2=R3=4ΩR4=8Ω,电容器C=6.0μF,闭合S电路达稳定状态后,电容器极板所带电量为

A1.5×10-5C    B3.010-5C   

C2.0×10-5C    D2.1×10-5C

16. 质量为M=1kg的木板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木板与地面动摩擦因数μ1,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1kg,大小可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g=10m/s2若在铁块右端施加一个从0开始增大的水平向右的力F,假设木板足够长,铁块受木板摩擦力f随拉力F如图变化.,关于两个动摩擦因数的数值正确的是

A.μ1=0.1  μ2=0.2    Bμ1=0.1  μ2=0.4   

B.Cμ1=0.2  μ2=0.4    Dμ1=0.4   μ2=0.2

17.如图所示,斜面AB竖直固定放置,物块(可视为质点)从A点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最后停在水平面上的C点,从释放到停止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因斜面塌陷,斜面变成APD曲面,D点与B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在B点左侧。已知各接触面粗糙程度均相同,不计物块经过BD处时的机械能损失,忽略空气阻力,现仍将物块从A点静止释放,则(  )

A.物块将停在C     B.物块将停在C点左侧

C.物块从释放到停止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大于W

D.物块从释放到停止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小于W

 18.第一宇宙速度叫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叫逃逸速度,理论分析表明,逃逸速度是环绕速度的倍。宇宙中存在这样的天体,,即使它确实在发光,光也不能进入太空,我们也根本看不到它,这种天体称为黑洞。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小的黑洞,其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为1.0×1010m/s2,(已知光速c=3×108m/s,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则该黑洞的半径约为

A212km    B4.5×103km    C9.0×103km    D1.65×103km

 19.如图所示,平面为光滑水平面,现有一长为宽为的线框在外力作用下,沿正轴方向以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空间存在竖直方向的磁场,磁感应强度(式中为已知量),规定竖直向下方向为磁感应强度正方向,线框电阻为,时刻边恰好在轴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力为恒力

B时,外力大小

C.通过线圈的瞬时电流

D.经过,线圈中产生的电热

20.通常把电荷在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的电势能规定为零,已知试探电荷q在场源电荷Q的电场中具所有电势能表达式为 (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r为试探电荷与场源电荷间的距离)。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1Q2分别固定在x坐标轴的x=0x=6cm的位置上。x轴上各点的电势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AB是图线与x的交点,A点的x坐标是4.8cm,图线上C点的切线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荷Q1Q2的电性相反

B.电荷Q1Q2的电量之比为14

CB点的x坐标是8cm

DC点的x坐标是12cm

 21.某电视节目做了如下实验:用裸露的铜导线绕制成一根无限长螺线管,将螺线管放在水平桌面上,用一节干电池和两个磁铁制成一个小车,两磁铁的同名磁极粘在电池的正、负两极上,只要将这辆小车推入螺线管中,小车就会加速运动起来,如图所示.关于小车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figure

A.将小车上某一磁铁改为S极与电池粘连,小车仍能加速运动

B.将小车上两磁铁均改为S极与电池粘连,小车的加速度方向将发生改变

C.图中小车加速度方向向右        D.图中小车加速度方向向左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做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

 22.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常会用到气垫导轨,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空气垫,使滑块在导轨上运动时几乎没有摩擦。现在有滑块AB和带竖直挡板CD的气垫导轨,用它们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

b.调整气垫导轨使之水平;

c.在A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

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挡板C的距离

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开始计时,当AB滑块分别碰撞挡板CD时结束计时,记下AB分别到达CD的运动时间

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及其符号是____________

2)若取A滑块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放开卡销前,AB两滑块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________AB两滑块与弹簧分离后,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________。若这两个和相等,则表示探究到了碰撞中的不变量

3)实际实验中,弹簧作用前后AB两滑块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并不完全相等,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有_______

A.气垫导轨不完全水平                B.滑块AB的质量不完全相等

C.滑块与导轨间的摩擦力不真正为零

D.质量、距离、时间等数据的测量有误差

 23.某学习小组利用以下器材组装一只欧姆表,并测量一阻值约几千欧的电阻。

直流电源(电动势,内阻为    直流电源(电动势,内阻为

电流表(量程0~,内阻为     电流表(量程0~,内阻为

滑动变阻器RL10~   滑动变阻器0~   导线若干

电源应选用_____,电流表应选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___

在答题纸上对应的虚线框内画出所组装的欧姆表的内部结构图。

用改装后的欧姆表测量一个内阻为的电压表的内阻,则电压表的示数应为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4. 一辆卡车以速度v=72km/h通过减速带,司机利用搁置在仪表盘上的车载仪记录器材前轮和后轮先后与减速带撞击的声音的时间间隔来测量声速,车载仪位于前轮轴的正上方,在前轮通过减速带时开始记时,在t1=0.006秒第一次接收到声音信号,在t2=0.313秒第二次接收到声音信号。已知汽车前后轮轴之间的距离L=5.86米,求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秒v0(不考虑除空气外其他介质对声音传播的影响,结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5.如图,以竖直向上为y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该真空中存在方向沿x轴正向、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和方向垂直xoy平面向外、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原点O处的离子源连续不断地发射速度大小和方向一定、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束,粒子恰能在xoy平面内做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1)求粒子运动到距x轴为h所用的时间;

2)若在粒子束运动过程中,突然将电场变为竖直向下、场强大小变为eqId12026036be8b489796c77ad03f68cbb8,求从O点射出的所有粒子第一次打在x轴上的坐标范围(不考虑电场变化产生的影响);

3)若保持E、B初始状态不变,仅将粒子束的初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求运动过程中,粒子速度大小等于初速度λ倍(0<λ<2)的点所在的直线方程.

figure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B.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C.用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常数就可以估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

D.浸润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附着层内分子间距比液体内部分子间距大,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的缘故

E.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因为内能不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同时不引起其他变化

2)(10分) 如图,AB两个内壁光滑、导热良好的气缸用细管连接,A气缸中活塞M截面积为500cm2,装有一个大气压强的理想气体50LB气缸中活塞N截面积为250cm2,装有两个大气压强的理想气体25L。现给活塞M施加一水平推力,使其缓慢向右移动,此过程中气缸均不动,周围环境温度不变,大气压强为105pa。求:

(i)当推力F=5×103N时,活塞M向右移动的距离;

(ii)气缸B中能达到的最大压强。

34. [物理——选修3–4]15分)

1如图甲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P是离原点x1 = 2 m的一个质点,Q是离原点x2= 4 m的一个质点,此时离原点x3=6 m的质点刚要开始振动.图乙是该简谐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计时起点相同).由此可知:______

A.这列波的波长为λ=4 m

B.这列波的周期为T=3 s   

C.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v=2 m/s      

D.这列波的波源起振方向为向上;  

E.乙图可能是图甲中质点Q的振动图像

2)某公园的湖面上有一伸向水面的观景台,截面图如图所示,观景台下表面恰好和水面相平,A为观景台右侧面在湖底的投影,水深H=8m.在距观景台右侧面s=4m处有一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单色点光源P,现该光源从距水面高h=3m处向下移动动  接近水面的过程中,观景台水下部分被照亮,最近距离为AB,若AB=6m,求:

水的折射率n

求最远距离AC(计算结果可以保留根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