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夏文明的祖先真的来自中东吗?

 饮膳道人 2019-08-16

上一期和大家讲了苏美尔人在西亚两河流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然而他们在某些方面却和远在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极为相似,并且在他们的文献中对自己黑发,身材矮小的描述来看,长相上似乎也和华夏民族非常相像。

一度坊间盛传华夏民族西来说,特别是清末民国初年以章太炎为首的知识分子积极鼓吹华夏文明来自中东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由于当时我国正被西方列强轮番蹂躏,国家满目疮痍,民族感降至谷底,人们对自身充满怀疑,华夏文明西来说的观点便从那时流传开来直至今日。

那么我们和苏美尔文明到底有没有血缘上的关系呢?今天就来扒一扒我们的文明究竟从何而来。

首先我们先来梳理下两个文明的时间线:

二十万年前全世界人类都来自非洲,大约六万年前左右人类开始分批次冲出非洲走向世界,最先被人类征服的是和非洲陆地相连的欧亚大陆,随后在四万年前左右人类征服了澳洲,在约一万五千年左右征服了最后一块大陆美洲,至此人类遍布了整个地球。

最初的人类只是通过狩猎和采集食物为生,一万年前左右学会了种植和畜牧,但在很长的时间里农业产品只是作为辅食,作为食物的补充。

大概在六千多年前苏美尔人突然出现在了两河流域,并且立刻表现出了非常复杂的社会结构,发明了文字、冶金技术、法律、医院、学校,建立了城邦、宗教、奴隶制,通过复杂灌溉系统开垦农田、开展畜牧业迈入了人类的文明时代。

而这时候的华夏民族是什么样呢?大约处于三皇五帝时期,也就是伏羲女娲这些神话人物出现的时代。

抛开神话色彩不说,现代学者普遍认为三皇五帝是一些强大部落的简称,从出土的考古文物表明华北大概处于红山文化的早期,华南大概是马家浜文化时期。华夏大地上已经出现了一些较大规模的城市,小规模的农业种植,但仍使用陶器和石器为主,较为原始的信仰,并没有进入奴隶制社会,以现代人对文明的定义来说,华夏文明相较苏美尔文明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

所以第一,从诞生的时间上来看,苏美尔文明远早于华夏文明,是有可能成为华夏文明源头的。

苏美尔王朝约在公元前1894年被游牧民族闪米特人摧毁,随后一部分人融入闪米特人所建立的巴比伦王朝,另一部分则不知所踪。就在这不久后约两百年,商朝横空出世了,突然就出现了文字,并进入了奴隶制社会,有了宗教信仰,经济农业冶金业发达,表面上看简直是当初苏美尔文明的翻版。赞同华夏文明西来说的人通常认为就是这部分消失了的苏美尔人踏上了往东迁徙的道路,一直走到黄河流域并落户安家,诞生出了华夏文明。

然而这种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从上文我们就可以得知,远在苏美尔人还在两河流域建立文明之时,神州大地上已经有大量原始部落生存,甚至有些部落已经发展出相当规模的城市了。那么如果是苏美尔人建立起的商朝,这些原本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人又去哪里了呢?

所以假设苏美尔人真的东迁并搬到中原大地上,那么只可能是教会当地人先进的技术,并最终融入了我们。

那该如何判断苏美尔人到底有没有来过呢?很简单,我们就来对比一下在所谓被苏美尔人建立起来的商朝文明和苏美尔文明是否相同。

文字

苏美尔人和我们一样都使用象形文字,在很多字符上可以说非常相像,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个站得住脚的论据。象形文字都是以事物的形状来表述,相似是很正常的。比如全世界的水或者鱼都长得都一样,转化为象形文字时必然有些相似。如下图:

从诞生时间上来看,我们都知道仓颉造汉字的传说,《荀子·解蔽》有云“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韩非子·五蠹》也说到“昔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淮南子·本经》“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可以看到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关于仓颉造字的说法。而仓颉是三皇五帝时期的人物,也就是说起码公元前四千年以前的事了,这时候的苏美尔文明自己才刚建立不久。从我国出土的陶文大多是公元前4800到4300年之间的文物来看,汉字(甲骨文)诞生时间上基本和苏美尔文字是重合的,所以文字上两者并没有看出有太大的关联。

建筑

米索不达米亚和黄河流域一样缺少石料,所以大多使用土砖,这一点常被“西来说”派大加鼓吹。从烧制土砖在两个地方的诞生时期来说,两河流域确实早于黄河流域。我们基本约在进入商朝后才开始使用烧制土砖,之前使用的只是烧结砖,两者的区别是烧砖时火温度的不同(能使用更高温度的火才能制造出更结实的土砖,同时掌握对高温火的技术也能为后来进入铁器时代打好基础。)

此外我们还大量使用木质结构,譬如著名的榫卯技术远在公元前八千年左右就已经开始使用。

除了建筑材料,在整体的房屋建筑风格及结构上两个文明并找不到其他共通点,所以我们只能说在建筑材料上华夏民族有可能借鉴了苏美尔文明的土砖烧制技术,当然单凭这一点并不能说明什么,在漫长的人类迁徙过程,技术总是会通过个别人传播。

冶金

铜器在仰韶文化(公元前五千年-三千年)时期就已经出现,时间上基本与苏美尔文明时期同步,但在进入商之后才开始大量将铜使用在礼器和兵器上面。

根据国家科技部联手国家文物局开展的探源报告中的《中国西北地区古代砷铜研究》肯定了中原早期黄铜冶炼的起源,但同时也确定了外来冶金技术的输入。报告中重点强调了这种技术属于双向交流,华夏文化同时也经由新疆向西面传输了砷铜技术。

总体在商朝时期西方冶金技术是高于我们的,从文明发展角度上来说在这方面高技术文明总是流往低技术文明的。需要强调的是冶金技术并不是在商朝突然从无到有的出现,它是逐步发展的一个过程,到秦汉时期的冶金技术已经超越西方。

所以得出的结论:冶金技术上只能说或许存在技术交流和互相借鉴,并不是说明苏美尔人迁徙到黄河流域并完全带来了这项技术。

天文历法

大家都知道苏美尔人偏爱数字六,除了发明了以六为基础时间的刻度(60秒为1分,60分为一小时,6*4=24小时为一天),还发明了十分精确的苏美尔阴阳历,精准到与现代科学测定出来的历法只相差几分钟。而华夏民族在商朝以前曾使用过星历,后来皇帝时期与九黎发生战争,历法一度大乱,帝尧之后历任统治者都会重订历法,直至进入商朝之后使用阴阳历。

关于历法的来源于苏美尔文明这一点似乎所有人都没有异议,事实上不仅仅是华夏文明,古希腊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等等当时全世界文明都受到苏美尔人影响使用了阴阳历。

值得一提的是华夏民族以六十甲子视为一个轮回,与苏美尔人独特的六十进制奇妙地一致。此外在易经中把六爻作为万事万物发展的阶段与苏美尔人对六的偏好又不谋而合。至于是否存在某种联系就交给聪明的你来思考吧,记得在下方留言区留下你的答案哦。

文明的进化是一个漫长、复杂、并且不断融合的过程。我始终认为高技术文明总是会不自知的往低技术文明输送先进,就好比唐朝时对日本的文明输送,又好比明朝对朝鲜的意义,但日本人和朝鲜人绝对不会说自己来自中国。

通过以上分析,大家心里是不是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了呢?如果对本文内容有疑问,或者意见看法都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评论哦。今天就到这里了,下期再见。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