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项目式学习面面观:创造可能性,才能培养主动学生

 叶老师YP 2019-08-16

项目式学习”(PBL, project-based learning),这可能是近几年来国内教育方法创新的高频“网红”词汇。围绕PBL,产生的一系列学习方法、经验、流程、框架以及教学引导的范式,在学校、培训机构和在线教育场景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项目式学习如何在假期营校这种“短平快”的学习中产生效果呢?理想堂结合四年来的PBL教学实践,在此略作浅谈。

注:文中所提到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教学,更适用于家庭中的项目式学习。

上图为理想堂2019夏令营学生在进行prototype

在理想堂的项目式学习实践中,我们往往会谨慎地避免被传统评价体系所影响,不一味地追求项目结果的“高大上”,不聚焦在展示时的可看度和表演性上,弱化项目本身的目的性,而把目光聚焦到学生内驱力的培养上

要培养懂得自主学习的学生,理想堂在导师教学引导的思维与方法培养上,特别注重以下四点:
 

01/

项目目标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学生的兴趣是项目式学习最好的“助推剂”,但我们往往会觉得唤起学生的兴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抑或是学生的兴趣无法保持。这是因为我们误认为兴趣的产生依赖学生自身,而忽视了导师应该做的积极推动。

在理想堂,兴趣的唤起不是从“你们对什么感兴趣”这样的问题开始的。

无论是青少年(初高中生)还是年龄更小的孩子,唤起兴趣的第一步都是对过往经验的分享与整理。导师会从“让我们一起回忆回忆最近做过的和旅行有关的很酷的事情”,或者“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过去几周你在城市里最奇葩/荒诞的经历”,带领学生围绕某几个领域或自身兴趣,运用多轮次的头脑风暴进行整理。

上图为理想堂2019夏令营学生在进行头脑风暴

在这个过程中,导师除了不过多提供想法、不干预分类和整理过程,也要特别提醒学生不要预先筛选想法,不要边想边整理,而应该练习快速产生不经筛选的内容,把“灵感池”积累得越大越好,之后再进行分类、梳理和挑选。这样才能真正找到学生们感兴趣的项目目标,而非导师帮他们做出看上去还不错的选择。
 

02/

掌握学习工具和方法不是首要目的
很多时候,老师会围绕某一个学习工具或方法来制定项目目标,或者在项目过程中,特别强调工具与方法的练习。这往往会导致学生疲于重复机械的练习过程,而不再想要推动项目进程,抑或是迭代自己的想法。

上图为夏令营学生在进行网络资料搜寻

工具和方法的掌握,当然需要刻意练习,但要避免重复机械的练习,或者让工具和方法本身成为目的。理想堂的导师经常会带学生做“技术寻览”,即利用场地环境,提供很多工具和材料的体验机会。在寻览的过程中,再来启发学生思考自己的项目可以用到哪些工具和方法来呈现。

比如本次夏令营,就有小组想做动物有关的议题。在决定如何展示之前,导师带领他们进行了一次“技术寻览”,在寻览过程中,大家发现3D打印和视频剪辑特别有趣,于是小组决定把这两项工具应用到他们的展示中,自己开启了每天“边学边用”的过程。

上图为夏令营学生在学习自己“发现”的新技术3D打印 

用许多从学生兴趣出发的小的项目,加上技术寻览,来帮助学生找到主动学习和刻意练习的动力,比一开始就从工具或方法的掌握出发,设计几个项目来让学生经历,收效会更好。

 

03/

学生有必要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
项目最终如何评价,往往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主动性。如果项目式学习的成果有一个无法改变、由“权威”制定的标准,学生很容易陷入要么围绕标准而追求结果、要么丧失兴趣和主动性,被动等待标准来推动自己完成项目学习

上图为理想堂夏令营学生在进行项目制作

在确定项目方向与目标的过程中,理想堂的导师常常会让学生一起讨论,应该如何评判自己的项目,什么是好的项目成果,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到项目展示的效果。学生可能围绕“观众的喜恶”来进行投票评选;也可能从展现素材的丰富程度出发,想到要达成不同阶段的目标,用越多越丰富的形式或媒介来呈现,评分越高;还可能从权威性出发,邀请和项目领域有关的导师或专业评审,来给自己进行打分。 

上图为理想堂夏令营学生在制定项目计划和评价方式

当学生开始思考和制定评价标准的时候,他们才会更清晰地理解项目目标设定的意义,也更能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在项目过程中,学生才会更关注有没有达成自己的标准并为之努力。

 
04/
项目过程的记录比最终结果更重要
项目式学习的展示,是项目式学习重要的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没有展示的项目式学习是不完整的。然而,我们又常常过于关注展示,而忽略了项目式学习是一个从构想、实践、展示到反思的完整过程。过度执着于结果的“美好”,使得学生忽视了过程性记录和反馈,也容易因为结果没达到预期,而伤害到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上图为夏令营学生在随时更新自己的项目进度

项目过程的记录本身就有重要的意义:
1、学生可以通过不断回顾项目记录,确保自己能够保持在推动项目的轨道上,而不至于因为拘泥于细节,或者过于跳脱,从而让项目迟迟没有进展;
2、项目过程的记录也是一种积累,能够给学生建立稳步向前的正向反馈,而不至于在迟迟无法达到项目目标时,收获过多的挫败感;
3、项目记录的过程,也是实践和掌握不同学习方法与工具的过程比如录制影音记录、撰写文字日志、绘画、制作原型,都可以引入到项目记录的过程中。围绕这些记录方法,诸如短视频/纪录片/vlog制作、博客撰写/公众号编辑、颜料/水彩/素描、建筑模型技巧/3D打印/激光切割/电子电路等等工具,都可以引入给学生进行探索、实践与练习。


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方向、通过技术寻览来掌握不同的学习工具和方法、引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标准、支持学生记录自己的项目过程,都是为项目式学习创造更多可能性的途径。而项目式学习的可能性越丰富,学生越不容易陷入倦怠、无趣、疲于应付他人的标准的情况,也越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

究竟项目式学习的展示起到什么作用?如何提供适合学生主动学习的展示呢?

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详细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游戏化学习大揭秘:沉浸现实,不只是把学习变游戏!

游戏化学习大揭秘:如何让孩子玩着玩着就学了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