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谷文化院》//向东:也说宣化的七十二座庙

 861韩老八 2019-08-16

作者简介

梁向东,祖籍河北涞源,生长于宣化。中共党员。1988年毕业于张家口农机学校。注册安全工程师、经济师。业余时间喜读书,犹爱考证宣化历史。

也说宣化的七十二座庙

宣化自古有“七十二座桥、七十二座庙”之说,以追思当年城市的规模宏大、建筑林立、人烟密集,不愧为塞外巨镇。今天我们就说说宣化的七十二座庙。
古时由于人类对宇宙的未知探索,以及表达人渴望不灭解脱的追求,进而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使人对神秘的未知世界产生敬畏及崇拜,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体系,这个承载信仰及举办仪式活动的场所就是庙(本文将庙和寺、道、观、宫统称为庙)。
对于庙,古代的先贤及皇帝其实是有很超前的认知的。
比如在公元前14年,西汉时期官员谷永就说:“明天地之性,不可惑以神怪;知万物之情,不可罔以非类。”
明朝嘉靖皇帝也在他的敕谕中说:“以冥道能祸福民,为警动之具。”“非必神之,盖亦附之教焉”,不是一定要敬神,而是教化百姓以明是非、察不足、善言行。
建庙,可以让人知敬畏,有助于维护“皇权天授”的统治秩序;可以让人记住“离地三尺有神明”,要自察、自省自己的言行;可以有助于惩恶扬善,匡正世道人心,确立伦理道德,乃至于发动社会反省、调整舆论风潮;可以让人获得希望与安心,灭除苦恼不安,自觉自愿的接受现状。既然可以让多数人有精神寄托,感受到社会对自己的终极关怀,修建庙宇在统治者就有了内在的动力,而百姓在官府的引领下也就有了自觉的动力,所以古代宣化才会有众多的庙宇。七十二座庙仅仅是一个概数,言其多;但不说极数“八十一”,是留有余地,“有能力的人,你们继续建庙吧,这是做功德”。庙建的越多,对百姓而言是为善事,对统治者而言好处亦多,最起码你百姓自愿节衣缩食建庙、修庙,维护香火旺盛,你还有精力和时间干别的吗?
宣化庙宇的建筑特点。为了吸引各界人士,宣化的庙多建于闹市,庙宇基本是是坐北朝南,纵轴展开,左右对称,堂堂正正,尊卑分明,秩序井然。且大部分是府第住宅改造而成的,基本是以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室,如果是达官贵人的府第,也就依四合院的形制,廊庑充溢,博敞弘丽,金花宝盖,遍满其中。有些庙宇,或条件所限,或出于风水考虑,建筑布局上会有所变化,但“环若列屏,林泉清碧”、“宅幽而势阻,地廊而形藏”的效果不变。佛教中的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密宗等寺院内建有塔,而在禅宗寺院及道观中没有塔。庙宇以主殿为中心,其它殿庑环列;殿内塑像以单数主神为中心,其余环列四周,构成一个多层次的向心结构,以等级结构强化法力感受。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大明洪武初设置正三品衙门太常司(后改称太常寺),其下设“祠祭署”,专门负责祭祀之事。万全都司设僧录司、道录司,各卫设僧纲司、道纪司负责管理寺庙。