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翮翔 审核: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谭颖 来源:《从医开始,协和八的奇妙临床笔记》书籍 一、狭义肌电图 狭义肌电图指的是同心圆针肌电图(见表7-1),即常规肌电图。 适应证:脊髓前角细胞及以下病变(下运动神经元病变)。
其中 “Muscle”为测试肌肉名称(结合临床选择测试部位)。 “安静”为肌肉静息状态,观察插入电位和自发电位,由操作员根据针电极插入肌肉及肌肉未收缩时在屏幕上观察到的波形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Amp”为波幅,“Dur”为时限,“Poly”为多相波百分比(一般肌肉不超过20%):均为肌肉轻度收缩状态时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的情况,不同肌肉有不同的正常值范围。正常MUAP示意图如图7-1。 在最右侧(拍照原因图中未显示)一栏为肌肉大力收缩状态时运动单位的募集现象。报告单只手写结论(如干扰相、混合相、单纯相、病理干扰相等),没有波形。正常为干扰相,如图7-2。
常规肌电图主要用于诊断及鉴别神经源性损害和肌源性损害,如表7-2。
二、广义肌电图 除常规肌电图外,广义肌电图还包括神经传导速度(NCV)、重复神经电刺激(RNS)、H反射、皮肤交感反应(SSR)、单纤维肌电图(SFEMG)等。下面重点介绍神经传导速度和重复神经电刺激。 1.神经传导速度(NCV) 用于评估周围神经传导功能。NCV无需扎针,一般先于EMG进行,与EMG结果结合,对脊髓前角细胞、神经根和神经丛病变进一步定位。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F波。 (1)MCV(表7-3)
“Motor Nerves”对应检测神经名称(最常见上肢选正中神经和尺神经,下肢选腓肠神经和胫后神经) “Lat”为潜伏期,“Amp”为波幅,“CV”为传导速度(因MCV记录电极置于肌腹,传导速度不单纯,因此一般不看,重点看潜伏期和波幅)。 (2)SCV(表7-4) 表7-4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报告示意图 SCV各项同MCV,不同的是重点看波幅和传导速度(测得的传导速度较单纯)。MCV和SCV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反映髓鞘损害,波幅降低反映轴索损害(一般>80%为肯定损害)。临床常有髓鞘合并轴索损害的情况,应根据减慢或降低幅度的多少,及病人的临床情况综合判断以哪种损害为主,或者两者并重。 (3)F波 运动神经远端受到刺激,冲动沿神经逆行传导至前角细胞,使其兴奋放电,形成F波,因最初在足部小肌肉得名,反映运动神经近端功能,如图7-3。
主要观察F波的出现率(<> 2.重复神经电刺激(RNS) 用于检测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可鉴别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病变(尤其是重症肌无力MG和Lambert-Eaton综合征)。根据刺激频率分为低频RNS(<> ·肌肉选择:眼轮匝肌(面神经),三角肌(腋神经),小指展肌(尺神经),斜方肌(副神经),下肢肌肉少见。 计算: 波幅递减:第4、5波比第1波波幅下降百分比。 波幅递增:最高波幅比第1波波幅上升百分比。 异常: 波幅递减:低频波幅递减>15%,高频波幅递减>30%。 波幅递增:高频波幅递增>100%。 MG:低频、高频均递减;Lambert-Eaton综合征:高频递增,低频可递减。
拓展阅读: [1] 吴江. 神经病学.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 崔丽英. 简明肌电图学手册.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本文授权转载自人民卫生出版社《从医开始:协和八的奇妙临床笔记》 临床的疑惑,在这里找到独特的经验理解, 繁杂的知识,也可以化为愉悦的文字体验。 从医开始,协和八的奇妙临床笔记抢先送给你。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购买书籍)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