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辛味,也就是微辣,然后,苦的很,再然后,口水增多了,这个就是甘的作用,可以生津。  苦味涌泻,能降。甘味,就能生津,渗淡。所以,我们用的艾叶,本身的作用就有苦降的作用,还带有点补中益脾胃的效果。辛能散,能开,具有行气作用。我们吃辣椒,有没有一种感觉,很多人头会痒,原来冒汗,就是辛味能发散的功效,比如,人受寒了,吃一点生姜,就会把这个寒气发散出来,达到治病的目的。生姜,也是一种温热的食物,我们受寒的时候,回家喝一碗生姜汤,有没有一种感觉,身体就热起来了呢?这个就是温的力量。《本草纲目》:“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艾叶常生长于光照强烈、山峦朝南的阳坡面,我们采艾,一般是端午前后去采的,这个季节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中午的时候太阳运行到中天的位置,也是阳气最足的时候。故而——像艾叶这种,又能辛散,又能苦降,又能温散寒邪的中药,其实就是为我们人类量身定制的,因为人也是禀阳气而生的,而阳气,就是我们的生存之本。用艾叶作灸,来熏烤我们身体的穴位或者生病的地方,大家都知道火是热性的、阳性的,这样一来,艾是如虎添翼,温阳的功能又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艾叶还有个特点,就是可以自动寻找阴寒病所,这个其实又跟艾叶味辛而苦、能散能降有关系。我们在做艾灸的时候,特别是直接灸,经络敏感的人,特别容易发现有一个特点,艾的热量有一部分能往体内走,然后那种温热的感觉,会直接传导到病灶。前面就讲了,艾味苦、辛、温,而其中:温通之力是艾的主要治疗力量 !温能补虚,这个虚是指阳气而言。而通呢,可以解决瘀滞问题。所以,艾可以治疗以阳气不足,虚寒引起的诸多身体异常。 治以虚寒是艾的长处,平时养生治病时,我们就要着重发扬艾的这一个长处。比如说受凉后引起的肚子痛、女性朋友经期的寒性腹痛、中老年人的风湿关节疼痛,还有一些人经常腹泻,这也是脾胃虚寒,也可以用艾灸来治疗。就像经常感觉手足冰冷的阳虚体质的朋友,经常用艾灸来调理调理,身体也会慢慢地暖起来。 再比如阳虚久了,机体机能下降了,就会产生各种病理产物,湿浊积瘀。而这些,都在艾灸的调理范围之内。所以体寒的人最适合艾灸。


 艾灸方法:温和灸或者隔姜灸。肢体每穴15-20分钟,躯干每穴30-40分钟,灸的时间其实完全不必拘泥,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而定。怎么样的效果最好呢?就是灸的时候感觉有热感能透入到你的肚子里,但是外边的皮肤又不会觉得烫得慌。当然,艾灸的功效要远远多于我给大家讲的这些。古人说“艾火可以灸百病,杀鬼邪”,这实在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贝,大家们应该好好了解和利用。如果不懂得继承,弃之不用,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愿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神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