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旦确诊自闭症语言是我们最担忧的吗,你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8-17

只要写这方面的题材,心里总是沉的,我们总是劝一些家长:期望值定的低一些,这样有进步就很开心,面对孩子身上的种种问题,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要从哪里先教起。

有一位家长最初是因为孩子没有语言才去看的医生,后来诊断为谱系障碍,所以从那以后语言就成了她的心病,每天盼着孩子能开口说话。

几次问我孩子什么时候能有语言?还能不能出来语言?会不会一直就没有语言?

一旦确诊自闭症语言是我们最担忧的吗,你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

她的焦虑和重心都在语言上面,似乎孩子只要开口说话了,“自闭症”这个标签就可以摘了。

事实上真的是这么回事吗?语言表达这一块在自闭症儿童身上,真的这么迫切和重要吗?

先来看看自闭症儿童的三大核心障碍:

  • 社会交往障碍
  • 语言沟通障碍
  • 重复刻板行为和兴趣狭窄

我们逐一分析一下这三大障碍的问题:

先来说一说重复刻板行为和兴趣狭窄这方面

这一项看上去似乎不是那么至关重要,即使孩子将来走出家门,好像这一项也不会让众人觉得孩子是有问题的,也许只是有点个性而已,其实这种心理只是家长自己找个安慰罢了。

一旦确诊自闭症语言是我们最担忧的吗,你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

说的最简单一点,相比较会说话的自闭症儿童而言,家长认为至少这个行为表现的不是那么“明显和怪异”,而不会说话,就觉得问题“很大”,好像一下子什么都暴露了。

事实上自己的孩子到底怎么回事你心里还是最清楚的,轻度的孩子还好说,重度的,重复刻板行为严重的孩子甚至只吃一种饭,三百六十五天就吃米饭,别的都不接受。

走路就走一条路,换另外一条就会哭闹,家里的摆设一成不变,稍微变动一下位置他就会焦躁不安,必须复位才能安静下来,水龙头坏了不出水,也会哭闹,一直要看到它出水为止……,而兴趣狭窄呢,每天只看一部动画片,只听一首歌,只玩一种玩具……。

一旦确诊自闭症语言是我们最担忧的吗,你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

除此之外,重复,刻板行为还有以下几种表现:

  • 无意识的经常晃动单手或者双手
  • 手里经常拿着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或者玩具
  • 喜欢转圈,或者来回直线跑
  • 斜着眼睛看线条或者看某一种东西
  • 反复开关灯,长期观看风扇车轮等转动的东西
  • 出门前一定要关电视或者灯,即使家里有人还在看
  • 喜欢踮着脚尖走路
  • 总重复说一句话,或问一个问题

等等……

面对这些种种令家长头疼的行为,还是有方法去改善的,虽然进步和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并不是没有希望,随着孩子理解能力的提高和情绪的稳定,这些行为的程度也会减轻,能够得到一些逐步的改善。

一旦确诊自闭症语言是我们最担忧的吗,你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

再来看语言沟通障碍

语言和言语问题障碍,有些家长理解的比较浅显,以为只是不说话,或者说的少,事实上,语言障碍问题具体到孩子身上会是怎样的呢?

  • 百分之十几的孩子压根没有语言
  • 自言自语,别人听不懂是什么
  • 有,但只是自主语言,需求性语言
  • 能说,可腔调不自然
  • 没有抑扬顿挫感
  • 用词不当,呆板单调
  • 语句不通顺,不懂语法
  • 一厢情愿表达自己想说的,一遍遍重复
  • 不会使用问句和感叹句

也就是说,孩子的语言就算出来了,但是也会存在以上问题,谱系中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语言虽然流畅,交谈也可以,可是也有以上问题。

由此可见,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出来之后,并不是只要他能张嘴说话,其他什么就都跟着解决了,人们反而会从他们的话语方式和语气上听出孩子是有问题的。

一旦确诊自闭症语言是我们最担忧的吗,你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

这方面我们尤其感到无望和头疼,因为好像无论怎么努力,怎么训练,孩子们也很难达到语言流畅自如的水平。

即使孩子们语言沟通这方面有所提高,但也不会带动社交能力,有的孩子也有自主语言,甚至社会性语言偶尔也有一些,但在社交方面,他们仍然很难跟别的小朋友建立起友谊,更不要说去维护友谊。

这些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这是因为自闭症儿童的脑部发育出现了异常,负责语言功能的这一块存在障碍,这是内因,这就如同,一只胳膊的人无论怎么努力,在某些方面还是做不了身体健全,有两只胳膊的人做的事。

一旦确诊自闭症语言是我们最担忧的吗,你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

最后说一下社会交往能力的问题

在三大核心障碍中,这一条尤为重要,最难改善的也是这一条。家长最应该致力于的应该是社交能力的训练和和引导,这是因为,只有这方面的提高,才能够改善和减轻那两个障碍的严重程度。

而自闭症儿童,最严重的就是社会交往能力的缺失,阿斯伯格除外,他们有社交意愿,也愿意同别人交流,但只是不会合理的运用语言,也没有延续和建立友谊的能力。

先说一下什么叫做社交,怎样才算是社交?

(一)什么叫做社交

指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往来,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意识,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各项活动。

有的家长问:我的孩子和家人,和哥哥姐姐玩的可好了,也特别爱笑,这不是社交吗?

