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诊断:望诊知识点总汇(3)

 金坛区 2019-08-16

知识世界

汗水与收获

    局部望诊是在全身望诊的基础上,根据病情和诊断的需要,对患者的某些局部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以测知病情的一种诊察方法。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之间在功能上互相协调、病理上互为影响。全身的病变可反映于相应的局部,局部的病变也可影响至全身,故观察局部的异常变化,既可诊断局部相应具体疾病,也有助于了解整体的病变。

    局部望诊的内容,包括望头面、五官、颈项、躯体、四肢、二阴及皮肤等。

一、望头面

    头为精明之府,为元神所居之处,内藏脑髓,髓为肾精所化;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及督脉皆上行于头,足厥阴肝经和任脉亦上达于头,故脏腑精气皆上荣于头部;面为心之华,脏腑精气上荣于面;肾之华在发,发为血之余。望头面主要观察头部的形态、囟门及头发和面部的状况。

(一)望头

    1.头形:主要观察头的大小、外形和动态。头形的大小可以通过头围来衡量,测量时用卷尺从双眉上方,通过枕骨粗隆绕头一周。一般新生儿头围约34cm,6个月时约42cm,1周岁时约45cm,2周岁时约47cm,3周岁时约48.cm,5岁以后接近成人。如果新生儿头围小于32cm,或3岁后仍小于45cm,则为头形过小;如果新生儿头围大于37cm,则为头形过大。头围是测量脑和颅骨的重要指标,也可用来判断婴儿的某些脑部疾病。头形异常包括头颅过大、过小及方颅等。

    (1)头大:头颅增大,颅缝开裂,颜面较小,智力低下者,多因先天不足,肾精亏损,水液停聚于脑所致。

    (2)头小:头颅狭小,头顶尖圆,颅缝早合,智力低下者,多因肾精不足,颅骨发育不良所致。

    (3)方颅: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颅呈方形,多因肾精不足或脾胃虚弱,颅骨发育不良所致,多见于佝偻病或先天性梅毒患儿。

    2.动态:头部不自觉地摇动而不能自制者,为头摇,俗称“摇头风”。无论成人或小儿,多为肝风内动之兆。《医学准绳六要》云:“头摇,属风属火,年高病后,辛苦人,多属虚。”

    3.囟门:囟门是婴幼儿颅骨接合处尚未完全闭合所形成的骨间隙,有前囟、后囟之分。后囟呈三角形,在出生后2~4个月内闭合;前囟位于顶骨与额骨之间,呈菱形,在出生后12~ 18个月内闭合,是临床观察的主要部位。

    (1)囟填:即囟门突起,多属实证。多因热邪炽盛,火毒上攻;或颅内水液停聚;或脑髓有病所致。小儿哭泣时囟门可暂时稍微突起,安静后即恢复正常。

    (2)囟陷:即囟门凹陷,多属虚证。多因吐泻伤津,气血不足和先天肾精亏虚,脑髓失充所致。但6个月以内的婴儿囟门微陷属正常。

    (3)解颅:即囟门迟闭,骨缝不合,也称“囟解”“囟开不合”。此为先天肾精不足,或后天脾胃虚弱,发育不良的表现,多见于佝偻病患儿,常兼有“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迟),“五软”(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等表现。《幼幼集成》云:“解颅者……是由禀气不足,先天肾元大亏,肾主脑髓,肾亏则脑髓不足,故颅为之开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曰:“囟门者系于脾胃。”

(二)望发

    头发的生长与肾气和精血的盛衰关系密切,故望发可以诊察肾气的强弱和精血的盛衰。正常人发黑稠密润泽,是肾气充盛,精血充足的表现。

    1.色泽:发黄干枯,稀疏易落,多属精血不足,可见于大病后或慢性虚损患者;小儿头发稀疏黄软,生长迟缓,多因先天不足,肾精亏损所致;青壮年白发,俗称“少白头”,若伴有耳鸣、腰酸等症者,属肾虚;伴有失眠、健忘等症者,为劳神伤血所致;短时间内须发大量变白,伴情志抑郁者,为肝郁气滞,也见于先天禀赋所致者;小儿发结如穗,枯黄无泽,兼面黄肌瘦,腹大便溏者,常见于疳积。

