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重复神经刺激(repetitive nerve stimulation, RNS),指以一定的频率超强重复刺激运动神经干,在其支配的肌肉记录运动反应即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然后观察波幅的变化程度。 正常情况下,神经干连续受刺激后,CMAPs的波幅可有轻微的波动,而降低或升高超过一定的范围均提示神经肌肉接头病变。 RNS 可根据刺激的频率分为低频RNS(≤5Hz)和高RNS(≥l0Hz) 。 一.测定方法 1.电极放置:刺激电极置于神经干,记录电极置于该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地线置于两者之间; 2.神经和肌肉的选择:通常选择面神经支配的眼轮匝肌、腋神经支配的三角肌、尺神经支配的小指展肌及副神经支配的斜方肌等。 常用神经:尺神经,腋神经,面神经(远端 近端 面部肌肉)。 3.刺激时长:低频:持续3秒或连续10个波形;高频:持续3-20秒或75-100个波形。 其中,近端肌肉阳性率高,但不易固定;远端肌肉灵敏度低,但结果稳定,伪差小;高频刺激患者疼痛较明显,通常选用尺神经。 下面简单介绍一种高频刺激易化方法: 疲劳试验(易化法) 高频重复电刺激时,由于刺激频率太快,患者会感到疼、很难配合,也难取得满意准确的结果。疲劳试验是让患者在短时间内(如10s)持续肌肉收缩,这种肌肉持续收缩的状态,其运动单位发放频率大约是30-50Hz,这种频率和高频重复电刺激基本一致。 因此,疲劳试验类似于给患者做高频刺激,但由于其无痛、操作简单,患者易接受,在临床上很常用。 二.结果分析 判断方法:确定波幅递减是计算第4或第5波比第1波波幅下降的百分比;而确定波幅递增是计算最高波幅比第1波波幅上升的百分比。 (1)正常:低频波幅递减在10%-15%以内, 高频刺激波幅递减在 30%以下,而波幅递增在 50%以下。 (2)异常:低频波幅递减> 15% (部分定位10%)和高频剌激波幅递减>30%为异常,称为波幅递减;高频刺激波幅递增>100%为异常,称为波幅递增。 三.RNS的影响因素 1.温度:温度对神经传递阻滞有重要作用。气温升高MG会加重RNS阳性高;气温变冷加强神经至肌肉接头传递。因此皮温低时,RNS刺激MG患者可不出现阳性反应。 2.胆碱酯酶抑制剂:服药后影响结果。若不危及呼吸、吞咽功能。最好停药8小时以上。 3.刺激的强度:先采用单个刺激,用超强刺激强度,当得到波幅最大动作电位后,再开始用连续电刺激。 4.记录电极的位置及电极松弛等。 四.RNS临床意义 用于了解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状态,诊断和鉴别突触前膜和后膜的病变。特别是重症肌无力和Lambert-Eaton综合征的诊断,前者表现为低频或高频刺激波幅递减;而后者表现为低频刺激波幅递减,而高频刺激波幅递增。 参考文献: 1.《肌电图诊断与临床应用(第2版)》--党静霞 2.《神经病学(第7版)》(五年制)--贾建平,陈生弟 3.《神经病学(第3版)》(八年制)--吴江,贾建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