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渴病历代学术考

 爱中医2 2019-08-17

卢福恭 昌平传统中医工作室 今天

消渴病历代学术考

1 病名考证

中医学理论范畴内并无糖尿病之名,但就其症状表现与病理特点与中医消渴病比较类似。

消渴病的相关记载始见于《黄帝内经》《灵枢·五变》、《素问·通评虚实论》将其称为“消瘅”,并按其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之不同,而有“消渴”“膈消”“肺消”“消中”等不同名称。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仓公淳于意“诊籍”中,有“肺消瘅”的医案记载,可看作是对本病最早的病案记录。

至东汉张仲景,在其著作《金匮要略》中,首以“消渴”作为篇名,篇中对消渴病的记载,融理法方药为一体,理论及实践体系较为完整,对后世医家对消渴病的认识影响颇深。至此以后,众医家在论述本病时,多以“消渴”命名。

由此可见,消渴病最早以“消瘅”命名,并因其病变特点不同有不同的称谓,亦有相关医案记载,自东汉以后逐渐统称为“消渴”。

2 病因病机考证

《黄帝内经》中关于消渴病的记载,散见于多篇之中,不仅是病名,对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则预后等均有论述。《内经》中将消渴病称“消瘅”,汉代许慎著《说文解字》将“消”译为“尽也,从水”,将“瘅”释为“劳病也,从疒”,意为水液消耗性疾病。在《素问·奇病论篇》中有云:“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又《灵枢·五变》所谓:“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指出消渴病的致病因素多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高粱厚味、情志不调气机失常及先天禀赋、脏腑功能不足有密切关联。在病机方面,《素问·阴阳别论篇》云:“二阳结谓之消”;《素问·气厥论篇》中说:“肺消者饮一溲二,……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人”;《灵枢·师传》谓之:“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书中不仅明确指出热结胃肠、津液耗伤是消渴病发病的主要机制,对于消渴病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典型症状亦有记载。后世医家基本承袭了《黄帝内经》中对于消渴病病因病机的论述,但在此基础上亦有发展。

张仲景在其《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证脉证并治》中说:“跗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抟,即为消渴”,认为胃热肾虚是消渴病发生的主要机制,并描述了消谷善饥、便秘溲数的主症表现。

隋代巢元方在其《诸病源候论·消渴诸候》中提到:“夫消渴者,渴不止,小便多是也。由少服五石诸丸散,积经年岁,石势结于肾中,使人下焦虚热”。五石散由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五种矿物药组成,原用于治疗伤寒证。后因其具有壮阳、强体力、治阳痿功效,对湿疮、溃疡亦有一定的效果,并在服用后可以让人性情亢奋,浑身燥热,身体肌肤触觉敏感,而一度服用成风。特别是魏晋时期至唐代,名士们趋之若鹜,历经数百年而未有间断,且颇有发展。巢氏在书中提出了服用五石散,阳盛则阴伤,阴虚又生内热,燥热内结而发为消渴。

又如唐代王焘《外台秘要·消中消渴篇》中提到:“由肾盛之时,不惜真气,恣意快情,数使虚耗,石热孤盛,则作消中”。指出房事不节,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而致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发为消渴。

至宋代《太平圣惠方·三痟论》中明确提出了“三痟”一词,谓:“三痟者,一则饮水多而小便少者,痟渴也;二则吃食多而饮水少,小便少而赤黄者,痟中也;三则饮水小便下,小便味甘而白浊,腰腿消瘦者痟肾也”,不仅描述了三痟之不同,亦对后世医家根据“三多”症状的偏重不同而将消渴分为上、中、下三消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金元时期河间学派刘完素在“三痟论”的基础之上又进一步提出“三消燥热”学说,在其三消燥热学说专著《三消论》中有云:“饮食服饵失宜,肠胃干涸,而气液不得宣平,或耗乱精神,过为其度,或因大病阴气损而血液衰虚,阳气悍而燥热郁甚”,指出因饮食不节或情志不遂或久病重病耗伤体内津液,阴津不足燥热内生而致消渴病的发生。

明清时期基本上沿袭了此前对于消渴病病因病机的论述,亦有医家在此基础上对上、中、下三消病位及病变脏腑有进一步阐述。

清代医家对消渴病病机认识在汲取前人精华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如黄坤载、郑钦安等认为消渴之病发应责之于肝,《医理真传·杂问》有云:“消症生于厥阴,风木主气,盖以厥阴下木而上火,风火相煽,故生消渴诸症”。此为消渴病从肝论治提供了理论基础。虽此法在现代临床并不多用,但亦为消渴病的病机及治法拓展了新的思路。

综上,消渴病的病因病机的探讨自《黄帝内经》开始,历经汉隋唐至宋金元时期理论体系逐渐发展成熟,究其病因主要有禀赋不足脏腑虚损、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及劳逸失度等,病机以上述病因所致机体阴亏津伤为本,内生燥热为标,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典型症状表现,临床可根据症状表现特征不同分为上、中、下三消,并进一步确定病变脏腑在肺、在胃、在肾,以指导临床辨证治疗。