    2.脱发:头发突然呈片状脱发,显露圆形或椭圆形光亮头皮,称为斑秃,俗称“鬼剃头”,多为血虚受风。发稀而细易脱,质脆易断者,多因肾虚、精血不足所致。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若兼眩晕、健忘、腰膝酸软者,为肾虚;若兼头皮发痒、多屑、多脂者,为血热生风所致头发部分或全部脱落。日久不长,伴头痛、面色暗滞,舌质暗或有紫斑,脉细涩者,为瘀血阻滞。

(三)望面

    面部,是指包括额部在内的颜面部。望面部应从色泽、形态人手。由于面部色泽已在望色一节中讲述,此处重点观察颜面的形态异常。

    1.面形异常

    (1)面肿:面部浮肿,皮色不变者,多见于水肿病;颜面红肿,色如涂丹,焮热疼痛,为抱头火丹,多由风热火毒上攻所致;头肿大如斗,面目肿甚,目不能开,伴壮热、口渴、苔黄者,为“大头瘟”,因天行时疫,毒火上攻所致。

    (2)腮肿:一侧或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缘不清,按之有柔韧感及压痛者,为痄腮,因外感温毒之邪所致,多见于儿童。若颐颔部肿胀疼痛,张口受限,伴有寒热者,为发颐,多因阳明热毒上攻所致。

    (3)面削颧耸:又称面脱。表现为面部肌肉消瘦,两颧高耸,眼窝、颊部凹陷。多因气血虚衰,脏腑精气耗竭所致,为失神的表现。

    (4)口眼㖞斜:口目歪斜而不能闭合,又称为“面瘫”“喝僻”。若单见口眼㖞斜,患侧面肌弛缓,肌肤不仁,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目不能合,口不能闭,不能皱眉鼓腮,口角下垂,偏向健侧,名口僻,为风邪中络所致;若口眼㖞斜兼半身不遂者,多为肝阳化风,风痰阻闭经络所致。

    2.特殊面容

    (1)惊恐貌:面部呈现惊悚恐惧的表现,常因闻听高声或见水时而引发,多见于狂犬病。

    (2)苦笑貌:画部呈现无可奈何的苦笑样表现。多因面部肌肉痉挛所致,为破伤风的特殊征象。

二、望五官

    目、耳、口、鼻、舌五官,分别与五脏相关联。《灵枢·五阅五使》云:“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因此,观察五官的神、色、形、态变化,可以了解相关脏腑的常与变。其中,望舌将另做专节论述,故本处主要介绍目、耳、鼻、口唇、齿龈及咽喉等望诊内容。

(一)望目

    目为肝之窍,心之使,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因而目与五脏六腑皆有密切联系。古人将目的不同部位分属于五脏,《灵枢·大惑论》日:“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  气轮(白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后世医家据此而归纳为“五轮学说”,即瞳仁属肾,称为水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两眦血络属心,称为血轮;白睛属肺,称为气轮;眼睑属脾,称为肉轮(图1-3),并且认为观察五轮的形色变化,可以诊察相应脏腑的病变。因此,望目不仅在望神中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测知五脏的病变,甚至对某些疾病的诊断,也可起到“见微知著”的作用。故《重订通俗伤寒论》日:“凡病至危,必察两目,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故观目为诊法之首要。”

    望目可以从神、色、形、态四方面来观察。由于目神在望神中已介绍,故本处重点介绍目色、目形和目态的异常改变。

    1.目色:正常人眼睑内及两眦红润,白睛色白,黑睛褐色或棕色,角膜无色透明。异常改变有:

    (1)目赤:双眼或单眼白睛红赤,俗称“红眼”“火眼”。目赤若伴见肿痛,多属实热证。如全目赤肿,多为肝经风热上攻;两眦赤痛,多为心火上炎;白睛发红,多为肺火;睑缘赤烂,多为脾经湿热。若白睛红赤灼热,眵多黏结,羞明畏光,有传染性者,多为感受时邪热毒所致,也称“天行赤眼”。

    (2)白睛发黄:为黄疸的主要标志。《杂病源流犀烛·诸疸源流》云:“经言目黄者日黄疸,以目为宗脉所聚,诸经之热上熏于目,故目黄,可稔知为黄疸也。”伴身面发黄、尿黄等症,多因湿热内壅或寒湿内困,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所致,有阳黄、阴黄之分。

