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具创新意识的吉州窑瓷器,怎样鉴别真假?

 书香画 2019-08-16

吉州窑是中国现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窑遗址之一,它始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而衰于元末,距今已有 1200多年的历史。吉州窑善于博采众长,其烧制的产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艺术风格。吉州窑品种繁多,釉色全,造型丰富,而且烧造工艺和装饰艺术精湛高超,独创颇多,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所以,在鉴别吉州窑瓷器真伪时,要从其胎质、釉质、工艺特点和装饰艺术四个方面进行鉴别。”极速鉴宝平台瓷器鉴定专家宫文武老师说。

吉州窑有三种胎质,分别为灰胎、白米黄胎、粉白色胎。”宫文武老师介绍到。

灰胎,坯分为瓷质和炻(shi音石)质(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的一种陶瓷制品)两种,瓷质的胎细砂含量较低,胎色为灰白色、青灰色,比较细腻,材质坚硬,敲起来声音清脆响亮;炻质的胎坯杂砂含量较高,胎色为黑灰色,有明显的粗糙感,这两种胎多用来烧天目瓷(黑釉瓷器)。

瓷质灰胎

炻质灰胎

而白米黄胎,胎坯白色中带有黄色的米黄色的胎坯,取材于吉州窑附近山上的白色夹带黄色的白泥,胎坯烧制后就呈现出白米黄色,白中泛黄,胎质精细,坚硬,器壁较薄(受定窑影响)。白米黄色胎用来烧陈设瓷、白釉瓷、彩绘瓷及绿釉瓷,白米黄色的胎也是吉州窑数量最多的。“目前仿品多为灰白胎,细嫩较松,火候不高,叩之声音没有真品坚硬的金属清脆声。另有红黄色胎,取材于当地的红泥。”极速鉴宝瓷器鉴定专家宫文武老师说。

白米黄胎质

红黄色胎质 故宫藏

第三种粉白色胎比较细润、坚硬,采用本地山上为数不多的白泥制成,粉白色的胎坯一般用于工艺较高要求的陈设瓷和少量的生活用品瓷。

粉白色胎质

关于吉州窑的釉色,主要是黑釉,还有乳白釉、酱釉、青白釉、紫黑釉及绿釉等。其黑釉肥厚莹润,欲看不透,仔细观察,可见黑里透红、透紫、透褐现象,釉薄之处更为明显,纯黑的现象少见。釉面斜光照之,可见极细的棕眼。“而仿品棕眼大而多,各种角度都能看得非常清楚,釉面缺少光亮的色泽,也没有柔和养眼之感,没有黑里透红、透紫、透褐现象。”瓷器鉴定专家宫文武老师如是说。

黑釉

青白釉

酱釉

绿釉

(以上四图均见刘杨 赵荣华《吉州窑瓷鉴定与鉴赏》彩版部分)

而吉州窑的施釉,多不规整,多为半釉或大半釉,不工整的修胎痕迹明显,刀法有力,显示出生硬的棱角,而仿品修胎平滑,缺少自然粗放的神韵。此外,吉州窑的黑釉料呈色剂主要是氧化铁,施釉较薄时,釉色呈赭色赫褐或暗褐色等;施釉较厚时,则颜色变浓,呈黑色或黑褐色。

不工整的修胎痕迹明显

吉州窑黑釉吸引人的原因主要为其亮度

宫文武老师说道,“吉州窑的工艺特点很奇特,瓷坯成型有三种方法,施釉装饰方法也有三种。

吉州窑的瓷坯成型,一是拉坯成型,制作圆器为主;第二种是印坯成型,制作琢器为主,还有乳白釉印花碗及部分空心人物、动物等瓷塑;第三种是手制成型,制作陶瓷玩具为主。其施釉装饰方法一是浸釉法,施釉不满;二是吹釉法,它是在浸釉之后的器物局部上再吹一部分釉,做以补充及平整釉面;三是洒釉法,是在浸釉的器物上,再洒上另一种釉,多为窑变釉装饰。

南宋 吉州窑釉下彩绘留白荷花纹炉 江西省博物馆藏

吉州窑玳瑁釉罐(洒釉),宋,高11cm,口径12cm,足径3.2cm。故宫藏

“此外吉州窑的烧造方法,在唐代为三岔形支钉正叠烧法;在晚唐五代为一钵一器正烧法;宋代则为支圈覆烧法为主;元代就是涩圈叠烧法。”极速鉴宝平台瓷器鉴定专家老师介绍到。

吉州窑不同时期烧造法图解见刘杨 赵荣华《吉州窑瓷鉴定与鉴赏》图38

最后,吉州窑的装饰艺术也是鉴别其真伪的最重要一点。因为它的装饰艺术对陶瓷之美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相对独立的欣赏与审美价值。吉州窑代表作黑釉瓷器(天目瓷器),有木叶纹、鹧鸪斑、玳瑁、剪纸贴花、剔刻花等品种,施釉采用洒釉蘸釉刷釉浸釉多种方法,装饰工艺采用了剔花、印花、贴花以及剔绘、贴并用的技法。其中,木叶贴花纹是采用天然木叶浸水腐存脉络,以此木叶浸黄釉等釉,贴在器物已施黑釉的器壁上烧成,有一叶或二三叶相叠成纹的,也有半叶的,均可达色、质、形逼真的立体效果。而剪纸贴花纹就是把剪好的图案直接贴于胎上施一层黑釉或是贴在已上过含铁量高的黑底釉上再施一层含铁量低的窑变釉,揭掉剪纸后烧成的。还有就是黑釉剔花纹,此品种就是在未上黑釉的器物上贴剪纸纹样,再施黑釉,揭掉剪纸,用刀剔刻枝干,褐彩描绘花蕊等,然后再上透明釉烧制而成。