3 并发症考证

关于消渴并发症的记载始建于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有记载:“肺痿之病,从何得之……或从消渴,小便利数……重忘津液,故得之”。指出消渴病日久,津液损伤,肺脏不得津养而致肺痿。

隋代巢元方在其《诸病源候论·消渴诸候》中将消渴归纳为消渴候、渴利候、渴利后发疮候、强中候等证候类型,明确指出消渴病患者易发痈疽、水肿及阳痿等生殖功能异常等并发症。

至金元时期刘完素在其《三消论》中对消渴病的兼证也有论述:“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痱之类”“蒸热虚汗,肺痿劳嗽”,指出消渴病日久易至听觉视觉异常及皮肤病变,亦可出现呼吸功能衰退等病理征象。

上述消渴病并发症的论述与现代医学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及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功能异常基本一致。

4 治疗考证

基于消渴病阴亏津伤、燥热内生的病理机制,其治疗多采用养阴生津清热等法。

消渴病的治疗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论述,《素问·腹中论篇》谓:“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高粱、芳草、石药”。《素问·奇论篇》云:“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指出消渴病患者应禁服膏粱厚味及辛散、矿物类燥热伤津之品,并提出兰草性寒味甘生津止渴,可用于阴虚燥热消渴病的治疗。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创将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等应用于消渴病的治疗,其益气养阴清热等治疗理论符合消渴病的病因病机,被后世极为推崇并沿用至今。

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消渴诸候》中提出导引和散步是治疗消渴病的有效途径,提倡饭前“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此法虽与现代治疗糖尿病提倡餐后散步略有出入,但已初步认识到运动疗法对于消渴病治疗的重要意义。

而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消渴》中首次明确提出消渴病治疗的饮食控制疗法,并将此法推崇至消渴病治法之首。孙氏云:“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他,不知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此为现代医学通过饮食控制来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状提供了理论及实践基础。药物疗法多选用麦冬、地黄、天花粉等养阴清热之品。

唐代王焘继承并发展了孙氏利用饮食疗法治疗消渴病的理论,并援引南北朝时期著名医家陶弘景的养生理论主张“食欲少而数,不欲顿而多”,食后不宜“饱食便卧及终日久坐”“人欲小劳,但莫至疲及强所不能”,提倡少食多餐,并在餐后进行适度的运动。王氏养生观点虽非针对消渴病患者,但与现代医学饮食运动疗法治疗消渴糖尿病十分符合,是临床上应用饮食运动疗法治疗该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宋金元时期,寒凉派代表刘完素在“三消燥热”学说的基础之上,提出三消的治疗以“补肾水阴寒之虚,而泻心火阳热之实,除肠胃燥热之甚,济一身津液之衰”为原则,多以白虎、承气类方以清热泻火,养阴生津,并创黄芪汤调补肺气,通过加强肺主气、气行水既肺主行水通调水道的作用治疗以饮多溲多为主症之肺消,疗效显著。养阴派代表朱丹溪更是推崇利用滋阴清热治法应用到消渴病的治疗,其创立的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等方在现代临床治疗糖尿病,特别是中医辨证属阴虚内热型患者十分常用。

明清时期众医家对消渴病治疗的研究更为个性化,如明代戴思恭着重益气,认为“气尽虚,则无能为力矣”;赵献可、张介宾提倡治三消当以治肾为本,赵氏在《医贯·消渴论》中有云:“治消之法,无分上中下,先治肾为急”。李健斋、周慎斋等医家又强调调养脾胃之法,多用参苓白术散。

至清代,健脾燥湿化痰之法逐渐在临床上有所应用。

近现代以来,有医家结合消渴病其并发症的病理特点,认为瘀血是贯穿糖尿病发病始终的重要病机,应在消渴病原有“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病机基础上补充“瘀血为患”。活血化瘀法的使用越来越被更多的医家所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而此治法特别是在治疗消渴并发症,既糖尿病多种以血管损害为病理基础的并发症,如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5 讨论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及众多并发症的出现,利用中医学理论对其进行治疗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过系统的考证,糖尿病的中医学病名曾有过多个,侧重点亦有所不同,后逐渐统一多用消渴命名。

消渴病因病机历代认识较为一致,多以禀赋不足或饮食、情志等因素所致阴液不足、燥热内生为主要病机变化。

治疗上以滋阴清热润燥为主,按其具体病位采用润肺、健脾、益肾等法,并根据其病变特点及是否出现相关并发症辅以活血祛瘀、燥湿化痰等辨证论治。其中滋阴清热润燥一直备受历代医家推崇,也是目前临床应用中医药理论治疗糖尿病的核心组方原则。

来源:卢福恭,王汉卿,付慧玲,郭露秋.消渴病历代学术考证.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年05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