    (3)目眦淡白:属血虚、失血,是血少不能上荣于目所致。

    (4)目胞色黑晦暗:多属肾虚;目眶周围色黑,多因肾虚水泛,或寒湿下注所致;目眶色黑,伴肌肤甲错,多为瘀血内阻所致;睡眠欠佳也可见目眶发黑。

    (5)黑睛灰白混浊:为目翳,属外障眼疾。若黑睛深层呈圆盘状翳障,妨碍视力,为混睛障,多因邪毒侵袭,或肝胆实火上攻,或湿热熏蒸,或阴虚火旺等所致,常见于眼外伤及某些全身疾病;若小儿疳积日久也可见目生翳障,表现为目干夜盲,黑睛生翳糜烂,甚则溃破穿孔等。

    2.目形

    (1)胞睑肿胀:是指上胞下睑肿胀不适。目胞浮肿,如新卧起之状,皮色不变或较光亮,是水肿病初起之征;胞睑红肿,若眼睑边缘起节肿,状若麦粒,红肿痒痛,易成脓溃破者,为针眼;若整个胞睑漫肿,红如涂丹,热如火灼,化脓溃破者,为眼丹。后二者皆为风热毒邪相搏客于胞睑,或脾胃蕴积热毒,上攻于目,以致局部气血瘀滞。

    (2)眼窝凹陷:若见于吐泻之后,多因吐泻伤津所致;若见于久病、重病患者,为脏腑精气衰竭,病属难治。

    (3)眼球突出:眼突而喘,属肺胀,多因痰浊阻肺,肺气不宣,呼吸不利所致;眼突颈肿,为瘿病,因肝郁化火,痰气壅结所致。

    3.目态:正常人瞳孔圆形,双侧等大,直径为3~ 4mm,对光反应灵敏,眼球运动随意灵活。其异常改变主要有:

    (1)瞳孔缩小:多因肝胆火炽,或劳损肝肾,虚火上扰所致。也可见于中毒(吗啡、川乌、草乌、毒蕈、有机磷农药中毒)等。

    (2)瞳孔散大:多属肾精耗竭,见于危重患者,是濒死前的征象之一。也见于肝胆风火上扰的绿风内障、中毒(如杏仁、麻黄、曼陀罗中毒)及某些西药(如阿托品)所致的药物性瞳孔散大等。

    (3)目睛凝视:患者两眼固定,转动不灵,固定前视者,称瞪目直视;固定上视者,称戴眼反折;固定侧视者,称横目斜视。多属肝风内动之征,常伴神昏、抽搐等症,属病重;或见于脏腑精气耗竭,或痰热内闭证。瞪目直视还可见于瘿病。

   (4)嗜睡露睛:是指患者入睡后胞睑未闭合而睛珠外露。多因脾虚清阳不升,或津液大伤,胞睑失养,启闭失常所致,多见于脾胃虚衰或吐泻伤津的患儿。此外,睡时露睛也可见于正常人,俗称“羊眼”。

    (5)胞睑下垂:又称睑废,是指上睑下垂,难以抬举,轻者半掩瞳仁,重者全遮黑瞳,垂闭难张。胞睑下垂分为先天与后天两类。其中双眼上睑下垂者,多为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亏虚,睑肌失养所致;单眼上睑下垂者,多因脾气虚衰,脉络失养,肌肉松弛所致,也可见于外伤。

(二)望耳

    耳为肾之窍,手足少阳经脉布于耳,手足太阳经和足阳明经也分布于耳或耳周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故耳为“宗脉之所聚”。此外,在耳廓上有全身脏器和肢体的反应点。所以,耳与全身均有联系,而尤与肾、胆的关系最为密切,望耳可以察知肾、胆乃至全身的病变。耳部望诊,主要是观察耳廓色泽、形态及耳内病变。