正统皇帝曾下旨:“社稷、山川、文庙、城隍、一应祀典神祇、坛庙颓废者、即令各该官司修理。合用物料、酌量所在官钱内、支给收买。或分派所属殷实人户备办、於秋成时月、起役夫匠修理。若岳镇海瀆、庙宇、焚毁不存、用工多者,布按二司同该府官斟酌民力量宜起盖,仍先画图奏来定夺。凡修完应祀坛庙、皆选诚实之人看守,所司时加提督。遇有损坏,即依例修整,不许废坏。乃令巡按御史按察司官按临巡视。”《大明会典》规定,凡列入朝廷开支的祭祀费用,必须设有专门的账册,纳入巡按御史的监察范围。《大明律》规定:“至期失误祭祀者杖一百,其不当奉祀之神而致祭者杖八十。”
宣化的寺庙到底有多少?让我们来看看清乾隆二十年《宣化府志》的记载。
由官府负责祭祀的坛庙祠共53座,其中称呼为“坛”的有5座,称呼为“祠”的13座,其中:里社坛、文庙、土地祠分别只记1座。严格意义上讲坛和祠不能算作庙,但因为涉及到祭祀,姑且列在一起。
社稷坛。在宣化城西北,明洪武十七年建,宣德初总兵官永宁伯谭广重修,坛边长8米,高1.09米,四面出3级台阶,北侧距离坛38.4米、东南西距离坛16米处建有围墙,设刷红油的4个大门。石头牌位高80厘米,长宽均为32厘米,埋在坛南侧正中距坛80厘米的土中,只有碑的圆头露出地面。左社右稷的刷朱漆青字的木头牌位,高70.4厘米,宽14.4厘米,厚2.88厘米,座高14.4厘米,宽25.76厘米,厚14.4厘米,临祭祀时摆放,祭祀完收回。土神和谷神每岁春秋2祭。
风云雷雨山川城隍坛。在宣化城东,明洪武二十八年建,谭广重修,风云雷雨合用一个牌位居中摆放,山川合用一个牌位居左摆放,城隍的牌位居右摆放,每岁春秋2祭。“草木四时承午日,风云半夜束惊雷。”风调雨顺四位天王,这次你们可不是守护山门的将军,而是被祭祀的主神,拜托了,一年的收成全靠你们了。
先农坛。在宣化城东,供奉神农牌位,每岁仲春,在祭祀后要举行耕耤礼。明朝都司及卫所(清朝是宣化府、县)的官员分别率部属及乡贤、老农来到坛前,虔诚祭祀后,各长官亦次扶犁,挥鞭吆喝披红挂彩的牛耕地,然后交由老农负责把地耕完,新的一年的希望就播种下去了,“太平自是多耕牧,禾黍牛羊日满村”,更是期盼“塞下膏腴万顷连,杂耕无数见人烟。满将丰稔期今岁,不把荒芜问往年。百囷千仓同赤县,五风十雨荷皇天。汉庭诸将皆雄武,充国于今羡独贤。”
里社坛。在里内每百户设坛,供奉土地和谷神的牌位。
以上4坛体现了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人们的生存来源于土地和农作物,靠天吃饭,所以祈求风调雨顺。
历坛。在宣化城东北,明永乐八年立,宣德五年总兵谭广修,弘治八年迁移到宣化城东北的义冢前。清明、中元、十月朔三祭。祭祀无主的鬼魂。明朝宣府作为边境,会有大量的人死于战争,几乎家家有战死者,有家人的家人会烧纸、送衣服,对于那些远离家乡孤身来此的戍卒及葬在义冢的人,历坛显得尤为重要,对死者是祭奠,对其他生者是慰籍。顺治年举人计东在《宣府中元夜即事》中写道:“边月新秋夜,哀声四面齐。战场多旧鬼,野祭有遗黎。柝乱愁人听,风惊倦鸟栖。遥遥天河上,河鼓渐垂西。”