南宋黑釉鹧鸪斑纹茶盏见刘杨 赵荣华《吉州窑瓷鉴定与鉴赏》彩版部分

南宋 黑釉木叶纹茶盏见刘杨 赵荣华《吉州窑瓷鉴定与鉴赏》彩版部分

吉州窑黑釉剪纸剔花梅瓶,宋,高19cm,口径5cm,足径6.8cm。故宫藏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三凤纹碗,高6.8cm,口径16.4cm,足径4.9cm。故宫藏

南宋 黑釉剔花折枝梅纹瓶 见刘杨 赵荣华《吉州窑瓷鉴定与鉴赏》彩版部分

吉州窑的窑变花釉瓷也是其典型代表。这是先在器物上涂上黑色釉,然后随意洒上淡黄色或者白色的窑变釉料烧成,窑变后即呈现兰彩、绿彩、紫彩、毫状、斑状、点状等不同变化的色相。品种有兔毫天目、玳瑁天目、虎皮斑天目、油滴天目、洒彩天目等等。例如吉安市博物馆收藏的油滴天目碗,洒彩奇异,多彩多姿,有的象“夜空满星”,有的似“雪花纷飞”,有的象“流星争艳”,有的似“火花闪烁”,看起来就如一幅幅生动自然的图画叫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

南宋 黑釉洒彩纹茶盏见刘杨 赵荣华《吉州窑瓷鉴定与鉴赏》彩版部分

当然釉下彩绘瓷也是吉州窑中不得不提的。吉州窑的釉下彩绘瓷是以深褐或绛红色彩料绘于米黄色坯胎上,再一施一层透明釉烧成。此种方法受磁州窑影响较大,其与磁州窑的区别是没有化妆土,彩绘图案直接绘在坯胎上,运笔细腻,施釉较薄,色彩柔和,含蓄秀丽,其特点是釉下彩不熔不走,无晕散现象。

南宋吉州窑彩绘海涛纹瓷瓶 高13.6厘米 国家博物馆藏

吉州窑瓷器真伪的辨别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够彻底掌握的学问,它需要日积月累地不断学习与实训逐渐才能逐步掌握的。

附:极速鉴宝平台瓷器鉴定专家宫文武老师整理的吉州窑伪品鉴别十要点:

(1)新仿吉州窑的瓶炉盏等,其胎土较真品要紧密细白;其胎体较真品非重即轻,一般较轻的偏多,伪品修胎更平整、呆板,缺少真品古朴、粗率和疾速的修胎风格。伪品造型缺少真品粗朴、厚实的手工美。

新仿吉州窑茶盏

(2)伪品有耀眼浮光,作伪者一般用兽皮等工具在瓷器表面反复摩擦,虽然其表面平整光滑了,但放大镜下可见无数的平行的摩擦痕迹。

真品 见刘杨 赵荣华《吉州窑瓷鉴定与鉴赏》彩版部分

(3)将新仿的吉州窑瓷器用稀酸涂抹或浸泡,虽然也可以使瓷器表面失去耀眼的浮光,但釉面发涩、苍白,往往显得十分呆板,在放大镜下可看到伤痕,缺少真品的包浆。

(4)作伪者也采用含有油类的软布进行抛光,使釉面产生柔润效果,但其与真品的釉面光滑细腻的手感明显不同,作伪处理过的仿品釉面触摸时有油腻感。

仿品 见刘杨 赵荣华《吉州窑瓷鉴定与鉴赏》彩版部分

(5)入土久埋,作出人为的土锈,这种土锈渗入釉中,很有欺骗性,而真品吉州窑出土器的土锈有明显的结壳现象,这是南方泥水中含酸成分多造成的。伪品的土锈仅附于表面,有的以粘合剂做土锈,实为弄巧成拙之举。

(6)人为剥釉,真品的剥釉断面基本上是直茬,而人为剥釉断面为斜茬,另真品低温铅釉,釉面可见一层银色锡光。

真品 见刘杨 赵荣华《吉州窑瓷鉴定与鉴赏》彩版部分

(7)老胎新彩低温复烧伪品,往往在胎釉间会鼓出气泡,彩绘呆板。

(8)新仿品器型不到位,往往过于规整或变形走样;仿剪纸贴花的会别出心裁地出现牛、羊甚至古玉器等纹样;仿彩绘瓷大都潦草、线条呆板、无力度、不流畅。

仿品 见刘杨 赵荣华《吉州窑瓷鉴定与鉴赏》彩版部分

(9)采用相同纹饰的残器裁片拼接作伪,仔细观察可发现其纹饰总有不相连接或中断的现象。

(10)残器修复成完整器,其修复部分纹饰呆板,色调失真且难完全统一,一二年后,以环氧树脂和清漆之类材料修复部分颜色会泛黄或呈暗灰色。

参考文献:

1. 刘莲忠等 《浅谈吉州窑黑釉茶盏复烧工艺》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NO.08(上)

2. 徐巍(故宫博物院) 《试论宋代吉州窑陶瓷》

3. 徐慧《论吉州窑的剪纸贴花艺术》 江苏陶瓷 第43卷第6期 2010年12月

4. 陈华珍等《瓷苑奇葩--吉州窑黑釉瓷》 南方文物 2006 3

5. 刘杨 赵荣华《吉州窑瓷鉴定与鉴赏》江西美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

【声明】图文来自极速鉴宝APP,转载请注明出处。

平台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