    1.耳之色泽

    (1)润枯:正常人表现为耳廓色泽红润,是气血充足的表现;耳廓焦黑干枯,多属肾精亏虚。

    (2)颜色:耳廓淡白,多属气血亏虚;耳轮红肿,多属肝胆湿热或热毒上攻;耳轮青黑,多见于阴寒内盛或有剧痛的患者;小儿耳背有红络,耳根发凉,多为麻疹先兆。

    2.耳之形态

    (1)耳廓形大:耳廓外形厚而大,属形盛,为肾气充足;耳廓肿大,伴见色红,为邪气实,多属少阳相火上攻。

     (2)耳廓瘦小:耳廓瘦小而薄,属先天亏损,肾气不足;耳廓瘦削而干焦,为正气虚,多为肾精耗竭或肾阴不足;耳廓萎缩,为肾气竭绝。

     (3)耳轮甲错:即耳轮肌肤甲错,多属久病血瘀。

    3.耳内病变

    (1)耳内流脓:耳道内流出脓液,其色或黄或青,其质或稠或稀,称为脓耳。耳内流脓有虚实之别,涉及肝、胆、肾三经。发作急骤,脓液黄稠,耳痛剧烈者,属实证,多因风热上扰或肝胆湿热所致;流脓日久,脓液清稀,耳痛较缓者,属虚证,多因肾阴虚损,虚火上炎所致。

    (2)耳道红肿:耳道局部红肿疼痛,突起如椒目状,为耳疖,多因邪热搏结耳窍所致。

    (三)望鼻

    鼻居面部中央,为肺之窍,属脾,与足阳明胃经亦有联系。望鼻可诊肺、脾、胃等脏腑的病变。鼻部望诊应注意观察色泽、形态及鼻内病变。

    1.鼻之色泽

    (1)润枯:鼻端微黄明润,见于新病,为胃气未伤,属病势较轻;见于久病为胃气来复,属病势向愈。鼻端晦暗枯槁,为胃气已衰,属病重。

    (2)颜色:鼻端色白,多为气血亏虚;色赤为肺脾蕴热;色黄为有湿热;色青为阴寒腹痛;小儿山根青筋,多因肝经气滞寒凝、肝脾不和、乳食积滞所致。

    2.鼻之形态

    (1)鼻头肿胀:若属红肿或生疮,并感疼痛,属邪热盛,常见于胃热或血热。若鼻及鼻周围皮色暗红或血络扩张,伴丘疹、脓疱或鼻赘,称为酒齄鼻,多因肺胃蕴热,血瘀成齄所致。

    (2)鼻柱溃陷:多见于梅毒患者;若鼻柱塌陷,兼眉毛脱落,为麻风恶候。

    (3)鼻翼扇动:鼻孔两翼因呼吸急促而扇动的症状,也称为鼻扇。多属肺热,或见于哮病,是肺气不宣,呼吸困难的表现;若重病中出现鼻孔扇张,喘而额汗如油,是肺气衰竭之危候。

  3.鼻内病变

    (1)鼻流清涕:若伴见恶寒发热、鼻塞等,多属风寒表证;若常流清涕,量多,经久不愈,多为鼻鼽,多因阳气虚弱所致。

    (2)鼻流浊涕:若伴见恶寒发热,咽痛等,多属风热表证;若常流浊涕,量多不止,其气腥臭,常伴头痛、鼻塞、嗅觉减退,为鼻渊,多因外感风热,或胆经蕴热上攻于鼻所致。

    (3)鼻腔出血:鼻腔出血称为鼻衄。外感引起者,多因风热犯肺、燥邪伤肺所致;出血量多,色深红质稠者,多因肝火犯肺,或胃火炽盛,火热上炎,灼伤阳络,迫血外溢所致;血色淡红而质稀,多因脾不统血,血不循经而外溢所致。个别妇女经期鼻衄随月经周期而作,称为“倒经”,多因肝郁化火犯肺,或阴虚肺热所致。

    (4)鼻内赘生物:鼻腔内长有状若葡萄或榴子,光滑柔软,带蒂可活动,而无痛感的肉状物,为鼻痔(鼻息肉)。若其撑塞鼻孔,则致气息难通。多因湿热邪毒壅结鼻窍所致。

(四)望口与唇

    口为饮食通道,脏腑要冲,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手足阳明经环绕口唇,故望口与唇的异常变化,可以诊察脾与胃的病变。望口与唇注意观察形色、润燥及动态的变化。

    1.望口

    (1)口角流涎:小儿口中流涎,称为滞颐,多因脾虚湿盛。《诸病源候论》日:“滞颐之病,是小儿多涎唾流出,渍于颐下,此由脾冷液多故也。”成人见之多为中风口歪不收所致。