城隍庙。有2座。一个是在城内城隍庙街的南口西北角,明洪武二十八年建,宣德元年重建,供奉城隍,城隍是守护城池之神,是冥界的地方官,是专门负责人一生福寿禄和善恶奖罚,城池在就意谓着有个安稳的家,所以每年五月十一日祭祀,清朝时宣化府沿用此庙。还一个是宣化县衙祭祀的,是明正统十四年都御史罗享信修,弘治四年复修的庙。城隍庙里一般会挂有“纲纪严明”、“浩然正气”、“护国庇民”、“我处无私”、“节义文章”、“发扬正气”等匾额,还有“作事奸邪任尔焚香无益,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善行到此心无愧,恶过吾门胆自寒”等楹联。从五月初十日开始,庙左右十余里人家皆垂湘帘,稚男童女整日嬉戏,至十三日方止。有诗为证“午日才过庙日逢,排门启柙一重重。是谁远割潇湘水,添写凫花如此浓。”
文庙。明朝万全都司学(清朝宣化府学)在小东门西北角,明宣德七年总兵都督谭广建,内设大成殿,东西庑;崇圣祠,东西庑;神库,尊经阁;极星门,名宦祠,乡贤祠;泮池、戟门、射圃;明伦堂,东西斋;敬一亭。明朝的宣府右卫学(钱局西小洼地)、宣府前卫学(附前卫治中,今钟楼东街)、宣府左卫学(草场后街)、南关社学(清朝的南关义学,在桥西关厢中)、上谷书院(清朝宣化府义学,皇城桥西)、清朝的宣化县义学(《宣化县志》记载在乡祠,《畿辅通志》记载一在米市街,一在崇善寺街,俱康熙四十五年建),这些学校也建有小型的文庙。供奉孔子,以颜子、曾子、子思子 、孟子配祀。每年二月、八月2祭。赞曰“霜寒秋老碧天空,桃李春阴绽菊丛。冀野无劳问牝牡,毂中早喜得英雄。龙沙尘静千门日,鲲海中垂万里风。我自传经扬圣化,时人莫漫避桓骢。”
关帝庙。宣化城内有8座,分别在南瓮城内、山西街、城北隅、盐店街号(义圣宫西侧)、伏魔宫、大新门、郝家拐角(宣府第一城)、养济院(李政府街)后、鼓手营,供奉忠义的化身武圣人关公,春秋和五月十三日关公生日3祭。一座关帝圣殿,就是那方水土的民俗民风的展示;一尊关公圣像,就是千万民众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寄托;一块青石古碑,就是一个感天动地的忠义教案。“久慕当年义胆豪,可怜血染旧征袍。从斯堂庙英魂驻,威武青龙偃月刀。”
旗纛庙。先在天泰寺街,明永乐十七年建,宣德中总兵谭广重建,后移到南关演武厅,供奉军牙之神、六纛之神,配祀有旗头大将、六纛大将、五方旗神、主宰战船正神、金鼓角铳炮之神、弓弩飞枪飞石之神、阵前阵后神祇五昌等七位,旗纛平常收藏在帅府(镇朔将军府),霜降日迎祀于演武场。宣府的戍卒见惯了“军门铙吹秋风肃,壁垒旌旗夜月横。”忘不了“塞外风悲切,交河冰以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迫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旌旗,饮马出长城。寒沙迷骑迹,朔吹断边声。”但愿再也不用饮马长城窟。
武成王庙。在今六中院内,供奉武成王姜子牙,以孙武子、张良、管仲、乐毅、诸葛亮以下十人(后改为六十四位古代名将)从祀,每岁春秋2祭。明朝洪武年间曾废武庙,以姜太公从祀帝王庙。至满清时称供奉关羽的关公庙为武庙。民国时期关羽和岳飞合祀的关岳庙也叫“武庙”,同“文庙”相对。但宣府的武庙因同时又是万全都司的武学,所以保留了下来,宣府地处边境,民风剽悍,崇尚武义,从这里走出了武进士13人,基本授职在正五品----正六品,略高于同期文进士的级别。“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火神庙。有2座。