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心得|听了程凯老师的课程后,对肺经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hmverve 2019-08-16

听了程凯老师关于肺经的讲解后,对肺经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发现自己忽略的其实是很重要的内容。

学习心得|听了程凯老师的课程后,对肺经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肺经起于中焦,中焦为脾胃,肺主气司呼吸的功能根本是来自气血化生的源头,后天之本,中焦的部位。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焦者,在胃中脘,主腐蚀水谷,水谷精微,上注于肺,肺行荣卫,故十二经脉自此为始。”也说明水谷精微通过胃的腐蚀消化之后,精微之气通过中焦向上散发而行,再通过肺为华盖之脏,向下有布散输布的特殊功能。

学习心得|听了程凯老师的课程后,对肺经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肺经属肺,下络大肠,大肠不是现在西医解剖的内容,而是向下散落、包容大肠的生理功能。肺下络大肠时,肺对起始的中焦、大肠的传导糟粕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联系。

在治疗便秘时,“醍醐揭盖”法,向上宣肺,在下通便,强调肺与大肠的表里关系。

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大多会在上巨虚有反应点,上巨虚为大肠的下合穴,大肠之合于上巨虚,这会在临床中观察应用。

关于肺经的病候,并不是指肺经穴位共性或是主治作用的罗列。

第一句指出,当出现“肺胀满,膨膨而出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与前臂经脉所过处发生的气血阻逆的见症如厥冷、厥逆、疼痛等症状时,这就是臂厥,是肺经的病侯,这是一种诊断。

而第二句中“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闷,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这是诊断,这一点有点不明白,这句和上一句症状是一一对应的,为什么当出现前面症状时就要针刺前臂肺经所过的部位上的痛厥的反应点,为什么就变成治疗了。

经别:是对肺经经脉的补充和强调,在缺盆处相合,循喉咙之后又复合阳明,强调肺与大肠相表里,补充了与缺盆的关系,在头面部与大肠经相合。

络脉:络脉很短,起于列缺,与肺经并行,进入手掌中,散于鱼际,补充了肺经与鱼际的联系,观察鱼际的饱满程度、颜色改变可判别肺的功能。原文描述的是络穴列缺的治疗,原文并未描述列缺入阳明经,但列缺的位置其实靠近手阳明大肠经循行。

经筋:方向与肺经不同,解决问题的层次也就不同,是根据肌肉运动的层次、方向定的方向。之前对于经筋常常忽视,经老师一讲,才发现其重要性。经常见到的胁肋部疼痛,原来是肺经经筋的原因。

要对经脉、络脉、经筋、经别的原文背诵,理解,才能加以应用到临床。

——学员:葛继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