    (2)口疮:口腔内膜上出现黄白色如豆大、表浅的小溃疡点,周围红晕,局部灼痛者,为口疮,《黄帝内经》也称为“口糜”或“口疡”。多因心脾积热,或由阴虚火旺所致。若口疮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疮面色淡,疼痛较轻,伴少气乏力,大便溏薄,舌淡嫩,脉虚等症者,多为中气不足所致。

    (3)鹅口疮:若小儿口腔、舌面满布片状白屑,状如鹅口者,为鹅口疮,又称“雪口”。多因感受邪毒,心脾积热,上熏口舌所致;也可因肾阴亏损,虚火上炎而为。

    (4)口之动态:正常人口唇可随意开合,动作协调。《望诊遵经》将口唇的异常动态归纳为“口形六态”。

    口张:口开而不闭,属虚证;若状如鱼口,张口气出,但出不入,则为肺气将绝之候。

    口噤:口闭难开,牙关紧闭,属实证。口噤不语,兼四肢抽搐,多为痉病或惊风;兼半身不遂,则为中风人脏之重证。

    口撮:上下口唇紧聚,为邪正交争所致。兼见角弓反张,多为破伤风患者;新生儿撮口不能吮乳,多为脐风。      

    口僻:口角向一侧歪斜,见于风邪中络,或风中脏腑之患者。

    口振:战栗鼓颌,口唇振摇,常见于疟疾初起。

    口动:口频繁开合,不能自禁,是胃气虚弱之象;若口角掣动不止,为动风之象。

    2.望唇:唇部色诊与望面色基本相同,但因唇黏膜薄而透明,故其色泽变化比面色更为明显,易于观察。正常人唇色红润,是胃气充足,气血调匀的表现。

    (1)唇色淡白:多属血虚或失血。

    (2)唇色深红:多属热盛;深红干燥,属热盛伤津。

    (3)唇色青紫:多属阳气虚衰,血行瘀滞。

    (4)唇色青黑:因寒凝血瘀,或痛极血络郁阻所致。

    (5)口唇干裂:为津液损伤,多因燥热伤津或阴虚液亏所致。

    (6)口唇糜烂:多因脾胃积热上蒸,热邪灼伤唇部所致;唇内溃烂,其色淡红,为虚火上炎。

    (7)唇边生疮,红肿疼痛  为心脾积热。

(五)望齿与龈

    齿为骨之余,骨为肾所主;龈护于齿,为手足阳明经分布之处,故望齿与龈可诊察肾与胃肠的病变,以及津液的盈亏。温病学派对验齿十分重视,在阳明热盛和热伤肾阴的情况下,观察齿与龈的润燥情况,可以了解胃津、肾液的存亡。

    1.望牙齿

    (1)牙齿形色:正常人牙齿洁白润泽而坚固,是肾气充足,津液未伤的表现。若牙齿干燥,为胃阴已伤;牙齿光燥如石,为阳明热甚,津液大伤;牙齿燥如枯骨,多为肾阴枯竭、精不上荣所致,可见于温热病的晚期,属病重;久病牙齿枯黄脱落,为骨绝,属病重。

    (2)牙齿动态:牙关紧急,多属风痰阻络或热极动风;咬牙齘齿,即上下牙齿相互磨切,格格有声,多为热盛动风,或见于痉病;睡中齘齿,多因胃热、食滞或虫积所致,亦可见于正常人。

    2.望牙龈

    (1)牙龈色泽:正常人牙龈淡红而润泽,是胃气充足,气血调匀的表现。牙龈淡白,多因血虚或失血,龈络失养所致;牙龈红肿疼痛,多因胃火亢盛,火热循经上熏牙龈所致。

    (2)牙龈形态:龈肉萎缩,牙根暴露,牙齿松动,常有渗血和脓液,称为牙宣,多因肾虚或胃阴不足,虚火燔灼,龈肉失养所致,也可见于气血不足者;牙龈溃烂,流腐臭血水,牙齿脱落,口气腐臭者,称为牙疳,多为平素胃腑积热,复感风热或疫疠之邪,邪毒上攻牙龈所致。