一旦确诊自闭症语言是我们最担忧的吗,你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

如果孩子能和家人以外的人也可以做到嬉戏玩闹,那才真的叫做社交,只和家人的互动玩耍是不能叫做社交的,另外,自闭症儿童开心起来也是用笑来表达情绪的,并不是大众狭义的认为就是一脸呆滞冷漠。

(二)怎么才算是社交

举例:

  • 孩子拿着玩具出去玩的时候,看到别的小朋友也有玩具,如果有意识拿着自己的去交换玩耍,就叫社交
  • 看见有小朋友在骑车玩,自己也跑过去参与进去,并有意比快慢,这也是社交
  • 去超市知道拿了东西要排队并支付。
  • 和小朋友比赛跳高,没人家跳的高会感觉不好意思,也是社交元素的一种表现
  • 被家长或者老师训斥时知道害怕,并尝试改变也是社交的意识觉醒。

等等……,以上例子是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假如发现孩子有以上行为说明他们已经有社交意识了,家长要抓住时机去引导和鼓励,并强化他们的这种行为。

一旦确诊自闭症语言是我们最担忧的吗,你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

一旦自闭儿社交意识有了觉醒,代表着孩子开始有了简单逻辑思维能力,开始有了荣辱感,这不就是一个正常孩子应该拥有的吗,假如我们的孩子在社交上有所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他们对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认识,能够懂得人际交往,明白其中之规则和常识,那他们的语言逻辑性,和兴趣爱好也就随之开始扩展开来。

以上解释完什么叫社交和怎样才算社交之后,家长就会发现,这一切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太难了,简直就是奢望,因为自闭症儿童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社交。

具体表现如下:

  • 独自一人玩耍,对他人他事没兴趣
  • 与人说话没有目光对视
  • 不理解游戏规则不懂社会常识
  • 不能有目的有选择性与人交流
  • 对物品的依恋甚至大过于对人的依恋
  • 不会寻求帮助,情感意识淡薄
  • 无法交朋友,也不懂的维护和延续友谊
  • 听不懂什么是讽刺嘲笑和夸奖,对语意只限于表面的意思

……

一旦确诊自闭症语言是我们最担忧的吗,你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

我们的孩子因为对外人,外界没兴趣,就算是有兴趣却又不懂得去维护和学习,所以就把自己封闭在了一个单调无趣的世界里,他们有意无意的屏蔽着外面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想而知,行为怎么能不刻板,兴趣怎么能不狭窄?

不去社交不去结识自己以外的万事万物,智力和认知怎能提高?所以,在三大障碍中,唯社交最重要,只要在这方面下功夫,循循善诱,做好干预和引导,我们的孩子才能看到质的变化。

那么在这方面家长又该如何做到最好最恰当的引导呢?

一旦确诊自闭症语言是我们最担忧的吗,你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

权威专家邹小兵有一篇很好的讲述,专门就是跟家长们解释和介绍如何训练孩子的社交能力的,邹教授认为社交干预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孩子的荣辱观,原话如下:

自闭症孩子往往“不知荣辱”“不知好歹”“不知亲疏”“不知安危”

举例说明:

① 自闭症的孩子在学校里,老师讲得好,符合他的兴趣,他会就认真听。但讲得不好或听不懂,他就会东张西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果老师批评,他也许会有一些害怕(说明程度不重),也许依然我行我素,甚至会大摇大摆走出课室,去外面玩了。老师会问他去做什么,他回答想去外面玩。② 4岁的自闭症孩子看见一个陌生的帅哥,在爸妈不在场情况下,要求帅哥抱……6岁的自闭症孩子上街不见了妈妈,自己继续大摇大摆在大街上走了五个小时……9岁的患高功能自闭症的学生在课堂上脱掉自己的裤子……13岁的自闭症孩子在地铁上去摸旁边女孩的丝裤……19岁的患高功能自闭症的大学生在课堂里手淫……

一旦确诊自闭症语言是我们最担忧的吗,你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

以上例子都是社交领域内的一些行为举止,都表现出了不知荣辱,不知好歹等特点。

面对这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家长到底该从哪里入手,又如何训练才能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让他们有荣辱感呢?

首先教孩子玩一个简单的输赢游戏,比如猜猜看,先让他们明白什么是输赢。

明白之后,等到孩子赢了就要极力的表扬和夸赞,同时给予强化物进行奖励,而输了的那位,则什么都没有,还要露出特别沮丧的表情,让孩子清晰的去感受输赢带来的不同。

同样,孩子输了之后什么也得不到,而对方则手舞足蹈的庆祝自己赢了,还能得到奖励和表扬。

一旦确诊自闭症语言是我们最担忧的吗,你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

如此鲜明的对比,孩子才能明白输赢,建立起荣辱感,逐渐有了争胜之心,也会因为输而体验到失落的感觉。

这样的游戏或者活动要经常做,比如外出走路,比快慢,和小伙伴比跳高,参与的这种东西越多,孩子的感觉越强烈,慢慢就可以知羞知耻了。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年龄段都有对应的荣辱观,家长要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一点点灌输对应的荣辱观。

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在社交上逐步而上,一点点敞开心扉,对外界产生兴趣,他们接收的事物越多,认知也就越来越丰富,其他方面也就跟着提高了。

一旦确诊自闭症语言是我们最担忧的吗,你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