在钟楼西北角,内有神枪库,明正统五年重建,供奉南方火德真君(火神)及火雷之神,春秋2祭。每月朔望,神机营提督官专门祭祀 。因为在明朝初年,火器是机密武器,是精锐部队列装的;到了永乐时期,随着安南神机铳的传入,京营专设神机营担负“内卫京师,外备征战”的重任,永宁伯谭广曾掌管神机营。随着仁宣以后,边境危机逐步严重,特别是宣府作为长城九边重镇之首,在宣德三年永宁伯谭广佩镇朔将军印出任镇守宣府总兵官时,宣府镇城也开始装备先进火器,但这火器平时不属于边将管理,有专门的监枪太监。当时为了保密的需要,外面是火神庙,在其内部隐藏着神机库,而监枪太监公署就在其对面。另外在四牌楼的东北角也有一座。
龙神庙。有7座,分别在弥陀寺街西、广灵门外里许月城外、城隍庙东、南关、地藏寺侧、东门外及洋河桥头。供奉龙神,以祈雨。“中郎斋沐醮星官,风马云车下石坛。深夜步虚词更响,要将云雨湿春干。”说的就是元朝宣府祈雨的场景。
马神庙。大庙在今马王庙街,小庙有在大东街马神庙、有一个在吕祖庙附近。供奉马祖、先牧、马社和马步四神。马祖:即天驷房星,指神马。先牧:始养马者。马社:始乘马者。马步:能使马受灾害的神。此四者或有众多传说,或每类都有多个代表人物,难于具体的塑造成某一形象,故均以木主神位替代。《周礼》记载:春夏秋冬分别祭祀马祖、先牧、马社和马步。明朝规定:春秋仲月上戊日祭,统一由在城的最高武将祭祀。到了清代,《燕京岁时记》记载:凡营伍中及蓄养车马人家,均于六月二十三日祭马王者。因为这天是马王爷生日。明朝官方祭祀马神庙是由于实行马政的缘故。统治者为防范北方民族,需要马匹充实战备,百姓养马可以代替赋税,地方官有收马上交的义务,上上下下都希望马健康、繁殖旺盛,明代规定官牧给边方,民牧给京师,皆有孽生驹匹归公。边用不足,则通过互市,用茶和普通布匹与蒙古部落易马。
八蜡祠。在东土关录远馆西石桥下,明朝都御史昆山叶盛改古寺而建,供奉先啬(神农)、司啬(后稷)、农(古田畯),邮表缀(田畔的邮舍)、猫虎、坊(蓄水)、水庸、昆虫,也有资料说供奉先啬、司啬、百种、农、邮表、猫虎、坊、水庸等,祭祀时间有记载为春秋2祭,也有资料说在腊八祭祀,清朝时对此已记载不清。
文昌祠。开始依附文庙在小东门西北角万全都司学内,后来搬到天泰寺街巡抚衙门西,后再次搬到皇城桥上谷书院东,供奉为国捐躯的武臣,春秋2祭。明崇祯十二年,口北道何腾蛟在城外东南角又建文星阁。“端拱复垂裳,长怀驭远方。股肱申教义,戈剑靖要荒。命将绥边服,雄图出庙堂。三台入武帐,八座起文昌。宝胄匡韩主,华宗辅汉王。”
奎星阁。在文庙东即原文昌祠旧址附近,明万历二十六年建,康熙已未年重修,供奉为国捐躯的武臣,春秋2祭。还记得王昌龄的《出塞》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中所写的李广曾出任上谷太守,他也曾“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五岳庙。在大西街的阁北。供奉五岳大帝神像,中间为中岳大帝,其余者为东、西、南、北岳大帝。每年三月三日的传统庙会,庙内道众举行道教祭祀活动仪式,人们祈祷、祝福、许愿、还愿,期间万商云集,香火鼎盛。