    (3)齿衄:牙缝出血,称为齿衄。多因胃肠实热所致,也可因胃、肾阴虚,虚火上炎,脉络受损,或脾不统血所致。

(六)望咽喉

    咽喉为口鼻与肺胃之通道,是呼吸、饮食之门户,又是经脉循行交会之处,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因此,五脏六腑病变可反映于咽喉,以肺、胃、肾的病变表现更为突出,也更具诊断意义。望咽喉主要观察咽喉的红肿疼痛、溃烂和伪膜等情况。

    健康人咽喉色淡红润泽,不痛不肿,呼吸通畅,发音正常,食物下咽顺利无阻。  

     1.红肿

    (1)新病咽部深红,肿痛较甚,多属实热证,因风热邪毒或肺胃热毒壅盛所致。

    (2)久病咽部嫩红,肿痛不甚,多属阴虚证,因肾阴亏虚,虚火上炎所致。

    (3)若咽部淡红漫肿,疼痛轻微,多因痰湿凝聚所致。

    (4)咽喉部一侧或两侧喉核红肿突起,形如乳头,或如蚕蛾,表面或有黄白色脓样分泌物,咽痛不适者,为乳蛾(图1-4),又名喉蛾。因风热外侵,邪客肺卫;或肺胃热盛,壅滞喉核。若喉核肿胀,热痛不甚,经久不消,时作时止,反复不已,多因肺肾阴虚,虚火上炎,气血瘀滞所致。

    (5)咽喉部红肿高突,疼痛剧烈,吞咽、言语困难,身发寒热者,为喉痈,多因脏腑蕴热,复感外邪,热毒客于咽喉所致。

    2.溃烂:新病咽部溃烂,分散表浅,周围色红,为肺胃之热轻浅;若溃烂成片或洼陷,周围红肿,为肺胃火毒壅盛,蒸灼肌膜而致;咽部溃腐浅表分散,反复发作,周围淡红,多属虚火上炎;若成片洼陷,周围淡白或苍白,久不愈者,多为气血不足,肾阳亏损,邪毒内陷所致。

  3.伪膜:咽部溃烂,表面所覆盖的一层黄白或灰白色腐膜,称为伪膜。若伪膜松厚易拭去者为病轻,为肺胃热浊之邪上壅于咽所致;若伪膜坚韧不易拭去,强剥出血,或剥后复生,伴犬吠样咳嗽、喘鸣者,为病重,此为“白喉”,因外感时行疫邪,疫毒内盛,或热毒伤阴所致。

三、望颈项

    颈项是连接头部和躯干的部分,其前部为颈,后部为项,合称颈项。颈项内有呼吸气道与饮食路径,又是经脉上达头面必经之处。颈项经脉阻滞,可引起全身的病变;而脏腑气血失调,亦可在颈项部反映出来。

    正常人的颈项直立,两侧对称,气管居中;矮胖者略粗短,瘦高者略细长;男性喉结突出,女性喉结不显;颈侧动脉搏动在安静时不易见到。颈项转侧俯仰自如,左右旋转30度,后仰30度,前屈30度,左右侧屈各45度。望颈项主要观察其外形和动态等变化。

    1.外形变化

    (1)瘿瘤:颈前结喉处,单侧或双侧,有肿块突起,或大或小,可随吞咽上下移动,称为瘿瘤。多因肝郁气结,痰凝血瘀,或因水土失调,痰气凝结所致。

    (2)瘰疬:颈侧颌下、耳后皮里膜外,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称为瘰疬。大者属瘰,小者属疬。多由肺肾阴虚,虚火灼液,结成痰核;或因外感风热时毒,气血壅滞于颈部所致。

    2.动态变化

    (1)项强:是指项部筋脉肌肉拘紧或强硬,俯仰转动不利,伴头痛、恶寒、脉浮,多为风寒侵袭太阳经脉,经气不利所致;伴高热神昏,甚则抽搐,多属热极生风;睡醒后突觉项强不便,为“落枕”,多因睡姿不当或风寒客于经络,或颈部肌肉劳损所致。

    (2)项软:是指颈项软弱,抬头无力。小儿项软,多因先天不足,肾精亏损,或后天失养,发育不良,可见于佝偻病患儿;久病、重病颈项软弱,头垂不抬,眼窝深陷,多为脏腑精气衰竭之象,属病危。

    (3)颈脉怒张:颈脉怒张是指颈部脉管明显胀大,平卧时更甚。多见于心血瘀阻,肺气壅滞及心肾阳衰、水气凌心的患者。

·  本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