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人都说《红楼》好,那么《红楼梦》到底伟大在哪里?

 饮膳道人 2019-08-16

——登峰造极的艺术表现力:重重悲剧渲染

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有这样一种说法——悲剧是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比起喜剧,悲剧往往更能深入人心,也有人说,因为人生就是一场悲剧,所以悲剧契合了生命的主题,使其如同生命一样沉重、深刻。

尤其杂剧和戏曲诞生以来,以悲剧形式表现的作品陡然增多,作者往往以悲凄的笔墨、悲悼的心情描绘着一幅幅黯然神伤的画卷,刻画了数不清的悲剧形象,当文学作品以小说形式出现后,悲剧艺术表现形式更加成熟,而又当曹雪芹著出这部《红楼梦》,其悲剧的表现形式无疑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其三重悲剧缠绕形成的悲凉之雾至今弥漫,影响巨大。

一般认为《红楼梦》中存在着三重主要表现的悲剧,第一重,宝黛钗的爱情悲剧;第二重,书中所有美好女子的命运悲剧;第三重,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极盛而衰,消亡没落的家族悲剧。

晴雯之死

在前八十回中,随着探春对抄检大观园发出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谶论,听着贾府赏中秋时那凄楚的冥冥悲音,眼看着晴雯消陨,读着那一篇为晴雯作,亦为黛玉所做的《芙蓉女儿诔》,我们深切感受到“大厦将倾”,预感到宏大悲剧将要降临。

值得补充的是:此时,故事却戛然而止了,甚至在后四十回,随着贾府“兰桂齐芳,家道复初”,这将倾的大厦竟被扶正了,虽然宝黛钗和一众金钗仍以悲剧收尾,可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出现的思想上的断层却是一道不能逾越的鸿沟,从根源上说,致使后四十回的悲剧艺术性几乎失落,甚至使全书前文所有的铺垫功亏一篑,也大大折损了《红楼梦》的悲剧艺术。当然这是从一百二十回来看,而且现在市面上也流行着这样的版本,但程高本后四十回普遍被认为不是曹雪芹的原作(所以程高本的功绩除了写出了一些也还比较好的情节,同时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红楼梦》的流传和普及,其文本价值与原著是不能并比的。)所以,目前的阅读、探索和研究还是主要着眼于前八十回。

黛玉之死

这三重悲剧从一开始便贯穿整个作品并相互缠绕着。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设定了“绛珠仙草入世还泪”的前缘,便注定了宝黛之间“木石前盟”的破碎,而当黛玉说出“近来只觉得心酸,眼泪倒像是少了似的”时,这种悲剧效果何其直击人心。而在第五回中贾宝玉梦中所见的《红楼梦》曲《终身误》歌道“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又预演着宝玉与宝钗金玉良缘的幻灭。同在第五回,“薄命司”中的卷册和《红楼梦》曲早说明了众金钗的结局,预演着所有女儿的悲剧命运。而在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说到贾府“府内安富尊荣者多,运筹谋划的竟无一个……外面架子虽未很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里也预示了贾府的没落。前五回,曹雪芹就将悲剧的结尾完全道出,从小说创作的角度分析,提前将结局显露是一大禁忌,但曹雪芹就是以这样的构思进行写作,创作了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不可思议。

再说三重悲剧的缠绕铺陈渲染。这三条线不是三条平行的直线,而是拧成了一股强有力的绳,其达到的效果却是1+1+1大于3,三重悲剧的缠绕渲染之下,便有种缠绕一切的力量,将所有人囊括于其中。鲁迅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我想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这个意思。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一种认识:《红楼梦》描绘的热闹、甜蜜、天伦之乐、欢快的场景多不胜数,但就在这种和谐的场景中,一旦仔细,总能听见那一两句或许常被我们忽略的不和谐音,而且这不和谐音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让读者警醒这是一部悲剧,悲剧结局早就在第五回里展示了。我想若原稿尚在,一定可以看到不和谐音达到震耳欲聋的地步,届时,三重悲剧迎来大高潮,眼前的这大厦轰然倒塌——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就是顶级的悲剧艺术带给人的震撼,它让人明确地知道悲剧终归到来,但没有力量可以阻挡,此时,如果不能彻悟,那便被摧毁。所以最后宝玉悟了,我甚至认为曹雪芹最后也是醒悟了的,否则他不能以不急不缓的笔墨编织这样宏大的悲剧,就著不出红楼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