东岳庙。在米市街,明正统五年建,康熙三十九年重修。另外在城隍庙北和东门外山上也有东岳庙。供奉泰山神东岳大帝,泰山位居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是万物发祥之地,因此泰山神主生、主死,并由此延伸出新旧相代,固国安民;延年益寿,长命成仙;福禄官职,贵贱高下;生死之期,鬼魂之统。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大帝诞辰为祭祀日。
北岳庙。广灵门外北山,即北山寺,明弘治年建,明万历二十八年巡抚薛三才捐奉银增修。供奉北岳玄武大帝,因为宣府地处京师北部边境,素有“北门锁钥”之称,为了体现“敬神、恤民、安边、却虏”之意,“鼓舞士气,绥民志而格上下”,明朝在宣府建了很多真武大帝庙。每年的四月一日,宣化人会来此群游,恰逢桃杏方妍。自清远楼以北,出广灵门,一路霏香聚雪,足称胜景,道是“北山山寺黯金沙,四月村场社鼓挝。总是塞垣春较晚,压檐才见半开花。”
药王庙。在今天主教堂的位置。药王是中国民间对古代名医的尊称,或称医王。随时代、地区不同,药王所指人物亦不同。其中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扁鹊,东汉邳彤,唐代的孙思邈、韦慈藏、韦善俊、韦古道等。后世这些名医不断被神化,被不同地区的民间奉之为药王,并设庙祭祀,统称为药王庙。一般民众有病求助于药王,善男信女,常来进香,卖药者乘机售药,以至逐渐形成了每逢农历四月二十八举办庙会。
仓神庙。在仓道街,明朝镇朔将军、宣府总兵官负责打仗但没有兵,都司有兵但不打仗。庄稼收获了上缴的粮食得有人管,外出打仗需要粮草也的有人管,就需要有专人掌出纳边储事宜,宣德五年始,派出户部督饷郎中来负责此事,弘治五年在户部行司的东侧新设了户部官厅,由户部主事来负责粮草的运输,仓道街这里是万全都司仓库所在地,从外地运输粮草到这里十分不便,有运粮翁自述:“云自畿南至,跋涉颇逶迤。辚辚居庸道,艰哉亦何巇。轮蹄尽冰雪,径滑需扶持。一车未出险,一车已追随。呼应震山谷,尺笔莫敢施。不遑顾龟手,奚复论冰髭。所言犹未已,泪下皆交颐。更有肩相负,辫发如霜披。”军储粮是百姓冒着生命危险运来的,所以供奉仓神,保护粮仓的安全,据传往往会挂有对联,上联是“仓纳宝物苍苍满”,下联是“屋藏珍品房房高”,横批是“库中乾坤”。
许旌杨祠。在府城军器库南,明崇祯十五年守道何谦建。
土地祠。明朝在都司衙门内,清朝分别在府衙和县衙内。
名宦祠。在万全都司学东侧,供奉在当地任过职的历代名臣,如汉沮阳令刘茂、上谷太守耿況诸人,春秋2祭。
乡贤祠。在万全都司学西侧,供奉历代乡贤,如秦处士王次仲、汉太守寇恂诸人。
忠义祠。在万全都司学,供奉历代忠义孝悌,元魏邵洪哲以下八人及明清殉难孙刚等二百余人。雍正二年分别男女各建有祠,学宫内改为忠义孝悌之祠,另择地营建节孝之祠。春秋仲月戊日祭。
昭德祠。明嘉靖二年都御史莱阳李铎建,供奉巡抚李仪、罗享信、李乘、叶盛、秦紘、张锦、李介、杨谧、陈纪、马中锡、雍泰、王云凤等十二人,希望后来的巡抚以他们为榜样。
褒忠祠。明嘉靖二年都御史刘源清建,供奉有功烈节义诸武臣:阳武侯薛禄、永宁伯谭广、彰武伯杨信、抚宁伯朱谦,右都督周玉、都督同知张浚、江福,参将关山、王经,游击将军张勋,都指挥孙刚、朱嘉,指挥使王镇、王本、刘傅,右副使谷春,指挥同知向通、王敬、张澄,千户江越、陈显、周麟,百户刘海、张宣,总旗李刚,军士穆德海、王阳,孝子谢定住。明朝都御史韩邦奇力排众议把昌平侯杨洪增入。
忠义祠。顺治十八年宣化百姓捐资建祠,供奉明末殉难的巡抚朱之冯及文学姚时中。
