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为魏王逼走了两个人,而左右了战国的格局,奠定了魏国灭亡的道路

 风啸苍穹 2019-08-16

激荡起伏的历史,总会扣人心弦,如果说有一段时期的历史最能吸引我的话,那一定是战国时代,诸侯国的争霸,是那段辉煌岁月的标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那段历史真带劲。

战国初期,魏国是最有希望统一华夏的诸侯国,魏文侯也是战国初期最有韬略的君主,手下有一大批贤能之臣,魏国的率先变法,也奠定了战国初期100多年的强大。

人总会有自己的寿命,魏文侯也一样,魏文侯死后,继位的是他的儿子魏击,也就是魏武侯,魏击可以说是魏国最有名的败家子,因为此时的魏国明明可以一统华夏,却因为他自己的喜好,奠定了魏国走向灭亡的道路。

魏武侯的继位可以说是魏国由盛转衰的时间节点,其实强大的魏国在魏武侯继位时,已经注定了要灭亡,因为魏击放走了两个人,而这两个人左右了整个战国的格局。

奠定魏国强大的吴起,被逼走。

魏文侯在位时期,魏国有一大批贤能之士,当然也包括闻名后世的吴起,吴起可以说是战国初期最耀眼的星,精通儒家、兵家、法家的思想,领兵作战他无人能敌,改革变法他力压群雄。

吴起对魏国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一手打造了令六国闻风丧胆的魏武卒,并且吴起长期经营的西河之地,也成为了阻挡秦国东出的屏障,吴起堪称是所在国重,所去国轻的人物,但是,就这么一个大能之人,却被魏击生生的给逼走了。

吴起的志向是出将入相,而魏国的丞相就是他的终极目标,因为这是他对老母的承诺,魏文侯死后,老丞相也跟随着他去了,这时候魏国最有资格坐上丞相之位的也只有吴起了,但是魏武侯魏击却没能如他的愿,让平时和自己玩的比较好的公叔痤坐上了魏国丞相的宝座。

你如果以为这样吴起就被逼走了,那就太小看吴起的度量了,吴起被逼走,其实还是因为公叔痤的诬告以及魏武侯的忌惮和不喜欢,长期镇守西河之地的吴起,又怎么懂得朝堂的阴暗,吴起在公叔痤的设计下,不肯娶魏国公主,这下好了,公叔痤以此污蔑吴起有反叛之心。

世界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吴起听闻此事之后,就跑到了楚国,这时的魏击丝毫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觉得吴起都是一个老头了,任其也翻不起多大的浪,就任他去了,但是吴起走后魏国却出现了一连串的不良效应。

首先,魏国重镇西河没有了吴起镇守,那么秦国再也无所忌惮,时刻准备东出争雄,其次,吴起在楚国进行了大变法,并且率楚军把魏军打的落花流水,这两件事无一不改变了历史局势。

正值壮年的秦献公,被放走。

秦献公,也就是赢师隰,也可以说是秦国自秦穆公以来,最有雄心壮志的君主,当然他的后辈要比他的雄心还大,这里暂不表,他其实并不是一直在秦国,而是在魏国做了好多年的人质。

魏击和赢师隰的关系可以说还不错,至少魏击是这么觉得,等到秦国发生内乱,赢师隰想要回秦继位的时候,魏击二话不说,立即应允,不仅想要护送赢师隰回秦就位,而且给了他一大批金银珠宝贿赂秦国那些老贵族,以支持赢师隰顺利继位。

伴随着赢师隰的回国,秦国这条巨龙已经开始睁眼了,因为赢师隰看到了变法让魏国强大了,他也决心在秦国变法,你可能会说,啥,秦国秦献公还变法了?不是秦孝公任用商鞅才开始变法的吗?当然不是,赢师隰已经开始了变法,只是变了皮毛。

魏击看似经过深思熟虑的放走赢师隰,其实就是最大的错误,按照当时魏击的想法,把赢师隰放回去,秦国就会和魏国永远为盟,魏击的想法固然没错,但是这个永远是有期限的,期限就是魏武侯在位期间,秦国不进攻魏国,当然赢师隰也是这样做的。

但是魏武侯死后,秦国的铁蹄就开始向魏国进攻了,进攻的地点正式秦国垂涎已久,曾经吴起苦心经营二十年的西河之地,并且一战击溃魏国,迫使魏国迁都大梁,秦国东出再无任何屏障。

飞鱼说:

强大的魏国在魏武侯继位时已注定了要灭亡,因为魏击放走了两个人,吴起和赢师隰,他们一个使强大的魏国断了胳膊,一个奠定了秦国强大的基础。

魏击是魏国最有名的败家子,明明可以一统华夏,却因自己的喜好奠定灭亡,他讨厌吴起忌惮吴起,所以明知吴起是魏国的支柱,还是把他给逼走了,他和赢师隰关系还不错,就重金资助赢师隰回秦继位,自己虽然没有吃到苦果,但是这个苦果却让他的子孙吃的舌头都麻了。

自古以来,一个国家的强大,都往往离不开人这个因素,得人才者兴,失人才者亡,整个战国的历史,其实就是魏国不断流失人才,秦国不断启用人才的故事。

魏国初期的强大,其实只是昙花一现,灭亡是他的宿命,而秦国的强大则是闪耀的星,统一华夏也成为了历史的必然,您对魏国的不断衰落和秦国的强大有什么看法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