王公祠。在南郊洋河桥堡,明万历三十五年为巡抚王象乾建,以纪念他修建洋河广惠桥等功绩。
满公祠。在南关,明崇祯二年建,供奉镇守山海关殉难总兵官满桂。因为无子,后被侄子把地给卖了,祠毁。买主知道满桂曾任征西将军、大同总兵官,为保卫宣大浴血奋战,就将地无偿捐出,清朝宣化府重建了祠堂。
谭公祠。在朝元观内,供奉永乐时永宁伯谭广,顺治十年重修。
于公祠。在东草市,康熙四十年,百姓捐资建,供奉直隶总督于成龙。
由民间负责管理的寺庙共79座。
明初曾经存在的妙峰寺(在城东北三十里,元朝丞相、太师不花撰写蒙古文碑)。
香火鼎盛,官府重修的弥陀寺(明宣德八年镇帅永宁伯谭广修,南有虎溪桥,为镇城第一古刹,康熙元年修,今留有砖雕五龙壁)、朝元观(明宣德九年镇帅永宁伯谭广重修,宋金元时期丘处机在此传道)、永宁寺(在鸡鸣山巅,辽圣宗太平四年建;元至元丁丑地震,寺圮,太师秦王伯颜答剌罕重建)、柏林寺。
与明朝正德皇帝有关的首座寺(五虎街北,地院前门巷口,观音院改建的密宗寺庙)。
普济寺(在城外广惠桥南侧,内有王象乾祠)。时恩寺(在府署东)。地藏寺(一在西门内,一在李镇抚街)。小观音寺(在皇城北)。大观音寺(观桥西)。弥勒庵(水桥东)。朝阳寺(在黄羊山,明万历丙申建,康熙十八年重建三元殿)。大三元宫(康熙二十二年重修)。大悲寺(康熙二十五年修,内有镇帅阎可权祠)。慈圣寺(在副爷桥)。凌云寺(在观后)。广慈寺(在东门桥)。财神庙(户部行司巷口及西阁底各一处)。乡祠(在小桥东,有口北道杨维乔祠)。隆兴寺(即大红寺街庙)。太平庵(钱局街)。圣佛寺(立禅寺街)。观音寺(南关)。真武庙(一在南关,一在东水浮沱,一在西草场门,一在大滴台,一在傅家街,一在红碑楼,一在坑堰,一在草场西)。龙严寺(南关得胜桥西)。宝光寺(南关)。三官庙(一在南关,一在木桥)。老君庙(三道街)。三灵侯庙(城隍庙街)。铁佛寺(黎家街)。大真武庙(观桥西)。灵侯庙(昌平大街)。三清宫(昌平大街,内有七贤祠)。石柱寺(江家街)。禁约寺(草市东)。灵官庙(一在观桥西,一在旧后府街)。九天庙(米市街)。吕祖庙(炸子市街西)。海会庵(广城街)。眼光殿(桂林桥)。三贤庙(卧龙街)。玉皇庙(新开街)。观音堂(一在流水巷,一在山西街,一在城隍庙西,一在东门,一在西城底)。立化寺(塔儿街,日本日莲宗二代传人曾在此任主持,并圆寂,今存立化寺砖塔)。普化寺(在城隍庙后街)。睡佛寺。华严寺(大园头)。庄严寺(北城)。普陀庵(大红寺街)。万善庵(大园头)。石佛庙(乾桥南)。清真寺(回回庙也,一在道署西今得月楼,一在钟楼北)。立禅寺(城东北隅)。崇善寺(郝都司街)。杨公祠(北门街西巷)。千佛寺(水门街)。碧霞寺(同上)。勒马庙(城西北隅,似乎应是喇嘛庙)。瑞云寺(薛家巷)。玉皇阁(在城河南营街,制如钟楼,明万历四十五年建)。
比较小的,如只能受戒不能收徒的十方院(草场后)。
更小的,只能收徒不能的受戒大子孙庙(城西北隅)、小子孙庙(既杨姑姑寺,在三贤庙街),也许也就是师徒几人。
  这样看来,宣化的庙宇何止七十二座,佛、道、伊斯兰教庙宇共存,祀典正则人心正。所以朱元璋说“凡有功于国家及惠爱在民者,著于祀典,令有司岁时致祭。天下神祇,常有功德于民,事迹昭著者,虽不致祭,禁人毁撤祠宇。”


●投稿要求:原创文章 作者简介 本人照片 联系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